|
宽容和虚伪在情感的世界里是很难定义的。
作为一个概念,“宽容”远不止是人的一种心态、性情、品行等个人行为。“宽容---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有耐心公正的容忍。这个公共定义,80年来基本上没改变。在21世纪可能更不会改变,相反会更有魅力。”(《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宽容”不能作为专业问题来研究,没有人把宽容作为自己的职业,宽容只是一种副产品,人们可以美言宽容、对宽容感兴趣,但不会为宽容奋斗。即便为宽容而战的人,他们的信仰总是伴随着怀疑,他们相信自己正确,同时却不原谅他人的信仰。
那么何谓虚伪?“虚伪---以种种作为表现妄图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和欲望的行为就是虚伪。”有人说过,人活着的大部分时间就象是带了一个面具,露出假的一面示人。听起来虽然可怕,但也倒是事实。
其实宽容和虚伪的结果在情感的世界中,产生的结果是一样的,那就是你说了你不想说的话,做了你不想做的事。但却是说了你应该说的话,和应该做的事。比如,你和BF约好了,要出去,可是他却临时公司有事,你能说什么?我想最佳答案是“亲爱的,你忙你的吧,我没事,可以自己去的。你忙吧。”是宽容还是虚伪?在那一刻你说的清吗?你真的不想他陪吗?你真的没事吗?你真的没失望吗?一目了然,如果你够在意他,那么上述的回答是否定的。可是你又为何会这样说呢?你希望他觉得你是个贤惠的女人,宽容的女人,自立的女人,你不想成为他的负担,不想打扰他的工作,不想他以为你是在缠他。所以你得到了他的表扬--你长大了,成熟了,变得宽容了。你美美的回答他说--这是因为我爱你。
我们犯错了,期待别人的谅解,别人犯错了,期待我们的。可是我不懂为何我们要先做出姿态:我原谅你了。好像你瞧瞧:“我多大度,错误吗,谁都会犯,无所谓。”
错了就是错了,要批评要指责要责骂,我比较讨厌这种姿态式的说法,拉拢人心吗?只不过让人觉得不是宽容而是虚伪了,戏做的太假。或许是人格的高尚吧,那定要珍惜才是了。
只是自己不是这样‘大度’的人,错了可以原谅,但请你先要为你的错误付出代价。至于原不原谅与错误本身无关,犯错并不是为了原谅,原谅也并不是犯错的目标,错误依然在,只不过是心理上的好过些罢了,不要也罢。
原谅你了,是因为你改过了,而不是为了突显什么。我要开始注视那些高尚的灵魂,因为它们真的存在。比如...
对了,忘记说,轻松的原谅也是正是不在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