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教案

8
回复
166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30 1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单元 行进中的歌

一、 教学目标

(一)欢本单元歌唱与聆听的进行曲,愿意深入总结进行曲在生活中广泛作用。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

(二)会背唱《当兵的人》。能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歌曲表情需要,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三)聆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能够听辨乐曲的主题;知识曲作者的名字;能运用进行曲的知识分析所欣赏进行曲音乐上的主要特点,它们所适用的演出场合及功能。

二、 教材分析

(一)《当兵的人》

1、背景材料:

“当兵的人”是现代军人的代名词,也是一个透着光荣感,充满自豪感的称谓。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军人们放弃了不少个人机遇,以无私奉献精神,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1994年,当兵出身的作者在部队深入生活时有感于此,创作了歌曲《当兵的人》。音乐简练上口,第一句“咱当兵的人”就以先声夺人的气势唱出了军威。这首歌由刘斌首唱,深受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喜爱,被人们誉为“真正军人的歌”。

2、歌曲分析:

《当兵的人》为4/4拍,降B大调,两段体结构(有带再现因素的单二部曲式)。

伴唱唱出开始的引子,是由歌曲的音乐主题构成,集中、有气势,展现出军人的英雄形象。

独唱接着唱出歌曲的主要部分——A段,前16小节为复乐段结构,鲜明生动地刻画出当代军人威武高大的形象。B段,后16小节为四句体结构,音乐由高音区转入中低音区,舒展亲切,是发自内心的倾诉,与A段形成对比。接着音乐发展逐渐向上,显示出“热血儿郎”的英雄气慨。歌曲的最后补充结束句,不但是主题的再现,同时将情绪推向全曲的高潮结束。这豪迈的心声就是当代中国当兵的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最好的表达。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背景材料: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作于1939年7月。此曲原为《八路军进行曲》,是《八路军大合唱》中的第四首。在解放战争时期,歌词作了一些修改,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51年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委员会总参谋部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例(草案)》中,将它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郑律成:作曲家,出生于朝鲜南部全罗南道光州。1933年来中国,进入朝鲜革命组织“义烈团”办的革命干部学校,并开始学习音乐。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投入抗日宣传活动。他是一位多产作曲家,作有300多首音乐作品

3、乐曲分析:

由铜管乐演奏。作品集中表现了人民军队豪迈雄壮、势不可挡、勇往直前的军威。全曲采用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曲式(A、B、C)写成。

(三)《婚礼进行曲》(选自歌剧《罗恩格林》)

1、背景材料:

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原是三幕传奇歌剧《罗恩格林》里的一首混声四部合唱。

《罗恩格林》剧情梗概是:在天上“圣杯王国”里,有位守卫圣杯的武士名叫罗恩格林。一天,他看到人间发生一件不平之事,便来到人间,击败了那阴险的篡位者弗列德里克,解救了公主爱尔莎和她的弟弟。爱尔莎爱上了罗恩格林。当他们论及婚嫁时,罗恩格林提出爱尔莎永远不能问他的姓名和来历。但在结婚的当晚,爱尔莎被坏人挑唆,提出了这个不能问的问题,破坏了婚誓。罗恩格林只好离开爱尔莎回到了“圣杯王国”。

《婚礼进行曲》是歌剧《罗恩格林》第三幕第一场开始时,贵妇们引导新人进入洞房时唱的混声合唱。

2、乐曲分析:

《婚礼进行曲》由管风琴演奏。乐曲为降B大调,2/4拍,稍快的中板速度,用复三部曲式的结构写成。乐曲的旋律优美,情绪抒情而庄重。

(四)《葬礼进行曲》

1、背景材料:

《葬礼进行曲》是肖邦所作的三首奏鸣曲中最著名的《降B小调奏鸣曲》中的第三乐章。作于1837年。钢琴曲。

肖邦于1839年的夏天,在给亲友芳达纳的信中曾说:“我目前正在写作一首降B小调的钢琴奏鸣曲,我计划将那首寄给你的葬礼进行曲加入其中。”该奏鸣曲是以《葬礼进行曲》为基调,因此研究肖邦的学者,就称其为“死之诗”,好像在哀悼那些为祖国而勇敢献身的爱国志士。

2、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是位爱国主义者,德国作曲家舒曼把肖邦的音乐比作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肖邦的钢琴演奏技巧精湛,手法细腻,音色多变,音响华丽而富于激情;速度自由,踏板用法独特,多样化的快速经过乐句尤为出神入化。

3、乐曲分析:

《葬礼进行曲》用钢琴演奏。乐曲为降B小调、4/4拍,慢板,复三部曲式。

(五)《拉德茨基进行曲》

1、背景材料:

《拉德茨基进行曲》是老约翰。施特劳斯于1848年创作的。拉德茨基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他积极维护奥地利帝国殖民统治,曾率领军队侵略邻国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北部任总督多年。从德、奥出版的历史书看,拉德茨基被视为英雄式的人物,而在意大利则认为他是一个侵略者。这首进行曲正是炫耀了奥地利帝国的武力和拉德茨基的威风。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对这支曲子所歌颂的人并不感兴趣。

后来,由于这支曲子曲调十分动听,具有英雄的性格,演出时能获得较好的剧场效果,人们也就渐渐地忘记了拉德茨基那段不光彩的历史,喜欢起这支曲子来。

2、老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自幼学习小提琴和音乐理论。他是维也纳圆舞曲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圆舞曲之父”。

3、乐曲分析:

《拉德茨基进行曲》由管弦乐队演奏。这支曲子既有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它没有太多的军队战斗的进行曲特点,反而更接近幽默、欢乐的风格。这支曲子是D大调、2/2拍,用复三部曲式写成。

(六)相关知识

1、进行曲:进行曲原为军队中用来统一行进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其节奏清晰、结构方整,常用偶数拍子,如二拍子、四拍子。进行曲根据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军队进行曲”。曲调激越昂扬、威武雄壮,用管弦乐队或铜管乐队演奏,并广泛使用打击乐器。(2)“婚礼进行曲”。速度一般较快,表现欢乐的气氛。(3)“葬礼进行曲”。速度较慢,常用小调,情绪沉郁哀伤。其他尚有“凯旋进行曲”、“庆典进行曲”等。进行曲的速度大体分为以下几种:“慢速进行曲”,每分钟约75拍;“快速进行曲”,每分钟约108~128拍;“急速进行曲”,每分钟约法三章40~160拍。

2、管乐队:又称为“军乐队”或“铜管乐队”,是由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的吹奏乐队。

第1课时 《当兵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一) 学唱《当兵的人》

1、由于学生对歌曲比较熟悉,可以先随音乐轻声唱词,然后边分析音乐边唱谱。歌唱时注意音乐的力度及休止的控制。学生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歌唱,如“咱当兵的人”反复强调的是“咱”字,要用有弹性有力度的声音演唱。休止符可以用有休止和无休止加以对比,以加深对休止的印象。

2、歌唱中还要注意A、B段情绪的对比,A段要注意声音有气势,进入B段要注意声音舒展亲切,结尾处要显得更深沉有力。可以边听刘斌演唱的光盘边随着唱。

(二)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先听齐唱,再听铜管乐演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分析其音乐的特点。例如音乐的体裁、音乐分几段、音乐的基本情绪、音乐的表演形式、铜管乐队的基本编制等。

第2课时 《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

(一)《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

1、采用对比的方法聆听,让学生比较二者在音乐体裁、节拍、速度、力度、调式、演奏乐器、基本情绪、应用场合等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进行比较的练习。用不同速度唱每首进行曲的主题;边听边踏步;由三组学生分别模拟3首进行曲的场景:阅兵式仪仗队入场、婚礼庆典新人入场、送葬的队伍的行进。

答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中速)步代有力。

《婚礼进行曲》(速度为稍快的中板)步伐欢快。

《葬礼进行曲》(速度为慢板)步伐沉重。

(二)《拉德茨基进行曲》

用拍手或跺脚的形式进行参与,体会并区别音乐不同段落的不同情绪。此段音乐学生喜欢也容易听懂,不必过多介绍。练习中出现的音乐实际是A段的第一主题和B段的第一主题。

答案:A:战马奔腾威风凛凛。

B:骑在马上检阅部队,严肃而轻松。

 
发表于 2004-5-3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发些跟课堂教学有关的教学课件,这样,大家对教案的理解会更透彻。谢谢你发了那么多的中学的教例。
 
发表于 2004-5-22 1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
 
发表于 2004-6-23 0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呀
 
发表于 2004-10-13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正好要讲这节课,就看到了您宝贵的教案,真的非常感谢呀![em01]
 
发表于 2004-11-10 1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教参上有的啊,能否提供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发表于 2004-12-14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你的教案吗?

 
发表于 2006-10-27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发表于 2006-10-28 1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教参上的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