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体来看,这些艺术类“人才”的文化素养还是太低了!!而且这些题真的不难,我也跟随做题,90%以上能拿满1分。那些大学在读的歌手能做错真是不应该。尤其有一场的一号选手,是人民大学学生,抽的题还真不难(好象有一个是THE SUMMER PALACE,初中学的)竟然0分!!套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没文化遭老罪了”。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又怎么能把歌曲唱好?表达准确??没有文化沁染的演唱,只能说是矫揉造作。
当然,一些特出地方除外,像那对在家务农的歌手,他要表现的就是那种没有加工过的,原始的音乐,题没有做对,也与他的生活环境和经历有关系,对他们,我们只能表示惋惜。
我觉得民族唱法在走极端。一种半美不民的学院派,一种彻底的民间和少数民族化,我还是同意第二个评委的点评“基于歌手大赛的性质和宗旨,在大赛上,还是应该提倡经过艺术加工和处理的作品”,若是真形成第一个评委所说“因为从歌声中感到快乐”就打高分,那么,那些旅游景区里的表演节目,随便拿出个来,都比那对云南夫妇唱得好得多,快乐得多。
我是非常赞同“综合素质的考查”的设置。今年的音乐类的题(就是滕矢初负责的第二题)对于这些学音乐的来说,有点简单。
另外,1~6场,有分数越来越高的趋势,从第一场一般在88~92分左右,一直到第六场一般在93~97分左右,难道后面真的比前面唱得好?这里有评委的问题。可能大赛也觉察出了,昨天的第7场,前几个还在95.96分左右,后面马上降回了89~94左右,而且一直没有大的抬升。唉,做选手不易,做评委更不易哦。
最后,我对莫华伦评委有意见,以前对他的印象很好,觉得是国际大师,通过这次歌手大赛,觉得此人素养平平。原因1、最近几场,数他在评委席不安分,交头接耳,连唱带演,要知道大赛的主角不是他,而去他的行为会影响选手表现的!!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2、第四场(好像)美声开花。一个黄裙子女声的花腔《威尼斯狂欢节》简直太棒了!!也是大赛以来的第一个高潮,98分好几个,莫华伦打出95分,虽然是被去掉的最低分,也算是他打出的分中比较高的了。后来一个男高,他给出97,(我觉得其实不如刚才的花腔)很不幸也是被去掉的最低分。主持人采访他,他也讪讪得提了一句。可能是受此影响,后面的美声,一些水平很一般的,他也给到95分以上,让自己打的分保持不被去掉,真是没有自己的原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7 10:22:0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