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文革诗词、语录、革命歌曲下载!

21
回复
124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1-1 1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一段岁月真的很恐怖,我的母亲就是一个老三届,她的前半生充满了遗憾,我从她那儿也可以感受到那份失落,过去的岁月不要忘记,应该起到一种警示作用,提醒人们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发表于 2004-6-22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此进入下载页面:http://zbhcjx.com/wg/index.html




K9qc1OeB.swf

817.88 KB, 下载次数: 2

毛泽东诗词、语录、文革革命歌曲下载!

 
发表于 2004-6-23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比英明伟大”的恶梦。
 
发表于 2004-6-24 2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老人河)“无比英明伟大”的恶梦。

 

【新语丝电子文库(http://www.xys.org) (http://www.xys2.org) 】
————————————————

我们敢不敢直面历史?!

徐友渔

有人说,我们青春无悔;有人说,我们劫后辉煌;有人说,我们是苦难与风流的一代。我要问,这一代人敢不敢正视自己的经历与良心?

30年前,近千万学生青年自称为(或被封为)红卫兵革命闯将,使神州大地燃起遍地烽烟,把锦绣山河搅得天翻地覆。在他们当仁不让地准备分享改朝换代的胜利果实时,最高领袖发话说:现在是小将犯错误的时候了。他们灰头土脸地退下政治舞台,从此去品尝人生百味。二十多年后,社会上又出现了他们的声音,这声音现在强到任何人都不能装作听而不闻。这一次不是以前那种冲锋陷阵的呐喊,而是对昔日辉煌一往情深的追忆,也夹杂着命运多舛的哀怨,以及对下辈今不如昔表现的喷言。

我首先要亮明自己的身份:我是这千万人中的一员,我有这一代人的自豪,这一代人的悔恨,这一代人不甘寂寞的禀性,这一代人仍想握住历史的野心,但我想强调,我更愿作这代人作得远远不够的反思。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50周年纪念日,对于战败国的反省,我们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刺激,我们的情感爱憎分明。德国总理勃兰特以无罪之躯,慨然下跪于华沙死难者纪念碑前,此举赢得我们由衷的赞佩。而东邻某些人的抵赖、强辩、推倭,令人鄙恶交加、义愤填膺。今年的‘二战”纪念时时使我产生联想,当年以大字报的揭发批判伤害过教师、校长心灵,以拳打脚踢虐待过“牛鬼蛇神”,唾骂过“黑五类”同学,批判过“走资派”的人,有多少向自己的受害者表示过悔恨及歉意?1966年夏季,中国各大城市被“红色恐怖”的风暴卷袭,不少人被“打死活该”,更多的人被驱逐出城,当年干这些事的人,有多少后来关心过这些人的下落,去寻访屈死者的遗嘱,力所能及地作点减轻罪愆之事?

我曾把红卫兵运动比作青年纳粹运动,这引起了愤慨和抗议,我现在并不想把当年犯了过失的红卫兵和战争罪犯相提并论。但是,既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又不会被索赔巨款,仅仅为了减轻一点内疚,仅仅为了使当年蒙冤受屈的人到头来感到世间毕竟还有正义良知,当年作过恶或犯有过失的人作点表示有什么不可以?

也许有人说,真正该负责任的人并没有得到惩处,凭什么追究我们这些“小萝卜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想,如果历史公正,终将会将元凶大恶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我说的不是历史或法律责任,而是每个人的道义感。

也许有人会说,我在“文革”中做过错事、傻事,但我遭的罪更甚。确实,“文革”始终是借用一批,打击一批,几乎没有始终如一的依靠对象,几乎人人都受害,各个一肚子苦水。但我们的记忆。我们的话语如此有选择性,这种选择的隐扬匿显的方向如此高度一致,岂不太奇怪了?再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日本人不谈珍珠港和南京大屠杀,只谈广岛和长崎,我们是否就认为他们没有战争责任了呢?

我的同龄人中,有不少现在是社会栋梁,乃至精神导师,当他们坐在主席台上,亮相于电视节目中,接受荣誉称号和颁奖时,他们是否会想到自己年轻时的鲁莽、无知和过失呢?

我不想故作惊人之语,把每个人都说成有这样那样的污点,我相信,许多人确实清白,也有许多人没有资格作恶。但我认为每个人,至少是那些在社会上吵吵嚷嚷的人,有责任如实地反映那个时代,自己在那个时代的所作所为。当我们碟蝶不休地讲述自己浩劫之后如何辉煌、自己既苦难又风流的故事时,也应顾及千百万被贻误终生的同龄人的情绪,也要计算一下整个民族付出的代价,尽管那场灾难在客观上既磨炼了也成全了自己。

我在研究“文革”和红卫兵,我想与同龄的一代人共同努力,以我们的回忆和反省,拼构复原那一段历史,这是改变了千百万人命运的历史,是改变了共和国发展方向的历史。我在一些大城市探寻采访,曾受到热情而真诚的接待,听到不少闻所未闻的故事,结交了一批朋友。但使我不安和忧虑的是,我感到这一代人中不少人正在有意无意地遗忘过去,有的是全面遗忘,有的是有选择地遗忘。我也仔细聆听社会上这一代中某些人的喧哗声,但我听到的多半是虚饰浮夸之言,我往往不得不承认其他人——上一代及下一代,尤其是下一代——的不以为然和不耐烦是合理的。我深知许多人的愤懑,时代剥夺了我们应该享有的东西,弟妹一代不但不理解我们,而且挖苦嘲讽我们。问题是,如果你至今不明白时代如何坑害了你,如果你讲不出多少有意思的故事,那不活该受误解,被可怜么?

有人保持沉默,既是无奈,也是高傲的沉默。他们曾经叱咤风云,指挥过千军万马,与毛泽东握过手,或与周恩来合过影,与军区司令员谋划于密室,部长和省委书记对他们点头哈腰。自己当年的喽罗现在当了总经理,当年以瞻仰自己风采为荣的“红小兵”现在当了博士出了国,他们内心很不平衡,表现出来却是鄙夷不屑。他们一举手一抬脚都要呼风唤雨,一开口就要惊世骇俗。他们绝口不谈过去,等待着有一天一鸣惊人,或者坚信历史自有公论,后世会给他们一个公道的说法。这些人决非庸碌之辈,我永远不敢小看他们,但公正的历史就是重现当年的光彩么?他们倒没有丧失记忆,记忆是他们生活和心理的支撑,但这种记忆是一种精神性的化石,它不随时代变迁和反思而改变,它拒绝参与公共话语。我敢断定,私人记忆,不论多么顽强也不会变成历史,就如当年不是个人的意识,而是集体的意识及无意识才是运动的潜流一样。我不相信,正确的历史只能等待某些风云人物有朝一日给我们端出来,我认为,它有待我们——不只是这一代人——共同发掘、交流与探讨。

有人说,这一代人的遭遇和历史,要50年之后才说得清楚。这话有一半是对的,没有时间距离就谈不上历史,看看现在大多数当事人还没有跳出个人地位和派别偏见的回忆和评论,就知道现在拿出来的东西一定只能是半生不熟的议论和片面狭促的印象。但是,没有半生不熟的东西,成熟的东西从何而来?如果记忆在我们这一代中断,我们期望下一代怎么学历史?最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我们能把责任给下一代吗?

我曾陪一个朋友去拜访他父亲的老友,那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有才气的诗人,他们同属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主人家中的气氛纯洁和凄凉得令人心碎,他们大半生被摧残,许多家庭破裂了,子女们疯的疯,病的病。我和主人的对话使我终生难忘。他极其伤心地告诉我,经常有年轻人听说他们曾是“胡风分子”,就不假思索地说:“啊,反革命!”原因很简单,当初的定性,80年代初给他们平反的通知,并非人人知晓。社会上的种种传言,包括同情的文章,不是令人不满意,就是给人伤害。我问:“为什么你们自己不如实写出这段历史?”他吃了一惊,似乎从未想过可以这么干。他非常痛切地反复表示,希望我们了解真相。理解他们。我当时真想对他大吼:“你不告诉我们真相,我们怎么理解?你们逃避责任,对我们不了解你们有什么可抱怨的?”望着善良软弱的、似乎已近风烛残年的老人,我没有作声。我的那位朋友很爱他的父亲,他是“胡风后代”中仅有(或少有)的社会科学研究者。我问过他几次,为什么不全力以赴反映父辈的遭遇和不幸。他说,他本人有太多的痛苦和不幸需要表达。我不认为他的遭遇可以和一胡风集团”相比,但我想他是对的,一代人的历史,只能靠自己写,不能指望别人帮忙。

中国的历史太悠久、太丰富了,因此我们对历史熟视无睹、没有感情。我希望,我们这代人能激活自己的记忆,趁为时不算太晚抢救一代人的记忆。什么是历史?无情无私的记忆,加上敢于拷问灵魂的反省。
————————————————
【新语丝电子文库(http://www.xys.org) (http://www.xys2.org)】


 
 楼主| 发表于 2004-6-25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自:http://www.ruceca.com/access/index.asp

一个老人的忏悔——读巴金《随想录》

----人们习惯用“浩劫”来形容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的确,那种类似于宗教崇拜的狂热和疯狂的造神中所展现的人性的丑恶是怵目惊心的,是与现代文明,乃至近代文明格格不入的。可以说它的发生与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有着直接的联系。并同时反映出人性层面的丑恶。而审视知识分子在这幕历史活剧中的表演,挖出隐没于文化和人性深层的原因,便是我们这个多难民族具有类运动免疫力,在此后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这个意义上讲,巴老的《随想录》结束了一个迷乱的时代,而开启了一个寻找与叩问的时代。这是一部由150篇短文组成的散文随笔集,写作时间是1978-1987年,当时虽然浩劫已去,人文环境相对宽松,但说真话的权力却是有限度的。巴老是勇敢的,也是真诚的。而这种勇气和真诚便来自一个从事创作五六十年的老作家的良知和责任感。“五卷书上每篇每页满是血迹,但更多的却是十年创伤的脓血。我知道,不把脓血弄干净它就会毒害全身,我也知道,不仅是我,许多人的伤口都淌着这种脓血。”巴金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此。走出历史的荒芜,他没有醉心于苦难中的甜蜜,也没有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和谴责者,而是把自己连同历史一起押上审判台,他“把笔当作手术刀一下一下地割自己的心”。他解剖着自己,同时解剖着历史,他要找出附于文化与心灵上的毒疮与脓血,为一个民族清算历史,找出通向未来的道路,他要建立“文革博物馆”。他写这部散文集已不存在任何功利的目的,正如他在五个集子的合订本的序言中所说:“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无所求也无所惧,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在遭压抑太久之后终于爆发了。在种种的压制、报复与恐吓中,他还是以惊人的意志记下了他人生最后的忏悔。这是一颗高贵的灵魂,他容不得些许的微尘。“六十年的写作生活并不使我留恋什么,和当初一样,我并不为个人的前途担心,把自己的一切奉献出来,虽然只有这么一点点,我总算说话算数,尽了职责。”我们该为善良的老人庆幸,命运给了他时间,让他给自己的创作生命写下一个完美的句号。同时也给中国作家打制了一个楷模式的人格形象。

----读《随想录》,已经没有《家》、《春》、《秋》里充满激情与青春的激越的文字,已不再会为那近乎直露的浩荡的情感所淹没。然而它的平静而沉实的笔调,却正适合了一个历史老人忏悔与批判的深度和智慧,也有人说《随想录》的笔调太平谈,忽略了文字技巧。我想以老人的段话来回应:“我的写作的最境界,我的理想,绝不是完美的技巧,而是高尔基《草原故事》中的‘勇士丹柯’ --‘他用手抓开自己的胸膛,拿出自己的心来高高举在头上’……我不会离开过去的道路,我要掏出自己燃烧的心,要讲心里话。”

----对于这样一个善良而真诚的老人,我们还苛求什么呢?如果说文革十年中,在强权和非理性泛滥的时候,中国知识分子集体缺席的话,(当然,除了那些“独举此火”的勇士如顾准?张志新等)巴金老人就是在给自己补课。然而实际上有许多人并没有把这一课补上。而我想,只有把这一课补上,这种免疫力才能深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使她永远远离历史的歧途。对于我们,没有经过那个时代的我们,这本用真话建立起来的揭露“文章”的博物馆,也许就是最好的教材了。文/ 老 面

 
 楼主| 发表于 2004-6-25 0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想录·文革博物馆

作者:巴金

前些时候我在《随想录》里记下了同朋友的谈话,我说“最好建立一个‘文革’ 博物馆”。我并没有完备的计划,也不曾经过周密的考虑,但是我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这是应当做的事情,建立“文革”博物馆,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

我只说了一句话,其他的我等着别人来说。我相信那许多在“文革”中受尽血与火磨炼的人是不会沉默的。各人有各人的经验。但是没有人会把“牛棚”描绘成 “天堂”,把惨无人道的残杀当作“无产阶级的大革命”。大家的想法即使不一定相同,我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决心:绝不让我们国家再发生一次“文革”,因为第二次的灾难,就会使我们民族彻底毁灭。

我绝不是在这里危言耸听,二十年前的往事仍然清清楚楚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那无数难熬难忘的日子,各种各样对同胞的伤天害理的侮辱和折磨,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忠奸不分、真伪难辨的大混乱,还有那些搞不完的冤案,算不清的恩仇!难道我们应该把它们完全忘记,不让人再提它们,以便二十年后又发动一次“文革” 拿它当作新生事物来大闹中华?!有人说:“再发生?不可能吧。”我想问一句: “为什么不可能?”这几年我反复思考的就是这个问题,我希望找到一个明确的回答:可能,还是不可能?这样我晚上才不怕做怪梦。但是谁能向我保证二十年前发生过的事不可能再发生呢?我怎么能相信自己可以睡得安稳不会在梦中挥动双手滚下床来呢?

并不是我不愿意忘记,是血淋淋的魔影牢牢地揪住我不让我忘记。我完全给解除了武装,灾难怎样降临,悲剧怎样发生,我怎样扮演自己憎恨的角色,一步一步走向深渊,这一切就像是昨天的事,我不曾灭亡,却几乎被折磨成一个废物,多少发光的才华在我眼前毁灭,多少亲爱的生命在我身边死亡。“不会再有这样的事了,还是揩干眼泪向前看吧。”朋友们这样地安慰我,鼓励我。我将信将疑,心里想:等着瞧吧。一直到宣传“清除精神污染”的时候。

那一阵子我刚刚住进医院。这是第二次住院,我患的是帕金森氏综合症,是神经科的病人。一年前摔坏的左腿已经长好,只是短了三公分,早已脱离牵引架;我拄着手杖勉强可以走路了。读书看报很吃力,我习惯早晨听电台的新闻广播,晚上到会议室看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从下午三点开始,熟人探病,常常带来古怪的小道消息。我入院不几天,空气就紧张起来,收音机每天报告某省市领导干部对“清污” 问题发表意见;在荧光屏上文艺家轮流向观众表示清除污染的决心。我外表相当镇静,每晚回到病房却总要回忆一九六六年“文革”发动时的一些情况,我不能不感觉到大风暴已经逼近,大灾难又要到来。我并无畏惧,对自己几根老骨头也毫无留恋,但是我想不通:难道真的必须再搞一次“文革”把中华民族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仍然没有人给我一个明确的回答。小道消息越来越多。我仿佛看见一把大扫帚在面前扫着,扫着。我也一天、两天、三天地数着,等着。多么漫长的日子!多么痛苦的等待!我注意到头上乌云越聚越密,四周鼓声愈来愈紧,只是我脑子清醒,我还能够把当时发生的每一件事同上次“文革”进展的过程相比较。我没有听到一片“万岁”声,人们不表态,也不缴械投降。一切继续在进行,雷声从远方传来,雨点开始落下,然而不到一个月,有人出来讲话,扫帚扫不掉“灰尘”,密云也不知给吹散到了何方,吹鼓手们也只好销声匿迹。我们这才免掉了一场灾难。

一九八四年五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四十七届国际笔会邀请我出席,我的发言稿就是在病房里写成的。我安静地在医院中住满了第二个半年。探病的客人不断,小道消息未停,真真假假,我只有靠自己的脑子分析。在病房里我没有受到干扰,应当感谢那些牢牢记住“文革”的人,他们不再让别人用他们的血在中国的土地上培养“文革”的花朵。用人血培养的花看起来很鲜艳,却有毒,倘使花再次开放;哪怕只开出一朵,我也会给拖出病房,得不到治疗了。

经过半年的思考和分析,我完全明白:要产生第二次“文革”,并不是没有土壤,没有气候,正相反,仿佛一切都已准备妥善,上面讲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要是拖长一点,譬如说再翻一番,或者再翻两番,那么局面就难收拾了,因为靠 “文革”获利的大有人在。……

我用不着讲下去。朋友和读者寄来不少的信,报刊上发表了赞同的文章,他们讲得更深刻,更全面,而且更坚决。他们有更深切的感受,也有更惨痛的遭遇。 “千万不能再让这段丑恶的历史重演,哪怕一星半点也不让!”他们出来说话了。

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不让历史重演”,不应当只是一句空话。要使大家看得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最好是建立一座“文革”博物馆,用具体的、实在的东西,用惊心动魄的真实情景,说明二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大家看看它的全部过程,想想个人在十年间的所作所为,脱下面具,掏出良心,弄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偿还过去的大小欠债。没有私心才不怕受骗上当,敢说真话就不会轻信谎言。只有牢牢记住“文革”的人才能制止历史的重演,阻止 “文革”的再来。

建立“文革”博物馆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惟有不忘“过去”,才能作“未来” 的主人。

 
 楼主| 发表于 2004-6-26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革,是“类似于宗教崇拜的狂热和疯狂”,社会群体人性的扭曲,全民的灾难!!

如西特勒所鼓吹的灭绝“劣等种族”,曾鼓动亿万人疯狂追随,并惨烈的迫害了人类!!

这是全社会和全人类的灾难和教训!!

所有人,都应正视这些历史,正视这些教训! 解剖社会或自己曾经的罪恶!!

警示社会,警示后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26 15:46:00编辑过]
 
发表于 2004-6-27 0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革中自愿的行刑者和自愿的受刑者

 

点击进入:

http://xys.3322.org/xys/ebooks/others/history/contemporary/culture_revolution/xingxingzhe.txt

冯建辉认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理论能够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中盛行,绝不仅仅是毛泽东个人的问题,而是全党状况、全国状况、全体民众状况所应有的合乎逻辑的反映。即在相当大程度上也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错误。也只有这样看‘文化大革命’的问题,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能从中吸取必要的教训”(冯建辉《从陈独秀到毛泽东》第34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2月)。


8fgHMT4X.swf

352.83 KB, 下载次数: 3

毛泽东诗词、语录、文革革命歌曲下载!

 
 楼主| 发表于 2004-6-27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人,都应正视这些历史,正视这些教训! 解剖社会或自己曾经的罪恶!!

警示社会,警示后人!!!

 
 楼主| 发表于 2004-6-27 1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深受感动
 
发表于 2004-6-28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好长一段时间里,我不敢看关于文革的书报电影,虽然我未曾亲历,但实在害怕那段黑白颠倒的疯狂岁月!!!

 
发表于 2004-7-3 0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怪,主论坛为什么找不到?小狐1230 是如何贴在前面去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7-7 2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技术高!

 
 楼主| 发表于 2004-7-11 0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卫兵彻底埋葬帝、修、反!

 

 
 楼主| 发表于 2004-7-11 0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flash软件《社会主义好》

 

太吵,移到下页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7 14:14:3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8-6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子热闹吧!
 
 楼主| 发表于 2004-8-6 15: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吵了,想听别的效果也不好.

 
发表于 2004-8-6 1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法师,你给我们补上了一课,谢谢!
 
发表于 2004-8-7 1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都是打雷声音哈哈
 
发表于 2004-8-7 14: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3-3 1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悲哀啊!!!!!!!!!!!!!

我们应该面对!!!!!!!!!!!!!

支持建立文革博物馆!!!!!!!!!!

警世后人啊~!!!!!!!!!!!!!!

 
发表于 2005-6-5 1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