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浅谈视唱的首要问题

10
回复
155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25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次写论文,请多指教!

浅谈视唱的首要问题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因此,对于听觉的训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说:“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对于每位学习音乐的人,都必须具备听音、辨音、识谱、视唱的能力,才能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鉴赏力、记忆力,才能用以指导自己的艺术实践。

视唱练耳课就是培养学生音乐素质和才能的一门重要课程。可以这样说,凡是想要认真学习音乐,并要在专业上打好坚实基础的,都必须学习它,学好它。为什么呢?打个比方,要盖一座高楼,必须打好地基,如果地基不牢靠,楼就不可能往高盖,盖起来了也会倒塌,因此基础的东西又是最重要的。在这门课程中,笔者认为其首要的则是识谱、音准和节奏方面的问题。

一、识

有的学生在视唱过程中常出现识谱速度太慢、读错音等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掌握良好的识谱方法。笔者认为初学视唱应以五线谱为好。

五线谱是以音符符头在线与间的位置来记录音的高低,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形象性。具体地说,学生可以直接从表面看出音的高低。在识谱中可以根据线间位置的上下变化来识别旋律的基本走向(上行、下行、平行)。如: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走进音乐殿堂》P16第15条

旋律走向图式为:

1

2

3

4

5

6

7

i


这种方法使识谱比较直观、形象,准确性也大大提高。

二、音

“音准”,即音高的准确性。在教学中,常常听到学生唱歌或唱视唱音不准、跑调,把握不住音高等问题。征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音阶的练习。让学生了解音阶的结构和形成以及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清楚的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级进、跳进的变化练习,使学生能从多变的音阶练习中更好地把握每个音的音准。

2、旋律音程的练习。在视唱练习当中,旋律音程的练习是最有难度和技巧的练习。它涉猎范围最广,所包含的内容最多,难度最大,技巧性最强。这段内容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视唱的准确程度和水平。对于较难的视唱曲,主要是由于它的音程跨度较大。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万变不离其宗,采用补充法,将两音之间的音按音阶走向补上,在唱准的基础上再去掉补充音即可。

3、乐曲的反复练习。通过乐曲的反复练习,使学生逐步建立固定的音高概念。

三、节

视唱是音乐的血液,节奏是音乐的生命,节拍是音乐的心脏。它

们是在人的大脑指挥下,通过脑、口、手、耳等同时反射活动来完成。节奏的稳定、准确是视唱练习的关键。

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唱的与手打的总是合不到一起,面对多种节奏组成的视唱曲,常常产生各种节奏间切换不准和混乱的错误。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视唱水平的提高,成为提高视唱教学质量的绊脚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通过基本节奏型的归纳、特殊节奏型的分析、化简以及类似节奏型的比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多种节奏的切换组合练习,形成良好的节奏概念。

第一步:基本节奏型的归纳

×、 ×××××××××××× …… 首先掌握这些基本节奏型的时值及打法,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将其任意组合成练习曲进行练习。

3

第二步:特殊节奏型的分析:

×××

×××x .x × ×× → ×. ×

×××× ×. ×× ××x x x

对这些特殊节奏型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巩固基本的节奏型,也有利于掌握新的节奏型。在基本节奏组合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再加入这些特殊节奏型进行训练,直至熟练掌握。

3

第三步:类似节奏型的比较:

(1) ×××××× (2) ××××××

(3) x .x → ×. × (4) ×××x x x

(5) ×. × → × (6) …… 练习过程中要注意类似节奏型的比较,找出不同之处,进行比较练习。

教师在给学生选择视唱练习时,注意先练习由基本音符或比较单一节奏型组成的视唱练习,如:×、××、×—、××××,再练习包含附点、三连音、切分音、各种记号比较丰富、速度较快的曲谱。视唱时必须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节奏的准确性,抓住不同节奏型所产生的不同节奏感。值得注意的是,乐句之间换气时切忌影响节奏进行。

就音乐的表现要素而言,除了音准、节奏之外,还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如速度、力度、音程、和弦、调式、调性等等。因此,如何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摸索提高。

四、视唱过程中的几项注意点:

1、强调视唱与乐理相结合的原则,多唱、多练习,通过视唱加深对乐理的理解,以乐理指导视唱的练习;

2、练习视唱时必须有所侧重,对于容易唱准的地方可一带而过,易唱错的地方(即曲例中的难点)应单独提出来放慢速度反复练唱。待基本掌握后再按原速练唱。切忌从头到尾无明确要求一遍又一遍地练唱,这样易把唱错的地方唱“熟”了,而增加改正的难度,做到精唱与泛唱相结合;

3、在视唱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运用科学的视唱方法,做到“五到”,即“眼到、心到、口到、耳到、手到。”(1)看一看曲谱的调号、拍号、出现的各种记号;(2)通过看,想一想这首乐曲是什么调,应该用什么速度,对旋律的起伏、力度的对比该如何处理;(3)把曲谱准确地、有表情地唱出来;(4)唱的时候耳朵要注意听音准、节奏、速度等是否正确;(5)边唱边打拍子,注意拍点的准确性,借助手的动作把握好速度的快慢和节拍的强弱。

总之,学好视唱练耳是学好任何音乐专业必须具备的条件。通过以上切实可行的科学训练,使学生逐渐掌握视唱的技能、技巧,为他们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良好而扎实的基础。

 
发表于 2004-6-25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挺专业的,你是教什么年段学生的?
 
发表于 2004-6-28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在2004-6-25 9:00:56的发言:

二、音

“音准”,即音高的准确性。在教学中,常常听到学生唱歌或唱视唱音不准、跑调,把握不住音高等问题。征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旋律音程的练习。在视唱练习当中,旋律音程的练习是最有难度和技巧的练习。它涉猎范围最广,所包含的内容最多,难度最大,技巧性最强。这段内容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视唱的准确程度和水平。对于较难的视唱曲,主要是由于它的音程跨度较大。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万变不离其宗,采用补充法,将两音之间的音按音阶走向补上,在唱准的基础上再去掉补充音即可。

在旋律音程的练习上,个人认为关键是要明白整个旋律的和声结构,或称走向,要在和声的走向

中去唱,音准是音之间的关系,而非物理音高,机械的物理属性是没用的,对学生也没好处。

举个例子,比如唱 “3 1 3” ,在唱后面的3的时候在演唱意识上一定要偏高点,(不是真正的偏高)不然,唱的人觉的准了,实际却很容易会低,因为它是大音程。储如此类,很多。

为什么很多合唱团都有偏低的问题,就是因为唱不好横向的和声关系。

支持楼主的论文,很专业,其实好多人对视唱、听辨有误解,就是耳朵是天生的,其实敏锐的听觉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练出来的!

 
发表于 2004-6-28 1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教高二,谢谢上楼的意见,我再改进
 
 楼主| 发表于 2004-7-9 2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教初中,学校对音乐不重视,音乐教室都没有,所以教学生唱谱时只能是自己身体力行的教唱,个人认为学生唱好视唱首先必须要在大脑里构建音高位置.

 
发表于 2004-7-26 0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
 
 楼主| 发表于 2004-7-26 0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深奥了![em06]
 
发表于 2004-8-2 2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方法我都有用过,我认为在视唱的练习中作到“五到”还应加上一点就是“超前”:就是在唱第一二个音或第一小节的时候眼睛已经看到、脑袋已经想到第三四个音或第二小节甚至更后面的地方去了。这样才能更从容地唱。

 
发表于 2004-11-4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楼主的意见,音准、节奏、是音乐的关键,如果这两个核心问题没有抓住,那么音乐将没有美感。我教的一年级小学生已经开始学唱法国视唱了,虽然开始叫得很累,但是二个月的成效很显著,学生的音准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也在总结怎样能够更贴近一年级学生!

大家提提意见和建议

 
发表于 2006-4-20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写,挺不错的。再需要注意节拍感、乐句感的训练,把击拍与划拍结合起来练习!
 
发表于 2006-8-26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把8楼的观点归结为一句话:"眼睛要走在嘴的前面",这也是我上视唱时经常说的一句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