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五年级秋季音乐教学计划(可以套用哟!)

4
回复
133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19 1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年级秋季音乐教学计划

新年过去,春暖花开。本期我继续担任五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教学计划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良莠不齐,整体尚好。接任五年级至今,学生在识谱能力、音乐鉴赏、合唱水平及表现能力都有很大进步,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很高,逐渐养成了欣赏音乐的习惯。但另一方面,包括家长、老师在内,许多学生也认为音乐课只是语数课的补充,对音乐教学的目的不够了解,培养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并受益,完善人格、增长自信。学生尤其要完成课内外实践性音乐创作活动,从而真正实现新课改精神。

二、指导思想。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二)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   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音乐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    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   以自由、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常识和技能。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4.音乐与相关文化   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主要过程与方法    1.体验   引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像;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2.模仿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探究   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4.合作   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5.综合   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四、本期教学内容及目标

1、音乐体裁与形式标准方面    通过聆听儿歌、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 2~4首。

2、音乐风格与流派标准方面。

通过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聆听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要求学生对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包括和声、调式、调性)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有进一步的体会或认识。 能对作品的旋律、节奏等特点作简单的分析。

3、演唱标准

学生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演唱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能够背唱歌曲4~6首。

4、演奏标准

学生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能够演奏乐曲2~3首

5、综合性艺术表演方面 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6、识读乐谱方面   能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能够识读简单乐谱:(1).认识降记号。学习一个降记号的调,知道F自然大调各音在高音谱表及键盘上的位置(不讲调式、音阶的概念)。

(2).认识D.C.、Fine.反复记号。

(3).认识波音记号、倚音、滑音记号,学习其唱(奏)法。

(4).学习弱起节奏和不完全小节。

(5).学习跨小节的切分音。

7、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

区别于专业创作学习能够自制简易乐器。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8、即兴创造

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创作实践并参与表演本期能够创作2~4小节的节奏短句。能够创作2~4小节旋律。尝试用电脑创编音乐。

9、音乐与社会生活

   学生能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音乐活动,并能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乐于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10、音乐与姊妹艺术  通过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能够结合所熟悉的影视片,简单描述音乐在其中的作用,了解民族音乐的有关知识,对中外著名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有粗浅的认识。

五、课时安排

第一课 朝夕 2课时

第二课 农家乐 3课时

第三课 足迹 3课时

第四课 可爱的家 3课时

第五课 故乡 3课时

第六课 欢乐的少年 3课时

第七课 雨花 3课时

第八课 冬雪 2课时

第九课 雪域之歌 3课时

[em05][em0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19 13:57:52编辑过]
 
发表于 2004-9-19 1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辛苦了!你写的好详细呀!可惜我是人音版的!我们的教学计划是表格形式的,没有这么多的!

 
发表于 2004-9-21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做出的贡献!

我们的教学计划也没楼主这么丰富详细!只有时间计划!呵呵

 
发表于 2008-2-26 13: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7]顶
 
发表于 2008-2-27 12: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辛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