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看见网上的卢氏发声法能达到5个八度有余,不知道真假?请老师们指教。

3
回复
111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9 0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贴自中国音乐网:

http://www.yyjy.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626

卢氏发声法
[ 作者:lufei | 来源:本站论坛 | 点击数:201 | 更新时间:2004-9-15 | 文章录入:aiyue ]

卢氏发声法的创始人卢传友先生,高级音乐、美术教师,潜心研究声乐三十多年,他从物理声学,生理学,神经心理学的原理出发,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发明了一种不发声的训练方法。写下了两百多万字的论文和笔记,培养了大批声乐人才。其中,女儿卢兰青在1999年荣获 “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声音最高,音域最宽,歌唱最高’的演员”荣誉称号。(音域:五个八度加一个大六度,最高音为#C5。),充分展示了这种新发声法的歌唱能力,传统的声乐训练往往需要数年,而运用了卢氏发声法则只需要十几节课,甚至短短的几节课就可以解决诸如:音高、音色、音域和共鸣及声乐技巧等问题。同时还对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用嗓不科学而造成的声带小结,肥厚,冲血,闭合不好等病症均有治疗恢复作用。这种神奇方法为声乐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快速扩展音域,美化音色的高效训练途径。 简谈卢氏发声法 (一)发声原理(包括物理声学原理、生理学和神经学原理) 1、生理解剖学告诉我们:人的发声器官是怎样组成的,可分成几部分,各部分的关系是怎样的;哪些部分是不可变动的;可变动的部分的最大值是多少,最小值是多少,等等。 2、根据物理声学的谐振共鸣最佳腔体的原理,发声器官哪些部分应该怎样变动才能有利于谐振共鸣腔的形成;哪些部分变动不利于谐振共鸣腔的形成。 3、根据心理神经学的神经对肌肉的调动功能,发声器官各部肌肉,哪些能直接调动,哪些不能直接调动;不能调动的肌肉必需通过哪些可调动肌肉的运动的连锁反映能间接的调动。 通过以上三大理论的指导,我发现口腔适当位置可以形成一组最佳谐振的若干种规则型腔体。三十年来我重点研究这一组腔体;如何成倍数的谐振来自声带所发的微弱的基频音和这个腔体如何从不规则型逐渐变成规则型;变成规则后如何渐渐稳定这个规则型;稳定规则型后又如何能使它自由地扩大和缩小,来谐和声带自由振动的音频。 在长期实践中,我发现三个秘密: 第一,声带用不着训练。(歌王卡鲁索的私人医生马拉费奥蒂检查了卡鲁索的声带,证明歌王的声带与常人无异--摘自《卡鲁索·我的发声方法》马拉费蒂著)。它本身能够发出四个八度以上的音频来。也就是说,声带要发多高的音、需要多少气量以及气量的流速多大都是大脑自然调整的。如果违背它的自然运动规律,用不恰当的强气流去冲击,必然会产生副作用,轻则失调,重则病变。因而我采取只调共鸣体、不用声带发响音的训练方法。 第二,歌唱发声必需在自然呼吸状态下进行。千万不要认为发声时用气越多就越好,特别是高音,越是高音用气就少,这和吹笛子、小号是一样的道理。如果违背这一生理自然活动规律,硬是用气冲击,必然破坏了声带的自然闭合。 第三,我们还发现,人的感觉器官都有相当大的误差。这里我们主要谈的是听觉误差。 听觉误差是发声训练的大敌,下面列举一下我们所发现的误差: 1、信息误差:音频误差,强弱误差,音源定位误差,音色误差; 2、反馈误差; 3、共鸣位置部位误差; 4、头腔共鸣、鼻腔共鸣和胸腔共鸣都是习惯性误差; 5、基音与环境的误差; 6、各种效应误差;双耳效应、掩蔽效应、哈斯效应、劳氏效应; 7、声音传递受温度和速度影响的误差。 这些误差非常顽固,并且影响了发声科学的进展。

(二)发声训练法及特点 我们的发声训练是不用发声,不用乐器辅助,直接调动肌肉有序动的方法。也就是根据生理学特点,对肌肉要有先后的逻辑调整。调整肌肉时,要按照先慢后快,习惯成自然的理论反复的重复,直到能下意识调动为止。 我们对气息不进行特别的训练。因为我们知道歌唱的用气量是很少的,是自然的呼吸,而自然的呼吸只有1品脱,占肺活量1/7(7--8品脱)。特殊呼吸时才达到了3品脱。歌唱时,如是长期打破自然呼吸的状态,肺部就会产生病变。卡鲁索就是典型一例。 我们要求共鸣腔体是谐振的腔体。一句话,就是用是最微量的气流产生最大的谐振。 用公式表示为: 气声率=最大共鸣量÷呼出气流总量×100% 来衡量训练的效果。 我们要求必须在自然状态下训练。即在练习时全身各部位都处在自然放松的状态,特别是脸部和颈部不能的一点异常。训练时可里走可坐,躺在床上也可以。这种训练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全天候练习。 (三)对歌唱艺术的审美 人们对歌唱艺术的审美是多元化的。我们的要求是这样:唱好歌首先要有基本技能:即纯、宏、亮、美的音色;宽阔统一的音域;流畅自如的行腔;刚柔兼优的力度;弹顿有序的技巧……。同时还必须有较高的修养:音乐修养、文学修养、历史修养、道德修养和科技知识、其它艺术知识的修养,等等。总之我们对歌唱艺术审美要求是:清晰动人的语言,辉煌耀眼的音符,兴奋明朗的节奏,激动陶醉的力度,纯、宏、亮、美的音色,自由奔放的表演。音飘飘星空之间,情切切万类相感。 所谓纯、宏、亮、美,我们的基本看法是: 纯--指歌唱的声音不带一点点杂音,也就是说组成复合音的各分音频率应是纯倍数关系。如440Hz 、880Hz 、1760Hz。纯音给人的感觉是既不在上、不在下,也不在前、不在后。而是在发声者的周围形成一个声场。 宏--是指声音的宏亮,而是具有致远力和穿透力。其音响能覆盖千人以上。 亮--是指声音明朗透亮,而不是尖叫刺耳。给人一种光明向上的感觉。 美--是指歌唱的完美,能够充分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优美动听,感染力强。 (四)对嗓音的判断和保护 对嗓音的判断是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生理上来判断。从声音判断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全面准确地判断其潜在能力。下面从生理的几个方面谈一下: 1、从发声各部器官的结构上判断。 2、从发声各部器官的简单动态情况判断。 3、从微弱不共鸣的小音响上判断。 4、从各种不良音响持续的时间上判断。 5、从语言音响上判断。 对于嗓子的保养,我们主要是通过科学地训练来进行。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性的

 
发表于 2004-12-9 0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歌手卢兰青歌唱音最高

2001年11月08日 08时49分 北京晨报

  晨报讯 山东歌手卢兰青用“卢氏发声法”演唱的《中国——你是我的主题歌》,经专家鉴定:上行高音达到4400Hz为C5,下行音到77.5Hz为BE,音域5个8度加一个6度,高音达到4150Hz(C5)。为此,卢兰青荣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声音最高、音域最宽、歌唱最高的演员》证书。卢兰青成为世界歌唱音最高的人。   卢氏发声法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意大利美声唱法的发音方法,是音的发声法上的一次创新和革命。此发声法的发明者卢传友先生,原是山东鱼台县一中的音乐美术高级教师,潜心研究声乐教学30余年。他从物理声学、生理学、神经学的原理出发,反复实践,发明了这种新的发声方法,并写下百余万字的声乐笔记和论文,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发声体系。卢兰青先天嗓音素质一般,但运用卢氏发声法,使其率先在声乐方面问鼎世界吉尼斯之最。

 
 楼主| 发表于 2004-12-9 1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该贴有意思,顶一下。
 
发表于 2004-12-18 0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有什么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