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关于意大利歌曲“桑塔露契亚”的一些问题

11
回复
82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5 1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同志们:请问意大利歌曲桑塔露契亚是意大利拿波里民歌吗?
 
发表于 2005-1-25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意大利的著名歌曲啊。算不算民歌我倒不清楚。

 
发表于 2005-1-25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桑塔·露西亚》不是意大利“民歌”

 

《桑塔·露西亚》,意大利拿坡里歌曲。太奥多罗·科托劳(TeodoroCottrau,1827-1879)作曲。科托劳的父亲是作曲家,又是第一部拿坡里歌曲集(1925-1945年间出版)的收集、编辑者,本人则是一位专写拿坡里歌曲的作曲家。

《桑塔·露西亚》作于1850年,并于同年拿坡里音乐节歌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桑塔·露西亚”在拿坡里方言中是“圣露西亚”——“拿坡里人尊崇的守护神”的意思。

歌曲描绘了拿坡里地方的如画美景。该曲属于“船歌”体裁,19世纪的拿坡里渔夫们外出远航时常唱起这首歌,以倾吐对家乡的怀念。

后来这首歌流传于世界各地,被误认为是一首意大利民歌。

上海音乐出版社《中外名曲旋律词典》(1992年6月第1版第617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5 21:55:04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25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法师提供的资料令人信服。
 
发表于 2005-1-26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法师!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0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05-1-30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有明确作者就都不能算民歌,如《重归苏莲托》、《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经常被误认的“民歌”,其实都不是。

 
发表于 2005-1-30 2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意见好象值得商榷!
 
发表于 2005-1-31 0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7楼有道理
 
发表于 2005-5-22 2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问题是原始民歌和创作民歌的区别,这也牵涉到民歌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解释。现在不是出现个“新民歌”的称呼了么

《桑塔·露齐亚》确是一首创作歌曲,音乐风格是典型的威尼斯船歌,而船歌又是由barcarllo演变而来的意大利民歌的一种体裁。即而歌曲在拿波里传唱开来

《重归苏莲托》也广泛的被人认为是意大利拿波里民歌,我想也不能因为它有作者就被否定了。毕竟两首歌曲具有典型的代表拿波里民歌风,我想找个意大利人问问就再清楚不过了 哈哈

《重归苏莲托》一歌1904年修改歌词后由出版商Bideri正式出版。其曲作者E. 库尔蒂斯(1875-1937)出身艺术世家。其父是画家,库尔蒂斯从小和哥哥协助父亲弄室内装潢。库尔蒂斯八岁开始学音乐,曾求学拿坡里音乐学院(Corservatorio S. Pietro)。他年轻时就登台演奏钢琴,并得到大作曲家普契尼赞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还为歌剧演唱家吉利担任钢琴伴奏。他不仅写了脍炙人口的《重归苏莲托》,同时也创作了许多歌曲,如《拿坡里之歌》,《为我歌唱》,《深夜画痴》(又译《深夜歌声》)。 其兄G. 库尔蒂斯也非等闲之辈。他写作并作曲的《卡美拉》曲调奔放高昂,充满拿坡里人情味,曾为斯台芳诺音乐会常用曲目之一。至今仍是热门歌曲。

帕瓦罗蒂在他的电影《重返拿坡里》中,对《重归苏莲托》着墨最多,他讲:“世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比意大利人歌唱故乡更多,无论我到世界上哪个地方唱歌,我总是唱起那一首最美的令人思念意大利的歌。那是一首拿坡里南面海边小镇苏莲托的歌——《重归苏莲托》。他又说,对远离意大利的人来说,这首歌是一个独特的讯号,远方的游子听到这首歌就像听到了家乡的召唤。

王洛宾的改编的那些民歌可能多半都是北疆的民歌,具体的原型没听到唱过,或者没有听出来被唱过。从《达板城的姑娘》、《阿娜尔罕》、《掀起你的盖头来》,到《半个月亮爬上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青春舞曲》、《玛依拉》、《唱完太阳唱月亮》,基本上都是轻快欢乐的曲调。那种忧伤哀婉的曲子则很少,但也有,比如《嘎娃丽泰》、《在银色的月光下》,其中《在银色的月光下》被后来的演唱者继续改编过,歌曲原来最后两段对爱情极悲观绝望歌词变成了对第一段歌词的反复,结果使着这歌变得唯美起来,缺少了原来那种真实感人的力量。王洛宾的这些歌能不能算是民歌?严格来说可能新疆以外的人,新疆少数民族以外的汉族人,唱这些歌比新疆人还要多一些,所以,这些民歌的民间性如何体现呢?可以说王洛宾的这些歌曲更具有创作性质,也许他写下这些歌时确实融入了新疆民歌的某些特点,但从整体上来说,和新疆的文化要远,但离内地的汉文化要近,是经过汉化的新疆民歌。

卡雷斯:在中国,我是一个新生儿(访谈摘录)

南方周末   2004-07-01 16:35:06

  卡雷斯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我就是一个全新歌手,像一个新生的婴儿。”曾经在世界范围内获得27个金唱片奖和9个铂金唱片奖,有“意大利民歌王子”之称的阿尔巴诺·卡雷斯,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

  在意大利,孩子生出来是唱着歌的   记者:您的“民歌王子”的称号是如何得来的?   卡雷斯:我出生在意大利南部,那是盛产民歌的地方。通常孩子生出来就会哭,而在意大利,孩子生出来是唱着歌的。我在那个地方长大,耳濡目染。我获得的第一个教育学位也是民歌方面的,后来到艺术学院深造,又学习了一些经典民歌和经典歌剧。我对流行音乐做过研究,我发现民歌是所有艺术创作的源泉,它们是流行音乐中重要的元素。   记者:您在舞台上演唱的民歌与民间传唱的民歌有什么不同?它会不会因为搬上了舞台,而有所损失?   卡雷斯:意大利民歌是我们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的,我唱的民歌与传统的民歌不会有什么改变,都是歌颂生活、歌颂生命的。   把这些民歌搬上舞台,或者是引进城市,民歌肯定会失去一些东西,但是基本元素是不会改变的。也不断会有新的因素加入民歌里来,因为民歌是活的,有生命的。   记者:在今天,意大利民歌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保护和传承?   卡雷斯:意大利有很多传媒在做工作,政府也很支持,他们会做一些有趣的节目,告诉年轻人民歌是怎么起源的,每一首民歌的内容是什么,代表了什么意思。他们并不否定流行歌曲,但是提醒年轻人不要忘记他们的根,老的文化也有好的东西可以吸取的。你们要听流行歌曲,但也要听意大利的民歌,记住你们的根。   世界上的音乐只有一种,那就是好听的音乐   记者:民歌往往是欢快的,意大利歌剧那么沉重,您在演唱的时候是怎么处理这两种不同的音乐?   卡雷斯:民歌也有表现悲哀的一面。比如村子里,他们把那个村子的事情通报给这个村子里的人,民歌不是单纯表示愉快的,它表示喜怒哀乐各方面。有很多爱情歌曲有不同的意义。   很难说用什么方式表达,用自然的本性来表达,歌曲是什么,就用什么来表达。这样才不会使人觉得沉闷,因为有民歌,有艺术歌曲,剧情不同,意思不同,那你们才会觉得是很有趣的表演。   我们第一次去日本的时候,也是第一次让日本人民感受到民歌的魅力,它会把他们调动起来,把他们深深地投入到民歌当中去。   记者:您演唱的曲目中有多明戈、卡雷拉斯演唱过的作品,您和他们演唱风格有什么不一样?您怎么评价他们的演唱?   卡雷斯:我也经常和多明戈、卡雷拉斯他们一起演唱,在演唱处理上我当然有自己的特色,对同样一首歌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同样一首歌,我在唱这歌的时候是完全按照古典唱法来唱的。   时间和音乐都在变,我们得学习新的东西,补充自己。但是你得记得自己的根。有的意大利青年用美国的风格创作,我觉得可以,不过你得让人听出来那是意大利的歌曲,不是美国的。普契尼的《图兰朵》讲的是中国故事,但是表现形式就是歌剧,两种文化很好地融合了,而不是“四不像”。   在意大利,我是个家喻户晓的具有四个半八度广阔音域的歌唱家。但是如果问我唱歌和其他的歌手有什么不同,我觉得很难回答,我就是这样的眼光和方法,不便去评论别人。比如迈克·波顿,他唱的古典歌曲就是不堪入耳的。我有我的秘诀。就像《图兰朵》一样,我的民歌根植于意大利这片土地,我不会轻易放弃我的根。   每个人的理解、信仰都不同,所以对歌曲的诠释也不同,通俗歌曲的诠释会比较容易一些,但对古典歌曲的演绎就需要比较多的情感方面的投入。

 
发表于 2005-5-23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童和书记的头怎么一样(我怎么也读不来书记的名字).................
 
发表于 2005-5-24 2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头和谁的一样啊?变变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