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随笔《过新年》——敲 出 来 的 灵 感

15
回复
928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16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教研专题是“低年级音乐教学中以动激情的实验研究”,就是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动起来,通过让学生身体、情感、思维等等多方面的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兴趣参与到教学之中。我在实验研究期间,尽量运用一些可以让学生都能参与的形式。如:说,动,表演等等。
《过新年》一课,我的教学思路的设计是通过发现问题的方法来引入教学→教唱1、3、5乐句→学唱全曲→学生自由表现你听到的歌曲内容→在尽情的表演中学生不断的重复歌曲的旋律,让歌曲在不知不觉中学会。
由于特殊原因没办法在音乐教室中学习。我带着“怎样能使学生在班内上得轻松自在呢?”这个问题走进二(1)班。歌词按照节奏会读之后,刚一打开录音机听范唱,一个孩子听到音乐后就脱口而出:“开始唱戏了!”随后使劲地在“咚咚咚咚呛”这一句“呛”的字音上用铅笔在他的文具盒上敲了一下。这一举动提醒了我,何不让全班同学一起来?这样既可以掌握旋律,又可以增添兴趣。于是我提出了:大家认真听音乐,当你听到“呛”字时,就用铅笔敲一下文具盒。这一来教室沸腾了,又很快静了下来。第一次没有按要求做到,所有的衬词“咚咚咚咚呛”全敲了起来;第二次在教师强调了要求之后,95%的学生能够作到。学生的兴趣极度浓厚,每个学生都特别投入地听着音乐,嘴里唱着歌词,惟恐再漏敲掉一个“呛”字。下课铃声响了,学生还再要求“再敲一遍”。
分析:课后,仔细想想这节课,我觉得非常有收获。它让我在认为最适合自己实验方法之外又发现了新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身边最普遍、最简单的事物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教学方法可以随着环境的改变而灵活变化,两种教学方法的得出,使我的实验方案中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得到补充和完善。同时也使我知道了:只有适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的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才乐于接受,音乐课才能让学生喜欢。
 
发表于 2003-10-16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嘻嘻~
还可以掌握XXXX   X  的节奏呢~~
 
发表于 2003-10-19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用身边的东西,不错!问题是必须把握好敲击的"度".因为,曾有学生将铅笔敲断了.
 
发表于 2003-10-19 2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受到一点启发。
老师应用心留意学生的兴趣,情绪走向.
及时捕捉孩子的情绪,寻找他们的兴趣点。利用周围的物体创造新的教学方式。
 
发表于 2004-2-19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让教师更有空间驾驭课堂!
 
 楼主| 发表于 2004-2-19 1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往往创新来于实践~
 
发表于 2004-2-20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小雨沙沙,我想到了我刚刚上的一节课,我感觉好极了.让孩子们歌曲表演时,我提出:现在我们时一颗种子,深深埋在土里,等待着雨水的滋润.小雨来了,种子在努力的生长着,发芽出土长大......孩子们都把自己藏到桌子下面(当时我在班内上课),小手在音乐中一点点伸出来表示发芽,慢慢伸高,等到出土的时候,孩子们都兴奋的探出了头,最后欢快的长大!啊,教师的心情好舒畅!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08: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我可以参考吗?

 
发表于 2004-12-9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

[em07]
 
发表于 2004-12-9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陈慧在2003-10-16 10:33:23的发言: 我的教研专题是“低年级音乐教学中以动激情的实验研究”,就是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动起来,通过让学生身体、情感、思维等等多方面的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兴趣参与到教学之中。我在实验研究期间,尽量运用一些可以让学生都能参与的形式。如:说,动,表演等等。 《过新年》一课,我的教学思路的设计是通过发现问题的方法来引入教学→教唱1、3、5乐句→学唱全曲→学生自由表现你听到的歌曲内容→在尽情的表演中学生不断的重复歌曲的旋律,让歌曲在不知不觉中学会。 由于特殊原因没办法在音乐教室中学习。我带着“怎样能使学生在班内上得轻松自在呢?”这个问题走进二(1)班。歌词按照节奏会读之后,刚一打开录音机听范唱,一个孩子听到音乐后就脱口而出:“开始唱戏了!”随后使劲地在“咚咚咚咚呛”这一句“呛”的字音上用铅笔在他的文具盒上敲了一下。这一举动提醒了我,何不让全班同学一起来?这样既可以掌握旋律,又可以增添兴趣。于是我提出了:大家认真听音乐,当你听到“呛”字时,就用铅笔敲一下文具盒。这一来教室沸腾了,又很快静了下来。第一次没有按要求做到,所有的衬词“咚咚咚咚呛”全敲了起来;第二次在教师强调了要求之后,95%的学生能够作到。学生的兴趣极度浓厚,每个学生都特别投入地听着音乐,嘴里唱着歌词,惟恐再漏敲掉一个“呛”字。下课铃声响了,学生还再要求“再敲一遍”。 分析:课后,仔细想想这节课,我觉得非常有收获。它让我在认为最适合自己实验方法之外又发现了新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身边最普遍、最简单的事物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教学方法可以随着环境的改变而灵活变化,两种教学方法的得出,使我的实验方案中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得到补充和完善。同时也使我知道了:只有适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的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才乐于接受,音乐课才能让学生喜欢。

教学方法哪里来,课堂教学实践来.

 
发表于 2004-12-10 15: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不错
 
发表于 2004-12-11 17: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课堂上还真要灵活应对学生的反应。
 
发表于 2004-12-12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很好~!·我顶~!
 
发表于 2004-12-15 0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学相长,我们应该 利用孩子 们身边的东西 让孩子 们在欢乐 中学到知识例如 在<锁呐配喇叭>中,我们可以让同学 分声部动起来,我的方法 是:第一声部拍手,第二声部 铅笔 盒,第三声部敲桌子。这样孩子们在愉快 的教学中学习。

交流

 
发表于 2004-12-21 14: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嘛!我想我在教学中会运用一下的.

 
发表于 2004-12-21 14: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嘛!我想我在教学中会运用一下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