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乡镇音乐教师请过来这边集合一下

9
回复
51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26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m01][em01][em01][em08]

我是一名乡镇音乐教师,乡镇音乐教学比起城区音乐教学的开展要难的多!因为所处的氛围决定了学生的素质,有时老师想实施一些教学环节都无法实施!所以我提议乡镇的音乐教师在这里能够互相讨论一下,提供一些各自在教学中所收获的宝贵教学经验。(当然更希望城区的教师能够参与进来指导指导)

 
发表于 2005-4-26 0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我上传一篇根据小鬼教案改编的《凤阳花鼓》,希望各位能指正指正!

仪征市新集中心学校 曹宁宁

一、 教学目的 1、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能唱这首家喻户晓的民间小调。 2、根据歌曲情绪让学生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为凤阳花鼓进行再创作。 3、通过两首《凤阳花鼓》的对比,感受不同的情绪及风格,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1、衬词“得儿”的发音要注意应连在一起,“儿”的发音应短而轻以及第五乐句节奏的掌握。 2、对此类作品的音乐形象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节奏卡片、打击乐器若干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师:这几天,老师正在学一个地方的绝活,虽然还没有学的很到位,但是心里已经是迫不及待的想表演给同学们看了,你们想不想看? 生:想。 师:好,那老师就来露一手! 2、表演 教师身背花鼓,手执鼓棒边击鼓边唱另一版本的《凤阳花鼓》。歌词为“说凤阳,唱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我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3、了解旧歌的历史背景,分析歌曲情绪。 师:现在你们应该知道这是哪个地方的绝活了吧! 生:凤阳。 师:怎么知道的? 生:从歌词中听出来的…… 师:对,这是安徽省凤阳县的一首民歌,凤阳是安徽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却有样东西很出名,那就是“凤阳花鼓”。(板书课题) 讲解: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最初表现为两个人,一人击鼓,一人唱曲,通常有打击乐器锣、鼓相间伴奏,歌词大都为悲切之词。 师:你们听老师唱完这首歌之后觉得这首歌的情绪怎样? 生:悲切、凄凉。 师:如果用一种颜色来描绘演唱者的心情,你会选择什么颜色? 生:灰色、黑色。 (教师板书:旧时 贴出黑色或灰色卡片) 师:为什么?那说明当时的经济情况怎样? 生:萧条、贫困。 师:不错,旧时的凤阳洪涝灾荒不断,许多人靠唱着花鼓,乞讨为生,那时凤阳花鼓成了讨饭的象征。 4、揭示新歌的情绪 师:但是如今,苦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凤阳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富裕起来的凤阳人并没有忘记凤阳花鼓,反而越唱越高兴,不但成了平时拿它来自娱自乐,还成为了重要节日、迎接宾客的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之一,甚至走出了国门,受到了外国友人的赞誉。请同学们猜一猜,如今的凤阳人在唱凤阳花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高兴、喜悦。 师:是不是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播放录音) 师:怎么样?感受到了什么情绪? 生:喜庆、欢快、热情。 师:是呀,如今的生活多么幸福,让凤阳人怎能不高兴呢?来,选择一种颜色来表达他们的心情。 生:红色。 (教师板书:现在 贴出红色卡片) 师:此时,他们的心情色彩是红色的,像火一样的热情,现在,老师也被凤阳人火样的热情感染了!不如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凤阳人,唱一唱凤阳花鼓,怎么样? (二)、学习新歌 1、学习衬词节奏 师:你对哪个部分的唱词最感兴趣? 生:得儿另当飘一飘…… 师:这是模仿打击乐器发音的衬词,那我们就先来模仿一下凤阳人打击乐器的节奏。 (出示节奏图) 操练:A教师用小镲示范一遍。 B学生用手打击节奏 C加入唱词(强调“得儿”的发音是儿化音,儿发音短而轻) D用筷子打击节奏 2、再次感受乐曲情绪 师:呀!真有那么一股韵味了,不过,老师觉得你们在演唱时好象少了点什么? 生:喜气。 师:对,来,让我们再来深切的感受一下它的喜庆之气! (播放录音) 师:感受到了没有?那下面就让我们怀着喜悦之情,跟着老师的琴声来唱完这首歌吧! 3、学习前面的歌词 (1) 跟师模唱 (2) 听唱 (3) 连唱(注意强调第五句的节奏,教师出示节奏图,学生说出节奏再唱词) (4) 男女生接唱 (5) 师与生接唱 强调:唱出喜悦之情。 (三)、为歌曲创编伴奏 师:不错!不错!同学们唱的真不错!不过,老师还没有满足,因为老师觉得你们不仅可以唱的很好,还可以很好的为歌曲伴奏。下面,就分别请同学们来为歌曲伴奏吧! 操练:A用盘子和筷子进行伴奏(节奏:× ×× × ×× )教师示范一遍,学生练习。 B用装有少许黄豆的瓶子和筷子进行伴奏。(节奏:× × × × ) C两种乐器进行合奏 D教师用铃鼓加入进行伴奏 强调:打击乐器的声音不能比唱歌的声音强,否则就喧宾夺主了! (四)、创编歌词 师:凤阳花鼓流传至今已经有了不少的版本,今天我们也来创造一 个新版的凤阳花鼓,有没有信心? 1、学生进行创编 2、将创编的歌词演唱出来 3、用打击乐器为创编的歌词伴奏 (五)活动延伸 师:想想看我们的身边还可以用什么为歌曲伴奏?回去之后试一试!

[em01][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0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有志同道合的人呢?
 
 楼主| 发表于 2005-6-9 1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小鬼我好像没有上传过《凤阳花鼓》,大概曹老师是说的纷纷老师的这篇

http://www.hongxiao.com/asp/dispbbs.asp?boardID=34&ID=6288&page=1

小鬼俺也是乡村的,因人施教、因地施教。农村的孩子不如城市的孩子那般精巧,但是纯朴。乡村孩子的条件不允许他们天天能更丰富的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比如上网,电视(有些农村家庭还没有有线电视)平时大多只能在课上,一有活动时,只能赶鸭子上架。唉,特别是有些家长不配合,主课老师有时候也会的……当然在一些问题上,大都都能终结在钱上。

曹老师的《凤阳花鼓》不错啊 ,学生不知道的,告诉他们,激起他们的兴趣。从颜色中感受旋律的情绪,用自制的乐器为歌曲伴奏,长时间的训练,学生会对音乐感兴趣的。还有,这首歌虽然容易学些,又是为歌曲伴奏,又是创编歌词,不知道时间上是否来得及?

最后就是那个“教学目的”,偶们这里都是“教学目标”,一个是大纲,一个是新课程的说法好像。在叙述时,学生一个是被动接受,一个是主观学习。大概说的是这个吧。希望常来交流哟:P

 
发表于 2005-6-10 1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不好意思没搞清楚!谢谢小鬼的点评
 
 楼主| 发表于 2005-6-11 1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曹老师是GG还是MM呢?!~小鬼觉得应该是个MM的,可是显示的是 奇怪的哦:<

让小鬼猜一猜:曹老师是一个让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吧?偶觉得是的。你能说说你那里的小朋友一些上课的小故事吗?!~盼……

 
发表于 2005-6-14 2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一名乡镇音乐教师,刚刚上完公开课.我自己感觉还可以.我们这里的小学都是区一级以上的学校所以还挺要求高.但我并不开心![em06]
 
发表于 2005-6-22 0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三月草)怎么没有志同道合的人呢?

 
你们这是啥子乡镇哟,我看一点不比所谓“城市”差嘛!我这才叫乡镇呢!学校不大,六个年级不到200学生,教师18人,音乐还好有个专职,就是在下,可也并非专科出生。唉,难啊!唉,累啊!
 
发表于 2005-8-5 1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老孙也在乡下 取经回来就还乡了

 
发表于 2005-8-29 0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是个MM,填资料的时候没注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