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村庄 许虹梅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独奏曲〈〈马刀舞〉〉感受手风琴丰满的音色、丰富的表现力的乐曲所表现的粗旷豪放的激情。 2、 通过欣赏合唱〈〈美丽的村庄〉〉感受意大利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感情,以及合唱曲和谐统一的和声效果。 3、 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和自豪的情绪学唱〈〈剪羊毛〉〉,结合综合训练,使学生能正确掌握附点音符的唱法。 4、 通过本册课本中有关口琴乐曲的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学内容: 1、 欣赏乐曲 2、 听记训练 3、 学唱歌曲 4、 唱一唱(以二度、三度为主的视唱练习) 5、 想想练练 念念拍拍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剪羊毛〉〉 教学难点:想想练练中的附点音符的视唱和听记训练 教具准备:有关澳大利亚民族风景的vcd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欣赏〈〈马刀舞〉〉 2、 想想练练中的附点音符及跟琴视唱 教学过程: 一、 欣赏〈〈马刀舞〉〉 1、 初听全曲(说说听着这一音乐,你有何感受?) 2、 复听音乐并采用音画结合的方式来理解音乐。 先是仔细地聆听音乐,然后教师提出问题: 如果让你用颜色来表示听后的感受,你会用什么颜色?(1)动手画一画。 (2)四人一组,先说说各自的看法。 (3)讨论出一种,经过商量之后的答案。 (4)每小组派一人说说理由。 3、 大家共同研究。(应该选择一些颜色比较鲜艳,且比较杂乱的几种颜色搭配。但绝对不是黄色、绿色等一些颜色比较宁静与和谐的。因为他所反应的是激烈的战争场面。) 4、 聆听音乐,简介歌曲的一些背景知识。(它是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1942年创作。《马刀舞》是芭蕾舞剧《加亚涅》中的一般舞曲。 5、 边听边哼上几句你听的比较熟的乐句。 二 基础训练 1、想想练练 右边带有小圆点的音符叫符点音符。它表示把原来单纯音符的时值增加一半。根据这个道理,请你填写表格。 (1) 出示题目,学生思考,提出不理解之处。 (2) 指名上黑板来解答,其余自己写于书上。 名称 | 形状 | 拍数(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 附点二分音符 | | | | 5. | | | | 3/4拍 |
3、 跟琴唱好下面曲谱中的附点音符。 1=c 2/4 (1)2.1 |7.6 | 5.4 32 | 1 1.1|1 0|| 听琴之后,说说你觉得哪些地方是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地方。跟琴唱好曲谱。指名唱一唱,及时指出不足之处,为学好《剪羊毛》做铺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教学新歌《剪羊毛》 (2) 复听《马刀舞》 (3) 念念拍拍 教学过程: 一、 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 综合训练 (1)视唱训练: 25 45 | 61 76 | 5 .2 | 5-|| (听琴视唱,作为发声练习) (2)节奏训练 练习下面的节奏 拍手 0x 0x| 0x 0x| 0x 0x| 0x xx|| 跺脚 x x | x x | x x |x 0|| a、 先拍手自由的练习 b、 在跺脚练习 c、 自己合起来试一试 d、 一起拍一拍 三、 新歌教学《剪羊毛》 1、 音画结合,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电视画面,展现澳大利亚美丽的风景,并伴随着《剪羊毛》的音乐。 2、 揭示课题,谈谈自己听和看后的感受。 3、 自学歌谱 (1)边听旋律边看歌谱,说说自己认为较难的地方,小组进行解决,之后自由的练习。 (2)轻声的跟琴唱谱 (3)齐唱谱子 4、 学唱歌词 听着伴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轻声的跟唱,说说不够理想的地方。 齐唱歌词 四、 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最为感兴趣的是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唱歌曲《剪羊毛》。 2、 复听《马刀舞》、欣赏《美丽的村庄》。 3、 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节奏训练(拍手、跺脚要求:协调和连贯。) 四、继续学唱歌曲《剪羊毛》 1、 先来仔细地听听磁带。 2、 教师伴奏,学生跟唱。找出不够之处,再来复习。特别注意的是附点音符处教师要更加的关心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 指名唱。 5、 一边拍手、跺脚一边唱歌。 6、 四个小组分别比一比。 五、 复听《马刀舞》 六、 欣赏《美丽的村庄》 1、 初听全曲,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2、 复听歌曲说说和《马刀舞》的不同之处。 3、 你能说说听着《美丽的村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吗? 4、 比较不同风格的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意境。 5、 教师及时作补充,并简介歌曲的内容和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