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牛的遭遇:前一段时间我参加了《中小学音乐教案1000例》、《音乐教育论文1000篇》的征稿评奖活动,虽然获了个奖可是没有什么获奖证书,只寄了一个入集通知,要求交520元,就算我交了,学校也不承认,因为这不是教委主办的。哎,还不如发表个文章呢!不知这个是什么活动,我们能用上吗?
点评:牛牛所遭遇的问题是眼下教育系统职称评定体系下冒出的怪胎。现在利用出版专辑、发表文章为诱饵骗取教师们的钱财的个人、单位和组织越来越多越来越杂乱,正是有些“聪明人”看准了教师们评定职称急需公开发表的文章这个硬件而冒出的“热情”服务。 这样的不伦不类的出版和发表严重降低了作品的含金量和学术的严谨度。正常情况下,用稿单位支付作者稿费天经地义,反过来向作者讨要版面费不仅降低了该出版物的声誉,更是将学术环境演变成了五花八门的菜市场。学术是无价的,真正呕心沥血埋头学术研究的学者会因为无数庸碌的“假学者”掏钱买版面而失去自己应有的空间,甚至要倒贴钱才能推广自己可能造福于社会的的学术成果,这是有违媒体公信和良知的行为。
为了一纸职称,现在的学术环境竟然弄得如此恶劣,菜市场般的学术环境带来的是幻泡沫的文化繁荣虚和对于学术研究精神的重创。教育部也应该检讨这个体制所淤生出来的各种不合理的现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0-27 18:30:0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