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辽兹
Hector Berlioz, 1803-1869
![]()
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
代表作:《幻想交响曲》,Op. 14 (Symphonie Fanstastique), 1830
《安魂弥撒》, Op. 5 (Grande Messe des morts) (Requiem), 1837
“音乐是抒发感情的。它同时也是门科学。实习者只有通过长时期的研究和思考,才能获得灵感与技能。”-伯辽兹
1803年12月11日的下午,赫克托伯辽兹诞生于法国一个小镇La Côte Saint-André 。 伯辽兹的父亲是位崇尚自由的医生。伯辽兹从小由他父亲亲自教授各门学科 ,包括医学、语文、文学、历史、地理甚至音乐!伯辽兹的父亲期望他将来能像自己一样成为一名医生。也因为如此,伯辽兹小时候在音乐方面的学习经验不多。他学过木笛、长笛和吉他,却没学过钢琴,原因是伯辽兹父亲担心他沉迷在弹奏钢琴中而荒废了其它各方面的学习。他所认识的乐理是从自学课本 中得来的。
到巴黎求学
伯辽兹18岁时,按照家人的期许,到巴黎一所医学院就读。伯辽兹对解剖学感到恐惧,却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很快在巴黎发现了巴黎音乐学院的图书馆。后来,他经常到这里研究及抄写Gluck、Spontini和贝多芬的乐谱。在 巴黎的歌剧院里,伯辽兹第一次接触到Gluck 和 Spontini的音乐,更激起了他 转学音乐的意念。到巴黎一年后,纵然父母亲强烈反对伯辽兹放弃学医,伯辽兹仍选择放弃医学系并进入了巴黎音乐学院。
伯辽兹虽然在年幼时没有很扎实的音乐基础,他却很快赶上了。他把许多歌剧乐谱都背熟了。有一次在歌剧院里,他发现指挥并没有依据谱上的配器法,他气得在表演进行中在观众席站起来大喊,“不是两支长笛,你这无赖!两支短笛!两支短笛!” 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出,伯辽兹对配器法的挑剔与严格。
对伯辽兹影响最深的音乐家除了Gluck 和 Spontini就是贝多芬。1828年,伯辽兹在音乐学院里听到了贝多芬的第三与第五交响曲,深深被贝多芬前卫、创新的作曲方式与具震撼力的音乐感动。后来,他几乎把贝多芬所有作品都读过了。在他1830至1840的三个作品"Symphonie Funèbre et Triomphale" "Harold in Italy"和"Romeo and Juliet" 里有着贝多芬交响曲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