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湘版的初中音乐教案?

13
回复
106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9 1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很多地方都用湖南文艺出版社的音乐教材,也就是湘版的,马上开学了.谁有7,8,9,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能提供给大家吗?谢谢

 
发表于 2005-8-1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很少,可能只有湖南的老师们才会有!
 
发表于 2005-8-24 1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是湘版的!很想要哟!

[em02]
 
发表于 2005-8-26 1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学期、上上学期湖北鄂州的全市中学用湘版音乐课本、这学期还不知道,要过两天才知道,

 
发表于 2005-8-26 1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有不少人在用湘版。与其等待,不如我们自己共同完成吧

 
发表于 2005-8-26 2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 现在我们重庆地区的都改用湘版教材了。

快开学了, 急需教案, 希望有教案的教师们江湖救急一下 !

谢谢!~!

 
发表于 2005-8-29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学期湖北鄂州全市初中用湘版音乐课本
 
发表于 2005-8-31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湘版的教材不够科学,大家要慎用,我从2002年开始使用,发现了很多问题,我现在正向教研员建议换版本。

 
发表于 2005-8-31 1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还是去用人教版和人音版吧!
 
发表于 2005-8-31 1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音乐老师上课不要局限于教材,也不要套用一种教学模式,要有自己的个性。
 
发表于 2005-9-1 1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马上就要去实习了,是我们的老师介绍我来这个网站的,感觉很好,还希望各位前辈多多指教啊,
 
发表于 2005-9-6 1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用湘版的,不过我觉得教材跟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不协调,其实我们可以选择教材外的一些好歌曲
 
发表于 2005-9-6 1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凡石在2005-9-1 19:46:00的发言:
我马上就要去实习了,是我们的老师介绍我来这个网站的,感觉很好,还希望各位前辈多多指教啊,

欢迎新朋友凡石!希望常来交流,共同进步!

 
发表于 2005-9-23 0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年级下册《 民乐奇葩》(自选)(2课时)
一、教学内容:
让学生初步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感受与鉴赏少数民族常用的乐器演奏的优美音乐,培养学生理解、尊重、热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观、价值观。
本单元介绍的七首乐曲分别由哈萨克族、蒙古族、藏族、壮族、彝族、傣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最常用的乐器演奏,都很有代表性、典型性。
二、教学目标:
1、热爱祖国的少数民族音乐艺术,能专注地欣赏音乐。
2、能分辨七件少数民族乐器的音色,并知道哪件乐器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3、能分辨这些乐器所属的类别,如哪件乐器是弹拨乐器,哪件是吹奏乐器,哪件是拉弦乐器。
三、教学设计:
1、课时安排
本单元提供的信息量,从音响时间上看比较少,七首乐曲仅二十三分零三十秒,但从民族学、乐器学方面看,信息量较大:一要介绍七个少数民族的简要历史、生存地域、民俗特点。二要介绍七个民族的音乐该说。三要介绍七件乐器的特色。所以,本单元安排两歌课时。
第一课是可以先以师生自由交谈,教师及时提示、补充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特别是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壮族、苗族、彝族。然后引到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的分辨,如播放汉族民歌和几首少数民族歌曲,从听辨歌曲到听辨器乐,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能力。最后选听三首教材中的器乐曲。
第二课时欣赏的几首乐曲中,课选择一至二首让学生即兴舞蹈,如女生多的班级可自由地在葫芦丝音乐伴奏下,条傣族舞、孔雀五;男生多的班级可自由地跳号子舞、喊雄壮的应和号子。教师则应深入学生当中,随时作必要的示范和引导。
2、听赏乐曲
本单元选的七首乐曲中,《渔歌》和《月光下的凤尾竹》旋律性较强,可带领学生哼唱其曲调。还可请学生用竖笛吹奏这两首乐曲的主题,特别是《月光下的凤尾竹》,可以请部分同学吹奏乐曲,部分同学即兴舞蹈。有些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还可以让他们跟着音乐声哼唱码头琴、巴乌等乐器演奏的音乐曲,体会其音色及旋律特点。
3、探索与交流
本单元安排了探索与交流,这一内容安排同学在课内、课外完成都行。可分组进行知识竞赛,看谁、看哪组对我国少数民族的情况了解地最多,对其音乐理解的最深刻。
欣赏邮票时可增加一个内容:说出某些少数民族所制的乐器名称。图上已有十五种,还可让同学们去收集几个民族的代表性乐器。
四、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能专心聆听少数民族音乐,是否能对某些乐器演奏的特色音乐进行简单的评价。
2、学生能否分辨出冬不拉、马头琴、马骨胡、巴乌、葫芦丝、芦笙的音色,并用语言表述。
3、学生是否积极参加探索与交流的活动。
五、教材分析与相关资料
1、乐器简介
☆冬不拉
哈萨克族最流行的民间弹弦乐器,音响有木制扁平和木制票形两种形制,琴干细长,上有十八至十三个缠皮线的品位,张两根弦,一般为四度或五度定弦.演奏使用左手按弦,有手用手弹弦,可奏出三、四、六和八度和音,定弦多为c1g1。
冬不拉可用于独奏、合奏和弹奏。
☆马头琴
蒙古族最常见的民间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刻有马头而得名,相传公元十二世纪已在蒙古草原上流传。马头琴的音箱为松木制成,呈梯形,音箱两面蒙着马皮或羊皮,琴杆细长,张两根用马为制成的弦,琴弓亦用马为制作,演奏时琴公不夹在两弦间。马头琴发音低沉、音量小,定弦为外弦低、内弦音高(二胡类乐器为内弦低、外弦高),多定为d1a ,演奏时多用指甲从弦下向上顶弦取音,也有用手指二、三关节处安弦的。因演奏时琴弓与琴身分开,所以可奏击双音,增加了色彩和表现力。
马头琴适于演奏柔和细腻的抒情乐曲,可独奏、和奏,也常用作歌唱的伴奏,伴奏时多用三、四度产音模仿蒙古族歌手的发声特点。
☆扎木聂
扎木聂意即藏语“美好的声音”,是藏族最有特色的弹弦乐器。音箱为木制,孟这样皮货蟒蛇皮,琴柱较长,上张六根弦(汉语成为六弦琴源于此),琴柱即指板,不安装音品位,类似汉族乐器三弦。六根琴弦分为三组,两根一组,其音色浑厚甜美,音域较窄,用右手执拨片击弦发声。扎木聂是西藏古典歌舞囊马和民间歌舞堆谢的主要伴奏乐器。
☆马骨胡
广西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拉弦乐器,因琴筒是用一般马骨做成,故名马骨胡。它状似二胡,琴同时蒙着青蛙皮或蛇皮,琴杆较长,张两根弦(现在为钢丝弦,以前为丝弦)。与汉族乐器高胡同音高,其发音清脆明亮,较尖锐。马骨胡是壮剧伴奏乐队的主奏乐器,近年来亦用于独奏、合奏。
☆巴乌
云南省彝族、苗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常使用的吹奏乐器。巴乌用小竹管制成,长约二十七厘米,开有八个按音孔。吹孔内装有尖舍形铜制簧片,演奏时横吹上端装有簧片处,振动音簧后馆体引起共鸣发声。其音色柔美、深沉,音量不大,唱用于舞蹈和说唱的伴奏。经过改革后的巴乌,音量扩大、音域增宽,是当今音乐舞台上常见的独奏乐器,并已进入大、中型民族乐队的吹管声部。
☆葫芦丝
亦称葫芦萧,是云南省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族、彝族、阿昌族等民族中。葫芦丝用半截小葫芦作音响,以两根(或三根)竹管并排插在葫芦内,在插入葫芦一方的竹管头上装着一个铜制簧片。较长那根竹管称为主管,主管上开尤其隔音孔(前六后一),副管不开音孔,只能发一个音,这个音域主管奏出的旋律音构成和音。葫芦丝音域不宽,半音色柔美、甜蜜,很逗人喜爱。演奏也不困难,现在已在全国流行,唱用于独奏和和奏。
☆芦笙
芦笙使我国西南地区苗族、瑶族、侗族最常用的吹奏乐器,远在西汉王朝即已出现。芦笙由木制声斗、竹制声管、铜制簧片和竹制共鸣其登记部分组成,其管数有单管、双管以至五管、六管、八管、十管等不同形制。由于管的长短不一,簧片的粗细不同,产生出音色基本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阶。像常见的六管芦笙技能吹奏出612356六个音,因吹奏时左右手十个手指均可按孔发音,所以芦笙演奏者在吹奏市常在主旋律音之外加按两个以上的音孔,发出和音作伴奏声部。芦笙多用于独奏、和奏和舞蹈伴奏,也有演奏者边吹边舞蹈,气氛极为活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