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老师是有接触过花城版这个教材的,请指教

11
回复
82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31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们好啊~~

我刚刚加入教师队伍,希望前辈们多多指点。。

我们学校所采用的教材是花城版的音乐教材,我任小学一年级还有三年级的课程。。。但是我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可以参考的教案,请各位老师帮帮忙。。。花城版小学第一册跟第五册。。。感激不尽

 
发表于 2005-8-31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帮帮忙嘛~~广东好像很多地方都是用花城版的,大家交流一下,不然真的是没什么头绪哦。。。
 
 楼主| 发表于 2005-9-1 1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年发了第一册的教案,写得还比较详细.你到本论坛找找.难道你们没有配套教学参考书和课件吗?
 
发表于 2005-9-1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QQ:315833565
 
发表于 2005-9-26 1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今年接触花城版。。教第五册。。。没教参。没音像。只有一本课本。。。。哪位朋友有这册的资料。。可否赠送???谢谢!!我的邮箱:heihei_xie@126.com
 
发表于 2005-9-28 14: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没有。min326@21cn.com

 
发表于 2006-2-11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急需花城版一至六册的教案,你有哪一册的能发给我吗?地址是yexiq.tom.com谢谢![em12]
 
发表于 2006-2-15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花城版的。郁闷,一直找不到现成的。我也是刚刚工作,唉,真是头大。[em06][em06][em06][em06]
 
发表于 2006-2-15 1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城版的教材是新的,我还是希望各位音乐老师能自己去备课.

 
发表于 2006-2-16 1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有一部分,其它的也找不到.希望能帮到大家!

第五课 动物世界(一)

教学内容

1、歌曲《在农场里》

2、声势游戏

3、填词活动

4、歌曲《青蛙合唱》《小白兔乖乖》

5、声音的高低

6、欣赏《云雀》《长耳朵》《公鸡和母鸡》《鸭子拌嘴》等音乐片段。

7、欣赏《小白兔乖乖》

教学目标

一、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并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二、能从动物的叫声中体验到“x”“xx”“x—”三种长短不同的节奏;在聆听音乐时,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

三、初步建立音的高低概念,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要求选择其中一首背唱;能学会用手扳和蛙筒为歌曲演唱伴奏。

四、能听辨出小提琴、大提琴和圆号的音色;用动作表达三种乐器所表现的动物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并能积极参与表现音乐是重点;能从动物的叫声中体验到三种长短不同的节奏是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手板、蛙鸣筒、头饰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我快乐》。

二、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在农场里》,师生共同设计农场情景。)

1、这节课我们要去参观音乐里的农场。

2、启发学生的想象,由师生共同先用语言描绘一个农场。

3、教师用彩笔把大家共同议论的植物、房子、河流等画出框架,并请学生把动物卡片贴上黑板。

三、游戏。

1、从大家设计的虚拟农场里,观察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动物。

2、学学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

3、引导选择小鸡、小狗、小猫的叫声作比较。

4、进行三种声音的声势练习。

分组练习——合练

注意看老师手势、听其他族的声音。

四、学唱歌曲《在农场里》。

1、生模仿动物的叫声:师唱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2、在动物形象的启发下,让学生边模仿动物特征动作边随录音模唱。

3、全班分配角色演唱。

4、随伴奏齐唱。

5、创作活动: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编入歌里唱一唱。

6、编得好的歌词集体唱一唱。

五、作业。

把自己创作的歌唱给家人听。

六、结束。

听曲出室。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我快乐》。

二、导入。

探索手板、蛙鸣筒的声音。

1、分发乐器各组一套。

2、组内自由探索,说说像什么声音?可以怎样敲击?

三、学习新歌《青蛙合唱》。

1、聆听歌曲,思考:歌里有几只青蛙在歌唱?

2、再聆听,思考:小青蛙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老青蛙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

3、讨论:你怎样选择用手扳和蛙鸣筒表现《青蛙合唱》的声音?

4、聆听,一、二组孩子学校青蛙的样子,三、四组孩子学老青蛙的样子,跟着录音在青蛙叫声处模仿。同时配上手扳和蛙鸣筒的效果。

5、聆听,引导学生随乐用粗细两种不同的音色模仿歌曲中小青蛙和老青蛙歌唱的声音。

6、尝试着用手臂动作感知歌曲中音的高低走向。

7、说说生活中音的高低现象。

8、合作演唱歌曲。(分组、师生等)

9、综合体验。

歌曲熟悉后,师引导生进行分工合作。

请一部分同学扮演小青蛙和老青蛙,其余同学演唱歌曲。

10、用手扳和蛙鸣筒伴奏。注意三拍子的节奏韵律。

四、作业。

边拍手边把新歌《青蛙合唱》唱给父母听。

做头饰:小白兔、兔妈妈、大灰狼。

五、结束。

听曲出室。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我快乐》。

二、音乐欣赏《动物世界》。

1、故事导入。

森林里正在开一个动物联欢会,想知道谁的节目最精彩吗?这节课啊,每一位同学都是评委,首先上场的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2、欣赏和表演音乐中小鸟的形象。

课件播放,用动作告诉我你听到的是什么动物?

请动作独特的孩子戴上头饰上台随乐表演。

集体评价。

3、欣赏和表演公鸡和母鸡的形象。

这时来参加动物联欢会的小动物都争先恐后要上场,现在该谁出场了?听听这对动物已经上场了,嘴里还嘀嘀咕咕议论不休呢,他们是谁?

播放课件。

再聆听,要求:听到母鸡报蛋的叫声时,女同学模仿;听到公鸡报晓的叫声时,男同学模仿。

随乐律动。

评价、鼓励。

4、欣赏和表现音乐中鸭子形象。

欣赏完公鸡和母鸡的表演,在旁观看的鸭子们十分着急,竟吵起架来,听听他们都吵些什么?

播放课件。

生按乐曲的节奏模仿鸭子拌嘴。

评议。

5、欣赏和表演音乐中的毛驴形象。

大家正在为鸭子们的精彩表演鼓掌时,突然听到长长的叫声,这是谁耐不住性子急于要表演了呢?

播放那个毛驴的叫声,让学生听辨后学一学。

评议。

从毛驴可爱的音乐形象,展开保护象动物的讨论。

三、结束。

听曲出室。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我快乐》。

二、故事导入。

谁听过“小白兔乖乖”的故事?请你讲给大家听。

师复述故事,并配上音乐。

三、听唱歌曲《小白兔乖乖》。

1、播放课件。

2、歌曲是怎样描述《小白兔乖乖》这个故事的?

3、再聆听,思考:哪段是狼的声音?哪段是兔***声音?那里是小白兔的声音?

4、和我们以前唱的哪里不一样了?录音机是怎么唱的?

5、请同学上台表演这三种动物。(随乐)

6、分组边唱边表演(带自己做得头饰)。

7、评议,那组表演的最投入、最像。

四、欣赏器乐演奏的《小白兔乖乖》。

1、播放课件。

听辨小提琴、大提琴、圆号的不同音色。

2、思考:假如你是音乐家你会用什么乐器表现小白兔、兔妈妈、大灰狼?

3、聆听全曲,用动作告诉老师你听到谁在唱歌了。

4、分组随乐表演。

5、集体评议。

五、结束。

听曲出室。

第六课 我是好孩子

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感知音的高低。

二、通过听觉感知力度并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三、选择打击乐器和探索自然音源,参与歌曲《司马光砸缸》的欣赏和创作过程,表现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四、培养学生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个人都应争做聪明、勇敢、诚实、有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内容

一、 歌曲 《好孩子要诚实》、《小鼓响咚咚》

二、 音的强弱。

三、 聆听 《是谁在敲》、《司马光砸缸》

四、 创作活动为故事歌《司马光砸缸》配音响。

教学重点、难点:

对音的高低进一步感知是重点,选择打击乐和探索自然音源表现歌曲《司马光砸缸》是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打击乐、小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大鼓小鼓》。

二、教学新歌《好孩子要诚实》。

1、导入。

你认为好孩子应该是怎样的呢?

讲故事(歌词内容)。

讨论:你如果是歌里的小朋友会怎么呢?

2、聆听。

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表现的?他做得对吗?

3、聆听。

边听边随乐曲的高低做手势。

4、创作活动。

根据歌词的意思创作动作为歌曲伴舞。

随乐表演,并评价。

5、学唱歌曲。

随乐曲节奏朗读歌词。

随课件演唱歌曲。

带唱没有唱好的乐句。

师生合作演唱。

生生合作演唱。

随伴奏齐唱。

指名上台激情演唱。

6、参与表现。

小组配合表演歌曲。

自由练习。

各组展示。

三、作业。

1、做卡片“p”“f”

2、把歌曲《好孩子要诚实》由表情演唱给父母听。

四、结束。

听曲出室。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大鼓小鼓》。

二、欣赏《是谁在敲》。

1、聆听。

歌曲中是谁在敲门呀?

2、再聆听。

他们敲门声有什么不同?

怎样敲门有礼貌?

3、聆听,找出乐谱种声音大是怎样标记的?声音小是怎样标记的?

4、游戏:听强弱举卡片。

师击鼓,生根据强弱举卡片,看谁的反应最快?

请一名同学上台击鼓,继续游戏。

5、和同桌分角色表演歌曲。

三、教学新歌《小鼓响咚咚》。

1、导入。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师讲述歌词内容,生讨论。

2、聆听,选择拍手伴奏的方法。(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击掌法)

3、聆听,随乐拍出强弱规律。

4、边拍手边念歌词。

5、跟录音轻声演唱。

6、随琴轻声唱词2遍。

7、合作演唱:师生合作,小组合作。

8、随伴奏齐唱全曲。

9、讨论:这首歌哪一段应唱得强一些?哪一段应唱得弱些?

10、按新要求演唱。

11、表现歌曲。

分组:自由选择舞蹈组、演唱组、打击乐组。

在组长的带领下自由练习。

展示,评议。

四、结束。

听曲出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叙事歌曲《司马光砸缸》

一、看

用电脑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司马光砸缸》,让学生初步了解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二、议

1.让学生运用语言智能简单复述《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语言的角度体验

和表现故事情节。

2.小组议论:我们要学习司马光什么精神?引导学生用脑力激荡法展开议论,得

出应学习司马光盟、塑鱼、夏堕的精神。(接近或类似的词语)

三、听

播放带画面和歌词的叙事歌曲《司马光砸缸》,让学生完整地听一遍叙事歌曲《司马

光砸缸》,借助画面和歌词了解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全过程。

要求学生通过欣赏全曲回答:

1.找出歌曲中最紧张的一句歌词。(怎么办?怎么办?)

2.说出歌曲中高潮处的主要情绪(如:焦急、紧张、惊慌等),请学生选择表现“怎

么办?怎么办?”的情绪(如:紧张地说“怎么办?”“怎么办?”或用打击乐器快速敲击表

示焦急,还可用急促跺脚表示惊慌等等),让学生充分表述。引出打击乐器和音源的探

索环节。

四、寻

1.复习已认识的四种打击乐器:三角铁、木鱼、响板、蛙筒。(实物)

2.介绍双响筒、铃鼓、钹、小鼓等四种打击乐器。(实物)

方法:请部分学生敲打新学的四件打击乐器,亲身体验打击乐器的音响效果,建立

音响概念。教师可把打击乐器图片贴在黑板上,加深认识。

3.让学生按照自己对音乐的不同感受来寻找不同的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包括

寻找身边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嘴发出声音等),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方法:教师把四幅主要的故事图片贴到黑板上。

(1)小朋友在院中捉迷藏;(2)“扑通”,一个小孩掉进大水缸;(3)司马光机智地搬起

石头,用力地砸向水缸;(4)砸破了水缸,溺水的小孩得救了。

4.分组讨论,说说各自的乐器可以在歌曲的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来配音响效

果。如木质乐器:可用于有节奏地表现孩童们捉迷藏的过程;钹:表现缸被砸破后碎

裂的音响;鼓:表现小孩掉进水缸的声音和用石头砸向水缸的声音;金属乐器表现水

缸水流的声音等。还可以敲击桌椅、纸、笔盒等发出的声音表现以上的音响。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按歌曲中不同角色的音乐特征,寻找不同音响效

果的打击乐器,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五、配

按歌曲中故事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情绪要求,选择合适的乐器和演奏方法为其配音

响。(注重小组间的相互合作)

方法:

1.教师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头和尾加入“司马光”、“怎么办?怎么办?”和“人们夸司马光是聪明、勇敢的好儿郎”的图片,按顺序展示在黑板上。

①司马光;②小朋友在院中捉迷藏;③“扑通”,一个小孩掉进大水缸;④怎么办?怎

么办?⑤司马光机智地搬起石头,用力地砸向水缸;⑥砸破了缸,溺水的小孩得救了;

⑦人们夸司马光是聪明、勇敢的好儿郎。

2.分组讨论配音方案:各组讨论,将打击乐器的图片分别放在哪些故事。图片下合

适。

3.各组展示配音方案:小组讨论完,由组长把打击乐器的卡片贴在黑板的故事图

片下面。

4.各组按方案演奏,由大家选出最佳方案为叙事歌曲《司马光砸缸》配乐。

5.·t配’’这一环节,最后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打击乐器按音色和质地分类,给小组

分工。各组明确参与配乐的地方以及如何演奏,协商好后进行合作。老师用一件木质乐

器起指挥的作用,和学生一起演奏,同时在歌曲配乐中控制速度和音量。

六、演

根据故事角色的要求,即兴创作表演动作,参与为故事配音响效果的实践过程。

1.由学生协商和创作故事的背景、人物角色等表演动作,配合音响效果,以音乐

剧的方式进行表演。

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让学生用形体的组合设计背景的物体,如几个人做

个造型为树、做个造型为缸、做个造型为一座房子或假山等。角色在表演时,要求这些

扮实景的同学和各角色相互配合进行。

2.让学生自己评价表演结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演活动。指导学生集体创作

故事的背景动作,请几个学生选择担任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和配乐人员,其余同学作背

景造型,尽量做到人人参与音乐活动。

3.在有实景进行表演的基础上,还可以转换成虚构实景的方法来表演。

方法:在地上画(^)为缸、画/\为假山、画f为树等,每组定出一位学生表

演,让五位学生协商角色的分配,设计表演动作,再加上器乐和音源配合表演。

七、想

1.讨论:如果遇到意外,你会怎样做?

如:①附近没有石头怎么办?②石头太重怎么办?

学生通过讨论发言,懂得遇到意外的事情要冷静、机智、勇敢,尽快想出可行的、力

所能及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参与讨论,多媒体展示关键词语:冷静、机智、勇敢。

2.改变故事情节,拓展学生解决意外的思维。

给改变故事情节后的故事起个名,如:《x×同学救人的故事》。

结束语:鼓励每个小朋友都能做个司马光式的冷静、机智、勇敢的好孩子。请你把

《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听,介绍一下你们小组在课上合作表演的

方案。

第八课 唱唱、算算

教学目标

一、通过音乐与计算、游戏的活动,帮助学生逻辑智能的发展。在学做脑筋急转弯的智力游戏过程中,进行趣味计算活动。

二、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和协同表演的能力。

教学内容

聆听《还有几只金凤凰》

唱游《十只小猪过河》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音乐与计算、游戏的活动,帮助学生逻辑智能的发展。在学做脑筋急转弯的智力游戏过程中,进行趣味计算活动是重点;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和协同表演的能力是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听曲即兴接龙。

二、聆听、表演《还有几只金凤凰》。

(一)导入。

1、请同学们听一首歌,这首歌曲的内容,是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出了一道计算题,大家边听边思考答案。

2、师生讨论答案。

(二)即兴表演。

1、这是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所以答案就不是用一般的计算方法来得出。同学们都很聪明、爱动脑筋,还是得出了正确的答案。接下来一起把这道有趣的计算题演一演。

2、集体讨论歌曲中有哪些角色?并为角色创作几个动作。

3、各组随乐自由练习。

4、分发头饰各组展示。

5、评议。

三、作业。

让爸爸妈妈算算这道题。

四、结束。

听曲出室。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听曲即兴接龙。

二、唱游《十只小猪过河》。

1、导入。

老师今天跟大家讲个故事:十只小猪来到了河边,猪大哥让小猪们排着队过河。可到了河对岸,猪大哥数来数去缺少了一只,他心想:我明明看见猪弟弟们一只一只过河的怎么会少一只呢?

聪明的小朋友一听就明白粗心的大猪为何数不清数的原因了。作曲家为了小朋友别犯同样的错误,就编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听听吧!

2、引导学生用声势和律动加入歌曲的听唱过程。请每个同学自己设计一种打击法,如拍手、拍腿、拍肩、跺脚等拍节奏,

3、按节奏读歌词(一个声部拍、一个声部朗读),

4、分乐句、模唱、律动(为歌曲编动作)、歌表演。

5、引导学生模仿小猪可爱的表情及动作听歌曲。

6、歌表演时先请出10人进行示范表演(教师也可以参加),安排一人演“大猪”。10人左右手相拉成一字形站立准备。第一乐句脚曲膝大八字略小蹲,左脚趣步一小节走动一步,显得害怕笨拙的样子。第二句扮“大猪”的走出队伍。第三、四句面对九只“猪”开始边唱边数。第二段第一句,九只“小猪”手拉手一拍一步走成圈,把“大猪”围在中间。第二句停止行走,大家齐唱“你是一只大笨猪”,同时用右手一小节一下指向“大猪”。第三句九只“小猪”双手拉上右脚起步向逆时针方向一拍一步转圈走,“大猪”在中间继续数数。第四句唱到“就是你”时九只“小猪”停止行走,右手再次指向“大猪”,“大猪”害羞地挠头。

7、全班按10人一组分成若干组,协商和创编表演动作,同时进行歌表演,并评比表演较佳的学生。

8、派代表汇报自己组的表演方案。

9、师生进行评、论、议,最后确定几种表演方案。

10、分发头饰,自有练习。

11、各组展示。

12、评议、鼓励。

三、结束。

听曲出音乐室。

第五课 动物世界(一)

教学内容

1、歌曲《在农场里》

2、声势游戏

3、填词活动

4、歌曲《青蛙合唱》《小白兔乖乖》

5、声音的高低

6、欣赏《云雀》《长耳朵》《公鸡和母鸡》《鸭子拌嘴》等音乐片段。

7、欣赏《小白兔乖乖》

教学目标

一、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并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二、能从动物的叫声中体验到“x”“xx”“x—”三种长短不同的节奏;在聆听音乐时,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

三、初步建立音的高低概念,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要求选择其中一首背唱;能学会用手扳和蛙筒为歌曲演唱伴奏。

四、能听辨出小提琴、大提琴和圆号的音色;用动作表达三种乐器所表现的动物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并能积极参与表现音乐是重点;能从动物的叫声中体验到三种长短不同的节奏是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手板、蛙鸣筒、头饰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我快乐》。

二、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在农场里》,师生共同设计农场情景。)

1、这节课我们要去参观音乐里的农场。

2、启发学生的想象,由师生共同先用语言描绘一个农场。

3、教师用彩笔把大家共同议论的植物、房子、河流等画出框架,并请学生把动物卡片贴上黑板。

三、游戏。

1、从大家设计的虚拟农场里,观察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动物。

2、学学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

3、引导选择小鸡、小狗、小猫的叫声作比较。

4、进行三种声音的声势练习。

分组练习——合练

注意看老师手势、听其他族的声音。

四、学唱歌曲《在农场里》。

1、生模仿动物的叫声:师唱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2、在动物形象的启发下,让学生边模仿动物特征动作边随录音模唱。

3、全班分配角色演唱。

4、随伴奏齐唱。

5、创作活动: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编入歌里唱一唱。

6、编得好的歌词集体唱一唱。

五、作业。

把自己创作的歌唱给家人听。

六、结束。

听曲出室。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我快乐》。

二、导入。

探索手板、蛙鸣筒的声音。

1、分发乐器各组一套。

2、组内自由探索,说说像什么声音?可以怎样敲击?

三、学习新歌《青蛙合唱》。

1、聆听歌曲,思考:歌里有几只青蛙在歌唱?

2、再聆听,思考:小青蛙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老青蛙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

3、讨论:你怎样选择用手扳和蛙鸣筒表现《青蛙合唱》的声音?

4、聆听,一、二组孩子学校青蛙的样子,三、四组孩子学老青蛙的样子,跟着录音在青蛙叫声处模仿。同时配上手扳和蛙鸣筒的效果。

5、聆听,引导学生随乐用粗细两种不同的音色模仿歌曲中小青蛙和老青蛙歌唱的声音。

6、尝试着用手臂动作感知歌曲中音的高低走向。

7、说说生活中音的高低现象。

8、合作演唱歌曲。(分组、师生等)

9、综合体验。

歌曲熟悉后,师引导生进行分工合作。

请一部分同学扮演小青蛙和老青蛙,其余同学演唱歌曲。

10、用手扳和蛙鸣筒伴奏。注意三拍子的节奏韵律。

四、作业。

边拍手边把新歌《青蛙合唱》唱给父母听。

做头饰:小白兔、兔妈妈、大灰狼。

五、结束。

听曲出室。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我快乐》。

二、音乐欣赏《动物世界》。

1、故事导入。

森林里正在开一个动物联欢会,想知道谁的节目最精彩吗?这节课啊,每一位同学都是评委,首先上场的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2、欣赏和表演音乐中小鸟的形象。

课件播放,用动作告诉我你听到的是什么动物?

请动作独特的孩子戴上头饰上台随乐表演。

集体评价。

3、欣赏和表演公鸡和母鸡的形象。

这时来参加动物联欢会的小动物都争先恐后要上场,现在该谁出场了?听听这对动物已经上场了,嘴里还嘀嘀咕咕议论不休呢,他们是谁?

播放课件。

再聆听,要求:听到母鸡报蛋的叫声时,女同学模仿;听到公鸡报晓的叫声时,男同学模仿。

随乐律动。

评价、鼓励。

4、欣赏和表现音乐中鸭子形象。

欣赏完公鸡和母鸡的表演,在旁观看的鸭子们十分着急,竟吵起架来,听听他们都吵些什么?

播放课件。

生按乐曲的节奏模仿鸭子拌嘴。

评议。

5、欣赏和表演音乐中的毛驴形象。

大家正在为鸭子们的精彩表演鼓掌时,突然听到长长的叫声,这是谁耐不住性子急于要表演了呢?

播放那个毛驴的叫声,让学生听辨后学一学。

评议。

从毛驴可爱的音乐形象,展开保护象动物的讨论。

三、结束。

听曲出室。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我快乐》。

二、故事导入。

谁听过“小白兔乖乖”的故事?请你讲给大家听。

师复述故事,并配上音乐。

三、听唱歌曲《小白兔乖乖》。

1、播放课件。

2、歌曲是怎样描述《小白兔乖乖》这个故事的?

3、再聆听,思考:哪段是狼的声音?哪段是兔***声音?那里是小白兔的声音?

4、和我们以前唱的哪里不一样了?录音机是怎么唱的?

5、请同学上台表演这三种动物。(随乐)

6、分组边唱边表演(带自己做得头饰)。

7、评议,那组表演的最投入、最像。

四、欣赏器乐演奏的《小白兔乖乖》。

1、播放课件。

听辨小提琴、大提琴、圆号的不同音色。

2、思考:假如你是音乐家你会用什么乐器表现小白兔、兔妈妈、大灰狼?

3、聆听全曲,用动作告诉老师你听到谁在唱歌了。

4、分组随乐表演。

5、集体评议。

五、结束。

听曲出室。

第六课 我是好孩子

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感知音的高低。

二、通过听觉感知力度并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三、选择打击乐器和探索自然音源,参与歌曲《司马光砸缸》的欣赏和创作过程,表现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四、培养学生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个人都应争做聪明、勇敢、诚实、有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内容

一、 歌曲 《好孩子要诚实》、《小鼓响咚咚》

二、 音的强弱。

三、 聆听 《是谁在敲》、《司马光砸缸》

四、 创作活动为故事歌《司马光砸缸》配音响。

教学重点、难点:

对音的高低进一步感知是重点,选择打击乐和探索自然音源表现歌曲《司马光砸缸》是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打击乐、小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大鼓小鼓》。

二、教学新歌《好孩子要诚实》。

1、导入。

你认为好孩子应该是怎样的呢?

讲故事(歌词内容)。

讨论:你如果是歌里的小朋友会怎么呢?

2、聆听。

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表现的?他做得对吗?

3、聆听。

边听边随乐曲的高低做手势。

4、创作活动。

根据歌词的意思创作动作为歌曲伴舞。

随乐表演,并评价。

5、学唱歌曲。

随乐曲节奏朗读歌词。

随课件演唱歌曲。

带唱没有唱好的乐句。

师生合作演唱。

生生合作演唱。

随伴奏齐唱。

指名上台激情演唱。

6、参与表现。

小组配合表演歌曲。

自由练习。

各组展示。

三、作业。

1、做卡片“p”“f”

2、把歌曲《好孩子要诚实》由表情演唱给父母听。

四、结束。

听曲出室。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大鼓小鼓》。

二、欣赏《是谁在敲》。

1、聆听。

歌曲中是谁在敲门呀?

2、再聆听。

他们敲门声有什么不同?

怎样敲门有礼貌?

3、聆听,找出乐谱种声音大是怎样标记的?声音小是怎样标记的?

4、游戏:听强弱举卡片。

师击鼓,生根据强弱举卡片,看谁的反应最快?

请一名同学上台击鼓,继续游戏。

5、和同桌分角色表演歌曲。

三、教学新歌《小鼓响咚咚》。

1、导入。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师讲述歌词内容,生讨论。

2、聆听,选择拍手伴奏的方法。(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击掌法)

3、聆听,随乐拍出强弱规律。

4、边拍手边念歌词。

5、跟录音轻声演唱。

6、随琴轻声唱词2遍。

7、合作演唱:师生合作,小组合作。

8、随伴奏齐唱全曲。

9、讨论:这首歌哪一段应唱得强一些?哪一段应唱得弱些?

10、按新要求演唱。

11、表现歌曲。

分组:自由选择舞蹈组、演唱组、打击乐组。

在组长的带领下自由练习。

展示,评议。

四、结束。

听曲出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叙事歌曲《司马光砸缸》

一、看

用电脑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司马光砸缸》,让学生初步了解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二、议

1.让学生运用语言智能简单复述《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语言的角度体验

和表现故事情节。

2.小组议论:我们要学习司马光什么精神?引导学生用脑力激荡法展开议论,得

出应学习司马光盟、塑鱼、夏堕的精神。(接近或类似的词语)

三、听

播放带画面和歌词的叙事歌曲《司马光砸缸》,让学生完整地听一遍叙事歌曲《司马

光砸缸》,借助画面和歌词了解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全过程。

要求学生通过欣赏全曲回答:

1.找出歌曲中最紧张的一句歌词。(怎么办?怎么办?)

2.说出歌曲中高潮处的主要情绪(如:焦急、紧张、惊慌等),请学生选择表现“怎

么办?怎么办?”的情绪(如:紧张地说“怎么办?”“怎么办?”或用打击乐器快速敲击表

示焦急,还可用急促跺脚表示惊慌等等),让学生充分表述。引出打击乐器和音源的探

索环节。

四、寻

1.复习已认识的四种打击乐器:三角铁、木鱼、响板、蛙筒。(实物)

2.介绍双响筒、铃鼓、钹、小鼓等四种打击乐器。(实物)

方法:请部分学生敲打新学的四件打击乐器,亲身体验打击乐器的音响效果,建立

音响概念。教师可把打击乐器图片贴在黑板上,加深认识。

3.让学生按照自己对音乐的不同感受来寻找不同的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包括

寻找身边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嘴发出声音等),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方法:教师把四幅主要的故事图片贴到黑板上。

(1)小朋友在院中捉迷藏;(2)“扑通”,一个小孩掉进大水缸;(3)司马光机智地搬起

石头,用力地砸向水缸;(4)砸破了水缸,溺水的小孩得救了。

4.分组讨论,说说各自的乐器可以在歌曲的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来配音响效

果。如木质乐器:可用于有节奏地表现孩童们捉迷藏的过程;钹:表现缸被砸破后碎

裂的音响;鼓:表现小孩掉进水缸的声音和用石头砸向水缸的声音;金属乐器表现水

缸水流的声音等。还可以敲击桌椅、纸、笔盒等发出的声音表现以上的音响。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按歌曲中不同角色的音乐特征,寻找不同音响效

果的打击乐器,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五、配

按歌曲中故事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情绪要求,选择合适的乐器和演奏方法为其配音

响。(注重小组间的相互合作)

方法:

1.教师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头和尾加入“司马光”、“怎么办?怎么办?”和“人们夸司马光是聪明、勇敢的好儿郎”的图片,按顺序展示在黑板上。

①司马光;②小朋友在院中捉迷藏;③“扑通”,一个小孩掉进大水缸;④怎么办?怎

么办?⑤司马光机智地搬起石头,用力地砸向水缸;⑥砸破了缸,溺水的小孩得救了;

⑦人们夸司马光是聪明、勇敢的好儿郎。

2.分组讨论配音方案:各组讨论,将打击乐器的图片分别放在哪些故事。图片下合

适。

3.各组展示配音方案:小组讨论完,由组长把打击乐器的卡片贴在黑板的故事图

片下面。

4.各组按方案演奏,由大家选出最佳方案为叙事歌曲《司马光砸缸》配乐。

5.·t配’’这一环节,最后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打击乐器按音色和质地分类,给小组

分工。各组明确参与配乐的地方以及如何演奏,协商好后进行合作。老师用一件木质乐

器起指挥的作用,和学生一起演奏,同时在歌曲配乐中控制速度和音量。

六、演

根据故事角色的要求,即兴创作表演动作,参与为故事配音响效果的实践过程。

1.由学生协商和创作故事的背景、人物角色等表演动作,配合音响效果,以音乐

剧的方式进行表演。

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让学生用形体的组合设计背景的物体,如几个人做

个造型为树、做个造型为缸、做个造型为一座房子或假山等。角色在表演时,要求这些

扮实景的同学和各角色相互配合进行。

2.让学生自己评价表演结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演活动。指导学生集体创作

故事的背景动作,请几个学生选择担任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和配乐人员,其余同学作背

景造型,尽量做到人人参与音乐活动。

3.在有实景进行表演的基础上,还可以转换成虚构实景的方法来表演。

方法:在地上画(^)为缸、画/\为假山、画f为树等,每组定出一位学生表

演,让五位学生协商角色的分配,设计表演动作,再加上器乐和音源配合表演。

七、想

1.讨论:如果遇到意外,你会怎样做?

如:①附近没有石头怎么办?②石头太重怎么办?

学生通过讨论发言,懂得遇到意外的事情要冷静、机智、勇敢,尽快想出可行的、力

所能及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参与讨论,多媒体展示关键词语:冷静、机智、勇敢。

2.改变故事情节,拓展学生解决意外的思维。

给改变故事情节后的故事起个名,如:《x×同学救人的故事》。

结束语:鼓励每个小朋友都能做个司马光式的冷静、机智、勇敢的好孩子。请你把

《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听,介绍一下你们小组在课上合作表演的

方案。

第八课 唱唱、算算

教学目标

一、通过音乐与计算、游戏的活动,帮助学生逻辑智能的发展。在学做脑筋急转弯的智力游戏过程中,进行趣味计算活动。

二、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和协同表演的能力。

教学内容

聆听《还有几只金凤凰》

唱游《十只小猪过河》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音乐与计算、游戏的活动,帮助学生逻辑智能的发展。在学做脑筋急转弯的智力游戏过程中,进行趣味计算活动是重点;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和协同表演的能力是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听曲即兴接龙。

二、聆听、表演《还有几只金凤凰》。

(一)导入。

1、请同学们听一首歌,这首歌曲的内容,是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出了一道计算题,大家边听边思考答案。

2、师生讨论答案。

(二)即兴表演。

1、这是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所以答案就不是用一般的计算方法来得出。同学们都很聪明、爱动脑筋,还是得出了正确的答案。接下来一起把这道有趣的计算题演一演。

2、集体讨论歌曲中有哪些角色?并为角色创作几个动作。

3、各组随乐自由练习。

4、分发头饰各组展示。

5、评议。

三、作业。

让爸爸妈妈算算这道题。

四、结束。

听曲出室。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听曲即兴接龙。

二、唱游《十只小猪过河》。

1、导入。

老师今天跟大家讲个故事:十只小猪来到了河边,猪大哥让小猪们排着队过河。可到了河对岸,猪大哥数来数去缺少了一只,他心想:我明明看见猪弟弟们一只一只过河的怎么会少一只呢?

聪明的小朋友一听就明白粗心的大猪为何数不清数的原因了。作曲家为了小朋友别犯同样的错误,就编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听听吧!

2、引导学生用声势和律动加入歌曲的听唱过程。请每个同学自己设计一种打击法,如拍手、拍腿、拍肩、跺脚等拍节奏,

3、按节奏读歌词(一个声部拍、一个声部朗读),

4、分乐句、模唱、律动(为歌曲编动作)、歌表演。

5、引导学生模仿小猪可爱的表情及动作听歌曲。

6、歌表演时先请出10人进行示范表演(教师也可以参加),安排一人演“大猪”。10人左右手相拉成一字形站立准备。第一乐句脚曲膝大八字略小蹲,左脚趣步一小节走动一步,显得害怕笨拙的样子。第二句扮“大猪”的走出队伍。第三、四句面对九只“猪”开始边唱边数。第二段第一句,九只“小猪”手拉手一拍一步走成圈,把“大猪”围在中间。第二句停止行走,大家齐唱“你是一只大笨猪”,同时用右手一小节一下指向“大猪”。第三句九只“小猪”双手拉上右脚起步向逆时针方向一拍一步转圈走,“大猪”在中间继续数数。第四句唱到“就是你”时九只“小猪”停止行走,右手再次指向“大猪”,“大猪”害羞地挠头。

7、全班按10人一组分成若干组,协商和创编表演动作,同时进行歌表演,并评比表演较佳的学生。

8、派代表汇报自己组的表演方案。

9、师生进行评、论、议,最后确定几种表演方案。

10、分发头饰,自有练习。

11、各组展示。

12、评议、鼓励。

三、结束。

听曲出音乐室。

[em46]
 
发表于 2006-2-16 1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位有花城版第四册的教案发给我,先谢了!

binshui2@yahoo.com.cn

 
发表于 2006-2-16 1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的教案就是我的。还有前四课也发了,再仔细找找。我现在没教低年级了,用的都是老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