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欣赏《十面埋伏》

17
回复
151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1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中音乐欣赏《十面埋伏》

一、教学要求
本课以学生自学为主,活动设计为一周,课堂教学一课时。
1 教学目的:
①        通过学生自主性的网络艺术欣赏,使学生了解琵琶曲《十面埋伏》历史背景及艺术价值,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鉴赏能力,拓宽学生视野。
②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能力、解决分析问题能力和利用网络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③        探索网络教学模式,变单纯的课件制作与使用为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的教学设计。
2 教学重点:感受《十面埋伏》的艺术魅力,了解琵琶因演奏技巧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音乐效果。
3 教学难点:如何开展自主探究的网络学习
4 教学方法:实践法、自主讨论
二、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任务
提前一周布置学习任务:
1 琵琶发展史:秦代-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明清-现代琵琶的改革。
2 琵琶的演奏技巧
3古诗词中对琵琶的描写:①唐 白居易的《琵琶行》②唐 李峤《琵琶》
4《十面埋伏》描述的历史事件
5通读《史记》中的《项羽本记》
6了解故事《霸王别姬》、成语“四面楚歌”
7初步欣赏《十面埋伏》,了解《十面埋伏》各部分的内容
将学生分成三组,利用网络资源,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并将整理后的信息上传到校园网,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一组:完成琵琶发展史、演奏技巧风格。
二组:找出古诗中对琵琶的描述、史实资料的查找。
三组:完成曲目《十面埋伏》的分段整理并为每段音乐配上文字说明。
(二)课前准备
课前在校园网上发布学生整理的资料,课堂教学中使用网络资源,欣赏乐曲《十面埋伏》。
教学设备:网络教室、投影、相关软件。
教师:启动服务器、教师机,电子课件、话筒、电子投影、媒体播放器,登陆校园网、互连网。
学生:启动学生机、耳脉,登陆校园网、互连网。
(三) 课堂教学
1、情景导入(5分钟)
许多同学都非常喜欢听《霸王别姬》这首歌曲,那么谁知道它描写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它描述的正是这一故事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公元前202年的“垓下之战”。
课前,我们通过查询资料对琵琶这一乐器有了初步认识,尤其读了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关于琵琶演奏的精彩描述,使同学们产生了强烈的了解它的愿望,今天我们通过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进一步了解、认识琵琶。
《十面埋伏》又名《楚汉》,简称《十面》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琵琶武板大曲之一。曲谱最初见于清代华秋萍1881年编辑的《琵琶谱》卷上,标题为《十面》。为直隶王君锡传谱,共分十三小段落,各有标题。1895年李芳园编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谱》中将它改名为《淮阳平楚》,增至十八段。
《十面埋伏》的曲式结构,采用多段体变奏的原则,在旋律核心音调的发展和调式布局方面,都有显著特色,具有我国传统戏曲及章回小说的叙事特点。风格雄伟奇特,内容壮丽辉煌,气势激昂,形象生动,在我国民族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
(教师讲解的同时启动教师机,调出《项羽本纪》,学生边听边看,对《十面埋伏》所描述的内容有一个全面了解。)
2、欣赏曲目(25分钟)
(1)        演示课件,了解琵琶的构造。(2分钟)
           
(2)        第一遍欣赏:
播放VCD《十面》,让同学们切身感受演奏手法、技巧不同,能够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分段对应下图欣赏,教师做简明的提示性解说。

投影打出下图

第一部分        ㈠营列㈡吹灯㈢点将㈣排阵㈤走队        描述了刘邦的汉军在决战前的准备,以密集的音符表现擂鼓三通,铁骑奔驰;以切分的节奏表现古战场上的阵阵炮声,用琵琶弹奏中细腻的长轮技法摹仿古代军队筚篥的吹奏,表现汉军有远而近,浩浩荡荡行进的军威会战的准备。
第二部分        ㈥埋伏㈦鸡鸣山小战㈧九里山大战        全曲的高潮。乐曲充分调动了滚、拂、扫、推、拉、绞弦等琵琶演奏的各种技法,造成特殊效果,生动地再现了两军对阵时金鼓齐鸣,刀枪撞击,人喊马嘶,喊杀震天的场面。
第三部分        ㈨项王败阵㈩乌江自刎        用马蹄声的节奏音型表现项羽突出围而逃。以一个级进的旋律和长音滚弹构成的复调,在琵琶的低音区奏出凄凉悲切的音调,描写在重重包围之中的项羽终因寡不敌众,自刎身亡。这段悲歌表现了失败英雄自刎前的复杂心情和彻底覆灭的结局。
尾 声        (十一)众将奏凯(十二)诸将争功(十三)得胜回营        情绪较为热烈愉快,表现汉军庆贺胜利的辉煌场面。
   
(3)第二遍欣赏
完整欣赏,注重整体效果,提示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眼前要有多幅画面。
3学生讨论(10分钟)
(1)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结合史实谈谈对曲目的理解,感受作品的表现力,找出最感人的一段音乐。
(2)所配写的文字是否与作品的意境相符,谈谈自己的设计。
(3)简述对琵琶和演奏技巧的认识。
(4)交流网上查询资料的方法。
4 教师总结(5分钟)
《十面埋伏》是传统琵琶曲中最优秀的作品,它集琵琶武曲的各种技法,艺术地再现了古战场争斗的历史场面,以一个独奏乐器,能奏出如此形象生动,气氛强烈,富有交响乐的音乐,数百年来,经过历代民间演奏家不断加工丰富,是其所表述的音乐形象和意境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珍宝,体现了历代民间音乐家的智慧。  
中国有五千年灿烂的文明,中国的古典艺术有着极高的境界,特别是经过历史的筛选,能够流传下来的都是精品。西方艺术讲求具象美,而中国的艺术讲求意象美,这就赋予了中国古典文化特有的魅力。
欣赏中国古典名曲能够使人的精神得以升华,让人在现实生活中创造诗意,给我们一种中国所独有的文化情怀,一种特有的情感和审美方式,同时对理解中国文化的特性,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大有裨益。
传统音乐文化对一个人审美观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个人特别是青少年学生,都要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无论到了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她的滋养,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母体,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舍弃了她,就是舍弃了我们的根。
 
发表于 2003-12-1 16: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课很精彩!!!
 
发表于 2003-12-1 1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否回我帖?/
 
发表于 2003-12-1 1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求呀!
 
发表于 2003-12-1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03-12-1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有事,明天再说。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 1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详细的一篇教案!我收藏了!
 
发表于 2003-12-1 2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瑟:你好!最爱小李的无题诗了,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认识你很高兴!哎,想起这几句诗心中就有些不能振翅的郁闷
 
发表于 2003-12-2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

 
你好;
我也喜欢这首诗。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1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死气沉沉的教案

 
发表于 2004-11-21 1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能否说说你的构思呢?

 
发表于 2004-11-24 2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课件吗?我们学习以下啊[em07]
 
发表于 2004-11-25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这节课很现代化,能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当然,这节课也需要学校很好的教学设备。如果能再让学生真正的接触一下琵琶也许学生会更清楚这样的音乐要多少的努力。会更好的去了解《十面埋伏》。
 
发表于 2004-11-25 1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瑟的教案可谓是雕龙绣凤了,一定花费了不少精力,值得称赞!

[em05]
 
发表于 2004-12-3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案写得真好,为上好这节课,真是花费了很多心思。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谢谢!

[em01]
 
发表于 2004-12-4 17: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用用.希望不要告我剽窃罪!
 
发表于 2004-12-15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案写的真不错

可是在我们什么教案也用不上

学校可以提供的只有一个百十元的录音机(确切说是班级买的),音色真叫难听,音响

资料自己想办发法,而且全校学生没有一本音乐欣赏书,只教师有一本学生用书,教参

也别提了,学生上课只能对俩耳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