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鼓号队教程的下载急急急

16
回复
271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16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想请问有谁知道那里有小学鼓号队教程的下载急急急。。。。。。。
 
发表于 2005-10-17 1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5-10-18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现在鼓乐队比较多,大鼓大镲 小鼓小镲 小号的比例是1:1:3:1:2,这样是一个单元,四个单元是小型,六个是中型,八个是大型.^^^不知道你需要哪方面的资料,如果在购买乐器中,建议你最好注意一下买大镲别把大钹买回来,直径不超过38厘米,小镲4-3.5寸都可以,最好是4寸的.
 
发表于 2005-10-19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网页上的曲谱已经是以前的鼓号曲谱了,现在有新的乐曲.但我只看到辅导员那的用书上有,网上我没搜索到.

 
发表于 2005-10-20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的书是比较少,我手头的也有些年数了,上次他们辅导员培训好像发过新的。打击乐的一些演奏动作等我看到有老师自己创编过,挺好看挺有新意的。小号训练时别急着一定要学生吹上原调,可以先进行转调的练习,有的学生容易养成压号嘴憋高音的习惯,对今后的演奏会有很不好的影响。乐队里有条件配两个三连鼓效果也不错 !
 
发表于 2005-10-21 0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我是刚接手的,我不是要鼓号队的资料,我想要的是他们的动作,比如指挥,她从开始拿指挥棒时动作是怎样的,应该怎样动?手是怎样放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1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从朋友那里收到,希望对你有帮助!

广东省鼓号仪仗队规范动作及训练教材

一、 鼓号队的组建

(-)鼓号队的组成

1、少先队鼓号队由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号手、镲手、大鼓手和小鼓手组成。

2、少先队鼓号队乐器搭配构成为:一个单元大鼓一个,小鼓四个,号二支(每两个单元配镲一对,仅有一个单元可配镲一对)。

3、少先队鼓号队的排列顺序是: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号手、大鼓手、镲手、小鼓手。

(二)鼓号队员的选择要求:

1、旗手,男女队员均可。要求:精神饱满,五官端正,身材高大,体格健壮。

2、护旗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要求:五官端正,活泼可爱,身材匀称,体力充沛,略矮于旗手。

3、指挥员,男女队员均可。要求:五官端正,身材匀称,体格健壮,节奏感强,灵活敏捷,记忆力好。

4、号手,通常由男队员担任。要求:体格健壮,心肺功能好,牙齿整齐,唇薄有劲,乐感较好。

5、大鼓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男队员也可)。要求:体格健壮,身材较高,性格稳定,仪态大方。

6、镲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要求:身材好,体力好,乐感好。

7、小鼓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要求:动作灵巧,反应敏捷,节奏感强,体魄好。

(二)鼓号队的器材

1、队旗,通常使用标准大队旗(1.20m×0.90m)杆长2.1m。大型的鼓号队(8个单元以上)可使用加大号队旗(1.8m×1.2m),杆长2.6m。

2、指挥棒,目前常用的有三种规格:①长90cm——120cm,下端带金属球的指挥棒;②长100cm,下端无金属球的指挥棒;③长140cm,下端带金属球的指挥棒。

3、队号,主要是青年号。号配号旗(35cm×25cm)。

4、队鼓,有大号鼓,小号鼓之分。一支鼓号队通常配备同一颜色的大鼓和小鼓。

5、队镲,有大镲和小镲之分。大镲直径28cm——32cm,小镲直径15cm——20cm。

 

二、鼓号队的训练

(-)旗手的训练

1、持旗:立正,右手虎口握杆,旗杆与地面保持垂直并紧靠身体右侧,杆末端在右脚小趾外。

2、扛旗(持旗转扛旗分解动作):①右手顺旗杆上滑至腰间并把旗杆提到体前腰上部;②左手经体前在右手下方20CM处握杆;③左手把杆提起放在右肩上,右手同时顺杆下滑至杆末端20CM处,虎口握杆。

扛旗的姿势:身体成立正姿势,右手伸直紧帖旗杆,左手握杆手背向上,左臂在胸前与身体平行,旗杆与身体成45度,杆端至地面的延伸点与足尖的距离1米。

扛旗转持旗(分解动作):①双手握杆,使杆在右侧与身体平行,与地面保持垂直。②左手向下压杆,右手稍松,保持旗杆垂直向下。使旗杆紧靠身体右侧,杆末端在右脚小趾外。③左手离杆,成立正姿势。

3、撑旗

①持旗转撑旗(分解动作):第一步,右手顺杆向上滑至腰间;第二步,右手握杆上提,左手同时握杆末端20CM处;第三步,右手伸直,斜向前上方,手背向右上,拳头与眼平行;左手握杆放至腰间,左臂与身体平行,并紧贴;旗杆与身体上部成斜45度,旗杆末端在身体右后侧。

复原(分解动作):第一步:双手把杆移至右前侧,使杆与身体平行,与地面保持垂直。第二步:右手握杆下压,左手同时放松,使杆垂直下滑,紧贴身体右侧。第三步,左手离杆,成立正持旗姿势。

②扛旗转撑旗(分解动作):第一步,左手握杆不动,右手上滑至左手下握杆;第二步,右手握杆不动,左手下握杆末端20CM处;第三步,右手握杆向前推出,左手同时握杆后摆贴腰,置杆身体右侧。

复原(分解动作):第一步,双手握杆执旗移至肩上,成扛旗姿势;第二步,右手握杆,左手上滑至右手下握杆;第三步,右手下握杆末端20CM处。

4,注意:执旗姿势要正确;动作要连贯有力,干脆利落,撑旗时旗杆向前推出,应从右方微绕至前方,力度要适中,避免队旗缠在杆上。

 
发表于 2005-10-21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护旗手的队礼训练

1.立正,身体挺立,两眼平视前方,双手五指并拢紧贴身体两侧。

2.右手经体前上举到头顶部,成规范的队礼姿势。要求:

①五指并拢斜后向上;

②掌心方向向左成45度;

③右拇指第二关节与头顶部距离8----10cm(约一拳距离);

④上、下臂夹角为100度;

⑤手肘与右眼角平高。

(三) 指挥员的训练

1.指挥语言

①指挥员静止站立姿势(简称“收棒”动作)

A稍息(背向分号队)

B右手自然下垂,虎口握棒球部上端,棒杆紧贴身体右侧。

②指挥员准备指挥姿势(简称“开棒”动作)

A立正

B左手正叉腰,右手同时提棒,球底紧靠腰右前部,两肘关节外张,棒杆与身体成30度夹角。

③“全体队员听口令”指令动作要领

右手握棒用力上举至头顶前上方,拳心向后,棒球底部距额顶前上方约20cm,静止3秒钟。

④“立正”指令动作要领

右手握棒缓慢向右下方画弧,当球部与眼睛平齐时加速用力收拢成开棒姿势。

⑤“准备好”指令动作要领

右脚顺脚尖方向迈半步,同时右手握捧斜前上举,左手斜上举示意演奏的乐曲,身体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跟离地。

⑥“预备”指令动作要领

完成“准备好”动作后,将捧收至额前20cm处,拳心向后,同时右脚向左脚靠拢,左手叉腰。

⑦“起”指令动作要领

完成“预备”动作后,右手持棒用力垂直下压,拳至腰间,再上举额前。

⑧“三声大鼓”指令动作要领

完成“起”动作后,紧接着把棒向下———向上一—一—再向下—一——再向上,反复4次(前三个动作带动大鼓击奏三声,最后一个动作为休止一拍)。

⑨“停奏”指令动作要领

A在乐曲倒数第四小节第二拍时,指挥棒沿45度角斜上举,棒与手臂成直线(时值一拍);

B右手提腕,棒与地面垂直(一拍);

C转腕使棒沿顺时针方向环绕一周 (二拍)

D回复成起棒动作(时值一拍);

E 指挥棒垂直下压至腰部(一拍)。

⑩“起号”指令动作要领

A在乐曲倒数第四小节开始,右手持棒在头顶自左向右(顺时针方向)绕两圈,每圈时值二拍,共四拍(起号动作预令);

B棒垂直下压至腰间,时值一拍(起号动作一);

C指挥棒沿45度斜上举,时值一拍(起号动作二);

D指挥棒下压至腰间,时值一拍(起号动作三);

E用力向前画弧成起棒动作,时值一拍 (号手吸气,准备吹奏)。

⑾"转谱提示”指令动作要领

A从乐曲倒数第四小节开始,左手成45度。斜上举, 同时用手指表示即将转奏的乐曲;

B完成该段乐曲后,左手回复叉腰动作。

⑿"停止前进”指令动作要领

指挥棒举至头顶横放,左手迅速握棒前端,捧与身体垂直(时值一拍),反复两次。

⒀“紧急停止”指令动作要领

指挥棒成45度斜上举(一拍),左摆成45度(一拍),回摆中央下压(一拍)。

2.指挥基本手法

下压(强拍):把指挥棒垂直从上向下压至腰间,符号表示为 ↓ ;

上举(弱拍,:把指挥棒从腰间垂直向上举,符号表示为 ↑ ;

横摆(次强拍):持棒向右用力挥出约40cm,符号表—示为 → 。

绕圈:持棒与地面垂直,转腕使棒沿顺时针方向环绕一周.符号表示为

3,指挥规律

①乐谱中每—小节的第一拍是强拍,用“下压”动作指挥;

②乐谱中“弱拍”(即××××)、“休止拍"(或最后一拍)用“上举”动作指挥

③其余节拍。用“横摆"动作指挥。

 
发表于 2005-10-21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号手吹奏训练法

1.姿势:

号手吹奏时用立姿,身躯端正而不紧张,右手握号身三分之一处,号体平正,号圈向下。

①站立姿势:

右手伸直持站立;喇叭口向腰部对准髋音,号嘴向外;号身与身体正前方成45度角。

②立定式起号姿势(起号三步法):

第一步:右手持号平举至身体右侧,迅速向正前方推出,右手平伸,号嘴向上,号圈向内,号身与地面垂直,与身体平行,同时左手正叉腰。

第二步:右手弯曲,手肘向右,小臂与地面成45度,号嘴对准嘴唇中央,号圈向下,喇叭口稍上翘。

第三步:号与上身同时向右转动45度。

收号三步法:

第一步:回复起号分解动作一;

第二步:向右平摆45度;

第三步:恢复持号姿势。

开步式起号姿势(起号三步法):(只能是在立定的情况下用)

第一步:按立定式起号第一步进行,同时右脚顺脚尖方向迈出半步,重心落在右脚,左

脚跟离地,左腿绷直,身体保持稳定;

第二步、第三步与立定式第二、三步相同。

收号三步法:

第一步、 第二步与立定式收号动作第一、二步相同。第三步:回复立定持号姿势。

注意:

右手持号完成动作过程,要注意转动手腕关节;起号时,号身稍上翘,勿下垂。

2.口形

①双唇成微笑形;

②牙齿在口腔内上下对齐;

③两嘴角轻向外拉并紧闭,唇中留一小缝;

④号嘴轻放唇中间,上唇约占2/3,下唇约占l/3。

注意:

两唇勿向前厥;上唇勿盖下唇,下唇勿包上唇;下巴应平,两腮勿涨鼓;两嘴角用力一致,勿向一侧强拉;号嘴勿重力压唇。

3.气息

初学时应先进行徒手练习:端正站立,两手叉腰。

①运气练习

A练习中长跑,然后作扩胸运动;

B嘴角微张,合齿(上下对齐)练习深呼吸。

②吹气练习:

按吹奏口形将气缓慢匀速吹出,成一丝气流。

注意:

吸气时, 勿凹腹、 勿耸肩;吸气时,如灌水入壶,先由底部(腹)逐渐上满(胸);吸气宜“快” 宜“满”;吹气宜“缓” 宜“匀”,气流控制柔中带刚可让队员,把手掌放在嘴前,感受吹出的气为一丝气流;吹气如倒水,先上(胸)后下(腹),故胸复位在先,腹复位在后。

4.吹奏练习

①吹长音

要吸气认真,吸得满,吹气时不要浪费气流,让每一分气流都用在声音上,长音要吹得直,不要颤抖,保持全身稳定。吹长音要有音头,即用舌头将气流送进号嘴内, 第一个音发出“吐”,然后平稳将气流吹出,使声音保持稳定,到了结尾勿突然收气。

②吹断音

断音是指音与音之间断开的,而听起来又象是连接的,似断非断,似连非连。吹断音时嘴形不变,气息保持匀速外送,舌尖有节奏地拍打内唇。

③吹转音

转音是指低、高音的互相转换。要领是在吹好断音的基础上,把两嘴角稍收紧。手加点力,便可吹出高音;反之,则可吹出低音。

④吹高音

在吹好3音的基础上,嘴角向外拉紧,手稍用力后压,收扰下嘴唇,使气流既强烈又急促地灌进号嘴。这样,高音5便吹出。

⑤练习吹号曲

A熟记各号曲, 熟悉吹奏时的吸气符号 (V)。

B分段练习;将各号曲分成若干段落,练习吹奏,如出旗号曲分成两段练习,欢迎曲可分四段练习。

C整曲练习:按各号曲的要求练习。

 
发表于 2005-10-21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鼓手的训练

1.大鼓手的训练

①站姿

A立正:

B背鼓:双钩形鼓带左肩右挂;背心形鼓带挂两肩 身体与鼓保持平稳。

C鼓身紧贴腹部;

D右手持槌,槌头紧贴裤缝下垂;

E左手握鼓身把手或鼓身上部横梁,鼓身上部与胸平齐。

②握槌

A右手握槌柄末端;

B槌柄放于掌心,经食指伸出,四指自然握柄,拇指伸直按柄。

③预备击奏姿势

A“准备好”姿势:右手持槌经体前上举与身体成45度;

B“预备”姿势:右手持槌向右摆45度。

④击奏基本动作:

A上击:右手持槌从右上方沿45度画弧向内转腕敲击鼓面中下部;

B下击:右手持槌自右下方沿45度画弧,向外转腕敲击鼓面中下部;

C上摆:右手持槌从下往上击后,利用小鼓“滚奏”(××××)一拍的时值,用右臂带动手腕使鼓槌沿45度画弧成预备姿势;

D下摆:右手持槌从上往下击后,利用“滚奏”一拍的时值,用右臂带动手腕,鼓槌沿45度向下画弧至体侧。

⑤击奏符号

下击 上击 下摆 上摆

2.小鼓手的训练

①站姿

A立正

B背鼓:鼓带左肩右挂;

C鼓身紧贴腹部;

D鼓面斜向右上方(垂直鼓面中点线与身体夹角45度);

E双手各持棒自然下垂,左捧尖向上,右棒尖向下。

②持棒

右手动作:

握鼓槌末端三分之一处;握棒时掌心向下,掌背向上;用拇指和食指第二关节夹紧鼓棒,其余三指轻触鼓棒。左手动作:握鼓棒末端三分之一处;握棒时掌心向上,掌背向下;五指微屈,置鼓棒于虎口和无名指第一关节上,用拇指把棒夹紧。

③击奏位置

右棒尖击在鼓面后半部左棒尖击在鼓面前半部

④手位

击鼓时,右臂弯曲90度,上臂不动,下臂上提,高于鼓面约10cm,用手腕控制鼓棒击奏。击鼓时,左手肘略向外弯曲,下臂上提,高于鼓面约10 c m,用手腕控制鼓棒击奏。

⑤预备击奏姿势(三声大鼓及休止动作)

A右手持棒成45度斜上举,棒与手臂成一直线(时值一拍);

B左手上提成击奏姿势(时值一拍);

C右手下收成击奏姿势(时值一拍);

D休止动作:右手持棒上提横放于离鼻尖20 c m处。

⑥击奏规律

A与大鼓齐击时,一律用右手;

B小鼓单独击奏时,一律采用右左手轮击;

C击奏手法符号:右手用“0”,左手用“十”表示。

例[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00十  0 0十   00十  0十0十   0 0十  00  

注意:手腕灵活自然,左手击鼓要略加力度;每打完一次要离开鼓面;注意看指挥,把握节奏,勿时快时慢。

镲手的训练

1.持镲

用红绸布穿过镲心小孔,在内侧打个结。持镲时,用红绸绕中指一圈,各手指自然捏住镲中间凸出部位。

2.姿势

身体保持立正,左右手各持一片镲,垂直放在大腿两侧,镣心紧贴裤缝。

3.“预备”(三声大鼓及休止动作)

A、右手拿镲斜上举45度,使镲心向左(第一声大鼓);

B、右手向左下方,左手向右上方镲心相对在胸前交错(第二声大鼓);

C、双手弯曲,镲心相距10cm,放在第三颗钮扣前20cm处(第三声大鼓);

D、休止动作与A同。

4.基本手法

①擦:擦心上下相对成45度交错擦击,双手与肩同宽;

②合:擦心左右相对,轻轻一合;

③挥:两擦擦击后,双手握擦沿45度继续挥出成一直线。左挥手时左手向上,镲心向右上,右手向下,镲心向左下,右挥手时则动作相反。

④煞:演奏结束时,镲心同时按于髋关节自然下滑。

5.演奏符号

左镲击     右镲击   左挥手 右挥手:/ 左摆手/ 合击   煞音

6.演奏示范(附谱)

注意:

演奏两个八分音符时以较小的动作幅度,左右手

迅速翻转,连续两次擦击;

当演奏 XXXX时,大镲保持上一拍打完的姿势,

小镲在第三颗钮扣前20cm,把镲轻轻一合。

 
发表于 2005-10-21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这份资料迟到没有!有些图示是没有显示出来的,如果你不明白再问我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1 21:19:45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0-22 0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多谢你的资料,我很有用,有什么不会的地方我还要请教你,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6-1-6 15: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棒了,我不用看了也受益!
 
发表于 2006-1-6 2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居然没发现这儿有这么好的资料!!

多谢水玲珑!!!

 
发表于 2006-5-18 2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鼓号队的组成

  1.乐器编制

  鼓号队可以有不同的编制,但要考虑到各种乐器音色和音量的平衡。一般分为大、中、小型三种。主要乐器有大鼓、大钹、小鼓、步号。大型鼓号队可加进色彩乐器如三角铁、铝板琴、云锣、弦琴等。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加进长笛、短号、次中音号(巴里东)、上中音号(阿尔多)等吹奏乐器为步号旋律进行伴奏。这样,它不仅能做少先队活动或运动会的仪仗乐队,还可以组织队列造型作为音乐节目进行表演。

  2.挑选学生

  应挑选中高年级节奏感较好的男女学生参加鼓号队。大鼓和大钹需由高个男生演奏。小拔需请音乐感强的同学演奏。步号由高年级男生演奏,他们应是身体好,门牙齐,嘴唇较薄的同学。经过训练,各种乐器打得最好的同学,可以当指挥。

二、演奏方法和训练方法

  1.学会唱鼓谱

  “×”在简谱是一个无音高的节奏符号,在鼓谱中表示节拍。×表示一

  

  大钹谱、小钹谱、小鼓谱。用连谱号[|连起谱中:

  可以按唱锣鼓字谱即“锣鼓经”的方法进行教学。大鼓大钹的点儿,唱成“冬”,小鼓的点,唱成“哒啦”,小钹的点唱成“才”。

  不论演奏什么乐器,都要边打边默唱鼓谱。

  2.大鼓大钹

  大鼓,又叫大军鼓。用右手持毡槌击奏。演奏强拍,应向斜下击奏;弱拍,应向斜上方击奏。击鼓不应过重,用力过大声音不好听。击中部音低,击外圈音高。大鼓发音低沉且有余音。演奏到休止符处要煞音(用手轻触鼓皮)。鼓皮会受空气的干湿度影响出现过松或过紧。这时可以调节鼓四周螺丝,使鼓皮松紧适中。长期不用的大鼓应放松螺丝。要防止因用尖硬槌猛击或太阳暴晒而破裂。

  3.大钹(又叫大钗、军钗)

  持拔时,应用皮条套住手腕,再用拇指和食指掐住皮条和红绸。主要技

  

  面钹交叉碰击)。

  4.小鼓

  又叫小军鼓。演奏时,鼓面左高右低;右手用伸直的拇指与其他四指握住鼓槌。左手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鼓槌。

  抬槌时无名指用力,击鼓时无名指弯曲,拇指用力。

 

  使每击一次产生两下连续鼓音。双手急速交替成为滚奏。记谱为×″;××

  

  

  练习小鼓,先唱“左右左右”或“一二三四”或“冬巴冬巴”。再经敲桌椅练习后,再敲鼓。注意多用手腕力量。

  5.小钗(又叫小钹)

  属中国乐器。拿钹时,把皮条套在中指上,再掐住圆包外皮条。

    

  不离开发出闷哑声音。③连击:演奏时,钹面放平,第一下双击后两钹面间留点空隙,利用弹性让两钹再多次撞击,发出连续钹音。谱中×××和××××或记或××X″X″节奏都可以连击。OXX″为后起拍连击,这种演奏效果好,但比较难。

  6.步号

  也叫队号。气流通过号嘴时,嘴唇振动引起管柱振动而发音。由于唇部肌肉控制的唇边松紧,以及气流力度的大小,产生了一列泛音。

  最初,先练习吹号嘴(号嘴浅的,易于吹高音)。正确的口型是:两唇自然合并,嘴角向两侧拉开。不鼓肋,不发抖。号嘴应放在髻中间。先练吹低音,再练高音。吹低音,两唇缝隙稍大,号嘴在唇上压力稍松,气息较缓;吹高音,则相反。

  吹长音是练习嘴劲,学会用气的最好方法。号嘴和长音练好之后,即可按谱吹奏。注意音头。每个音符都要用舌尖点一下上齿(即单吐音)。还要注意附点。

  大型的鼓号队还可吹奏和声。把号队分成左右或前后两个声部,吹二部合奏。

  7.其他

  ①三角铁:用单击或滚奏方法演奏。音色清脆,生辉透明。②铝板琴,或叫钢片琴、钟琴。可用绳挂在胸前。双手用硬(或软)槌击奏。可奏出旋律、双音和弦,也可刮奏滚奏。它的音色优美圆润,明亮清脆。③云锣:属中国乐器,左手举起,右手用软槌击奏。音色热烈辉煌,华彩喜庆。④和弦琴:一个琴一个和弦,用拨子拨响,一个乐队用三个琴。三个人用不同的节奏先后演奏出Ⅰ、Ⅳ、Ⅴ三个和弦,为之伴奏。

  大型鼓号队可加进上列中的一两件色彩乐器。有条件的也可加进长笛(C调乐器)短号、次中音号和上中音号(b8调乐器)等吹奏乐器。

  8.站立和进行训练

  学生学会乐器后,可进行各乐器的分组及组合训练。再站立合排。演奏时注意互相配合,注意强弱拍和每套终止式的力度。不要打成从头到尾“一边粗”。在队列训练(不带乐器)后,进行原地踏步合奏。重拍(每小节第一拍)在左脚上。最后,再穿好整齐服装进行操场上和街道上的训练。

  9.指挥

  右手持旗。①注意:双手头顶持旗,面向队员环视一周,全体队员已集中注意力后转身。可用左手手指示意演奏第几套鼓号谱。

  ②预备:右手持旗在头上顺时针转一周,再向下点一下:“一”,向上点一下:“二”,然后开始演奏。如果结束,第三下收到胸前。

  ③演奏:向上为弱拍,向下为强拍,每拍动一下,动作清楚有力。

 
发表于 2006-5-18 2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于 2006-5-19 16: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人真多!!!

佩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