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帮你找到课件,给你提供一点相关教案供你参考看看。
第一单元 民族花朵
第一课
教学内容:
听 孔雀舞
唱 金孔雀轻轻跳
玩 美丽的小孔雀 孔雀开屏
创 快乐的舞步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赏傣族舞曲音乐《孔雀舞》,让学生感受傣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二:学生能用优美的歌声演唱《金孔雀轻轻跳》,以表达傣族儿童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知道孔雀舞的基本特点,学会孔雀舞的几个基本动作,能随着音乐自由组合表演。
四: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傣族人民的风土人情。
五:根据不同的节奏填上适当的唱名,编创出不同的旋律后配上适当的舞步,边唱边跳。
教学安排:四教时
第一教时:听赏傣族舞曲音乐《孔雀舞》
第二教时: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第三教时:复习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律动 美丽的小孔雀
第四教时:游戏《孔雀开屏》 创 快乐的舞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一:建立唱游课的常规。要求学生能坐好、站好
二:听赏傣族舞曲音乐《孔雀舞》
教学难点,重点:
1:难点:学一学简单的动作
2:重点:听赏傣族舞曲音乐《孔雀舞》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互问新年好:同学们,你们好,新年过的愉快吗?过了
年,你们又长大了一岁,希望你们在鸡年里能更好的学习。
2:教师带领学生进音乐室,安排坐位。
二:讲解课堂常规
1:讲解坐和站的正确姿势
坐—两手放在膝盖上,坐半个椅子挺胸。
站—两手自然放两边,挺胸
2:上课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要认真听、认真唱。
说明:要求学生能认真听讲,为以后上课打下基础。
三:听赏傣族舞曲音乐《孔雀舞》
1:练声:小火车
提问:小火车把我们开到哪里?
2:初听傣族舞曲音乐《孔雀舞》
3:提问:你们对傣族有那些了解?
4:教师介绍孔雀舞是傣族代表性的舞蹈。
(教师讲解一些关于孔雀舞的特点)
说明:让学生了解,傣族人民认为孔雀美丽、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对她怀有崇敬的感情。了解孔雀舞的最大特点是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三道弯。
5:复听傣族舞曲音乐《孔雀舞》
提问:孔雀们在干什么?
6: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教授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7:分组创编《孔雀舞》的舞姿造型。
说明:让学生学会自编舞蹈造型。
8:分组交流师生互评。
四: 师生再见 听音乐飞出教室
课后小记
初听歌曲时,大多学生不能讲出这是一首傣族舞曲,说明学生对傣族的音乐还不太熟悉,通过以后的几节课教师可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关于傣族的风土人情及音乐特点。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难点:演唱时要把握好速度,要注意换气的正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律动曲,让学生飞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 《金孔雀轻轻跳》
1:教师范唱导入新歌。
提问:歌曲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再次范唱
提问:歌曲的情绪怎样?歌曲是几几拍的?
3:再次听唱歌曲
用律动让学生熟悉乐曲旋律。
4:教师再次范唱,让学生用“噜噜”来对答,进一步熟悉歌词。
说明:通过多次范唱,让学生反复感受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为学唱歌曲打下基础。
5: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6:学生无声模唱歌曲
7:学生哼唱歌曲
8:师生对唱歌曲。
9:男女生对唱。
10:集体演唱一遍
说明:通过反复演唱,唱熟歌曲,唱准曲调中出现的跨小节的同度音程。
11:分组讨论如何唱好此歌。
12:学生进行情景式歌表演。
说明:让学生通过表现歌曲,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含义,并学会与人合作一起来表现歌曲。
13:师生互评
三:复习傣族舞曲音乐《孔雀舞》
学生听音乐表演。
四:师生再见
听音乐出教室。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一:复习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二:律动 美丽的小孔雀
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复习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难点:学会律动美丽的小孔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律动曲,让学生飞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金孔雀轻轻跳》
1:学生用lu哼唱。注意气息的控制
2:学生无声模唱歌曲
3:学生哼唱歌曲
4:师生对唱歌曲。
5:男女生对唱。
6:集体演唱一遍
说明:通过复习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并用优美,连贯的歌声演唱歌曲。
三:学习律动美丽的小孔雀
1:教师简单介绍如何看图学动作。
2:学生自学动作(可自学,也可分组学习)
3:个别学生示范
4:教师与学生一起练习
5:跟着音乐把基本动作串联起来表演
6: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根据音乐自由组合动作。
7:分组展示
说明:通过学习傣族孔雀舞的几个基本动作,初步了解孔雀舞的特点,并能随着音乐自由组合进行表演。
四:教师总结上课情况
五:师生再见,听音乐飞出教室。
第四教时:
教学目标:
游戏《孔雀开屏》 创 快乐的舞
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游戏《孔雀开屏》
难点:创 快乐的舞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律动曲,让学生飞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金孔雀轻轻跳》
1:学生用lu哼唱。注意气息的控制
2:学生无声模唱歌曲
3:学生哼唱歌曲
4:师生对唱歌曲。
5:男女生对唱。
6:集体演唱一遍
说明:通过复习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并用优美,连贯的歌声演唱歌曲。
三:游戏《孔雀开屏》
1: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及要求。
2:学生进行游戏
说明:通过听听连连的活动,培养学生灵敏的听觉,能听编唱名,唱准唱名。
四:创 快乐的舞
1:教师讲解活动的要求。
2:学生自学节奏,并小组交流。
3:集体按节奏把舞步动作读出来。
4:根据舞步的节奏添上合适的唱名,唱一唱,最后的音落在“do”上。
5:唱熟自己编的旋律
6:边唱边配上合适的舞步。
说明: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节奏,填写适当的唱名。并且在唱熟旋律的基础上配上合适的动作。
五:师生再见
听音乐飞出教室。
第二课
教学内容:
听 民族舞曲联奏
唱 布衣娃娃爱唱歌
玩 拍拍腿 大钟与小钟
创 听听做做
音乐乐园
名曲听唱 划划唱唱 音乐小转盘
教学目标:
一:欣赏民族舞曲联奏,感受表现维吾尔族、朝鲜舞、藏族、蒙族、汉族五个民族的不同音乐形象。
二:让学生用甜美的歌声,深情的歌唱布衣娃娃幸福快乐的美好生活。
三:感受和认识十六分音符的时值,学会拍击含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谱。
四:听辨不同民族的乐曲,用不同民族的舞蹈基本动作进行即兴表演
五:背记《快乐的喏苏》主旋律,感受乐曲欢乐的情绪。
教学安排:六教时
第一教时:欣赏民族舞曲联奏
第二教时:律动《拍拍腿》 认识十六分音符
第三教时:学唱歌曲《衣娃娃爱唱歌》
第四教时:游戏《大钟与小钟》创 听听做做
第五教时:名曲听唱 划划唱唱
第六教时:音乐小转盘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欣赏民族舞曲联奏
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欣赏民族舞曲联奏
难点:能根据不同的民族舞曲跳不同的舞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律动曲,让学生飞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金孔雀轻轻跳》
1:学生用lu哼唱。注意气息的控制
2:学生无声模唱歌曲
3:学生哼唱歌曲
4:师生对唱歌曲。
5:男女生对唱。
6:集体演唱一遍
说明:通过复习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并用优美,连贯的歌声演唱歌曲。
三:欣赏民族舞曲联奏
1:教师导入:我国有几个少数民族?你能讲出那些少数民族的民称?他们由那些特点?
2:听前提问:猜猜音乐中出现那些少数民族?
3:学生听赏乐曲一遍
4:听前提问:边听边衡,那段音乐是新疆维吾尔组的,朝鲜族、藏族、蒙古族、汉族的?
5:学生再次听赏
说明:让学生听懂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是活泼、欢快的;朝鲜族音乐的特点是优美、抒情的;藏族的音乐是奔放、热情的;蒙古族的音乐是豪放、粗旷的;汉族音乐的特点是欢快、热烈的。
6:边听边分组创作表演舞蹈或模拟民族乐器演奏动作,学生沉静在欢乐的舞蹈之中。
说明: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跳、奏、演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有各自不同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及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
四:师生再见 ,听音乐飞出教室。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一:学习律动《拍拍腿》
二:认识十六分音符
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学习律动《拍拍腿》
难点:能看音符分清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几十六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律动曲,让学生飞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金孔雀轻轻跳》
1:学生用lu哼唱。注意气息的控制
2:集体演唱一遍
三:认识十六分音符
1:让学生模拟蜜蜂声;火车声打雷声等,教师用画或线表示出来
2:教师用木鱼快速敲击,让学生感受木鱼演奏声音的速度。
3:认识十六分音符的形状,知道四个十六分音符等于一个四分音符
4:启发学生寻找生活中十六分音符的快速声音。
说明:学生只了解十六分音符的形状。
四:律动——拍拍腿
1:先分步练习拍腿动作。要求动作正确,节奏均衡。
2:熟练后进行交叉拍腿,右手拍右腿一下,左、右、左手连续拍左腿三峡,训练动作协调
3:师生合作,拍拍读读
4:根据2/4排的乐曲进行边拍边唱。
说明:从生活中感知,逐步掌握它的时值。特别在拍十六份音符时手腕要放松,拍得稍轻,熟练后用打击乐器拍击。
五:师生再见,听音乐飞出教室。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布衣娃娃爱唱歌》
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学唱歌曲《衣娃娃爱唱歌》
难点:唱好后十六音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律动曲,让学生飞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金孔雀轻轻跳》
1:学生用lu哼唱。注意气息的控制
2:学生哼唱歌曲
3:男女生对唱。
4:集体演唱一遍
说明:通过复习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并用优美,连贯的歌声演唱歌曲。
三:学唱歌曲《布衣娃娃爱唱歌》
1:教师范唱导入新歌。
提问:歌曲中演唱的是哪一个民族?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教师简单介绍布依族的概况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3:再次范唱
提问:歌曲的情绪怎样?歌曲是几几拍的?歌中用什么话表现布依娃娃们愉快的感情?
4:学唱衬词
5:教师再次范唱,让学生唱衬词,进一步熟悉歌词。
说明:通过多次范唱,让学生反复感受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为学唱歌曲打下基础。
6: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7:学生无声模唱歌曲
8:学生哼唱歌曲
9:男女生对唱。
10:集体演唱一遍
说明:通过反复演唱,唱熟歌曲,唱准曲调中出现的跨小节的同度音程。
11:分组讨论如何唱好此歌。
12:学生进行情景式歌表演。
说明:让学生通过表现歌曲,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含义,并学会与人合作一起来表现歌曲。
13:师生互评
三:复习傣族舞曲音乐《孔雀舞》
学生听音乐表演。
四:师生再见
听音乐出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