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第5册

3
回复
48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2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七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三年级音乐备课组

第一课时

题:《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了解歌曲时代背景。

2、能看着歌词完整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以情带声,用较连贯的气息和自然而较委婉的声音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4、知道这首歌曲是抗日战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歌曲。

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能力,不断提高演唱歌曲的质量。做到气息连贯、咬字、吐字清楚,适度的起伏强弱,能较为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感。

2、《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段落较多,且多处一字多音,曲调委婉,要多训练学生连贯演唱。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优美的背景音乐片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1、播放童声合唱曲《闪闪的红星》,学生自由的进入教室。

2、以学生们看过的有关抗日战争的电影或电视剧为话题,引起学生的议论,从而引入本课内容。(用这种方式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的感情,力求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感受音乐、学唱歌曲

1、 学生分组进行完整的朗诵歌词。

2、学生谈谈对歌曲的理解,并表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段落或句子。

3、师先分句教唱旋律,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4、教师分句教唱歌词,并注意情绪变化,特别是一字多音处时更要委婉。

5、学生随琴完整的初唱歌谣。

三、加强体验、演唱处理

1、第一遍随录音伴奏为学生设计领唱与齐唱:一、三、五、七段为齐唱,二、四、六段为领唱。教师将呼吸、咬字、吐字及力度变化等表现手段有机渗透于演唱的指导中,使歌曲更鲜活、生动。

2、第二遍师生互动,教师领唱二、四、六段,学生齐唱一、三、五、七段。

3、学生分组进行接龙演唱。

四、师生总结: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自己明白了什么?启发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反思:

(后附图片)

第二课时

课 题:《老爷爷赶鹅》

教学目标:

1、自然的声音、较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参与二部轮唱。

2、在二部轮唱的实践中,增强参与合作的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

重点难点:

1、继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不断提高演唱歌曲的质量,做到气息连贯、吐字清楚,有适度的强弱起伏,能较为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感情。

2、歌曲二部轮唱时,学生容易产生“喊唱”“赶拍”现象,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

课前准备:双响筒、碰铃、锣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复习《歌唱二小放牛郎》,组织学生讨论本歌曲的情绪、速度、演唱形式(叙事、回忆地、中速、领唱+齐唱)。

2、今天我们将要学唱一首完全是另一种风格的外国歌曲,歌曲以两人组的声音,塑造了人与鹅群的鲜活场景。

二、学唱歌曲,初步表现

1、播放范唱录音,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并让学生展开联想,想象老爷爷赶鹅的场景。

2、分别就情绪声部(有几组人在唱),自己想象到的情景为话题,让学生讲讲自己的感受。

3、再次欣赏歌曲的示范录音、加深感受。接受能力较快的同学可以轻声跟唱。

4、教师教唱曲谱,注意乐谱的完整性,在第1718小节处把前八后十六的乐句部分3 2 3 2 1  0 5 5  i 0先教打节奏,再教唱旋律。

5、随琴声直接唱词,并结合叫声情景作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在轻松而风趣的氛围中,逐步指导其唱好后面部分。

6、完整地齐唱歌曲,并引导学生特别注意节拍的均匀感,为二部轮唱打好基础。

三、二部轮唱、发展多声部听觉

1、复听录音,归纳要点:

当学生已能较好地齐唱歌曲后,应引导学生关注二部轮唱的基本要领:

①各声部应整齐、统一;

②声部之间的对位(纵向的关系)应非常准确。

③教师引导学生再听录音范唱,并能自己找出第二声部进入的位置。

2、轻声练习,二部合作:

教师通过手势给予指导,使两个声部的对位保持准确,并要求学生在刚开始合作时要特别注意轻声唱,倾听另一声部的声音,有整体感。

3、分解难点,加强指导:

歌曲的第17—20小节既是较难唱的部位,又是歌曲最精彩的地方,教师应紧紧抓住歌曲表现的意境,指导学生用先弱后强、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四、即兴创编、增强表现

在学生们能较好地进行轮唱时,可让几名学生用双音响筒、碰铃、锣为歌曲作适当的伴奏(双响筒打节奏,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碰铃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演奏,锣在后半部分作点缀)。其余同学则专心致志地演唱好歌曲。

五、小结

教学反思:

(后附图片)

第三课时

课 题:《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

1、较准确而熟练地演唱《蜗牛与黄鹂鸟》。

2、激发学生参与小小音乐剧创编表演的热情,使其积极参与与创编与表演,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学习用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与他人沟通。

重点难点:

1、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中注意x . x x x x x x x x x 的节奏对比。

2、创编小小音乐剧,教师要多加指导,加强组织调动。

教学准备:打击乐器、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边听音乐边进入教室。

二、新授歌曲: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几个新朋友,那他们是谁呢?展示挂图通过展示课件,显示蜗牛与黄鹂鸟的画面,拟人化的口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附)

2、初听歌曲,教师提问:歌曲演唱什么内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回答。

3、熟悉歌词。可在先连贯朗读的基础上,再按歌曲节奏进行朗读。

4、随琴声模唱曲谱,加深x x x ” “x x x ” “x . x x x x的节奏印象,并对该部分单独予以指导。

5、分句教唱,再让学生齐唱,最后随琴声完整地唱词。

三、演唱处理、初步表现

1、指导用风趣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分句演唱。

2、组织讨论,为歌曲设计出强弱起伏的安排,并尝试表现,评价、修改。

3、选用适当的打击乐器,并为设计伴奏作尝试。

4、个人,小组作演唱展示、交流。

四、创编与活动

1、小组商量,作好准备。先用五至八分钟时间让各组轻声地商量,对各个环节进行分工(如:谁放音乐、谁先出场、如何对话……)。

2、 小组合作,登台表演。

3、 教师应在学生商量的过程中了解比较成熟的方案,然后有意引导该组先上台表演,以引起其他组的思考与借鉴。

4、 教师应及时组织大家对台上的表演进行评议。(特别注意引导同学们首先对表演进行充分的鼓励)

五、小结

教学反思:

(后附图片)

第八单元 金钥匙

三年级音乐备课组

第一课时

课 题:《地有多厚 天有多高》

教学目标:

1、初步欣赏乐曲《星空》,引导学生将视野放置广袤的宇宙;并起到连接、引入整单元教学主题的作用。

2、通过学习演唱歌曲《地有多厚 天有多高》,使学生能够懂得强烈的求知欲是揭开天地间无穷奥秘的金钥匙。

3、启发学生尝试借助包括顿音记号在内的多种音乐表现手段,由衷地表达歌曲的含义。

重点难点:

1、让学生了解强烈的求知欲是揭开天地间无穷奥秘的金钥匙,并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热爱科学探索的决心。

2、理解音乐内涵,并用动作、语言、歌声将之表达出来。

课前准备: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欣赏《星空》

1、初听乐曲,简单介绍作者及其作品。

2、让学生伴着《星空》这首乐曲观赏一些探索太空、地球的录像或图片(神州六号的有关资料)

3、引导学生将视野放置广袤的宇宙,学生讨论。

三、学唱歌曲《地有多厚 天有多高》

1、听《地有多厚 天有多高》的范唱录音。

2、提问:这首歌曲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曲,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蓝猫淘气三千问》的内容,说说片中的主要角色。

3、教师范唱。

4、学生用听唱法小声学唱歌词。

5、完整演唱歌曲,加深熟练程度。

四、扩展

1、歌曲处理,教师解释顿音记号的意义与演唱的方法。

2、分组讨论,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演唱方法和力度变化,有感情的、更准确的演唱这首歌曲。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

4、教师小结。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  题:《种太阳》  

教学目标:

1、在欣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展开想象,创编简单表演。

2、通过学生朗诵、听赏、演唱、讨论、创编等形式,体会歌曲《种太阳》的音乐内容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各种相关能力。

3、再次将《星空》作为背景音乐,进一步熟悉这首乐曲。

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大胆创造、积极思考、清楚表达、团结协作的能力和行为习惯。

2、理解音乐内涵,并用动作、语言、歌声将之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三角铁、双响筒、碰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地有多厚 天有多高》

1、齐唱歌曲。

2、教师出示一条简单的旋律,请学生分别用加顿音记号与不加顿音记号的两种方法演唱,了解掌握情况,加深学习印象。

三、听赏歌曲《种太阳》

1、导入:

(师)从古至今人类对太阳产生了很多幻想,有关太阳的传说也很多,同学们喜欢太阳、了解太阳吗?

(生)简单介绍有关太阳的知识。

2、播放《星空》作为背景音乐,教师有感情的朗读《种太阳》的歌词。

3、提问:这位小朋友的愿望是什么?为什么要种太阳?

4、完整的聆听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

5、小组讨论每部分的情绪特点有什么不同,在随着音乐小声摸唱。

6、运用教唱法处理难点,让学生基本掌握歌曲的演唱

四、创编活动

1、分组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独唱、齐唱、领唱、合唱等)。

2、歌表演(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律动、朗诵等其他形式)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五、情感升华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歌曲《种太阳》,曲中的主人公把太阳种了一颗又一颗,并送给了很多需要它的地方。她真的送了很多太阳吗?她把什么比喻成了太阳?

(生)爱心

  (师)如果你有一颗太阳,你会把它送给谁呢?今天我们一起播种了心中最美好的愿望,让我们一起努力,从小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去实现这些理想。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  题:《老水牛角弯弯》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老水牛角弯弯》,体会并表达乡村孩子们天真、纯朴的美好愿望,启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2、引导学生利用以有的知识技能为歌曲设计伴奏。

3、依据歌曲的内容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想的能力。

2、理解音乐内涵并用动作、语言、歌声将之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碰钟、响板、双响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初听乐曲旋律,感受节奏特点。

2、师生互动:在《老水牛角弯弯》的伴奏音乐中进行律动。

二、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老水牛角弯弯》录音,学生聆听欣赏。

2、用“La”哼唱歌曲的旋律。

3、用听唱法学习歌词部分。

4、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音准、节奏及倚音的唱法问题。

5、指导学生用甜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歌声表达出一个农村孩子天真、质朴、美好的心愿。

6、背唱歌曲。

三、创编活动

1、编配伴奏

碰 钟: × - │ × - │ × - │ × - │

响 板:×× ×××× ×××× ×××× ××

双响筒: × × │ × × │ × × │ × × │

2、歌表演

理解音乐内涵并用动作、语言、歌声将之表达出来。

四、小结

  同学们用各种表演形式表现了歌曲的情感,歌曲唱出一个农家孩子天真、质朴的美好心愿,那么大家的理想是什么呢?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

教学反思

 
发表于 2005-11-22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单元 动画城

三年级音乐备课组 

第一课时

课 题:《动画城》

学习目标:学唱歌曲《动画城》,分辨真善美。

重点难点

1、模拟不同的动画人物的表情、动作进行表演。

2、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课前准备:

1、图片(可粘贴的《哪吒闹海》人物头像或头饰)。如:哪吒、太乙真人、龙王。

2、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哪吒闹海》等故事的相关介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听音乐《动画城》

1、音乐《动画城》,导入新课。

请学生讲出曲名,并说出在什么节目中播出过?让学生说出在这个节目中都看过哪些动画片。

2、音乐《动画城》,播放动画城堡片段。

请学生说出在这里认识了哪些动画人物?

三、听唱歌曲《动画城》

1、教师演唱《动画城》,启发学生感受欢快的情绪。

2、教师教唱唱名,学生学唱唱名。教师教唱第一、二乐句,学生自学第三、四乐句。教师教唱五、六乐句,学生学唱。

3、学生随琴完整的演唱全曲旋律。

4、学生随琴演唱歌词,教师重点解决第三乐句的“这里有”的添字法及最后一句的弱起拍。

5、学生学唱后完整地演唱《动画城》。

四、歌唱并表演

1、 教师提问:在动画城里“有诚实、有狡诈、有糊涂的智者,也有聪明的傻瓜”,你能举例说明吗?

2、分小组讨论,可按不同形式分别展开。如讲故事、唱歌曲、画人物等。

3、演唱:全体学生演唱《动画城》,并分角色扮演动画人物。

4、评价:师生共同评价。

五、布置课后作业:自制动画片中的人物头饰。

六、小结

在提问动画城里的“有诚实、有狡诈、有糊涂的智者,也有聪明的傻瓜”,让学生举例说明,我认为这是本课突出的体现学生对真善美、假丑恶的认识,通过学唱,学生日后看动画片不仅要看有趣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很多做人的道理。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 题:《机器猫》

学习目标:学唱《机器猫》,能主动大方地演唱。

重点难点:分不同形式演唱歌曲;对歌曲特殊乐段的处理。

课前准备:

1、图片(可粘贴的《机器猫》人物头像或头饰)。如:小叮当、大雄、胖虎。

2、动画片《机器猫》《狮子王》等故事的相关介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动画城》

三、导入:今天老师继续带你们到动画城堡节目中去,认识新朋友。

四、看头饰,听音乐。

1、请学生带上自己的头饰,说说自己是哪部动画片的人物。将同一部动画片中的人物集中在一起。每提到一部动画片,教师就放这部动画片的歌曲或音乐。如:提到动画片《西游记》,教师就放《一个师傅三徒弟》音乐;提到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就放主题歌《快乐父记》等。

2、请学生说出《机器猫》是哪个国家的动画片。

五、学唱《机器猫》

六、做游戏:猜一猜

通过优秀的动画片音乐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了解相关的卡通文化,初步感受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音乐启发学生通过广播、电视等传媒听赏音乐,积累和丰富课外学习成果。

七、小结

本节课教学中,借助动画片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方式上,侧重用音乐唤起学生对相关画面的回忆和想象,感受音乐中动画人物的情感。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 题:欣赏乐曲《哪吒再生》

教学目标:

1、初步欣赏乐曲《哪吒再生》,从中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觉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2、通过童话故事对学生进行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教育。

重点难点:

1、学生安静地聆听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

2、理解音乐内涵,并用动作、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图片导入:

1、师:欢迎大家进入动画城节目。你们看,谁来了(教师出示图片)?

2、提问:图片上画的是什么?讲述的是其中的哪段故事?

3、找一位同学叙述《哪吒再生》的故事情节。

三、欣赏:《哪吒再生》

1、初听:音乐是怎样表现这段故事的?

2、分段细听:

①金光洞里(提问:乐曲开始,扬琴奏出轻快的震音,好似在云雾蒙蒙的金光洞)

②哪吒苏醒(提问:苏醒的原因)

③师徒相见(提问:你听到乐队的强奏,感到师徒相见的心情如何?)

④出发报仇(体现了哪吒奋发操练、为民除害的决心)

3、完整的听全曲。

4、由学生来复述音乐的内容,要随音乐的出现顺序简单讲述,其他同学可边听边画出你最喜欢的曲中人物或情节。

5、小结:善良、机智、勇敢就能战胜凶恶的敌人。

四、小结:

本课以聆听为主,要把创造力的培养和聆听相结合,要让学生能努力分辨表现不同情景的音乐,并牢记住《哪吒再生》的故事情节,并从音乐中联想一定的情境。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  题:动画歌曲、故事、动画绘画擂台赛  

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及音乐记忆能力。

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大胆创造、积极思考、清楚表达、团结协作的能力和行为习惯。

2、借助动画片的画面和情节引导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的同时,把对音乐的兴趣集中到情感体验上来。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随音乐演唱动画片歌曲。

1、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演唱不同的歌曲(八首动画片歌曲或片段)。

2、随音乐变化而迅速、准确地演唱歌曲内容。

3、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独唱、齐唱、领唱、合唱等)。

4、演唱无误的同学为胜者。

三、画动画人物。

分小组在限定时间内,看哪组所画人物多,质量高,多而好者为胜。

四、讲故事。

1、在限定时间内,看哪组讲的故事最动听,具有感染力。

2、并能选择合适的音乐为故事配乐。

3、评价时,每组选出代表打分,采用积分制,选出胜利者。

五、小结

请学生例举自己喜爱的动画片,讲述动画片的故事,唱一唱自己知道的、喜爱的动画片歌曲,动手画一画卡通画等,这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并对日常生活中的音乐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闪闪的红星

三年级音乐备课组

第一课时

题:《嘎子嘎》

教学目标:

1、听赏歌曲《嘎子嘎》,感受歌曲浓郁的乡土气息、活泼俏皮的音乐风格。

2、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并能即兴表演。

3、学习嘎子爱憎分明、人小志气大的品格和精神,教育学生从小立志成为栋梁之才。

重点难点:

1、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学习嘎子爱憎分明、人小志气大的品格和精神。

课前准备:影片《小兵张嘎》的图片、歌曲的影音资料、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播放影片《小兵张嘎》的片断)你们看过这部电影吗?你们知道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谁吗?

生:看过,这里面的主人公是一个勇于跟鬼子作斗争的小八路,他叫嘎子。

师:“嘎”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生:说一个人“嘎”就是很淘气的意思。

师:对,回答的很好。生活中的张嘎非常顽皮、机灵,在对敌斗争中他也表现的格外英勇。今天我们来欣赏的这首歌曲就是赞美像嘎子一样的少年英雄。

二、欣赏乐曲

1、初听歌曲,感受音乐情绪。(欢快、活泼、风趣、诙谐)

2、有节奏的读歌词。

师:出示歌词(提问:用什么节奏来读这段歌词)

嘎子嘎,嘎子嘎,淀上嘎子本领大。

钻进苇塘大水仗,刻着嗓子喊冲杀。

敌人进了包围圈,逮住“鬼子”呦,

逮住“鬼子”喂王八。

生:分组讨论。

3、教师指导学生用打击乐器来伴奏。

4、欣赏第一段

①教师指导学生用“啦”模唱歌曲第一段旋律。

②教师指导学生放慢语速加入歌词演唱歌曲。

③在教师的伴奏下,引导学生完整演唱第一段。

5、欣赏第二段

提问:第二段歌词描写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师:描写了嘎子与敌人周旋并将敌人引进包围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教师播放乐曲)。

6、欣赏第三段

提问:歌曲第三段赞美了嘎子的智勇双全,同学们认为那一处最能表现嘎子的这一特点呢?(生带着问题仔细欣赏歌曲第三段并回答问题。)

7、完整欣赏全曲

(1)嘎子的人物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就让我们再次完整欣赏歌曲(播放影音资料)

(2)引导学生用课堂上所学的打击乐器来表现歌曲。

三、拓展

1、讲述电影《小兵张嘎》的故事。

2、即兴表演。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又重新认识了嘎子,别看他年龄小,可他人小志气大,是战争年代的小英雄。希望大家也能像他一样,做一名和平年代的好少年。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题:《红星歌》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红星歌》,感受歌曲中雄壮的进行曲风格。

2、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重点难点:

1、学唱歌曲《红星歌》,感受歌曲雄壮的进行曲风格,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2、用队列行进的方式进行表演。

课前准备:《闪闪的红星》电影片段、相关影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欣赏《嘎子嘎》。

2、播放《闪闪的红星》的片断。

师:战争岁月里,涌现出无数的优秀少年儿童,他们不仅机智勇敢而且从小就立志干大事,张嘎子就是其中的代表,而电影《闪闪的红星》里塑造的少年潘冬子更是坚定地跟党走的典范。

二、新授

1、完整欣赏《红星歌》的录音。

2、乐曲简介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红星歌》。同学们能讲自己所了解的潘东子给大家讲一下吗?

生:讲述课下准备的关于潘冬子的故事给大家听。

3、出示歌词,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范唱。

4、根据节奏读歌词。

5、用听唱法小声学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

1、教师播放歌曲《红星歌》范唱,引导学生用动作来表现这段音乐情绪。

2、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学生自己做动作。

3、引导学生回答为什么用这些动作来表现这段音乐。

4、体会重音记号。

师:这首歌曲要唱的坚定有力,但是只有附点节奏来表现是不够的,大家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现这样的情绪?

生:重音记号。

师:让我们体会重音记号的演唱方法,演唱时要果断的、坚定的(切忌拖泥带水)

四、音乐活动

1、 在音乐伴奏中边唱边作队形的变化,走出五角星的形状。感受进行曲的特点。

2、 分辨进行曲(教师播放几首不同的乐曲,学生从中选出进行曲)

3、 师生共同总结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五、小结

今天我们又多认识了一位小英雄,尽管他所在的战争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我们也仍然要学习他的那种勇敢、机智、不怕困难的精神,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吧!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闪电歌》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闪电歌》。

2、能体会重音记号对表现作品的作用。

重点难点:学会歌曲《闪电歌》,能体会重音记号对表现作品的作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红星歌》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叫——天气预报。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来当天气预报员,预报天气,同学们用声音来模仿天气的变化,可以借助一些打击乐器。

师:同学们模仿的很好,用什么样的乐器才能表现这些声音呢?闪电又应该用什么来表现呢?

生:用镲就能表现闪电的声音,摇晃木板也可以表现闪电的声音。

师:对,同学们都回答的很好。那我们就用打击乐器来表演一下吧。(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力度指示用打击乐器来表现闪电的声音)

师:大家都做得很不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歌,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歌曲里的闪电。

三、新授

1、播放《闪电歌》的录音,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情绪。

2、教师范唱歌曲。

3、学唱歌曲旋律。

4、学唱歌词部分。

5、为了表现闪电效果,请同学在适当的地方加上重音记号。

四、拓展

1、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补充欣赏管弦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闪电歌》,认识了重音符号,还学会了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闪电,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请再课后多找一些带有重音记号的歌曲来唱一唱。

教后反思:

第四课时

题:《我是人民小骑兵》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2、了解木琴的音色,用打击乐配伴奏

重点难点: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2、用动作表现音乐。

课前准备:打击乐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乐《小牧民》随音乐进行律动。

二、教授新课

1、初听歌曲录音,感受作品中的欢快活泼的情绪。

2、介绍木琴的音色。

3、分段欣赏。

(1)引子部分:乐曲模仿了什么声音?力度有什么变化?你能联想到什么?

引导学生用简短语言描述,并用打击乐器来模仿马蹄声。

(2)欣赏A段,音乐表现了何种音乐情绪?表现了小骑兵什么样的情景?除了用色彩来表现,你能用动作来表现巡逻兵吗?

(3)欣赏B段:音乐出现了另一个不同的情绪,你们觉得这段音乐的情绪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用动作将其表现出来?(教师可提供几个优美、舒展的动作表现,也可以自己创编)

(4)欣赏第三段,引导学生回答与前面那一段相似。

(5)欣赏尾声:力度和速度有什么变化吗?表现了小骑兵什么样的情景?(教师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来表现骑兵远去的场景。)

4、 完整的复听全曲,边听音乐边为画面排序。

三、创编活动

1、 加深对音乐的情感体验,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 用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变化。

3、 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美丽的大草原,一起感受了草原小骑兵不怕困难的精神、热爱大草原的情感。希望同学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做一个勇敢的、热爱大自然的好少年。

教后反思: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2 14: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好好爱我朋友,

能不能把第一到第四单元的发上来?

谢谢哟:)

 
发表于 2005-11-29 17: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的是手写,以后整理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