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家及代表作:
1、萧友梅1884—1940 作品:《问》《国耻歌》。
2、刘天华1895—1932 作品:《空山鸟语》《光明行》《良宵》等。
3、华彦钧1893—1950 作品:《二泉映月》《听松》《大浪淘沙》等。
4、黄自 1904—1938 作品:《长恨歌》《旗正飘飘》《花非花》等。
5、青主 1893—1959 作品:《松花江上》《军民大生产》等。
6、贺绿汀1903 作品:《牧童短笛》《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等。
7、聂耳1912—1935 作品:《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大路歌》《码头工人》等。
8、任光1900—1941 作品:《渔光曲》《月光光》《打回老家去》等。
9、吕骥1909 作品:《抗日军政大学校歌》《茶馆小调》等。
10、冼星海1905—1945 作品:《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
11、马思聪1912—1987 小提琴家 《西藏音诗》等。
12、马可 1918—1976 作品:《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等。
13、郑律成1918—1976 作品:《延安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等。
14、王洛宾1913—1998 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罕》等。
15、瞿希贤1919 作品:《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牧歌》等。
16、安波 1915-1965 作品:《拥军花鼓》《兄妹开荒》等。
17、施光南 《祝酒歌》《打起手鼓唱起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等。
18、谷建芬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声与微笑》等。
19、李焕之 《社会主义好》。火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
外国音乐家及作品
巴罗克时期
1、巴 赫1685—1750 (德)音乐之父,复调大师,作有两卷本《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G弦上的咏叹调》。
2、亨德尔 1685—1759 (德)清唱剧《弥赛亚》。
古典主义时期:
1、海顿 1732—1809 (奥)交响曲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十二部《伦敦交响曲》。
2、莫扎特 1756—1791 (奥)音乐神童,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等。
3、贝多芬1770—1827 (德),乐圣,有九部交响曲和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交响曲有《英雄》《命运》《田园》《合唱》等。
浪漫主义时期:
1、 舒伯特 1797—1828 (奥)艺术歌曲之王,有歌曲《野玫瑰》《魔王》《小夜曲》交响曲《未完成交响曲》等。
2、韦伯 1786—1826 (德) 有歌剧《自由射手》钢琴曲《邀舞》。
3、罗西尼 1792—1868 (意)有歌剧《赛尔维亚的理发师》等。
4、柏辽兹 1803—1868 (法)有标题交响曲《幻想交响曲》等。
5、肖邦 1810—1849 (波兰)钢琴诗人,《第一叙事曲》《A大调波兰舞曲》《革命练习曲》等。
6、李斯特 1811—1886 (匈牙利)钢琴之王。创造了交响诗体裁,有《前奏曲》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大大开拓了钢琴音乐艺术的表现力。
7、舒曼 (德) 普契尼(意)
8、威尔弟 1813—1901(意)有歌剧《弄臣》《茶花女》。
9、比捷(才)1838—1875 (法)有歌剧《卡门》。
民族主义
1、斯美塔那 1824—1884 (捷)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和民族歌剧的创始人,有歌剧《被出卖的新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首是《沃尔塔瓦河》)。
2、德沃夏克 1841—1904 (捷)有《自新大陆(第九)交响曲》等。
3、巴拉基列夫小组:是19世纪以来的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核心组织,又名“五人团”是,巴拉斯列夫、鲍罗廷、居伊、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他们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开拓民族音乐的发展道路。
4、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有舞剧《天鹅湖》《悲怆第六交响曲》《1812序曲》等。
5、约翰-施特劳斯 1825—1899(奥)圆舞曲之王,(老约翰是圆舞曲之父)有《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
近代
1、德彪西 1862—1918 (法)有《大海》。
2、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 z(苏联)有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3、圣-桑 1835—1921(法)有管弦乐套曲《动物狂欢节》,由14曲组成。
4、格里格1843—1907(挪威)有《培尔-金特》第一第二组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