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手挽手 一、教学目标: 1、“阳光牵着我的手”,大家“拍手拍手”,我们衷心祝贺“祝你快乐”,向“海峡两岸小朋友”问声好。人们的友情传递、表达,莫过于音乐。本课四首作品都是集中反映了这一主题,让我们在音乐的熏陶下歌唱团结、友谊,发扬文明新风。 2、在聆听《祝你快乐》乐曲及《彩桥架到台湾岛》歌曲的感悟中,分别编创集体舞与现代舞进行表演。 3、在表演《阳光牵着我的手》、《拍手拍手》实践中,学习二声部唱与奏,使音乐表现更为和谐丰满。 4、掌握重音记号“>”,使其在音乐表现中强化感染力。 二、教学内容: 1、聆听《祝你快乐》 2、聆听《彩桥架到台湾岛》 3、表演《拍手拍手》 4、表演《阳光牵着我的手》 三、教材分析: 1、铜管乐合奏《祝你快乐》是一首铜管乐合奏曲,乐曲热情欢快、充满朝气,给人以轻松、快乐的感觉。乐曲首先以主题旋律的最后4小节为引子,乐队齐奏;然后出现了完整的主题,贯串于主题的前半拍休止的弱起节奏,使音乐更显活跃,富有动力——这一主题通过配器的变化反复一次,这一部分的副题,节奏较为舒展,旋律线条作上下回旋,富有歌唱性;在主题再次反复后,进入抒情、优美的中段,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最后,乐曲再现主题,在欢乐、酣畅的气氛中结束。此曲又由词作家晓光填词改编成歌曲。歌中的歌词十分贴切的诠释了乐曲的内容。 2、歌曲《彩桥架到台湾岛》 台湾岛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一样同属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这首歌曲表达了海峡两岸儿童的心声——统一祖国。 歌曲基本上由两个段落构成。第一段采用较短的句式,旋律的重复以及切分和八分休止的节奏,显得活泼、轻快。这里看似对景物的描绘——艳阳、白云、七色彩虹,采用写实的手法,实质上是借物抒情,表现了孩子们纯洁无邪的快乐心情,同时也为第二段中虚拟的“七彩桥”作了铺垫;第二段是歌曲表现的主题所在,以化实为虚的手法倾吐了孩子们企盼祖国统一、渴望友谊交流的强烈愿望。 3、歌曲《拍手拍手》 这是一首颂扬和倡导精神文明风尚为题材的儿童歌曲。歌曲吸取了少年儿童生活中的几段情景,反映了少年儿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歌曲为分节歌,由主题和副歌构成。主歌部分包含两个平行乐句。两句旋律均自上而下作和弦分解进行,在句末的八度上行跳进,使曲调显得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副歌部分也是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的乐段。乐句的前半句是由两个四分音符在高音区形成的节奏性音调,简洁而有力,富有形象地表现了孩子们响亮的掌声和兴高采烈的神态;后半句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唱出了他们对文明新风的热情赞美。歌曲的句中及句子之间频频穿插了伴以掌声的间奏,既突出了主题,也增添了欢乐的情趣。 4、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 这首歌的歌词十分精炼,含意深刻,它表现了新世纪的少年儿童热情乐观的精神风貌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歌曲为2/4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的旋律以五声音调为主,上下句对称,节奏生动活泼,明朗的音调表现了孩子们在党的阳光下幸福成长的欢乐心情。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寒假生活中关于音乐的交流。 ·对每一位给予表演的学生以掌声。 2、歌曲《拍手拍手》?? (1)设问:什么场合会出现掌声?掌声能表达什么情感? (2)聆听歌曲《拍手拍手》范唱。 设问:歌曲有什么特征?(以拍手掌声穿插在歌曲中间。) (3)再听一次范唱。听一听歌曲有几部分组成? (4)学唱主歌部分。 ·听范唱。 设问:这部分曲调有什么规律?有没有基本相同的曲调?(每句的开始都是附点八分音符;第一、第三句基本相同。) ·学唱曲调:以自学为主,配以组为单位的竞赛(注意八度大跳的音准)。 ·齐唱曲调,在间奏处加入拍手(××)。 (5)学唱副歌部分: ·听一听、唱一唱: 5 — || 3 — || 6 — || 4 — || 3 — || 1 — || 4 — || 2 — ||
5 — | 5 — || 3 — | 3 — || 5 — | 3 — || 3 — | 1 — || ·听第二部分曲调范唱。 ·把学生分为二组,分声部学唱。 放慢速度学习,在音准、节奏有把握时再逐步恢复速度。 ·加入重音记号,加入拍手,唱好副歌部分的曲调。 认识重音记号“>”:标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得加强、加重。 (6)完整地、欢快热情地唱好全歌曲调(重点:二声部和谐)。 (7)填入歌调,有感情地演唱。 (8)设问:歌曲间奏处除按曲谱上节奏拍手外还可作怎样的节奏变化? (9)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表演,使歌曲的气氛更为热烈。 (10)小结:我们大家手挽手,发扬文明新风。 3、歌曲的巩固 以领唱、合唱形式分小组练习,学生作出评价。 4、小结 第二课时 1、组织教学 2、欣赏《祝你快乐》 (1)初听乐曲。 设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 (2)细听乐曲。 学生合着乐曲轻轻拍手或敲击打击乐。要求:当你听到音乐(情绪)变化时,就变换另一种形式或停止拍击;在听到相同的音乐再现时,用相同的方法再次拍击,以示乐曲的分段及结构。 (3)讨论演奏该曲的形式及乐器。 合奏、铜管乐合奏,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演奏图。 (4)边看教材中的图形谱及其歌词,边跟音乐哼唱。 (5)再深入讨论乐曲的情绪(包括乐曲分段的情绪),并根据三段不同的情绪,设计集体舞动作。 (6)合着乐曲声,以组为单位试跳集体舞,群策群力进行修改。 (7)完整地合着乐曲边跳边唱,分组表演。 3、歌曲复习。 (1) 复习歌曲的旋律。 (2)分组排练,表演。 (3)评价 4、小结。 第三课时 1、组织教学 2、聆听《彩桥架到台湾岛》 (1)初听歌曲:听读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设问:“彩桥”是什么桥,是不是真正的桥?彩桥为什么要架到台湾岛? (2)细听歌曲,讨论上述问题。 (3)看着歌词合着歌曲录音哼唱。 学唱:“海峡两岸小朋友,站在桥上问声好”。 (4)设问:用相隔一小节轮唱形式演唱,表达什么样的情绪?(两岸小朋友争先恐后地问好,急切地盼望祖国统一,象征全国小朋友的团结与友谊……)? (5)用热烈的情绪,表演这一片段。 3、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 (1)欣赏歌曲范唱:了解歌曲内容与情绪。 (2)再听范唱。设问:“阳光”的含义是什么? (3)看谱听教师范唱第一乐段曲调。设问:哪一句基本相同,哪一句基本相似? (4)分组学唱第一乐段曲调各乐句。 ·找出相同曲调乐句和相同的节奏。 ·八度大跳的音准练习。 (5)学唱第二乐段。全班分成两部分,各唱一个声部。教师分别范唱二声部的曲调。 ·各声部学生自学自己声部的曲调,说说需要帮助的乐句,师生一起练习解决难点。 ·唱平行三度的二声部音列 ·重点练习3、4两个乐句: ·唱好第二乐段二声部曲调,注意音准与和谐。 (6)以稍快的速度、热烈的情绪唱好全曲。 (7)填入歌词 重点:合唱部分——分声部唱 ·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8)设问:“阳光”、“太阳”的含义是什么? 理解“阳光牵着我的手”?师 (9)充满活力地唱好歌曲。 4、学生谈收获。 [em04]我也是在论坛里下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