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过了两年还有人拿这造舆论[em06] 没有春晚大家就不知道《吉祥三宝》吗?怎么老有人拿这说事[em18]
艺术是属于世界的,世界是没有范围限制的。所以不管是哪里创造出来的,都是人类的瑰宝。值得所有的人去珍惜。不要再给别人看笑话了。
《吉祥三宝》创作要早于《Le papillon》,是布仁巴雅尔十几年前女儿诺尔曼三岁的时候、作为送给女儿的生日礼物而创作的,写给她的女儿听的。这歌是直到现在才被唱片公司收录的。而唱歌的英格玛是布仁巴雅尔的侄女。布仁巴雅尔自己的女儿已经15岁了。没办法唱这么纯真的声音了,所以找了英格玛来唱。《LE PAPILLON》是出自法国儿童同名电影,在法国票房突破2亿元的「Le papillon」出品在2004年,蝴蝶曲由配乐家 Nicolas Errera创作。
歌曲曲风结合了蒙古族说唱艺术(歌曲开头)和蒙古族长调。歌词的唱法得口音是西部蒙古人的,曲调是东部蒙古人的风格!我觉得绝对是一首蒙古歌曲,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总是见不得别人好,要不然日本人不怕中国人呢,老有一部分人没有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勃兴意识,有的只是功利心。
从本质上讲《Le papillon》和《吉祥三宝》无论从动机、调性、曲式结构上根本没有半点关联。。《Le papillon》是典型的西洋和声小调中间用了同主音大小凋转调;而《吉祥三宝》是民族小调,中间用了蒙古族的长凋。演唱形式上也有区别,《Le papillon》是两个人物的对话,《吉祥三宝》是三个人的交流。况且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早就是大家常用的手法,比如有首老歌叫《逛新城》也是父女问答,单从形式上认定《吉祥三宝》是抄袭《Le papillon》的话未免有些太片面。
另外《吉祥三宝》的歌词是通过爸爸妈妈孩子的问答诠释了天-地-人,属典型的中国文化。而法国的《Le papillon》无论从作曲、编曲、演唱、录音技术和制作上都和《吉祥三宝》不在同一档次上。
最后指出的是:
正是由于我国落后的音乐环境和发行体制,造成了早在11年前就创造好的吉祥一直被埋没,仅仅在个别团演中演出,一直不为大家熟悉,也许在做为国际间民族交往演出中被法国人赏识并借鉴,如果吉祥三宝在被法国人大胆用在电影前就已经流传,恐怕法国电影也顾忌三分而将少了这首蝴蝶曲。
诉后认定:吉祥不存在抄袭说,法国人反而有点猫腻,这是我们的尴尬,谁叫我们的音乐环境和影响这样落后呢
================================================
其实,在坛子上dalai对蒙古音乐是最有发言权的,你来补充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4 15:07:4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