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delssohn《无词歌》 Daniel Barenboim演奏
门德尔松(1809-1847)德国作曲家,生于汉堡,《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无词歌》、〈第五 交响(宗教改革)》都是他的代表作品。门得尔松的作品优美见长。好似花园漫步。迎面而来的是 一股股清凉和煦的风,伴随着沁人心脾的气息。 无词歌是门德尔松独创的一种小型器乐曲体裁,多用于钢琴曲。常以主调音乐手法写成,旋律富有 很强的歌唱性。也被称为无言歌。 浪漫派的时代,钢琴音乐的潮流是从传统的四乐章奏鸣曲,转向随意的、可长可短无拘无束的独立曲式,包括各种舞曲、组曲、夜曲、即兴曲、变奏曲、叙事曲、谐谑曲以及标题诗化的钢琴曲,就像我们在舒曼、肖邦、勃拉姆斯乃至李斯特的作品年表上看到的那样。虽然这批浪漫派精英也多少都写过几首传统的奏鸣曲,但他们的钢琴音乐的主体部分或者说精华部分,显然不是建立在传统奏鸣曲之上的。仅是这一点就跟贝多芬和舒伯特有所差异了。通常这也被认为是古典派和浪漫派的一道分水岭。而这道分水岭,最初就是出现在门德尔松的键盘上。他的钢琴作品不很多,《无词歌》要算代表作了。 陆续写了15年(而他总共才活到38岁!)的《无词歌》,分为八卷出版(作品第19,30,38,53,62,67,85,102号),每卷各是六首,加起来总共48首。都不长,但每一首都有歌唱性旋律及其伴奏,都是完整的歌曲形式,名符其实的“无词歌”,精致、隽永、妩媚可人且富创意。
弹这样的曲子无须炫技,乐感比技巧重要。秀气,柔媚,有抒情的歌唱性,加上清晰、饱满的录音,就是好唱片了。当然,你若更想听名家演奏,那么巴伦勃依姆的版本(DG 437 470-2)应该可以满足你了。 1.甜蜜的回忆 2.优雅感伤的a小调 3.A大调猎歌 4.A大调,无标题 5.升f小调,无标题 6.g小调,威尼斯船歌No.1 7.降E大调,无标题 8.降D大调,无标题 9.e小调,无标题 10.b小调,无标题 11.D大调,无标题 12.升f小调,威尼斯船歌No。2 13.F大调,无标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2 13:24:1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