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关于“超女”现象的讨论

15
回复
80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看到洪啸网以及其他一些媒体对于超女现象的褒贬进行了宣传和报道,我想我们作为音乐教师有必要对超女现象谈谈一谈各自的想法。

下面引用2个典型的观点,见下面的帖子:

 

 
发表于 2006-5-2 1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对方:文化部原部长刘忠德狠批超女破坏教育

相关文章:

本文由洪啸音乐教育网友 黄沙荡荡 推荐

   刘忠德三批超女破坏教育

 昨天,全国政协常委兼教科文卫体主任刘忠德>就其批评超女一事召开说明会。他再次强调,超女现象存在对嗌倌甑亩竞Γ?越逃?羌?笃苹担?⑷衔?愕缱芫肿魑?芾聿棵偶喽焦芾聿涣Α?

超女收视率越高毒害越大

  说明会上,刘忠德再次强调,文化产品不能完全由市场来选择。超女是被市场选择的,但究竟是因为好还是因为坏而被市场选择的呢?有关部门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

  刘忠德指出,说得极端一点,毒品能创造更高价值,为什么不让它存在呢?收视率高不一定好,低也不一定坏。作为一个在电视上播出的节目,每个人都有权批评和抗议,应当提倡讨论,支持正确的舆论。

  刘忠德表示,广大观众不要在笑声和娱乐中受到毒害。超女的毒害在于参加者和观众受到错误引导,认为不用努力就可以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从艺术角度看,像超女这样一夜成名是不可能的,是违背艺术规律的。超女的收视率越高,毒害就会越大。

  超女对教育是极大破坏

  刘忠德表示,超女现象对教育也是极大地破坏。作为文化教育工作者,我非常着急。年轻人应该分秒必争地学习,而超女却在宣扬一夜成名和暴富。“看超女让很多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很多人给我打电话。有一个北大的教师,一直想提出反对超女,但又怕跟超女的支持者产生矛盾。有的父母哭着跟我讲,看着孩子们看超女节目急得要哭,但没有办法。很多老师也特别着急,都在呼吁把这个节目停掉,还青少年一个健康的环境。”

  刘忠德指出,社会自有公论,尤其是老师的观点更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绝大多数人是有良知的,孩子是无可指责的。现代孩子们思想领先,富于创造力,能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中华民族的进步,但关键还是在于引导。

  回应各种反对意见

  昨天,刘忠德对批评超女之后社会上的各种说法给予回应。“有人表示超女是孩子的事,大人不要去管。正相反,(我认为)孩子对是非还没有明确的判断能力,就是要大人来管。有关部门说超女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知道他们说的积极意义表现在哪里。有人说超女去年为国家创造几十个亿,但(我认为)不能以整个社会的堕落换取几十个亿的收入。”

  刘忠德说,有文化学者就超女问题提到宪法,他认为不要随便就拉到宪法上去。刘忠德还直接提醒天娱公司负责人,不屑刘忠德可以,但不顾社会舆论是不行的。“我有我的看法,不需要跟他们直接争论。但提醒他们要头脑清醒,不要掉引钱眼儿里去。”刘忠德说。

  不相信超女能拿到批文

  刘忠德表示,对超女的态度和看法,不是在4月20日中国剧《天鹅湖》发布会时才有的想法,而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了,而且提出的批评是有理论基础的。

  他说,关于类似超女的活动,能在广电总局网站上查到相关文件。文件相关规定一共有10条。批文中规定,超女这类节目“必须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原则,各类赛事活动要积极向上、健康高雅、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体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在电视上还是看到这些孩子在出丑,在满足一些人的猎奇心理。市场选择超女,但有关部门要有清醒的头脑。

  文件中第四条指出:“全国性或跨省(区、市)赛事活动参与性强,影响面广,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对赛事活动的播出加强把关,不得随意炒作,避免炒星、追星等负面效应。分赛区活动不得在当地省级卫视播出。播出的节目要力戒庸俗、低俗的现象,不能迎合少数观众的猎奇心理、审丑心态。”而之前4月22日中午12点45分播出的海选节目,前后共3个小时,内容跟去年类似,唱歌不好听,还穿着奇装异服,多以选手出丑搞笑为主。超女的分赛区活动已经上了电视,本身就是违规的。刘忠德说:“这对社会有不好的影响,我们不能光看到它给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收视率高不一定是好作品。”

  对于超女活动,刘忠德表示不相信这样的活动能够拿到批文。即便真的是拿到了批文,那么我对这个活动是不是在按照文件执行表示质疑。刘忠德指出,有人说超女在宣传积极向上,那是虚假的。超女主办方表示有批文,但也没按照批文执行。

  有关部门要严肃对待

  “有关部门要严肃对待自己已经公布的文件。”刘忠德指出,前不久在电视台上播出过“电视节目中不允许插播广告”的文件,但在宣布之后,各电视台仍一直都在插播。

  刘忠德表示,网民和超女本身无可非议,而管理部门和主办机构要有责任感。管理文件内容非常好,如果按照文件内容的要求执行,我就不用说这些话了。有关部门要注意已经颁发的文件的执行力。

  他同时表示,自己只是以个人身份发表这些观点和看法。超女节目取消不取消,是有关部门的权力。但有关部门不能在发文之后不按规定办事、不监督管理,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并且认真执行各种批文所规定的内容,政府部门要有威信。

  -本报记者 彭国宇

  追访

  广电总局未作回应

  本报记者于路报道 昨日,刘忠德再次质疑超女,指责其没有按照正规批文的内容执行,同时直指广电部门监管不力。为此,记者再次致电广电总局,却没有得到正面回应。

  此前接受记者采访的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这次没有回答记者的问题,而是让记者先与广电总局宣传司办公室联系。但记者几次致电宣传司办公室,始终没人接听电话。

  相关

  超女杭州赛区启动

  本报记者马莹莹报道昨天,“2006超级女声”杭州赛区正式启动。前超女何洁来到报名现场引起了现场不小的骚动,截至记者发稿时,杭州赛区第一天的报名人数就达到了两千多人。

  昨天下午2点半,一身简单的休闲装打扮的何洁来到杭州赛区的报名现场,为选手们加油鼓劲,并现场演唱了去年“超女”主题曲《想唱就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 15:32:4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5-2 15: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超女驳斥原文化部长的声音:

社会青年回应部长批“超女”--致原文化部长刘忠德公开信:我们缺钱无法高雅

 

新闻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尊敬的全国政协常委兼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中国演出家协会主席刘忠德爷爷:

您好!

欣闻您对青少年的成长很关心,并且三番五次、苦口婆心的呼吁青少年远离“俗文化”,多多接近高雅艺术。在此,对于您的这份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属于听着“四大天王”的歌,读着金庸武侠小说,看着美国大片,伴着香港电视连续剧长大的那代人。但是我绝对不承认自己是被“超女”毒害的青少年,相信我的同龄人也同样不会承认。我觉得您太低估了您的孙辈们的鉴别力与欣赏水平。当然,我不排除我们这代人中的某些人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但那只是个案。我想即使没有“超女”的出现,“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心理同样也会出现,并且不只出现在我们这些80、90年代的人身上。

  另外,如果一档娱乐选秀节目就能够毒害我们一代人,那么我们这代人不是太逊了点?我们中国还有什么希望?我们整个民族还有什么资格在21世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即使您凭借着您手中的权利,将“超女之流”彻底清除干净,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无菌的真空成长环境,那又有什么用?难倒在我们长大之后还需要您再为我们支一个保护伞?难道我们再回到文革,将所谓的毒草一烧了之?

  作为80年代出生的人,我们并不抗拒您所说的高雅艺术。在某种环境下,我们也会舍弃流行来聆听古典,并且会有想听一场音乐会的冲动,然而我们的这些冲动却被高额的门票拒之门外。有时我们也会有学某件乐器的想法,然而高昂的音乐班学费常常使我对于自己的这个想法感到可笑——难道您不知道艺术类专业的学费高得足以让我们这种工薪家庭的孩子羞于向父母提出任何要求吗?难到您不知道音乐会只能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才有,并且一张门票贵得等于我们三口之家一个月的生活费?

  我们为什么喜爱甚至追捧“超女”?那是因为“超女”的低门槛。参加者没有报名费之忧虑,欣赏者也没有门票之负担。我只要想唱就可以唱,并且还有老师的免费评点,尽管某些老师的言论有点尖锐,但是我们中国人不是有句古话叫做“忠言逆耳”吗?略带讽刺的评点恰巧打碎了我们许多人的明星梦,让我们安心学业,这有什么不好的吗?这不是为铲除“一夜成名”的思想做出了不少贡献吗?

  中国的青少年太需要个性了,因为我们比起国外的同龄人,就像是一个模子中刻出来的一样,我不想别人嘲笑我们中国小孩只是个背书机器。所以您认为在“超女”中出现几个搞怪的选手就是大逆不道,那么我认为您已经落后这个时代了,您真的不懂现代人的思想,特别是您孙子辈这代人的思想,我不想把您比作《家》中的高老太爷,但是您却让我想到了这样一个人物。

  听说你是中国演出家协会的主席,那么我倒想问问您,为什么各类所谓高雅艺术的演出门票那么贵?您口口声声说要我们多欣赏高雅艺术,可是您和您那帮同事却将门票定得那么高,我真的不想怀疑您的动机,但是我不得不往那方面想。

  听说您一手栽培的所谓中国剧《天鹅湖》将要上演,希望它的门票不要太贵,希望它不只是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上演,希望您以全国政协常委兼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身份向教育部提议加大对于中小学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投入,希望您能够为寒门学子解决些实际问题,希望您能够让各高校不再招收所谓的“条子生”,让所有的学生真正站到同一起跑线上,希望您能想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不再让我们遭受“高考移民”之苦,希望您让所谓的建校费彻底停收,希望您能够让公办学校不再打着“名校办民校”的幌子借机敛财。

  最后还希望您不再担任诸如“中国汽车形象大使选拔赛”、“全国房地产模特大赛”之类活动的评委了,因为这些活动在我眼中比“超女”更加低俗、更加有害青少年的成长、更加有辱艺术之名。其实您该做的事情真的很多,何必与“超女”过不去呢?这种小事犯不着让您牺牲那么宝贵的时间来召开所谓的新闻说明会。真的!作为全国政协常委,您的责任太重大了,您的时间太宝贵了,何必热衷于这类“娱乐”作秀活动呢?

  一个80年代出生的人

  2006年5月1日

    作者:高杰

 
 楼主| 发表于 2006-5-2 1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6-5-6 1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昨晚刚看完06“超女”长沙50进20的比赛,没有高杰所谓的追捧,更没有刘忠德爷爷(先说一下,我也是80那批的)的愤愤,只是欣赏,只是娱乐。我想新事物的出现定有它的必然性,也必然与旧事物产生斗争,况且流行与古典、俗与雅的问题一直斗争了几千年。不过对高杰所说的教育观点我倒有些赞同,中国的孩子已经在温室里呆了好多年,如果再不给点风浪,也许以后的中国真要变成一个大温室了。。。
 
发表于 2006-5-6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em06][em06][em06][em06][em06][em06]
 
发表于 2006-5-8 1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封回信让我有胜读十年书之感

 

一个字——好!

 
发表于 2006-6-10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6-6-22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 `你是干部,要文雅,我们是小民,要快乐`

怎么了啊

我们有什么错啊?

 
发表于 2006-6-22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假在丹巴看土碉楼,住在支书农布家,她家的三个女儿都喜欢超女,当时觉得挺惊讶的,没想到超女的风都刮到藏滇边境的山腰上了。二姑娘还唱了周笔畅的歌给我听,这种快乐很单纯。娱乐的本身是轻松的,我觉得不应该给它扣上太过沉重的帽子,形形色色的人有各种各样的爱好和审美尺度,如果大家都“高雅”了、“统一”了,那这个世界也就“单一”了!我也看“超女”,用一种欣赏的眼光,舞台应该是大众化的,表演更应贴近生活,而不是遥不可及。毕竟“想唱就唱,唱得响亮”是件快乐的事。

 
发表于 2006-6-27 1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完没了类似“超女”的文化活动,好处似乎人所共知啊~~~怎么还在那里坚持跑呢

“超女”现象有利有弊。从兴起到盛行带来的更多的是行业上的消费利益,如果要对此现象加以限制抑或是取消的话,就阻碍了这些行业的发展,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发表于 2006-6-29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看来咱们论坛不少老师都是支持超女的哦! 昨天我有好几个学生都去广州参加超女的预选赛了,我没有说反对她们,倒是很支持她们去参加这样的活动,去锻炼一下,不好吗? 

[em08]
 
发表于 2006-6-29 2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聪明的商业行为,策划人很厉害:为普通老百姓,主要是其中的青少年,提供了对于选拔喜爱的歌星的发言权(短信投票决定她们命运),这一点是吸引无数人的主要因素吧。商家因此赚取了大笔的短信费、广告费等。

当然也为想成为名星的普通少女们提供了机会。(这一点很不错)。

既有浮躁的一面,也有给普通人提供机会的好的一面吧。

 
发表于 2006-7-20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商业行为与教育行为的大比拼!!!!![em01][em01][em01][em01][em07][em07][em07]
 
发表于 2006-7-21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是持反对态度,作秀的成分太大,但也认为不能一棍子打死,毕竟是娱乐大众而且效果很好。虽然我一次也没看过,甚至第一次有人问我超女我都很茫然“谁阿?”,毕竟各有所好,问题是青少年受其影响太大我觉得很不好,贫民文化越来越热,为什么?关键是娱乐导向,就像现在的电视剧,10部有9部讲婚外情。

 
发表于 2006-8-4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orro在2006-7-21 16:16:00的发言:

我个人是持反对态度,作秀的成分太大,但也认为不能一棍子打死,毕竟是娱乐大众而且效果很好。虽然我一次也没看过,甚至第一次有人问我超女我都很茫然“谁阿?”,毕竟各有所好,问题是青少年受其影响太大我觉得很不好,贫民文化越来越热,为什么?关键是娱乐导向,就像现在的电视剧,10部有9部讲婚外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