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四上跳柴歌教案

1
回复
62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6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跳柴歌

教学内容:

1、  唱:《跳柴歌》

2、  听、动:欣赏、学跳黎族的“竹竿舞”

3、  拓展:黎族的文化习俗

教学目标:

1、  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跳柴歌》;在跳竹竿舞时,动作协调、合拍。

2、  通过学习跳竹竿舞,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3、  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习,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黎族的歌曲、舞蹈和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复习歌曲

二、欣赏导入《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1、师:接下来我们要听的歌曲中赞颂的是我国的大好 

河山,你从歌曲中听到那些景色了?                          生:五指山、万泉河

2、师:你知道五指山、万泉河位于我们国家的什么地方吗?     

师:这些美丽的景色藏于我国美丽的海南岛,那里气候温湿

、风景秀丽、四季常青、物产丰富,还有雄伟的五指山和秀      生:海南省

丽的万泉河,现在那里也已经被开发成为旅游圣地了。

(播放课件,展现秀丽景色)

三、竹竿舞教学

1、师:黎族是最早居住在海南一带的民族,黎族妇女精于纺织

黎族人民每年三月初三这天各村寨的黎族同胞聚会在旷野上,

举行射箭比赛、黎族男女吟歌对唱、跳竹竿舞等有浓郁特色

的民俗民风活动。在黎族人民的眼中,竹可以当柴,跳柴是

他们民间流行的一种游戏。竹子相打会发出卡卡的节奏声,所

以他们也编了一些节奏来配合这种舞蹈。

下面这条节奏就是最简单的舞蹈节奏(出示节奏卡)

2、师:你能借用身边的东西模仿出这个节奏吗?             生敲凳子、地板等物

(以小组为单位打节奏)

3、师:谁愿意上来试一试手持竹竿打一打这个节奏?          请六——八位学生演奏

师:你们打的真不错,请你们做小老师带我们一起打竹竿好吗?  小组打节奏

4、师:跳柴必须体现出跳,谁想来试一试怎样从开开合合的竹竿

中自由的穿梭呢?                                           请一到两位学生上来示范

5、师:你跳的很成功,你是如何跳好的能将你的经验告诉大家吗?学生介绍经验,或者让学

师:他为什么会被夹到脚,你有好的办法帮他解决吗?           生互相说一说如何跳好

6、师:我想请一个小组上来试试看好吗?                      小组示范

(整个跳的过程中循环播放《跳柴歌》)

四、新歌教授、歌舞表演

1、  师:黎族人民爱跳也爱唱,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在跳柴时边   (播放歌曲)

跳边唱些什么呢?

2、  师:你听到了什么内容?                                  五指山、万泉河……

3、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学唱《跳柴歌》,体会黎族人民的快乐吧。跟琴学唱,注意弹跳的感觉

按分句、连句、全曲的步骤跟琴练习,努力表现出歌曲的弹

跳性和快乐的情绪。

4、师:你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如何?                          欢快活泼的……

师:每一句歌词都表现出黎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颂,你觉得

歌曲中什么地方轻轻唱才能表现他们的快乐呢?                 生:每一句话的最后两个字

5:师:那就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唱出黎族人民的心声吧。

(播放歌曲,跟音乐演唱)

6、师:咱们现在既会唱也会跳竹竿舞,就请同学们跟着音乐纵情的歌舞吧。

以小组为单位,一组上来表演,其他小组为他们演唱。               小组协作表演

7、师:说说你觉得哪个小组表演的最好,为什么?                  小组互相评价

8、师:其实还有很多老歌也在歌唱着美丽的海南,让我们继续来

欣赏聆听美丽的万泉河吧。(播放《万泉河水清又清》)

9、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唱《跳柴歌》,还学会了

“跳竹竿舞”的基本舞步,下节课咱们继续进行“竹竿舞”的

创编和练习。

                                                   常州雕庄中心小学  林燕

 
发表于 2006-9-7 1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em0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