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哪位老师有苏少版四年级第七册音乐教案?谢谢了。

4
回复
698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9 1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m04]请问哪位老师有苏少版四年级第七册音乐教案?谢谢了。

我的邮箱:wy_nyy@sina.com

 
发表于 2006-11-6 16: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需要呀 !我的邮箱wjh.zsyf@yahoo.com.cn

 
发表于 2006-11-6 1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要

 

苏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蓝天白云 

第一课时      <<朝景>>      <<我爱我的家乡>>   

第二课时      <<蓝天白云>>  <<捉泥鳅>>         认拍号:四四拍

第三课时      <<放风筝>>    <<美丽的黄昏>>      

第四课时      竖笛 <<小白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背唱歌曲《我爱我的家乡》,激发热爱祖国之情。

2、熟记管弦乐组曲《朝景》的主题旋律,积累音乐体验,从歌曲中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引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熟记《朝景》的主旋律,体会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感受音乐如何来描绘景色。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家乡的美好景物编成新词,唱出来。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

二、欣赏《朝景》

1、让学生带问题欣赏。

师:这是描写的大自然中的一个景色,听听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是描写的早上海面上太阳升起来的景色。)

2、介绍乐曲。简单介绍歌剧《培尔金特》的故事情节。

3、在次欣赏,听出曲中一直在重复的主旋律是什么,哼唱出来。

4、用钢琴带领学生哼唱主旋律。

5、重点欣赏开头部分。

请学生说说主旋律重复了几遍,每一遍的音色有什么不一样?

(在太阳从海面升起来前,大地在慢慢苏醒,长笛和双簧管在交替的演奏,直到弦乐出来,太阳升起来。)

6、完整欣赏,让学生想象乐曲所要描写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三、学唱歌曲

1、导入。

师:我们眼前刚浮现的是美丽的异国风情,现在来看看我们的祖国,看看祖国有多美有多伟大。

2、欣赏歌曲

3、了解书中的景色。

请学生说说书中唱了我们祖国哪些景色,老师加以补充,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4、跟琴演唱。

5、解决难点, 将歌曲中自己认为比较难唱的乐句找出来,一起唱一唱。

6、引导学生加入感情演唱。

师:我们的祖国美不美?我们是中国人,你自豪吗?让我们来赞美我们的祖国吧!

7、创编歌曲。

让学生把自己家乡的美好景物编成歌词,来唱一唱。

四、结束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唱歌曲《捉泥鳅》,能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体会儿童在大自然中嬉戏的愉快情绪。

2、欣赏童声合唱《蓝天白云》,进一步体会在大自然中尽情歌舞的快乐与自在。

3、认识四四拍的拍号并知道其意义。

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时候、声音富有弹性和童趣。

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的演唱,四四拍强弱规律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说一说

1、老师: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请大家所说平时最喜欢玩些什么?

2、老师:进老师带大家到乡村去,看看那里的孩子喜欢做什么。

二、学习歌曲

1、播放歌曲——听一听

老师:歌曲中提到了那些景和物?

学生:池塘、雨、田野、泥鳅。

2、看歌谱——读一读

1)老师:请你想象当时的天气,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在那样的环境中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2)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后半段读出急切的情绪。

3)有节奏的读歌词,老师用琴弹出旋律,为朗读伴奏。

3、游戏:捉泥鳅——找一找

1)仔细观察歌谱,找出节奏相同的乐句,老师用彩色粉笔在节奏相同的小节勾出“泥鳅”的线条。

2)找出旋律相同的乐句,换一种颜色在旋律相同的小节勾出“泥鳅”的线条,并唱唱歌谱。

4、演唱歌曲——唱一唱

注意:同音反复时口齿要清晰,音高要一致,不能晃动。

三、四四拍的学习——认一认

1、观察这首歌曲每小节有几拍。

2、读做四四拍。

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3、联系:在谱上表出强拍和次强拍。

4、声势训练——拍一拍

5、选择你喜欢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四、欣赏《蓝天白云》

1、导入: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大地象刚刚洗过一样清新,天蓝蓝的,云白白的。听——小伙伴们也唱起了歌,跳起了舞,弹起了琴。请欣赏童声合唱《蓝天白云》。

2、出示歌词,请学生自由地读一读,说说感受。

3、老师:歌曲中唱到的“六弦琴”是指什么?

4、学生欣赏童声合唱《蓝天白云》第一段,提示:这是一首四四拍的歌曲。请大家思考:你准备怎么表现歌曲欢乐的情绪。

5、欣赏完整的歌曲,按学生的设计分组表现歌曲。

五、小结——想一想

老师:想一想今天的歌曲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都是四四拍。情绪都很欢快。

老师: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世界很可爱、多姿又多彩,美妙的世界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我们也努力学习,容纳感世界变的更美好。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敢于表现自我,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2、用优美、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美丽的黄昏》意境。

3、同过三部轮唱的学习和实践,让学生感受、体验美妙的和声效果,唤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点: 用优美和谐的声音体验美妙的和声带来的音乐意境。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三部合唱的能力,演唱时要做到均衡、和谐。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欣赏审美体验

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美丽的风景,欣赏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画面描写的内容。(美丽的黄昏景色)

2、为这一美丽的景色配上一段音乐或歌曲,你选择的情绪、旋律、速度、力度分别是怎样的?

3、请学生唱唱或创造一首描写黄昏景色的旋律和歌词,并大胆表现。(学生热烈讨论)

4、请学生们回答以上问题,哼唱创作的旋律和歌词。老师给予肯定和正确的引导。

三、学习歌曲,体验歌曲意境

师:有一首欧美歌曲是描写黄昏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

1、聆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学生听辩节拍,掌握强弱节奏。

2、全体学生轻声跟老师演唱。

3、视唱歌曲旋律并填词演唱。

4、男、女生分别演唱歌曲。

四、设计场景,进入角色

1、学习二部轮唱《美丽的黄昏》

师:有一个旅行团到欧洲一个国家参观旅游,到了傍晚,导游告诉游客,这里的黄昏景色特别美,请他们去欣赏,感受异国风情。由于人比较多,路面比较窄,需要分两组去观看,一组走在前面,一组走在后面。

(1)二声部轮唱练习

学生分两个小组练习,第一个小组走在前面形成一个外圈大圆,第二组学生走在后面, 大圈里形成一个小圆,学生一边欣赏黄昏景色,一边演唱歌曲。

(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都很高,课堂气氛热烈。优美、和谐的二部轮唱在教室中回荡)

2、学习三部轮唱《美丽的黄昏》

师:第二天又来一个旅行团,到了傍晚,导游带领他们去参观黄昏景色,可是第一天去的人还想去,因此就分成三组去观赏。

(1)三部轮唱练习

学习分成三组练习,和前面一样。

(优美和谐的声音与美丽的黄昏景色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流动的画面。学生在活动中较好的演绎了歌曲。)

(2)教师总结

五、即兴创作,增强歌曲意境。

师:我们在欣赏《美丽的黄昏》时,听到远处教堂里传出的钟声。现在请学生们闯编节奏,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表现歌曲意境。

1、分小组进行活动。

2、奏一奏、演一演。

3、歌曲,加入伴奏,全体学生演唱。

六、下课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彼得与狼》    
第二课时   《森林水车》  《绿色的祖国》   
第三课时   《第一交响曲》《卡农曲》

第四课时   《银色的桦树林》 了解美国乡村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彼得与狼》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探索西洋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圆号等乐器的特点,了解它们及塑造的音乐形象之间的联系。

2、通过听商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懂得一个道理:任何貌似强大的敌人并不可怕,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和它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西洋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圆号等乐器的特点,了解它们及塑造的音乐形象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请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回忆以前听过的用音乐形式讲的故事,例如歌曲《小红帽》、《大鹿》,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等。

二、探索乐器音响

1、介绍这个交响童话中的角色,尝试用自己的声音模仿这些音色的声音,再听听作品中的音响,说说分别塑造的是谁的形象。

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音乐知识积累,互相介绍出现在作品中的乐器,老师做补充。

三、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1、完整听赏乐曲。

2、哼唱代表主人公彼得的旋律,当旋律出现时即可做一些少先队员走步的动作,以达到记忆该旋律的目的,丰富学生的作品“记忆库”。

四、课堂小结

学生说说听了这部作品后的感想,交流懂得的道理。

 

 

 

 

 

 

 

 

 

 

 

 

 

 
发表于 2006-11-6 1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森林水车》

2教唱《绿色的祖国》   
教学目标:
    1
、了解环保的重要性,植树造林让祖国更加美丽,天空变甜,天地变大。
    2
、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绿色的祖国》。
教材分析:
  
《绿色的祖国》是一首优美活泼的少年儿童歌曲,全曲中速,四二拍子,歌曲表达了植树造林给人们带来的美丽景色,我们在祖国绿色的怀抱中自由歌唱。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能认识环保的重要性,我们要爱护环境,做环保小卫士。
教学难点:
   
吐词清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绿色的祖国。》
教学过程:
 
一、欣赏《森林水车》

1、介绍歌曲

2、欣赏

3、请学生唱一唱

4、完成书上作业

二、学唱《绿色的祖国》
   
1导入:312是什么节?
       
学生:植树节。
       
老师:植树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
       
学生:〈略〉

2范唱:《绿色的祖国》        
   
3朗诵歌词——随琴模唱——随琴唱词——分段唱
   
4巩固练习                                                                               
     5
、感情提示:这首歌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情景。人们在荒山野岭中种植松杉果树,在河边栽下垂柳白扬,黄莺叫嘎咕嘎咕,布谷鸟布谷布谷,在这绿色的怀抱中自由的歌唱。
    6
、分组唱:单独唱、全班唱、领唱加齐唱。

三、回家作业:为歌曲配画。要求有创造性。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第一交响曲》《卡农歌》

教学目标:
    1
、感受乐器及其所塑造的形象、演唱形式及其所表达的形象。
    2
、感受轮唱的演唱形式的表现力,并能用适当的形式来表现音乐作品。
    3
、让学生在歌曲的欣赏感受音乐作品中森林的多姿多彩,同时引发学生思考:如果没有绿色,世界会怎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绿色的祖国》   

 二、欣赏《卡农歌》
    1
、教师播放录音范唱,学生仔细聆听歌曲的两个声部,加深对轮唱这一演唱形式的认识。
    2
、请学生说说自己所理解的卡农的意思。
    3
、教师讲解。
    4
、分声部演唱《卡农歌》。
       
感受歌曲的活泼流畅,感受和声效果的丰富而错落有致。
    5
、请个别学生演唱。
    6
、完整演唱歌曲《卡农歌》,要求演唱轮唱时要听听别人的声音。
 
三、欣赏《第一交响乐曲》第三乐章(管弦乐)
    1
、教师介绍《第一交响乐曲》。是马勒根据儿童画《猎人的葬礼》创作的一部音乐作品。第三乐章小调色彩,速度较慢,音色由淡到浓,烘托出承重而伤感的气氛。
    2
、欣赏乐曲《第一交响乐曲》
       
学生感受伤感的气氛。

3感受乐曲主题所表达的情绪。
      4
、再次欣赏《第一交响乐曲》,学生跟着演唱。

5、完成书上的作业。

四、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教唱《银色的桦树林》

教学目标: 学会运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型和后十六节奏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 :同学们 ,你们知道树木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 :涵养水分 、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教师 :你们喜欢什么树木 ?为什么

学生 :喜欢松树 ,它坚强 ;柳树 ,它柔美   

教师 :你们都知道哪些树木

学生 :松树 、柳树 、杨树 、槐树 、法国梧桐

教师 :今天我让你们认识一种新树 (出示桦树的照片

教师 :因为桦树是白色的 ,所以人们管它叫白桦树。

教师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加拿大的歌曲 《银色的桦树林 》。(介绍加拿大: 加拿大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白求恩就是加拿大人 、加拿大盛产小麦 、加拿大的冰球运动水平非常高 。)

二、学习歌曲:

(一)、突破歌曲难点节奏。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x xx x x||

(二)、学习曲谱

1听老师范唱歌曲的曲谱。

2学生不出声的随音乐默唱曲谱

3、学生随音乐唱曲谱

(三)、学习歌词

1听范唱,说说歌词的内容。

2有感情的读歌词

3随范唱心里默唱歌词。

4用中速 ,优美的情绪有感情的唱一遍。

注意:(1)最后四小节注意跨小节音符时值的变化。
                    
2)第二段歌词中第二句我向注意一音多字的变化。
         
(四)、敲一敲:

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与同学合作为歌曲伴奏。
     
三、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四、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关于树林的谚语、格言和同学交流共享。

 

 

 

 

 

 

 
发表于 2006-11-6 1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单元    采金秋

第一课时:欣赏《丰收歌》、演唱歌曲《采金秋》

教学目标:

1、能自豪的演唱歌曲《采金秋》,生动形象的刻画小主人公激动的心情.

2、通过欣赏《丰收歌》、演唱《采金秋》,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动作表演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丰收的喜悦情绪、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相互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的情绪、理解歌曲内容,能用自豪、激动、愉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表演收割的的各种动作。由于现在的学生都没怎么下过田,他们对这种秋收情景还是很陌生的,要让他们融入到秋收这种喜悦,轰轰烈烈的场景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在《丰收锣鼓》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老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听到的一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请你用一种表情或一个动作表现一下。

二、欣赏歌曲

1、老师:大家都表现出了欢乐的情绪。这首歌曲的名称叫《丰收锣鼓》,丰收的季节到了,人们都在做些什么,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请你们为歌曲起个名字。

2、学生初听歌曲《丰收歌》,并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

3、老师:这首歌曲中描述的人们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4、学生围绕丰收喜悦话题展开讨论,老师加以引导,体会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

5、简单介绍歌曲背景。

6、再听歌曲,鼓励学生随歌曲表演。

(学生模仿人们在田间劳作时的动作和表情,随着音乐进行创编表演。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

三、学习歌曲《采金秋》

1、导入

师:大人们在辛勤的劳作,我们小朋友也不能落后啊,听听看,这个小朋友去干吗了?

2、欣赏歌曲

3、学习歌曲

4、解决难点

有两个下滑音和倚音演唱时要注意。

5、感情处理

四、小结本课。

 

 

 

 

 

 

 

 

 

 

第二课时:欣赏《霍拉舞曲》、演唱《恰利利恰利》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霍拉舞曲》、演唱《恰利利恰利》,对歌曲的情绪和风格有深刻的感受。

2、了解印尼乐器安格隆

3、通过简单的二部合唱自己寻找音源材料表现田间劳作的场景,学会运用力度的变化处理、表现作品,合奏水平和协作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

在介绍安格隆时,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它的演奏方法,老师要加以解释,并让学生体验安格隆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霍拉舞曲》

1、听听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2、介绍霍拉舞。

3 听听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4 简单介绍木琴。

5 跟着乐曲一起律动。

三、认识安格隆

1、出示图片,猜猜这个乐器如何来演奏。

2、介绍安格隆

3、读读音乐故事

四、学习歌曲《恰利恰利》

1、整体听唱《恰利恰利》两遍

2、学生分组,借助竖笛学唱第一声部,另一组学生唱歌词。

3、小组展示,师生评议。

4、采用以上方法学唱第二声部。

5、小组展示,师生评议。

6、学生分组合唱,男生唱第一声部,女生唱第二声部,然后交换,边唱边做动作。

7、歌曲处理

1)听录音,感受演唱时的力度变化,让学生谈谈这样处理的理由和还可以怎样来处理。

2)采纳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分组合唱,提醒注意演唱时力度的变化,感受不同处理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五、创造

  让学生用打击乐器、人声或其他音源创设一个人们在田间劳动的音响情境。

六、小结。

 

 

 

 

 

 

 

 

 

 

第三课时:学习歌曲《丰收之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多种音乐表现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
、通过欣赏,引导学生体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培养学生创编集体舞的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创编集体舞表现丰收的喜悦情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歌曲
1
、观看丹麦风光,说一说有关于丹麦的知识。
2
、揭示课题:《丰收之歌》 了解丰收的含义,丰收之歌的含义。
3
、跟音乐演唱歌曲

4、朗读歌词,展示一幅丰收的喜悦之景

5、学习歌曲
6
、感情处理

当你遇到开心的事时,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的喜悦心情?(各人的感受不同,表达方式就不同,所以人们会用不同的形式来庆祝丰收)
7
、用喜悦的情绪再次演唱歌曲《丰收之歌》(丹麦民歌)
教师演唱第一段,学生演唱第二段,要求能够用喜悦、欢快声音来表现音乐的欢乐情绪。
四、发散思维
讨论:以上描写的都是谁的丰收?
      
除了农民,别的行业的人们有没有丰收?
      
怎么样才能获得丰收?
五、创编集体舞
1
、听音乐,分组讨论、商量,如何创作、编排简单集体舞。
  
要求:团结协作,动作优美,有队形的变化,舞蹈能表现丰收的喜悦。
2
、分小组表演创编的简单集体舞,其余同学唱歌或选择喜欢的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3
、师生共同点评,选出优秀的小组进行展示。
4
、鼓励各人再创编新动作并上台展示。
六、小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