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电子备课互相克隆可取吗欢迎大家讨论

6
回复
45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10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看待电子备课互相克隆可取吗欢迎大家讨论
 
发表于 2004-2-10 1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要看克隆的目的是干什么用了。。。。。。
 
发表于 2004-2-11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来说克隆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完成任务如果真的能够借鉴他人的成果踩在巨人的肩膀上那就有进步和收获了我想我们的电子备课如果为了互相交流的话那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一写有经验的老教师如果能通过电子备课互相交流一定会博采各家之长在教学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楼主| 发表于 2004-2-11 1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原版照搬别人的教案给自己交差,的的确确让自己节省了许多本来就是无用工的文字教案工作,而可以腾出手来干更多有利于音乐教学的事情,比如上网查找新资料、和网友交流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这样的偷懒我是举双手赞同的。

传统的格式化备课方式只能适应于少部分“习惯”纸上思考和进行教学设计的老师,而对于充满创造活力的教师是不适用的,简直就是浪费时间的“折磨”(有同感的请在心里面举手)。
当然,用别人的教案仅限于被迫交差时使用,这种拿来主义毕竟是一件“丑事”,尤其是不得冒充自己的成果来竞赛发表,而用来自己上课却是可以的,至少可以学习、体验别人的经验。
 
发表于 2004-2-11 17: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备课有它的优势,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正确看待电子备课的作用,把备课中的精华拿出来与大家共享那可能效果会更好。譬如课的难点或课堂设计中的亮点或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引以为豪的部分教学活动和大家一起分享。不要人云亦云地做些质量不高的工作。我是不喜欢的,因为别人的东西没有自己的体味效果总是会差些。
 
 楼主| 发表于 2004-2-12 1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我想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和同行们交流心得和向有经验的兄弟姐妹请教方面,否则就失去了备课的意义。电子备课的本质还是备课,只是方式变化了,更加先进了,能连接五湖四海,能使大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更好的做到博采众长!
 
发表于 2004-2-12 2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备课当然好

 
电子备课虽然有它的优势,但仅仅交流备课笔记似乎它的功能还远远不能发挥。我们是否可以针对某一方面的教学展开论述,针对某一首乐曲或某一块学习内容的教学进行备课或教学设计的探讨,这样的话,交流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