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国功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申奥短片的播放,使学生了解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及在全世界的影响,它代表华夏子孙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 2.通过歌曲的学唱,懂得中华武术魂,懂得做人也是“外练:强身健体,内练:一身正气”。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了解旋律的压缩在音乐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的纪录片,定格在成龙表演功夫一幕。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运动项目吗?这是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的宣传片。为什么短短的几分钟内要用这么大的篇幅来表现武术呢?谁知道中国的武术都分什么门派,有什么招式,有什么武器啊? 师:其实武术不但有同学们说的那些,它还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一种中华武术魂。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中华武术的歌曲好吗? 二、歌曲新授 1、教师播放录音,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歌词。 师:刚才在播放录音的时候,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会唱这首歌曲。那么老师提问一个问题:这首歌曲分几段呢?有哪一段与众不同呢? 师:哦,第3段不是“唱”歌而是“说”歌,这就是一种新的演唱形式──说唱,我们一起来把第3段读一遍好吗? 2、教师与学生一起按节奏朗读第三段歌词,中间不停顿。 3、教师带领学生再次朗读歌词。 师:老师看到在歌曲中有两处歌词是一样的,同学们发现了吗?有什么不同呢? (速度不同,节奏也不一样。) 师:对,第1段速度较慢,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呢?应该怎么演唱呢? 生:表现了英雄吸纳天地之气的气势。应该唱得有气势,要深吸气,气沉丹田。 师:第2段速度较快,应该怎么演唱呢? (表现英雄舞刀弄枪的飒爽英姿。应该唱得有力量,有活力。) 4、教师介绍歌曲节奏的变化与旋律的压缩使音乐的情绪发生变化。 学生视唱两段不同的曲谱,打节奏。唱曲谱后再唱歌词。 师:最后一段中,“东方一条龙”指的是我们的伟大祖国;“儿女似英雄”说的是我们炎黄子孙都是英雄;“天高地远八面风”,说的是我们祖国幅员辽阔;“中华有神功”,说的便是我们祖国的武术了。大家再来完整地把歌曲演唱一次好吗? 5、学生演唱全曲。 三、感受与表现 1、师:老师听到大家唱得热血沸腾了,我想大家也想来表演一下吧?老师这有一部《中国功夫》的音乐电视,同学们可以自己选择几个喜欢的动作模仿。 师:哪个小组设计好了动作到前面来给大家表演一下? 2、学生表演,找出好的一组全班模仿,并完整表演。 师:老师看到大家表演得都很好。但是刚才老师发现有些同学的动作和大家不一样,不知道你们从哪里学来的啊? 师:谁知道有关黄飞鸿的事呢? 3、学生简单向大家简单介绍黄飞鸿的故事。 老师补充,并播放有关黄飞鸿的影音资料。 师:正值外寇侵华,国难深重之时,黄飞鸿奋起抵抗,号召中华儿女当自强! 4、教师播放《男儿当自强》音乐。 师:听过音乐以后,有哪一句是你最不能忘的呢?为什么呢? 5、学生回答,师生交流。 四、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中国功夫》,欣赏乐曲《武术》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熟练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中国功夫》 2、 在欣赏乐曲《武术》时能分辨出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的不同情绪以及乐曲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中国功夫》,下面我们来复习演唱歌词,要求唱得更加整齐,更加生气勃勃、英姿飒爽。 学生随琴齐唱。 二、表演歌曲《中国功夫》 1、 分组合作创作动作。 2、 请几位表演比较好的学生随歌曲即兴表演。 3、 推选代表共同表演。 三、欣赏民乐合奏《武术》 1、 教师简介乐曲。 2、 知道学生进行学唱。 3、 初听乐曲。 课本中的A、B主题在乐曲中各出现了几次,顺序是怎样的? 4、 复听乐曲 这首乐曲充满着动感,如重拳出击,柔中带刚,因此也很适合随音乐表演动作,我们再来请几位同学作表演。 5、 指名随音乐进行表演。 四、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要求学生课后学习一两个武术动作。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男儿当自强》 教学目标: 1、 歌曲表演《中国功夫》 2、 能随录音学会歌曲《男儿当自强》,并对歌曲中的对称现象有所注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部电影《黄飞鸿》的主题曲《男儿当自强》。 教师简介歌曲。 二、欣赏歌曲《男儿当自强》 1、 教师朗诵歌词 2、 出示歌词 引导学生观察歌词,找出“两两相对”,即对称。 3、 初听歌曲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 复听歌曲 学生随歌曲轻声哼唱,反复两遍。 5、 再次复听 学生跟唱,并在“X X”处自由表现。 三、歌曲《中国功夫》表演与演奏。 1、 随伴奏齐唱歌曲 2、 分组进行创作,教师指导。 3、 分组进行汇报表演。 4、 教师讲评。 5、 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四、小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歌曲《中国功夫》,欣赏了《武术》和《男儿当自强》,希望大家关心武术、热爱武术,健身强体,为国争光!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小小音乐剧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讲述《东郭先生》的故事;安排角色。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音乐剧的主题音调,为演唱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创编对话、选配音乐、表演。 教学目标:了解故事内容,为表演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阶段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东郭先生》的故事。 师:你们都听过啦,那你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吧(教师播放音乐剧的主题音乐当作学生讲故事的背景音乐)。 二、学生讲故事 阶段目标:让学生了解《东郭先生》这个故事的梗概。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学者,名字叫做东郭,他是一个善良又老实的人。有一天,他骑着毛驴,带着两袋子书去远方讲学。当他走到树林的中央时,碰到了一只狼。狼气喘吁吁的请求东郭先生救救它。东郭先生听了狼的一番好话,就把狼藏进了他放书的口袋里。 音乐(四年级)培训资料狼躲过了猎人的追赶,不仅不报恩,还打起了东郭先生的主意。东郭先生急忙逃命,狼在后面不断地追赶。 这时,来了一个农夫,东郭先生让农夫来评理。农夫说:“小小的口袋怎么能装进一只狼呢?”狼听了急忙钻进了口袋里。农夫和东郭先生连忙把口袋扎紧,把狼扔进了山谷里。 三、教师唱故事 阶段目标:完整地感受整个音乐剧的旋律。 师:故事讲得真好。今天老师不是讲故事,而是要用歌唱的形式把这个故事表现出来。教师播放音乐剧中所有音乐的伴奏,教师边演唱边表演。 师: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表演这个音乐剧吗? 四、安排音乐剧中的角色 阶段目标:为下节课的表演打下基础。 师:那我们现在商量一下,故事里都有什么角色? 有东郭先生,还有凶恶的狼 有猎人 还有农夫 还有一头毛驴。 师:除了这些主要的人物,我们再来装扮一下这个小村庄吧! 师:好,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可是我们这样还不能表现这个故事,如果我们能够装扮起来就更好了。同学们,现在就请你们看教科书,根据书上的提示,讨论一下,该作哪些准备呢? (学生分组讨论) 师:下节课我们就要表演这个小小音乐剧,我们今天已经分配好了角色,请大家回家各自准备道具,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排演音乐剧《东郭先生》。同学们,我们下节课再见!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创编及表演第一幕。 教学目标:通过选择乐器、创编对话表现第一幕的内容。 教学重点:学唱《叙述者的歌》。 教学难点:选择乐器,模仿毛驴行走的声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的装扮:东郭先生(带着平角帽子,手里拿着一本书);狼(头饰);猎人(皮袄、猎枪);毛驴(头饰和两个袋子);大树(两个树枝)。 师:既然是音乐剧,我们还差一个讲故事的人,你们推选一名同学来当叙述者吧! 学生活动:推选叙述者。 师:好,那我们就开始排练音乐剧的第一幕吧! 二、排练第一幕 教师操做(播放课件):清晨,东郭先生骑着毛驴,离开了家…… 师:请叙述者来讲故事。 叙述者:清晨,东郭先生骑着毛驴,离开了家(选用适当的打击乐器模仿毛驴行走的节奏与声音)…… 师:这里有几种打击乐器(铃鼓、三角铁、双响筒、响板、串铃、碰铃),你们想一想,用哪一种乐器表现毛驴行走的声音,要用什么样的节奏型? (用双响筒表现驴蹄子的声音 ×××| ××|) 师:这个乐器可以表现,还有没有其他的乐器呢? (响板也能表现驴蹄子的声音。)(用响板敲击××| ××|)(用碰铃表现驴脖子上的铃声。) 师:这个想法很好,很有创意。那你想用什么样的节奏型呢? (用碰铃敲击以下节奏××|0 ×|) 师总结:这几个同学选择的乐器都很适合表现毛驴行走,那我们现在就来表现一下吧! 教师操作:邀请扮演毛驴和东郭先生的同学上台,和用打击乐器伴奏的同学一起表演。 学生活动: 用打击乐器的同学敲击: 扮演毛驴的同学弓着身子跟着节奏走。扮演东郭先生的同学手里拿着书,晃着脑袋边走边看。 师总结:正在东郭先生得意的时候,忽然来了一只狼。我们一起把《叙述者的歌》唱一唱。 学生活动:跟琴轻声地演唱歌谱,学会歌谱再唱歌词。 师:《叙述者的歌》把故事的开头给大家介绍了一下,那我们应该怎么表演呢?你们自己讨论讨论。哪个组拿出的方案好,我们就用这个组的。 学生活动:学生分成两组自由讨论,教师指导。 师:现在请大家说说讨论结果。 师:你觉得狼是怎么说的呀?东郭先生又是怎么说的呢? 师总结:东郭先生在途中遇见了狼,现在我们把《途中遇狼》这一幕完整地表现一下。 学生活动: 东郭先生出场,手里拿着书,晃着脑袋边走边看。 叙述者歌唱。狼、猎人、猎狗上场。 狼和东郭先生对话。 师总结: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把音乐剧第一幕创编好了。今天回家留一个作业,创编第二幕和第三幕。我们下节课来表演!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创编及表演第二幕及第三幕。 教学目标:创编对话、学习歌曲,表现第二幕的内容。 教学重点:学唱故事内容,并能够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选配音响。 教学用具:打击乐器、录音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次我们讲到,狼求东郭先生救救它,听了狼的甜言蜜语东郭先生动了恻隐之心。于是他就把老狼藏了起来。(播放课件) 二、排演第二幕 1.学唱第二幕曲调。(学唱两遍,指导学生最后一小节的变化。) 2.创编东郭先生与猎人的对话。 师:狼刚被装进口袋里,猎人就赶来了,猎人和东郭先生说了些什么呢?大家来设想一下。 师:如果要为这一段对话配上相应的音乐,你们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音乐比较好呢?老师这有两段音乐,你听一听哪一段的情绪更适合。 学生聆听音乐1.《彼得与狼》中猎人的音乐。2.《龟兔赛跑》中欢庆的音乐。 师:我们请“东郭先生”和“狼”一起听着第一段音乐来表演一下他们的对话。 学生听着音乐进行对话。 3.《放出老狼》(齐唱和表演)。 师:东郭先生做了好事非常地得意,它是什么样的表情?谁能来表演一下? (得意洋洋地点着头,手背在身后,晃着脑袋,笑眯眯地看着狼。) 师:这位同学的神态真像!那我们大家一起来唱歌,东郭先生表现出得意的样子。 学生演唱歌曲《放出老狼》。东郭先生和老狼进行表演。 三、排演第三幕 1.演唱歌曲。 师:猎人走后,东郭先生把狼放出了布袋,狼出来以后,看见东郭先生白白胖胖的,顿时起了杀心。于是它唱了这样一首歌。 教师范唱《狼起杀心》的一段。 学生学唱《狼起杀心》一段(教师伴奏,学生一起演唱《狼起杀心》的一段)。 2.创编对话。 师:猎人走了,东郭先生和狼说了些什么呢? 师:那狼又说了些什么呢? 师:说得真好,把狼那种凶恶的表情全表现出来了。(狼露出狰狞的面容:那你就好人做到底,让我把你吃了吧!) 3.《仓惶逃命》。 师:这时候东郭先生是怎么做的呢?(东郭先生吓得抱头鼠窜。) 教师范唱《仓惶逃命》一段。 学生一起学唱《仓惶逃命》。 学生一起演唱《仓惶逃命》。东郭先生领唱,所有同学齐唱。 师:东郭先生被吓得到处乱跑,在这我们加上一些打击乐器伴奏来增加气氛。你们说用什么样的打击乐器呢? 学生一起表演第三幕。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完整地表演小小音乐剧《东郭先生》。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自行表演小小音乐剧。 教学重点:能够自然地表演出四幕音乐剧《东郭先生》。 教学难点:设计故事的结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前几次课排演了《东郭先生》这部音乐剧的前三幕,今天我们继续排演这个故事的结尾。 教师播放课件。 二、排练第四幕 1.练习齐唱。 师:上次我们说到了狼要吃掉东郭先生,吓得东郭先生仓惶逃命。正在生死关头,忽然来了一个农夫。 表演农夫的同学单独演唱。 师问:为什么你一下子就能唱出这个曲调了? (因为音乐中的曲调都是相似的。) 师:(满意地笑)这位同学观察得特别仔细,我们大家一齐来演唱一遍。 2.创编对话。 师:这时候老狼、东郭先生和农夫说了些什么话呢?你们自己讨论讨论。 学生自由讨论。学生自己设计,教师指导。 学生表演。 师:你们设计得很好,通过前面的共同探讨,同学们已经能够自己设计故事情节了。你们的对话设计的很生动,动作也很协调。但是最后《叙述者的歌》唱得不够整齐,这一段说的是什么意思啊? (大家都批评东郭先生分不清好人坏人。) 师:对,这就要批评的语气,我们再来齐唱一遍! 三、完整地表演音乐剧的第四幕 四、教师小结 师:今天同学们通过合作,自己学会了第四幕的歌曲,并为故事编排了结尾,下节课我们就完整地表演这个音乐剧。同学们,我们下次再见! 生:老师再见!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