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首歌教案

2
回复
157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4 2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单元    同一首歌

 

 

德育目标  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  一、聆听《我的祖国》       

二、歌曲《同一首歌》

三、聆听《大中国》

 

教学目的: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同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同一首歌》

 

教学目的:1学唱歌曲《同一首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通过合唱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训练合唱的能力。在旋律的连接中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了解音乐的性质,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继续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

 

教材分析:()《同一首歌》
? .背景资料
? 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
? 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歌词里用“鲜花”、“大地”、“春天”、“甜蜜的梦”和“阳光灿烂”等词语,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意气风发,欢聚一堂,唱着“同一首歌”,畅叙衷肠,展望未来,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目标——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的心愿。歌词里用“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等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真诚愿望。这“同一首歌”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

? .歌曲分析
? 歌曲为E大调,4/4拍。歌曲结构为两段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
? A段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18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接着连接第四乐句结束。A段音乐抒发人们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亲切交流时的真挚感情。
? B段也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1720小节)以下属和弦的分解形式,从高音开始,造成柔和的色彩和热烈的气氛,力度逐渐加强的处理,形成全曲高潮,抒发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并与A乐段形成对比。第二乐句(2124小节)是第一乐句的的变化重复,并有“ ”音的出现,形成暂时的离调,力度逐渐减弱的处理,使感情进一步深化,体现发自内心的倾诉。第三乐句(2528小节)A段音乐主题的变化再现,第四乐句中 九度大跳,再次抒发出人们兴高彩烈的喜悦心情。歌曲最后的结束句是一个典型的由下属功能转到主功能的补充终止形式,使歌曲在祥和、喜庆的气氛中结束。B段音乐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思想——我们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唱着“同一首歌”去迎接新的辉煌。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光盘、钢琴、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1、律动

         (师)同学们,快乐的音乐时间又到了,让我们跟着音乐跳起来吧,请你们跟老师一起做动作。

         (生)随音乐做动作

         (师)放音乐“幸福拍手歌”

 

         二、师生音乐问好: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今天每一个同学都精神饱满,喜气洋洋,踏着春的脚步,伴着春的歌声,开始了我们新的生活。同学们,新学期新任务,你有信心做好吗?好,老师忠心希望你们勇于开拓,敢于进取,在学习中一马当先,在生活中吉顺呈祥。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茁壮成长,像登鹳鹊楼一样步步高!

 

三、情景导入:

一、开课:观看在柳州举办的《同一首歌》录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入:让学生跟着录象中的音乐,轻声哼唱《同一首歌》,营造歌曲深情、真挚的意境。

三、 学习歌曲

1、    跟音乐,轻声演唱歌曲。

2、    老师随机指导。

3、    学习二声部旋律及其演唱。

4、    练习两个声部配合。

四、 设计演唱形式:1 听听、唱唱《同一首歌》,讨论歌曲分成几段。用色笔在乐谱上标出。哪些地方要唱得亲切抒情?哪些地方要唱得热情激动?试着自己设计演唱形式。2、表演。

五、课堂小结:

   

 

             六、下课

请同学们课后练唱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反馈:

 

 

 

 

 

 

 

 

教学内容:1、巩固表演唱《同一首歌》

2、聆听《我的祖国》《大中国》

 

教学目的:掌握歌曲并会演唱。

1、感受歌曲,了解音乐的性质,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

2、激发儿童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教材分析:《我的祖国》
? 歌曲《我的祖国》为F宫调式,4/42/4拍。演唱形式为女声领唱和混声合唱。两段体结构 ,由两个对比鲜明的音乐主题(A段领唱部分和B段合唱副歌部    )构成。
? A段音乐速度稍慢,婉转流畅,亲切优美,音乐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句在第二、三拍之间八度跳进之后,出现这部分的最高音“ ”,这种大幅度跳进的旋律进行,充分抒发了热切思念家乡的深情,接着的第二、三乐句旋律呈波浪型进行,洋溢着热情、亲切的感情,第四句中 的“4”音具有明显的移宫效果,向下属音离调后,自然地回到宫调式结束,在色彩上给人以柔和的印象,使亲切的感情得以深化,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家乡的无限热爱和怀念之情。
? B(混声合唱部分)音乐速度稍快,宽广壮丽,气势磅礴,音乐也是由4个乐句构成,旋律从富有动力感的四度音程 和宽广的节奏开始,第一、二乐句旋律大幅度跌宕起伏,第三乐句旋律向上进行并作渐强、渐慢处理,丰富的和声更显气势宏伟、磅礴,第四乐句中 其中的“7”音也具有移宫效果,这一不稳定的结束,为歌曲回到A段下一段歌词作好了准备。这段音乐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保卫世界和平的坚强决心和必胜信念。
? 歌曲运用我国五声音阶调式,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优美动人的旋律,每段结尾处两个偏音的巧妙处理独具匠心,可谓在民族调式中自然离调的典范之作。

? ()《大中国》
? 歌曲《大中国》是一首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由通俗歌曲改编而成的合唱曲。曲调吸收了我国 民歌素材创作而成,富有时代气息。高枫作词作曲,朱良镇编合唱。
? 《大中国》的音乐由引子+A+B+A′构成复三部曲式。
? 引子。引子为4/42/4拍,开始在F调上,由主和弦 、下属和弦构成的和声来呈述:
这一曲调,造成一个明亮、柔和 的意境。然后转为降E调,由男声用八度和声音程,以豪迈的气势,唱出A段音乐主题的音调,女声则用和声式二部和声,以亲切的语调相呼应,在属音上造成离调结束。紧接着速度加快,两小节间奏之后进入第一部分A段。
? A段,第一部分。这段为单二部曲式,由一个主题乐段与一个变奏构成,结构为A(a+a)a 段主题乐段是一个四句体乐段,其音乐采用东北大秧歌的音调为主题发展而成,以齐唱形式呈示出来,表现出祖国大家庭中热烈、欢快、意气风发的扬景。a′段的第二乐段是a段的第一变奏,以混声合唱形式演唱,使音乐更加热烈、丰满。其中有两个小节和声是用男声哼鸣演唱的,造成一种云雾般背景,似描写在云雾中的长城。
? B段,第二部分。这部分也是单二部曲式,结构为B(b+c)。第一乐段b中的音乐主题音调来自河北民歌,曲调流畅活跃,抒情开朗。在合唱处理上采用了不同手法,先由男高音声部唱出音乐主题,与A段的音乐主题形成对比,男低音声部与女声则以“嗨”的喊声在句尾相呼应,第二句变为四声部演唱,显得丰满,第三句先由男声唱,女声则以轮唱形式模仿演唱,最后以四声部合唱结束这个乐段,使情绪更加活跃。第二乐段c是合唱曲的高潮段落,唱出中 华儿女对祖国的共同心声,在开始的强拍上就用了一个离调和弦(3 5 7 3构成),使全曲 的情绪达到高潮,第二句开始的强拍上用了主和弦,使语气更加肯定,B段在激情中结束。在4个小节的间奏之后是第三部分。
? A′段,第三部分。这段音乐是A段主题的变化再现,与B段中的第二乐段c 的再现结合,其 结构为A(a2+c)。第三部分中A的主题再现是a段主题的第二变奏,它将a段主题的时值放宽,由男声唱出,女声则作为陪衬声部,以对比活跃的曲调,用衬词“啦”来演唱,这是一个活跃的声部,既是喜悦轻快的歌声,又似轻快的鼓点声。之后女声唱出第三、四句,男声变为陪衬声部,以二部形式用“啦”演唱,在热烈活跃的情绪中结束此段。紧接着,是第二 部分B段中的第二乐段c的再现。这时歌声变为男高音领唱与混声合唱的结合形式,造成互相呼应的效果,最后的结束处理是,混声合唱结束在调式主和弦的主音上,而领唱则上行到主 和弦的三音“ ”上结束,这样的结束,给人以稳定的感觉,又造成一个言而未尽的浪漫色彩,令人回味无穷。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1、律动

         (师)同学们,快乐的音乐时间又到了,让我们跟着音乐跳起来吧,请你们跟老师一起做动作。

         (生)随音乐做动作

         (师)放音乐“幸福拍手歌”

 

         二、师生音乐问好:

        

         三、聆听歌曲

一、新课导语:说说我们的大中国:

          “我们进行了《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大家已经了解了中国的许多知识,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可以从多方面叙述)

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性质:

            “你们讲的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中国很大。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

提问: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三、感受、理解歌曲:

1、欣赏歌曲一遍。(仔细倾听)

提问:(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

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

(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

2、欣赏歌曲第二遍,帮助理解歌词:

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

(教师以歌词做归纳,同时出示多媒体风景图片)

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麽说?

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教师以歌词总结)

4)长城在古代是派什么用处的?(抵御敌人的入侵)

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

6)“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是什么意思?(祖国经历了很多磨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

3、播放MTV,欣赏歌曲第三遍:

“我为这首歌制作了一部非常美的MTV,让我们好好欣赏一下!”

1)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前后节奏有什么不同吗?

2)听了这首歌是不是有一种非常激动、非常自豪的感觉?是哪一句听上去感觉很激动、很自豪?

3)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四、进一步激发情感 小结:

“歌曲唱完了,你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吗?好像很多朋友还没有尽兴,我们再用舞蹈动作来表现一下这首歌!”

 

           四、复习巩固表演《同一首歌》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课后背唱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反馈:

 

 

 

 



 

教学内容:1跟着音乐表演秧歌舞

2、学习音乐知识

 

教学目的:1、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2、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教学重点: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教学难点: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1、律动

         (师)同学们,快乐的音乐时间又到了,让我们跟着音乐跳起来吧,请你们跟老师一起做动作。

         (生)随音乐做动作

         (师)放音乐“幸福拍手歌”

 

二、师生音乐问好:

1、结合《我的祖国》和《大中国》两首歌曲学习合唱音乐知识。

 

2 懂得二声部的位置。

 

        

创作活动

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平时知道的有些有关合唱的音乐知识。

??

四、课堂单元小结:

          五、下课

请同学们课后背唱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反馈:

 

 

 

 
发表于 2007-10-15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学习了
 
发表于 2007-10-16 1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只能算是提纲,估计放到我们这边作平时的教案都不能过关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