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去年开的一节校内公开课。我的学校比较小,只有我一个音乐老师,几乎没有人给过评价。因此发上来和大家交流一下。要是有好的建议,或者觉得哪里不好的请多多给于指导。 第一课时(总课时18) 教学目标 一、感受不同的构思,不同旋律,相同内容,风格情绪的变化。 二、用欢乐、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并为歌曲表演创作。 教学重、难点 歌曲中相似的旋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件
录音机
磁带
电子琴
费旧报纸
鼓锤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在预备铃时多媒体播放《雨的印记》乐曲,营造课堂气氛。 2、上课铃响,师生问好。 二、猜雨 (一)导入 师:老师请同学们听一段声音,猜猜看这是什么声音。 生:小雨 师:你能用自己的声音来模仿雨的声音吗? 2、谈谈对雨的感受。 师:你喜欢雨吗?喜欢怎样的雨?下雨的时候你喜欢干什么呢? 生:踩雨。 师:你觉得踩雨的声音应该是怎么样的?请有节奏的表现一下吧! 节奏练习:(学生创作的节奏选择一个来练习) 三、听雨 (一)聆听《踩雨》(童声独唱) 出示课题《踩雨》 1、导入 师:师:下小雨的时候出来踩踩雨感觉的确不错。看,有一群小朋友正在雨中踩雨呢。(播放多媒体课件“踩雨”) 2、初听 提示:歌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3、简短讨论。 4、与学生一起表现雨 师:歌曲描绘了孩子们夏天在雨中嬉戏的情景,反映了他们热情纯真的童心世界。我们一起在这个教室里,感受一下雨天踩雨的情景。用刚才的节奏来表现。 5、师小结:同学们为我展示了一幅童趣的画面。 四、唱雨 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异同之处 一双双小脚丫在水里跳来跳去,追逐打闹,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有类似的童年回忆。因此,以“踩雨”为创作灵感的歌曲很多,老师再请同学们听一首《踩雨》注意一下两首曲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处。(词同、曲不同。) 2、教师范唱,学生再次感受音乐。 3、分段学唱歌曲,采用接唱的方法学唱(重难点句子单独学唱) (1)前半部分学唱: 师:我相信聪明的同学们能唱歌曲的前半部分了,我们分工合作,一起来完成歌曲。 前四小节怎么样表现更有下雨的效果? (2)后半部分学唱: 师:下面我们来听后16小节的曲调。找找旋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区分 61 61 6 12 | 5 65 6 — |
61 61 6 12 | 5 65 3 — | 我们还是用刚才的方法一起来完成后半段歌曲。 4、同学们都是学习的能手啊!这么快就把乐曲学会了。我想听同学们演唱全曲,你们准备好了吗?(重点难点句子处理。高音演唱时要注意的要素。) 5、同学们的声音可真美啊,那怎么样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可以使歌曲更美更动听呢?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情绪一起来演唱吧。(学生演唱,教师录音) 五、自制乐器伴奏 1、同学们的歌声真好听,你觉得怎么样可以使你的歌声更加好听呢? 生:用上乐器伴奏。 2、初次使用自制的沙锤为歌曲伴奏。(学生自由加节奏,自由选择加节奏的点) 师:同学们觉得这样加节奏好听吗? 师:那怎么样可以让沙锤成为歌曲好的辅助用具呢? 生:在沙、沙、沙的地方加杀锤,其他地方不要加。 生2:在歌曲踩雨呀踩雨呀的地方可以加上脚的节奏 3、再次加上打击乐器与脚的节奏 师:同学们的提议真好,那我们就加上脚和打击乐器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吧!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同聆听了雨声,共同领略了雨世界的奇妙,还一起体验了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大自然是多么的奇妙啊!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用耳去聆听,我们一定会收获很多的快乐,发现生活处处是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