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城市“吆喝”一族
2003年10月29日 11:04 合肥晚报
一曲曲清幽的葫芦丝乐,一声声悠长的吆喝,一个个漫步在街头巷尾的身影。这个云南少数民族独有的吹奏乐器,已成为省城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段伟成,湖南邵阳人,家里世代以务农为生。5年前,到云南闯天下,一次偶然使他与葫芦丝结下了不解之缘。5年来,葫芦丝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打工仔奇遇葫芦丝
5年前的春季,段伟成在云南西双版纳打工期间“邂逅”了葫芦丝。
“那天傍晚,我路过一家卖乐器的小店,听到一段悠长的音乐,婉约古朴,若有若无,很特别。就走了进去,见一位衣着傣族服饰的中年男子正在吹着一头是葫芦一头是竹管的乐器。他感觉好奇,就和那人聊了起来,才知道那乐器是葫芦丝。”
“然后就买一个吹吹,不久就学了几首曲子。”段伟成从那时起喜欢上了葫芦丝,每天晚上都要吹上一段才睡觉。
只是因为好奇却从此改变了生活的道路。后来,段伟成干脆放弃打工,和老婆做起了卖葫芦丝的生意,两个姐夫也先后加入。刚开始他们选择在游人较多的南京卖,两年后又转到了合肥。
乐曲伴着葫芦丝兄弟
段伟成住在周谷堆菜市附近的两间平房里,简陋的房屋里挂满了待售的葫芦丝。这儿还住着他的两个姐夫周俊辉和李春云,他们一起吃住,一起做生意,一起吹着曲子度夜晚。有天晚上,他们三人比赛吹葫芦丝,《傣寨情歌》、《婚誓》……一曲接着一曲,甜美的调子吸引了很多市民,有人就送给他们一个搞笑的称号——葫芦丝兄弟。
白天,葫芦丝三兄弟走街串巷,吆喝着生意,日头晒黑了皮肤;夜晚,平静的生活中,他们在乐曲里寻找快乐。
“我们走到哪儿,哪儿就有好听的乐音,回头率相当高。”周俊辉笑着说。每天晚上,他们都吹上一段,周围居民很喜欢他们,关系融洽得就像多年的邻里一样。
乐曲声声吹给心上人
“像你这么会吹,会有很多女孩子喜欢的吧?”笔者打趣道。段伟成笑了笑说:“傣族的小伙子人人都能吹一手好曲子,把姑娘从竹楼上吹下来,吹到手。”
段伟成讲起葫芦丝的故事来如数家珍,他说:“葫芦丝主要流传于云南德宏州傣族等民族中,傣语叫‘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其音色轻、柔、飘,就像说悄悄话,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慕思恋之情的乐器。所以吹葫芦丝是傣族小伙子谈恋爱的必修课。”
一边说着,他一边拿起一个精致的葫芦丝吹起,一曲悠悠的《竹楼情歌》在耳边响起,很多行人驻步倾听。
段伟成还告诉笔者,他老婆也很喜欢葫芦丝。在南京时,晚上没有事做就与老婆相互吹着玩。老婆最喜欢听《月光下的凤尾竹》,“有次老婆生病,每晚我都吹给她听,直到她睡着。”
“想家吗?”
“想,等卖完了这些货就回去看看。”段伟成脸上露出了思乡之情。
·李传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