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四部曲

8
回复
104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22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学音乐教学四部曲

作者:辛雪琴
来源:63600部队东风小学
合唱作为一种集体的演唱形式,它优美的音效一直是人们喜爱它的最直接理由。
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第四课《还要睡吗》旋律简单,作品短小精悍,作为小学合唱的前奏曲,它是非常合适的。这首歌曲只安排了轮唱形式,这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尽管如此,在歌曲演唱中,还是难免会有“赶”、“乱”、“跑”的状况。“赶”就是一进入二部轮唱就乱了阵脚,开始发慌,继而出现“你追我赶”的状况;“乱”就是指二部轮唱到尾声时,已经听不出轮唱的美妙感觉,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急不可待,慌不择路的“乱唱一气” ;“跑”是最常见的病症,听到哪一个声部声音大就跟着哪个声部跑,不能稳定在自己的声部,甚至出现跑调的情况。实践证明,学生对合唱曲目的“消化”能力是很差的。为了锻炼这种“消化”能力,我认为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循序渐进的加大合唱基本训练的力度。现行的一般普通小学课程安排只有每周两节,在课时量上增加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在低年级正常课时中增加以下有助于合唱的练习:
一、 声乐训练,是合唱开展的必要前提
为了打好合唱的声音基础,在低年级的音乐课中就要投入训练气息和声音的练习。气息和声音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具有很好的声音却没有很好的气息支撑,那么这种声音并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反之也是如此。因此,在低年级开始就应该加入一些简单的发声和练气的训练,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提高练习的难度和专业性,如:低年级声乐练习曲《数数》(练气训练)、《布谷》(u的弹跳训练)、《啊哩哩》(a 和i的弹跳训练)、《小宝宝睡着了》(哼鸣训练)等就是针对合唱制定的一系列发声训练。
    二、节奏训练,为分离声部打好坚实的基础
为了使节奏训练顺利进行,我首先指导孩子们熟悉节奏记谱法,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如下节奏练习:
1 单小节填词训练节奏  如:

2 山谷回音训练
顾名思义,山谷回音正是模拟回声效果进行的节奏练习。它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两个声部的声音效果。如:

3 卡农式节奏训练
和轮唱一样,它的两个声部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两个声部起始位置会错开一或两个小节。如:

4 非相同声部填词训练
这组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合唱及其声乐效果。可以说是学生的合唱前期训练。如:《小树叶》(非相同双声部节奏)

三、多声部声乐练习曲的选择
为了让小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和掌握初步的和声分离,我在练声曲上作了以下的选择,尽量使用有趣易唱的双声部声乐练习曲。如:
一年级双声部声乐练习  
小猫去钓鱼


三年级双声部声乐练习
我的小绵羊


四、背唱所在声部,是合唱开展的最直接前提
每个孩子的音域或者音乐素质是不同的,把握多声部演唱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我按照学生的音域和歌唱能力固定了声部,并推选了声部长。由于课时少,花费长时间训练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我借助声部长这个音乐课小 “官”将练习带出课堂,延长音乐课的可用时间。使学生能够真正背唱多个声部(至少要会唱合唱时所在声部。)
在声部处理上,由于先入为主的原因,双声部声乐练习曲先学声部往往比较强,而后学声部相对比较弱。在新授双声部练声曲时,在不能分堂新授声部的情况下,就要借助某一课时发声训练时间,分别新授两个声部,在基本掌握以后,布置各声部长下课后练习单声部,并用口琴准音。复习二声部声乐练习时也是如此,首先一定要分离声部,在分离声部巩固好的情况下,再进行合唱。这样,就会杜绝学生在所在声部没有背唱情况下出现“赶”、“乱”、“跑”的状况。
最后,我要用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在1990年参观伊力诺斯州一所以世界一流为标准的学校后说的一句话作为结尾,这句话在小学合唱教学中同样适用。他说:
“实践证明:目标越高,他们就越能成为最好的!”

作者:辛雪琴
来源:63600部队东风小学一级教师


合唱作为一种集体的演唱形式,它优美的音效一直是人们喜爱它的最直接理由。
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第四课《还要睡吗》旋律简单,作品短小精悍,作为小学合唱的前奏曲,它是非常合适的。这首歌曲只安排了轮唱形式,这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尽管如此,在歌曲演唱中,还是难免会有“赶”、“乱”、“跑”的状况。“赶”就是一进入二部轮唱就乱了阵脚,开始发慌,继而出现“你追我赶”的状况;“乱”就是指二部轮唱到尾声时,已经听不出轮唱的美妙感觉,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急不可待,慌不择路的“乱唱一气” ;“跑”是最常见的病症,听到哪一个声部声音大就跟着哪个声部跑,不能稳定在自己的声部,甚至出现跑调的情况。实践证明,学生对合唱曲目的“消化”能力是很差的。为了锻炼这种“消化”能力,我认为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循序渐进的加大合唱基本训练的力度。现行的一般普通小学课程安排只有每周两节,在课时量上增加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在低年级正常课时中增加以下有助于合唱的练习:
一、 声乐训练,是合唱开展的必要前提
为了打好合唱的声音基础,在低年级的音乐课中就要投入训练气息和声音的练习。气息和声音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具有很好的声音却没有很好的气息支撑,那么这种声音并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反之也是如此。因此,在低年级开始就应该加入一些简单的发声和练气的训练,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提高练习的难度和专业性,如:低年级声乐练习曲《数数》(练气训练)、《布谷》(u的弹跳训练)、《啊哩哩》(a 和i的弹跳训练)、《小宝宝睡着了》(哼鸣训练)等就是针对合唱制定的一系列发声训练。
    二、节奏训练,为分离声部打好坚实的基础
为了使节奏训练顺利进行,我首先指导孩子们熟悉节奏记谱法,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如下节奏练习:
1 单小节填词训练节奏  如:

2 山谷回音训练
顾名思义,山谷回音正是模拟回声效果进行的节奏练习。它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两个声部的声音效果。如:

3 卡农式节奏训练
和轮唱一样,它的两个声部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两个声部起始位置会错开一或两个小节。如:

4 非相同声部填词训练
这组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合唱及其声乐效果。可以说是学生的合唱前期训练。如:《小树叶》(非相同双声部节奏)

三、多声部声乐练习曲的选择
为了让小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和掌握初步的和声分离,我在练声曲上作了以下的选择,尽量使用有趣易唱的双声部声乐练习曲。如:
一年级双声部声乐练习  
小猫去钓鱼


三年级双声部声乐练习
我的小绵羊


四、背唱所在声部,是合唱开展的最直接前提
每个孩子的音域或者音乐素质是不同的,把握多声部演唱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我按照学生的音域和歌唱能力固定了声部,并推选了声部长。由于课时少,花费长时间训练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我借助声部长这个音乐课小 “官”将练习带出课堂,延长音乐课的可用时间。使学生能够真正背唱多个声部(至少要会唱合唱时所在声部。)
在声部处理上,由于先入为主的原因,双声部声乐练习曲先学声部往往比较强,而后学声部相对比较弱。在新授双声部练声曲时,在不能分堂新授声部的情况下,就要借助某一课时发声训练时间,分别新授两个声部,在基本掌握以后,布置各声部长下课后练习单声部,并用口琴准音。复习二声部声乐练习时也是如此,首先一定要分离声部,在分离声部巩固好的情况下,再进行合唱。这样,就会杜绝学生在所在声部没有背唱情况下出现“赶”、“乱”、“跑”的状况。
最后,我要用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在1990年参观伊力诺斯州一所以世界一流为标准的学校后说的一句话作为结尾,这句话在小学合唱教学中同样适用。他说:
“实践证明:目标越高,他们就越能成为最好的!”
 
发表于 2004-4-23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合唱应该是音乐艺术中最纯\最难\最有表现力的音乐形式.
 
发表于 2006-3-11 15: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操作指导意义哟!我十分喜欢文中的最后一句话:“目标越高,他们就越能成为最好的!”!
 
发表于 2006-3-20 15: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操作性啊!!!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06-3-25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发表于 2006-3-27 2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可以借鉴。
 
发表于 2006-3-30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下载了!谢谢啊!

[em17]
 
发表于 2006-4-19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很有借鉴性和操作性,谢谢了![em01][em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