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以后我的孩子说我是一个不懂音乐的失败妈妈?

8
回复
134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 2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今年是本命年了,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可是我一直很遗憾我是一个音乐盲,经常听了一些歌曲感觉很好,但是又不能说出是好在哪里,我想学学音乐,最少要能知道音乐的魅力,请问我应该从哪里开始学习?我不想以后我的孩子说我是一个不懂音乐的失败妈妈?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上建议你首先学习唱歌!!! 好象这个注意绝对不错!!!

 
发表于 2005-1-23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学校提出的美育,以前在一些学校是不够重视的,(当然,现在也有的学校仍然不够重视)学生在校就是读书、学习,没有机会参加艺术活动,所以,虽然中学毕业、大学毕业了,仍然缺乏参与音乐活动的能力,由于学校的音乐课不能按国家的要求上,所以,音乐知识和欣赏音乐的能力也相当缺乏。那么,现在这么办呢?我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主动参加一些群众性的艺术活动,各地公园里早晨都有唱歌的活动吧,当地的文化馆、艺术馆都有群众性的歌唱或其他的活动吧,时间允许的话,应该尽量去参加,在活动中就可以学到该项活动的技能,也增长了艺术方面的知识。

2、自己找老师学艺,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当然,唱歌是最方便的方式。因为,不需要准备别的器材。为了学习乐谱,最好买一个电子琴。

3、为了增长艺术方面的知识,应该订阅一些报刊、杂志。也要买或借这方面的书来看,看的多了,知识就丰富了。在学校没有学到的东西,可以自己补上。

4、上网浏览音乐网站也是很方便的学习方式。可以下载一些资料备用。

5、买些音乐碟(包括一些教学碟)自己有计划地学习欣赏。

6、有了上述的经历,如果以后有了孩子,孩子如果也想学习乐器,那么,就可以和孩子同步学习和练习了。保证你比孩子学的快、学的好。孩子还能说你是不懂音乐的妈妈吗?

 
发表于 2005-1-23 1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未来,妈妈有责!!! 可贵!!!!

 
发表于 2005-1-24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啊,说出音乐好在哪里?难!
 
发表于 2005-1-25 0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这篇文章转自这个网页:
音乐教育应成为国民教育
发布时间:2004-10-14 15:11
沃尔夫冈·哈特曼 国际奥尔夫基金会主席(奥尔夫是国际上先进的音乐教学法)   曹理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   廖乃雄 旅加华裔音乐教育家   李妲娜 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会长   余丹红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   10月11日至15日,2004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在沪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21世纪音乐教育发展趋势”,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学家和音乐教育工作者参加了研讨,大家畅谈了音乐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很多好的观点和设想,同时带来了国际上关于音乐教育的新理念。研讨会召开前夕,记者与部分莅会的专家学者就此话题进行了一番探究。   音乐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应该是素质教育   主持人:现在谈音乐,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流行歌曲。音乐教育似乎离我们的生活有些远,那仿佛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音乐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恐怕很多人说不清楚。   余丹红:我想,音乐并不是什么特殊的“补品”,可有可无,它对人就像空气一样,必须得有。没有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一个人的人生不完整。音乐,实是一个人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也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品位。我们常常在说想象力、创造性,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呢?学习音乐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很多家长要送孩子去学钢琴、学管弦乐,因为大家认识到了其重要性。   沃尔夫冈·哈特曼:的确,一个受过完整教育的人,音乐是重要的方面,它具有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学音乐为了什么?就是使自己获得快乐。在德国,民间铜管队历史悠久,数量也很多,很多不同职业的人,如理发师、律师、医生等,下班以后就凑到一起,组成一个乐队,大家乐在其中。   李妲娜:在很多国家,音乐是作为核心课程来教的。可以说,音乐应当陪伴一个人终生,一个人应当一辈子享有音乐。因此,音乐不是精英教育,而是素质教育,是国民教育。   廖乃雄:应当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音乐教育也就应当是面向国民的大音乐教育。   不要指望每个孩子都成为小莫扎特   主持人:这让人自然联想到时下的孩子学钢琴热,当然,学管乐的、弦乐的也越来越多,而不管孩子有没有这方面天赋。这说明大家认识到学习音乐的重要性,一个人多一项技能,不是坏事。但同时,其功利目的也显而易见。   曹理:乐者,乐也。学音乐,就要从中得到快乐。我的小孙女也在学钢琴,她似乎并不是这方面的天才,但她觉得很快乐。但有些家长让孩子学音乐,是出于升学和加分的考虑。以前,钢琴达到多少级升学可以加分,现在政策改了,学管弦的又多了起来。这样孩子能快乐吗?简直是不堪重负。   李妲娜:如果硬逼着一个不喜欢钢琴的孩子学钢琴,实际上培养的是音乐的仇人,而不是培养他们热爱音乐。应当去掉那些功利的想法,让音乐教育还其本来面目。人人生而有音乐的天赋,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把这一本能激发出来。学钢琴或其他乐器,确实有意义,但是怎么学却要因人而异,并不是越早越好,并不是大家都来学一种乐器。   廖乃雄:几年前我回上海,一位在电视台工作的老朋友就问到“全民送子学钢琴”的问题,我当时用了一首外国歌曲作答,那首歌的名字是《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成为小莫扎特》。我们不是要培养天才,而仅仅是为了让人们从音乐中得到快乐,让人们成为音乐的知音。当然,我们也需要培养音乐家,培养专业人士,但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这些。   对音乐教师的培养是关键   沃尔夫冈·哈特曼:在德国,也有人为了考大学而学音乐,但为了这种单纯目的的人为数很少,大部分人还是为了自我表达。家长也让孩子学乐器,但不仅仅是钢琴,范围非常之广。中国的许多孩子学钢琴,也不一定就是眼光狭窄,恰恰相反,因为这毕竟也是一条让孩子走向成功的道路。钢琴确实是理解音乐的很好载体。对音乐学习而言,钢琴是一种象征。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视野会更加开阔。   学习音乐,一种目的是学一门技术将来找份好工作,另一种目的是获得一个更好的人生。显然,后者是更好的选择。当然,学习音乐不可能立竿见影,它不是自动售货机,投进硬币,出来巧克力。它对于人格的培养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余丹红:日本雅马哈公司有一句很有名的广告词:学音乐的孩子不学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习音乐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也不一定非要取得什么建树,快乐就行。在这样的过程中,渐渐获得一种完美的人生。   当然,要让人们懂得学习音乐的本原,从而让人们爱上音乐,关键取决于音乐教师。一个孩子将来是喜欢音乐,还是认为音乐与自己没有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第一位音乐老师。音乐教师怎样对待他们所培养的学生,这是决定国民音乐素质之关键。因此,对音乐教师的培养是关键之关键,也是当务之急,这正是我们音乐院校所要承担的责任。 来源:华东新闻
 
发表于 2005-1-25 0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当前的《音乐课程标准》推行的正是这种观点!

 
发表于 2005-1-25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上上老师在2005-1-23 18:50:44的发言:

音乐未来,妈妈有责!!! 可贵!!!!

太对了....爸爸也有责.

 
发表于 2005-5-21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我想未来的姑姑我也有责

那么谁来教教我该怎样从头学唱歌呢?(发音,呼吸,还有比较好的网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