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和彝族儿童的自制乐器交流会

2
回复
468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18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彝族儿童的交流会② 音乐

10月中旬,我邀请在其他地方开展活动的协力队员,来我每周星期三担任教师的昭觉县碗厂乡温岭之江小学(通称:皇岗小学 全校共有学生18名,教师1名)举行了一次交流会。(*有关交流会的来龙去脉以及目的等,请参照小原队员的投稿《和彝族儿童的交流会①》)

交流会第一天,我和在贵州省开展活动的菊田智子队员担任音乐课的教学。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用一些日常用品制作乐器、并用这些乐器进行合奏等。

我们为制作乐器准备的材料有:塑料瓶、纸杯、铝杯、胶卷盒、铁筷和木筷以及各种豆子和大米。开始时,我们只告诉孩子们两点要注意的地方(必须用两种以上的材料制作乐器。采用豆子时,只用一种豆子,不能把不同的豆子混在一起),首先我们让孩子们自由创作。正如从大家准备的材料所预计的那样,做响葫芦的学生最多,其次是用筷子敲打铝杯的打击乐占多数。乐器制作得差不多后,我就音质会因采用的容器和放进去的豆子种类不同而不同、另外还有可能制作的乐器、以及怎样摇动响葫芦等,进行了介绍。

然后,我们进入正题。我们请同学们再次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还能做出什么样的乐器。终于发现了“只要出声的就是乐器”的孩子们,又做出了许多新的乐器。

比如,用两个塑料瓶的侧面互相摩擦发出喀哒喀哒的声音、把胶卷盒放到铝杯中摇晃等。孩子们制作的乐器都能发出有趣的声音。与我介绍的乐器相比,孩子们创造的乐器更加富有独创性。我非常羡慕孩子们的想象力。到了大家用自己制作的乐器合奏的时候了……孩子们顾不上乐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一个劲地拼命演奏自己的乐器!有的拼命摇晃、有的使劲敲打,看到孩子们那可爱无比的神态,我以及和来观摩的人们都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咔嚓咔嚓……”“当当当当……”,真想看看他们到底要“合奏”到什么时候,可惜时间不允许。这时,轮到菊田队员上场。大家按照同一节奏进行练习,并且边演奏乐器边唱起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歌曲“闪闪的星”和“玛丽有只小羊羔”。

多亏了孩子们表现出来的才能和朝气、以及来观摩的人们的热情,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快乐!

虽然和孩子们经过了近两年的交流,可是这次我察觉到了过去所没有发现的孩子们的新的个性,有了许多新的体会。最重要的是,在两天的交流会上,我从孩子们身上得到了许多鼓励。

(*菊田队员的《和彝族儿童的交流会③音乐》将在下次刊登)

2002年第2次派遣队员(凉山民族中学 音乐)佐藤美绪

转贴地址:http://japan.people.com.cn/xielidui/zuoteng-1.htm

 
 楼主| 发表于 2005-2-19 1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给赵老师看看。

 
发表于 2005-2-19 14: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和野蔷薇!

自制乐器进入课堂,在哪里也是受学生们欢迎的。能否在各位教师朋友的课堂上开展类似的教学的活动,主要还要看这位音乐教师是否乐意玩这些小东西。热爱生活的音乐教师,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和生活的热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