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特长生成为教育腐败的工具

3
回复
54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25 0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买证明成体育特长生 有些体育特长生是“认证”

一名不会踢球的学生成了足球二级运动员,一名体育成绩一般的学生买份证明便成了体育特长生,一所学校的体育老师把“富余的”特长生认证书给了关系好的学生,还有等着通过把普通学生变成体育特长生从中谋利的健身教练和高校招生教师。

本报北京4月25日电

    在北京一家健身中心内,一名学员无意中听到一位教练和顾客之间的谈话。那位教练直言不讳地对顾客说自己最近在忙“拼缝儿”的事情。

    这里所谓的“拼缝儿”,意思是教练想办法让本没有体育特长的高三考生,在高考前夕“成为”体育特长生,享受降低分数线以及体育专业优秀生的待遇,以便“顺利”地考上体育类院校。“拼缝儿”就是指该教练和招收体育特长生的招生老师两人分享学生为此付出的“费用”。

    据那名学员介绍,健身教练应该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了———这就意味着不止一名非体育特长生,按照体育特长生的录取标准走进了大学校门。

    不会踢球的足球二级运动员

    “真正的体育特长生可以按程序得到国家运动员等级证书,但有关系的学生也可以拿到这个证书”,一位熟悉内情的高中体育老师说,“关键是负责招收体育特长生的高校招生老师,只要学生得到他的认可,基本上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北京的情况还稍好点,我有一些在外地当中学体育老师的同学,他们那里这种情况很普遍。”

    按照去年年底教育部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做好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规定,从今年起,凡是获得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国际健将证书及武术武英级以上称号,并且招生学校对其进行文化考核后认为能够完成专业培养教学任务的考生,可免于参加高考。

    “免于高考”对于高三学生来说,简直是天大的诱惑。而按照过去的规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且高中阶段在省级或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三名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录取分数线下调50分到200分的政策。

    就是这50分到200分的巨大吸引力,使得高校招收的体育特长生里,难免会有滥竽充数之辈。

    北京市某高校一名大三学生告诉记者:“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刚上大学的时候说是足球二级运动员,高考分数挺低的就进来了,但没进校队。后来一踢球,他的水平很一般,和普通同学差不多。”

    按照今年高校招收体育特长生的最新规定,以往的降分录取政策不再适用,改为考试成绩必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第二批录取控制线;少数运动成绩特别优秀的,文化成绩也必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0%,录取人数也不得超过本校录取高水平运动员人数的15%,并且招生学校不再招收预备班学员。

    有舆论认为,这正是为了减少“非法体育特长生”的数量。

    李老师说:“因为体育考生的成绩是不公开的,所以只要招生老师知道他的考号,就能作弊招收,实在不行的就先收到预备班里,再等机会。今年新规定下来之后,我想这种情况会好一些,但绝对不会没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并不是只在考大学前才会出现弄虚作假的体育特长生,初中升高中的中考阶段,名不副实的体育特长生也不在少数———看来,“体育特长生”这个本该让学生为之骄傲的荣誉,自下而上都掺进了许多杂质。

    买证明买成体育特长生

    肖老师是北京市某中学的体育老师,大前年他从初一开始带体育课,去年带到初三,在他的印象里,弄虚作假的体育特长生绝非偶然现象,而是年年都有的“固定节目”。

    “我以前就有一个学生,是个男孩。在气氛最为融洽的体育课上,他都不爱说话,很少和同学聚在一起。而且初一、初二两年,他的体育成绩很一般,没有什么特长。但是初三中考之前,他突然拿出了一张本区体育局开具的证明,证明自己在田径方面达到了什么什么标准。我没亲眼看到这个证明,听说好像是取得了区运会200米的第几名。后来一个高中来招体育特长生,问都没问就把他要走了。”“我们体育老师一开始不相信他能拿到体育特长生证明,因为这个学生根本没有参加过区运会、市运会。后来据我们了解,这个孩子的家长认识招生学校的体育老师,事先就和对方打好招呼了。人家告诉他们要去区体育局开个证明,当然,这个证明应该是花钱买的。之后,这个学生去参加这所学校体育特长生的考试,考试的项目有跑有跳,考生相互之间都不认识。他考完回家,那边体育老师当场或过后把他的成绩一改,比如说100米他跑了14秒多,改成12秒多上报给学校,这个学生基本上就是这所高中的了。”

    “这是学生自己的事,我们体育老师虽然觉得很别扭,但也没法管。学校更不会管,学校巴不得学生都能上高中。另外,他的同学也没什么看法,都觉得人家有本事,议论也不多。所以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根本没人管。上了高中,他就达到目的了。”

    “没准儿他高中毕业后,还说自己是体育特长生,家里找个大学就把他送过去了,也算是能拿着大学文凭了。”

    肖老师所说的这个学生,之所以通过关系和金钱便能很容易地成为“体育特长生”升入高中,高中的体育特长生招收制度的不严谨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

    特长生认证书竟可以改名字

    “为什么大家愿意当体育特长生,因为在北京,高中招体育特长生有很大的自由度。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这个学生不管中考他考了多少分,学校都会要他;二是他只有考到多少分,学校才会要他。这两种情况随学校自己定”,一位高中体育老师告诉记者:“这种情况我们见得太多了,招来的体育专项特长生等到一训练,全不是那么回事。我们也知道他们是怎么来的,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直接就不让他练了,让他自己找个理由退队算了。上海市今年规定,初中的体育特长生想进高中,必须参加6月份全市统一中考,而且文化课考试必须达到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的70%,北京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这位体育老师任职的中学高中部平均每年要招30多名体育特长生,在北京市高中里面的体育特长生需求量名列前茅,“学校重视体育,足球、游泳、田径、武术,都要体育特长生,但每年都有四五个是完全不合格的。”

    据记者了解,在市级体育项目竞赛中获得个人前六名、区级比赛获得个人前三名的初三学生便可享有体育特长生的资格,而相对于个人来讲,集体项目的体育特长生资格更容易获得。

    按照规定,集体项目(球类)市级比赛的前三名、区县级比赛第一名的初三学生,体育特长生名额按照出场阵容人数分配。

    “比如说一支足球队,打到北京市前三名,那么体育特长生的名额是11个”,一个已经毕业的学生回忆说,“这里面问题可多了。我上初二那年,我们队打到北京市第二,当时我们队好多人已经有体育特长生的认证书了,我们老师就把‘富余的’认证书给那些关系好的、不是球队的学生,在操作上也就是改个名字的事。我们球队的成绩好,所以每年都有两三个这样的例子。虽说后来有专项测验,但那些考试都简单得很,不缺胳膊断腿的都能通过。”

一名不会踢球的学生成了足球二级运动员,一名体育成绩一般的学生买份证明便成了体育特长生,一所学校的体育老师把“富余的”特长生认证书给了关系好的学生,还有等着通过把普通学生变成体育特长生从中谋利的健身教练和高校招生教师。

按照去年年底教育部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做好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规定,从今年起,凡是获得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国际健将证书及武术武英级以上称号,并且招生学校对其进行文化考核后认为能够完成专业培养教学任务的考生,可免于参加高考。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免试通行证,体育特长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众多考生竞相追逐的香饽饽。一些不法的体育老师和教练也对这块肥肉垂涎三尺。

  不可否认,体育特长生保送制度的初衷是好的,在于弥补高考选才机制的不足。但在现实生活中,体育特长生保送生制度已经逐渐演化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保送保送,多少权钱为你而动”。由于体育考生的成绩是不公开的,所以只要招生老师知道他的考号,就能作弊招收,实在不行的就先收到预备班里,再等机会。虽然按照今年高校招收体育特长生的最新规定,以往的降分录取政策不再适用,改为考试成绩必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第二批录取控制线;少数运动成绩特别优秀的,文化成绩也必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0%,录取人数也不得超过本校录取高水平运动员人数的15%,并且招生学校不再招收预备班学员。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也是时有发生。

  按2001年的有关规定,体育特长生保送生的招生计划、政策、程序、要求,以及推荐名单、送审名单和录取名单,都必须及时向师生员工公开,向社会公布,增加透明度。但规定归规定,现实中很多学校都没有公开过。2002年保送生开始实行公示制,保送名单要在省级媒体上公布。这一条能真正贯彻执行吗?据上述新闻看来,贯彻执行非常不力。根据有关文件规定,保送工作坚持“四权分离”原则,正确行使考生的报名权、中学的推荐权、高校的录取权和教委的审批权。四者既要互相信任、支持,又要互相监督、制约。但是在现实中,由于考生想要得到保送指标,保送指标又由大学掌握,中学必然有求于大学,而省教委为了得到更多的招生计划不敢得罪高校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四者互相监督、制约无异于一句空话。这样一来,失去监督的保送制度就只有相关的几个掌握实权的老师教练说了算,弄虚作假也就在所难免。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有关部门对于体育特长生保送制度的改革是好的,但是没有相应的配套制度保证其实行,加上监督机制不完善从而导致腐败。“体育特长生”这个本该让学生和学校都为之骄傲的荣誉,现在却几乎成为了教育腐败的代名词。这足以让我们深思。(作者:杨华)

-----------------------------------------------------------------------------------------

艺术特长招生是不是也这个样子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25 10:01:03编辑过]
 
发表于 2005-5-25 14: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成为了,你又能怎样?
 
发表于 2005-5-31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社会问题了,需要我们的老师共同努力!
 
发表于 2005-6-19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年一度的"三独"比赛就是这样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