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关于古词“杏花天影”

3
回复
68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4 2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求助:

这里有一首宋朝姜夑写的一首词,名字叫杏花天影。我想知道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和动机,以及这个诗人的一些情况,有谁知道的告诉我,谢谢了。一下是详细的词:

杏花天影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栏桡,更少驻。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谢谢了1

 
发表于 2005-10-24 2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世人称他为姜白石,是今天的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姜夔不但工于诗词,是位大词人,而且还精通音律,善于作曲,在乐理上自成一家,是一位大音乐家呢。在他留传下来的词集《白石道人歌曲》(6卷)中大多是自己作曲的。其中,《扬州慢》《鬲溪梅令》《暗香》《疏影》《长亭怨慢》等词曲十七首,都保存有工尺字旁谱至今。

这是他过金陵在秦淮河舟中的作品。词中自注云:“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末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作者多愁善感,在秦淮河上触景生情,想到桃叶的故事,看着渡口的春花,一时不忍离去。下片极赞金陵风物之美,却又有点想家。最后说:傍晚把船移到哪里去呢?
  做这首词的前一天,他在秦淮河上做了一个梦,遂做了首《踏莎行》,词云:“燕燕轻盈,莺莺娇暖,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他在秦淮河上梦见的分明是他的情人,这位情人的影子经秦淮风月衬托,她的美显得格调清高。

《杏花天影》表现了一种缅怀思故、彷徨凄苦的情绪。当时,宋室南渡,偏安于杭州,诗人北上,经过金陵,望景兴叹,所作的词曲折地表现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与忧虑之情。

(1) 鸳鸯浦:应是桃叶渡口。
(2) 桡:音rao,浆,这里代指船。

《杏花天影》

 
发表于 2005-10-25 1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噻!lu大哥,太好了!万分感谢!!太爱你了111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5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更多他的音乐的资料啊?谢谢了

[em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