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合唱

8
回复
65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9 1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老师,谁有合唱训练计划和总结呀,谢了。

本人在学校带合唱队,希望同行交流Q286040866

 
发表于 2005-11-9 1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今年暑假训练的情况小结,算是抛砖引玉吧!

2005年暑假合唱队训练及比赛小结

暑假里,我校合唱队代表xx街道办事处参加了在区政府举行青少年合唱比赛。作为合唱队的带队老师,我觉得此次活动对于合唱队来说,收获是巨大的,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一、 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水平。

此次比赛,是合唱队自成立以来,参加的第一次比赛,对于学生老师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锻炼,短短十几天的集中训练,学生们的演唱水平提高很快,这次训练,时间集中,人员到位,保证了训练效果,学生的音色美了,音量大了,气息足了,表演也投入了、积极了。另外,在训练中,我们还注重了对于乐理知识、合唱技巧等音乐综合素养的训练,学生提高也很快。在演出的前三天,我们临时接到通知,要求加唱一首与抗日战争有关的歌曲,选定了歌曲《长城谣》之后,学生只用了短短两天的时间,就学会并唱好了歌曲。在比赛中,受到了好评,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

二、 开拓了视野,增强了凝聚力。

合唱队在讲究声音和谐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在训练中,我们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合唱意识,自我管理的能力,学生有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很多学生放弃回老家,留下来参与训练,还有很多同学,参加完其他暑期培训,又马上赶着来参加合唱训练,没有更多物质的奖励,学生冒着酷暑,参加训练,出勤率超过了95%

是合唱队这个集体留住了孩子们的心,他们感受到了训练的快乐。

这次参加比赛的单位,由各个街道选送,其中不乏一些经验丰富,水平比较高的合唱队,在比赛中,孩子们除了展示自己,也欣赏到了其他合唱队精彩的演出,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三、 师生配合默契,家长全力支持。

训练中,师生之间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关系,老师喜欢队员,队员们也非常信任老师。家长对于此次活动也给予了很多关心与支持,他们不辞辛劳的接送孩子,了解孩子的训练情况,每次打电话给家长,家长总是非常热情,都表示非常支持子女参加这类活动。22号比赛那天,很多家长主动地随行观看了我们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让老师也觉得很感动。

四、 各级领导的重视,老师们的支持。

学校及街道办事处的领导都非常重视这次比赛,多次来看望慰问孩子们,让我们的训练更有激情,演出当天,我们还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为孩子们化妆、照相,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

今后的努力方向:

通过比赛,老师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增强了带队的信心,今后我们会朝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使合唱队成为学生向往、喜欢的兴趣小组,成为学校的特色。

1、老师不断学习,为自己多创造学习的机会,多接触优秀的合唱队,

了解合唱训练的规律,技巧等等,科学训练,用心组织。

2、扩大队伍,分层次训练,增加合唱队在学校的影响力。

3、演唱一些更有难度和感染力的作品,综合提高合唱水平。

 
发表于 2005-11-9 1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将合唱队的孩子们分成两拨儿。

A组为提高班,这些孩子经过了一两的训练,有一定的基础,训练目的一提高兴趣、开拓眼见为主,经常会找一些优秀的少儿合唱让学生们欣赏,演唱的歌曲材料也比较多样,让学生们什么歌曲都接触一些,并为他们创造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音乐课中,让学生在班级其他同学中演唱训练歌曲,这样,既扩大了合唱队的影响力,又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

B组为基础班,是合唱队的后备力量,A组那拨儿孩子毕业后,这些孩子将成为主力军。

训练合唱队很有意思,孩子们现在兴趣很高,如果捺下了一次训练,他们还会不高兴呢!

 
发表于 2005-11-9 2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不可重点说训练技巧?
 
发表于 2005-11-10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二年纪的简谱不太懂 所以很吃力  

 
发表于 2005-11-10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刚带,好吃力啊!!

 
发表于 2005-11-10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也不是学声乐出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

杨鸿年老师最近出了一本关于童声合唱训练的好书,还有两本他所带的合唱团演唱的歌曲集,非常好,训练方式很实用,书中写到的关于童声合唱的理论实践都非常多,训练方式也很多样,比如呼吸训练,共鸣训练,咬字吐字训练,提高音域联系等等,内容很丰富,书中收录的歌曲大多都是杨老师精心编排的,从取材到伴奏都非常精妙,建议对合唱感兴趣的老师可以留意这几本书。

 
发表于 2005-11-11 0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我引用杨鸿年老师这本《合唱训练学》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02年3月第一版)中的一些内容,和大家一起共享。

一、合唱中的呼吸训练。

“歌曲的原动力是气息”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也”

呼吸训练解决三个问题:1、吸气量。 2、控制技能。

3、气与声结合的正确比例关系。

不能提出 “气吸得越多越好”的概念,而应该是在自然呼吸状态下的加深和加大。

吸气要做到“匀、慢、稳”,而且要形成平直的线条,注意恒速持续,好象在吹蜡烛的火苗,而有不让火苗有左右晃动般的感觉。

训练程序为:

自然吸————自然吐

缓 吸————缓 吐

急 吸————缓 吐

在以上三种吸气状态下缓吐时,可以逐步加上适当的停顿(此时不吸也不吐)即:

自然吸———吐——停——吐——停——急速吐出剩余的气

缓吸———缓吐——停——吐——停——急速吐出剩余的气

急吸———吐——停——吐——停——急速吐出剩余的气

训练要领:

1、吸气时切忌抬肩。

2、缓吐时逐渐增加停顿次数。

3、要求孩子对吐气长度计数。

4、练习时吐出余气。

5、做适当的放松练习。

 
发表于 2005-11-14 1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