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圣桑作曲的《水族馆》,感受乐曲描绘的五彩斑斓的水底世界. 2让学生用活泼、欢快、有趣的歌声唱贵州儿歌《躲猫猫》并学会边唱边做游戏。 3在《小猴造楼》的音乐活动中,通过色块感知间上的唱名位置。 4在《太阳、雨和花》律动中,学会合作表演。 5在听赏《水族馆》的基础上,通过听听、想想、画画、演演,运用各种感官感受乐曲的优美情绪. [教材分析] 水族馆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里的第七段。 它是用长笛、钟琴、两架钢琴和弦乐等进打演奏的.钢琴和钟琴在高音琶音,模仿水的波动.在平稳的音乐衬托下,仿佛快乐的鱼儿的互相追逐游戏,真是热闹。钢琴就象金鱼的尾巴在水中摆动,生动有趣。那晶莹透明的水底世界五彩缤纷。 《躲猫猫》足一首贵州苗族儿歌。表现了苗族儿童在小溪边,村落旁、山林里,岩洞中捉迷藏游戏时边唱边玩的童谣。2/4拍、式、单乐段结构。歌曲的节奏平稳,曲调朴素、音域仅有五度,音乐主题是一个级进与小跳相合的动机:“516 50”给人以活拔、伶俐的感觉,好像苗族儿童轻盈、灵巧的身姿。第3小节属音的出现,使曲调在色彩上有了变化,尤其在第6小节,旋律停顿在属音上,使歌曲产生强烈的动膊,然后以连环式的手法采用第三句为第四句的头回到主音上结束了全曲。整个曲凋简炼、活泼、单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朴素而不失丰富,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第一课时 | 《水族馆》 | | 教学目的 | 1通过欣赏圣桑作曲的《水族馆》,感受乐曲描绘的五彩斑斓的水底世界. 2 在听赏《水族馆》的基础上,通过听听、想想、画画、演演,运用各种感官感受乐曲的优美情绪. | | 一组织教学 二游戏 《小猴造楼》 (二) 三欣赏圣桑作曲的《水族馆》 四、创 《水底世界》 | 师生问好 (1)首先让学生观察小猴造在间上的大楼,第一间上砖唱“fa”,第二间上的砖唱“la”,第三间上的砖唱“do”。 (2)先让学会看着图唱唱名,音要准. (3)然后配上节奏儿歌。歌唱上行及下行音阶时音要唱准。 1导——小朋友,你们知道水底世界吗?那里有些什么? 2听——欣赏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里的第七段《水族馆》。 3再听——这一次欣赏要求学生仔细听是用那些乐器演奏的。 4动——学生边听,边与伙伴一起自由表演,鱼儿在快乐地嬉戏,金鱼的尾巴在水中摆动,水草在水中飘浮……. 1在听赏的基础上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水底世。 2学生分成几组,把自己想象的水底景象用彩笔画在纸上,共同合作画成一幅水底世界图并给这幅画起一个名字。 3准备一些小道具如绿色彩带,蓝色头巾,鱼虾头饰等。表现〈水簇馆〉乐曲所表现的水底情景。 | 听音入室 在形象化的《小猴造楼》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式的儿歌中,初步感知间上的唱各位置,为学习五线谱作好准备。 让学生讲出水底世界中各种各样的鱼、贝类、水草……并知道水底世界是很美的。 边听边想:听了这段音乐,在《水族馆》好象看到些什么? 学生可边欣赏边模拟乐器演奏. 进行评议,评选山画得最好的小组,演得最符合《水簇馆》音乐情绪的小组,给予鼓励。 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官及各种表现形式表现优美乐曲的情景。可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 | 第二课时 | 《躲猫猫》 | | 教学目的 | 1让学生用活泼、欢快、有趣的歌声唱贵州儿歌《躲猫猫》并学会边唱边做游戏。 2在《太阳、雨和花》律动中,学会合作表演。 3复习小猴造楼(二) | |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三新授歌曲《躲猫猫》 四教师小结 | 师生问好 1复习小猴造楼(二) 2律动《太阳、雨和花》 (1)一(4)小节:三人一组手拉手小跑步出场。分别为①②⑧号。 (5)~(8)小节:②号双手上举手心向相对,作太阳。碎步自转一圈。①⑦号双手作花状蹲下,对着太阳,逐渐站起,作花儿生长开放状。 (9)—(16)小节:②号作下蹲状,双手上下抖动手指,下蹲反复两次。①②号作花儿喝水状,下蹲,面对⑨号。 1用各种游戏导入新歌 2教师有感情的范唱 3出示课题歌曲《躲猫猫》 4提问躲猫猫的规则是怎样的?(你快躲,我来捉,捉住你就不能逃) 5听着歌曲自由组合玩一玩游戏躲猫猫 6说说歌曲的情绪与几拍子 7啦”哼唱旋用律,熟悉曲调 8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理解歌词的内容 9把歌词加入曲中,完整的演唱 | 听音入室 《太阳、雨和花》是一个景色律动。让学生随音乐交换角色轮流扮演太阳。 让学生轮流扮太阳.动作让学生自由创作,认形也可以变化。但动作一定要紧跟音乐。 学生听歌曲范唱 (欢快,2拍子) | | 第三课时 | 《躲猫猫》 | 教学目的 | 1复习歌曲《躲猫猫》以及进行歌表演 2游戏——玩具乐 | 一组织教学 二游戏 《玩具乐》 三复习歌曲《躲猫猫》以及进行歌表演 | 师生问好 学生根据玩具的特点即兴编节奏并用“象声词”进行多层次的节奏练习。 甲:大象敲鼓 X — | X — | 咚 咚 乙:母鸡下蛋 X X X | X X X | 咯 咯 咯 咯 咯 咯 丙:海伦开枪 X X X X X | X X X X X 哒哒哒哒 哒 哒哒哒哒 哒 丁:鹿开火车 X X | X X | 呜 呜 呜 呜 戌:小狗骑车 X X X X | X X X X X 铃 铃铃 铃 叮铃铃铃 铃 己:鸭子跳舞 X X X X | X X X | 嘎 嘎 嘎 嘎 嘎嘎 嘎 庚:熊吹喇叭 X X X X X X | X X X | 的的的的 哒哒 的的 哒 1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表现了苗族儿童在小溪边,村落旁、山林里,岩洞中捉迷藏的情景,所以唱时应活泼欢快跳跃。 3男女学生对唱 4边唱边玩游戏 5请出个别学生表演 | 听音入室 齐读:玩具王国真神奇,各种玩具做游戏,你来骑车我打枪,唏哩哗啦歌声起. 由个人创编节奏 最后可以把三种动物节奏一起念,进行多层次的练习。 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小组活动 | 第四课时 | 音乐乐园 | 教学目的 | 1培养学生从小学会欣赏名曲的习惯,知道一些著名的音乐家的名字和生平。 2儿歌表演——六颗小豆芽 | 一组织教学 二名曲欣赏 三六颗小豆芽 四音乐小转盘 | 师生问好 1小步舞曲由德国合乐家巴赫为初学钢琴的孩子们所写的简易钢琴曲。曲调纯朴,音乐富有童趣,采用3/4拍子,从容、优雅,抒情、歌唱。 2仔细聆听 3学唱主旋律 4感受这是一首三拍子的乐曲。 这是中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为孩子作的儿歌,共有十段现改为六段。儿歌生动有趣读起来 朗朗上口。 童话树上开满了音乐果,通过拍拍唱唱,猜出童话树上开出了什么名字的音乐果实. 如:歌曲大鹿、小红帽,小猪睡觉等等。 | 学生知道名曲的背景知识。 学生初听乐曲 有的孩子如果对此首乐曲熟悉也可以请他来哼唱一下。 (1)了解每一段的内容,理解后记忆。 (2)有节奏地读. (3)可由六人一组进行表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