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月 儿 弯 弯 》 建议课时:4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和认识do、re、mi、fa、sol、la、si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宇宙空间的想象力 3、在富有童趣的音乐活动中获得相关的音乐知识,培育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本单元教学内容 1. 歌曲两首 《月儿弯弯》、《我和星星打电话》 2、欣赏歌曲一首 《月亮月光光》 乐曲一首《阿缌跳月》 3、音乐活动 歌表演 《萤火虫》 本单元教学重点 在充满想象力的音乐空间里感受和体 验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初步知道七个唱名及其音高排列。 第一课时《小小的船》 教学目的 1.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小小的船》,从中感受节拍的强弱规律,并陶冶美的情操。 2.认识铃鼓,学会铃鼓的敲击方法。 3.能按拍手声的强弱找出小铃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感受强弱 1、听音乐进教室 2、问好与练声 3、看图辨别,说出强弱 1)气球爆炸时的声音和泡泡糖破裂时的声音哪个强?下雷雨时的雨声哪个弱?请学生用声音学一学。 2)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发出声音的一对物体比较它的强弱 二、根据二拍子强弱规律来跳踏点步 1. 老师进行示范,讲清动作:双手插腰,左脚向左横踏一小步,右脚尖点于左脚窝,然后右脚向右横踏一小步,左脚尖点于右脚窝。一拍一动。 2. 配上音乐,请学生进行往前踏步,后退踏点的练习。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 三、学唱《小小的船》。 1.可用彩色挂图导入新歌。教师先做有感情的范唱,然后指导学生朗读。 2.用“摇船”等动作,边律动边熟悉曲调。 坐着摇:双手握奖状,一小节向前摇动一次,动作要协调有节奏感。 站着屈膝摇:手动作同前,每小节双腿屈膝一次使动作有起伏感。 边摇边走:手动作同前,双脚点地。碎步移动,使动作有飘动感。 3.用听唱法学唱本歌。(指导学生自然地唱出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注意旋律线、跟着老师唱这一句谱,边打手势,使音高的变化与空间垂直距离的变化同步。垂直距离—音高、水平距离—音长) 4.歌表演的设计可以用简单的动作,形象地直接表示歌词;也可以是情景式的,由部分学生扮演星星河,部分学生划动小船,在银河系游荡;更可以由学生即兴发挥、自由创作。(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 四、游戏《小铃小铃在哪里》。 1、游戏前,先向学生讲清规则,并将拍手和敲小铃姿势示范一下。规则:找小铃者要根据声音强弱去辨别藏铃的位置。 2、方法:游戏者围坐成一个圆圈,选一位找小铃者,把小铃藏身与一同学处,不能让找铃者看见。 五、课堂小结。 课后记录 指导学生自然地唱出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注意旋律线、跟着老师唱这一句谱,边打手势,学生形象的感受到强弱规律,使音高的变化与空间垂直距离的变化同步。这种方法值得探讨。 第二课时 欣赏《月亮月光光》《阿缌跳月》 教学目的 1、欣赏《月亮月光光》《阿缌跳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2、通过教学,启发学生用身体地动作感受彝族民歌地特有韵味。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师生歌唱问好。 二.节奏练习: 1、导语: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条节奏,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 2、找学生读。 3、让学生边拍节奏边读。 4、根据节奏创编动作。 三、新课导入 1、( 出示图画,学生描述并理解,教师引导。) 师:晚上的景色美吗?老师这儿有二个对形图分别像什么? 生:月亮、花等等。 师:“月亮婆婆露出笑脸放射出光”,听赏《月亮月光光》请你们用 动作和表情来告诉老师。 师:你们可真聪明,想了这么多的动作,你们都把月亮婆婆的表情给表现出来了。我们来选一种,大家一起表演。 师:“河边的青蛙看者天上的月亮叫喊着”请你们用动作和表情告诉老师,我们也来选择一种。你们想不想根据音乐用舞蹈动作及表情把这迷人的景色表现出来呢?(第二次感受《月亮月光光》童声二重唱歌曲) 2、了解彝族的特点 1)导语:小朋友们欢快地舞蹈把一些小客人引来了,这些小客人穿着漂亮地民族服装,你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吗? 2)教师出示投影片,让学生辨认。 3)教师向学生介绍彝族。 3、感受音乐阶段: 1) 导语:听彝族小朋友为我们带来了一段音乐,它表现了怎样地情绪? 2)再听:让学生用动作感受出节奏。 3)再听:让学生边听边哼唱音乐。 4)教师启发:你们听彝族小朋友跳得多高兴啊,你们愿意和他们一起跳起来吗 ? 5)边听音乐边看插图,学几个彝族舞蹈的动作随音乐表演(用动作来感受音乐,培养学生大方、自信、乐观的性格。) 三、感受音乐 小朋友刚才我们欣赏了两首不同情绪的乐曲,现在请你们用不同的形式来感受。 四、小结 课后记录 学生喜欢学跳彝族舞蹈的动作,并能随着进行音乐表演,用动作来感受音乐,培养学生大方、自信、乐观的性格。并能根据音乐用舞蹈动作及表情把这迷人的景色表现出来 第三课时 《我和星星打电话》 教学目的 1、学会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吐字清晰,灵巧体验快乐的情感,引导学生活泼、开朗地参与音乐活动。 2、认识音乐台阶,学会七个唱名,要求逐步做到字唱正、音唱准。 3、通过学科间滲透,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兴趣特长,培养创新学习,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音乐活动 1、小朋友,我们来做个“上台阶摘星星”游戏,先请大家感受一下音乐台阶的音高,现在我们跟着音乐台阶一起摘星星,那么摘了星星怎样归来哪? 2、我们先问一问星星,给它打一个电话(请第一组小朋友扮演星星,其它小朋友与星星交流) 二、学唱《我和星星打电话》 1、引入:小朋友刚才我们做得游戏,叫什么名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我和星星打电话》 2、范唱《边唱边出示画》 3、感受歌曲旋律、用柯尔文手势熟悉旋律的音高 4、跟琴学唱歌曲 5、教师领唱你们齐唱,然后再改由你们领唱。 三、创造情境 讨论:我们应不应该有幻想,科学家们是怎样与星星打电话的?(分组讨论) 1、各组展示 2、选出创编最佳小组的小朋友为优胜奖 四、小结 课后记录 音乐活动:小朋友做“上台阶摘星星”游戏特感兴趣,先请大家感受一下音乐台阶的音高,再跟着音乐台阶一起摘星星,摘了星星如何归来?展开了学生的想象的空间。 第四课时 《萤火虫》(歌表演)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萤火虫》一歌,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 2、熟记〈萤火虫〉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用舞蹈、表演的形式感受音乐,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按三拍子的节奏感较自然和整齐地表演《萤火虫》 2.难点:感受和初步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并能进行有队形变化的舞蹈表演。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两人一组,弹簧步《开火车》律动进教室。 二、练声:练一练O与U 三、复习音的高低和长短 1. 制作几副大雁图片,老师提示这是大雁喜欢飞翔的候鸟。请学生听了老师弹出的前后不同高低的两个音。用“大雁”把这两个音的高低摆出来。 2.老师弹奏三个单音,学生依次摆出高低。 3.看大雁飞翔图拍一拍,教师弹奏《雁儿飞》乐曲,让学生跟着音乐感受三拍子的乐曲。 4.老师提示:今天我们要边拍手边学说话,老师以三拍子节奏语言说:“小火车”速度要均衡平稳,让学生在说话中感受二拍和三拍的不同节奏。老师不断变换二拍子语言,学生用三拍子节奏语言对答 四、唱唱做做 (24页 ) 旋律的走向(进行方向)平进、上行、下行、彩虹型、倒彩虹型边唱唱名边做动作、听音做动作、据动作唱唱名。能否发现图中少了? 五、感受歌曲 1.从欣赏导入,提问后听教师范唱,让学生回答这首《萤火虫》是几拍子的歌曲。 2.让学生做《移动重心》的律动,感受三拍子摇晃、动荡感,并熟悉新歌曲调。 3.在教师反复范唱中,再让学生了解歌词内容,帮助学生熟记歌词。 4.用听唱法学会全歌, 六、歌表演 边唱、边学做几个舞蹈动作,学生分成舞蹈、唱歌、打击乐器等三组,合作表演,自评、互评。 课后记录 用边拍手边学说话形式来感受二拍子、三拍子,老师以三拍子节奏语言说:“小火车”速度要均衡平稳,让学生在说话中感受二拍和三拍的不同节奏。老师不断变换二拍子语言,学生用三拍子或二拍子节奏语言对答,效果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