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大地震后的一节音乐课

5
回复
173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0 2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12大地震后的一节音乐课

2008年是中国的一个灾难年,从年初的雪灾到手足口疫情;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到目前南方暴雨泛滥。面对灾难,中华民族那种不屈不挠的民族品质得到了体现。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后涌现出的许多场景,使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爱国热情得到空前高涨。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时期,势必呼唤一些特定的,充满时代气息的音乐作品。而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因势利导,利用这些时事资源引导学生欣赏这些时代的主旋律,以下是我在5.12大地震一周后的一堂真实的音乐课:

20085121428分,我正在五楼的音乐教室上八年级六班音乐课,突然看到讲桌在晃动,学生们也发现不对劲,有学生问我是怎么回事,当我说是地震时,教室里一下子乱起来,有几名女生已经害怕得哭起来。透过窗户,我看见已经有许多学生转移到了操场上。我迅速地组织全班学生有序地撤离到操场。当我离开音乐教室的瞬间,我看见讲桌上的电脑主机已经摔倒在地面上了。事后才知道这是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时我们重庆地区所感受到的强烈震感。一周后,国务院发布公告,51921日为全国哀悼日。51914时我又在五楼的音乐教室上八年级六班的音乐课

师生问好后,我突然放缓语速: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全国哀悼日的第一天。一周前的今天,就在这节课,就在这间教室,我和同学们共同经历了一个终身难忘的时刻,那一刻,有的同学慌乱,有的同学害怕,有的同学哭泣。这一切对我们来说只是虚惊一场。但是,在几百公里外的汶川中学、北川中学,甚至整个汶川地区,他们也是虚惊一场吗?他们也都安然无恙吗?”(没有学生回答,没有任何声音,教室里一下子沉寂得可怕)

“在昨天晚上,你们看电视了吗?(看了),看到了什么?(捐款)为谁捐款?(灾区人民)你们在今天早上的升旗仪式上捐了吗?(捐了)昨晚的捐款晚会我也看了,一直看到结束,我感动,我流泪了,很多次。其中有一位企业代表的话让我铭记在心。他的这句话实际上就是两个等式。(我走到黑板旁,边说边写)。再大的灾难除以13亿等于——微乎其微;再小的捐助乘以13亿等于——爱的海洋。(学生激烈的掌声)。这里的13亿有你也有我,他代表着13亿中国人和世界上一切有爱心的人们,这种爱是最崇高,最伟大的爱。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歌曲《爱的奉献》”(学生静静地欣赏着,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很容易感受到那一颗颗纯真的爱心,这种专注场面在以前的音乐课很难看到)

“在这次大地震中,有许多建筑顷刻跨塌了,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学校的教学楼。在北川中学的教学楼下至今还掩埋着一千多无辜的同学。在地震的当天,他们和我们一样,在教室里读书,唱歌,学习。可是他们却没有我们幸运,顷刻间……(已经有几个学生在下面抽泣起来,受到他们的感染,我的眼眶湿润了,语速更慢了)在昨晚的晚会上有一个场面让我很感动。一位企业家接过主持人的话筒宣布要捐款三千万后,主持人接过话筒说了几句感谢的话语。此时,这位企业家又抢过话筒,当场宣布再捐七千万。(我突然提到了声音,加快了语速)他说他要用这些钱修更多更多,永远都震不垮的教学楼。台下的观众一边鼓掌,一边拭泪。”

“我们很幸运,我们却不能忘记那些被灾难夺去生命的同胞,下面,请同学翻开教材第八页。我们一起用这首《让世界充满爱》来慰祭那些被灾难夺去生命的同胞。让生者坚强,逝者安息。”(我轻缓地挥动着手指,弹奏出歌曲的前奏,全体学生注视着我的双手,他们被我的琴声带到了汶川,带入那一幅幅被永恒定格了的画面。他们深情地演唱着,这种演唱是一种彻底的情感倾泻,那是在心灵得到洗礼后的外在表现。平时里再调皮,太淘气的学生,此时此刻也显得那么认真和专注。而我的伴奏也显得比平时流畅了许多,深情了许多。)

(唱完了这首歌,我看看表,离1428分还有两分钟)

“当这场灾难发生后的第二天,就有一位词作家,他叫王平久,他写了一首非常感人的诗词。这首诗的名字叫《生死不离》。在中央电视台抗震特别节目中,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把它推荐给了全国观众。下面我们就来浏览一下。”(学生静静地默读着这首《生死不离》。突然,教室外的汽车喇叭鸣个不停,江边轮船上的汽笛也响起来。全体同学下意识地站了起来,低下了头,默哀三分钟,与此同时,我按下了播放键。一首以《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的配乐诗朗诵《生死不离》缓缓响起来。(在这三分钟,大部分同学都在轻声哭泣,因为他们亲身体验了这次灾难的恐慌和不安,也在电视里目睹了这次灾难的惨烈场景。此时的情感是最真实的情感。)

默哀以后

“刚才这首诗朗诵里的背景音乐的曲名你们知道吗?(我的祖国)为什么会选择这首曲子呢?(因为在灾难的后面有强大的祖国)说得很好,因为在灾难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有13亿中国人,有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无论你在那里,我们都要找到你。’这就是党中央,国务院,这就是祖国人民对灾区人民的庄严承诺。这首诗很快被一些作曲家知晓,第二天,这首《生死不离》就被谱成了歌曲。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由舒楠作曲,成龙演唱的这个版本。当成龙走进录音棚录制这首歌曲时,是一边哭,一边录,场面非常感人。下面我们一起跟着成龙的歌声来学唱这首《生死不离》”

(同学们依旧是那么的专注,特别是学唱那句“无论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唱得是那么动情,那么坚定。)

“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另一个版本的《生死不离》,这是由栾凯作曲,师鹏演唱的版本。”

由于时间的关系,这首歌曲没有放完就下课了,当我要关停时,全体学生强烈要求继续欣赏。我被同学们的这种认真感动着,同学们被音乐感动着。今天欣赏的这几首歌曲都是所谓的流行歌曲,它却和一般的流行歌曲不一样,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特殊的重大事件背景下产生的歌曲。它的生命力要远远强于一般的流行歌曲。它的艺术性,社会性,思想性也是一般流行歌曲所不能比拟的。

 
发表于 2008-9-10 2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8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人的一节课!赞一个![em17]看得是一位用”心“在教的好老师![em23][em23][em23]
 
发表于 2008-10-26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边看你的教案我笑了,请不要请不要笑话我!!!

[em17]
 
发表于 2009-3-3 1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感人的一节课,看你的教案都要哭了

 
发表于 2009-3-3 1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感人的一节课,看你的教案都要哭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