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音乐史——名词解释(大全)

23
回复
3281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12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民间歌曲的定义 民间歌曲是相对于专业创作歌曲而言的概念,如同民间音乐是相对于专业创作音乐的概念。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民歌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持续不断地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因此,流传至今的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和情感体验,日臻完美,成为人民群众思想情感表达的结晶。
民间歌曲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早形成的音乐形式,并由此孕育出其他民间音乐体裁以及专业音乐形式。可以说,民间歌曲是一切音乐艺术的基础。
2、民间歌曲的多功能性 除了娱乐作用外,民间歌曲还具有如下多种社会功能:
1、 教育与传承功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流传着歌唱长篇叙事诗、历史诗的民歌,其中记载了人类的起源、民族的发展与变迁、英雄史诗、生产生活和礼仪知识等内容。
2、 人生礼仪功用。在诞生、成年、婚姻和死亡四个人生的重要阶段,民间歌曲常伴随礼仪活动,成为其中重要的程序。
3、 祭祀与驱邪功用。一些民族常在由巫师、神婆主持的祭祀、驱邪仪式中歌唱。
4、 交际功用。包括恋爱、交流、送往迎来和对歌斗智等,常在传统歌唱节日或日常生活中歌唱。
5、表达人民的心声。民歌是劳动人民心声的代言者,许多传统民歌表达了人民对旧时代不合理制度的反抗。
3、少数民族历史诗和英雄史诗 在我国一些民族中,流传着歌唱历史诗的民歌,例如彝族的《梅葛》、苗族的《古歌》、瑶族的《盘王歌》、哈尼族的《开天辟地歌》、景颇族的《木瑙斋瓦》、独龙族的《创世纪》,等等。这些民歌记述了有关宇宙和人类起源的古代神话和传说,以及先民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认识等。这些歌曲多在节日、祭祀或婚丧仪式中由巫师或德高望重的老人主唱,气氛肃穆。其曲调接近口语,吟诵性较强;歌词篇幅长大,有的长达数万行,需要数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唱完。
英雄史诗是在民歌民谣和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神话产生的稍晚些。英雄史诗描写氏族、部落和民族在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战争,以及战争中英雄人物所创造的业绩。例如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傣族的《召树屯》等。
4、传统歌唱节日 我国许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歌唱节日,例如壮族的"歌墟"、苗族的"游方"、仫佬族的"走坡"、西北地区土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及汉族的"花儿会",等等。在节日的那一天,成百上千名青年男女聚集到专设的户外歌场嬉戏和对歌,一方面展示自己的才华,另一方面在对歌活动中寻找情投意合的异性伴侣。
5、唐代曲子 唐代曲子出于原始民歌,但又脱离了民歌的原始形态。它是人们在众多流传的民歌中,挑选出来的特别受到喜爱的曲调。人们对这些曲调进行了更多的加工和改编,为其填入多种唱词,在演唱上也精心处理。到了宋代,这些曲子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戏曲、说唱等多种民间音乐形式的构成基础。当时的文人们也竞相模仿曲子的形式写作歌词,成为词牌。唐代曲子的这种由原始民歌发展、变异,又被戏曲、说唱音乐吸收的途径,与明清后的民歌时调相类似。
6、民歌的体裁 我国汉族民歌有多种分类方法,民歌的体裁划分是其中一种以音乐的艺术样式分类的方法。这种分类方法将汉族民歌主要划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类。民歌体裁的形成与不同的生活和劳动场景有关,这些背景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歌各种体裁的基本表现方法和艺术特征。例如劳动的强度和节奏使劳动号子形成了坚定、有力的性格;田野、山间的广阔使歌唱者为了山歌的远传而把音区提高、节奏拉宽;城市内或者室内的歌唱,以及有乐器伴奏相随,使小调的歌唱节奏较规范;艺人的职业性演唱使小调的行腔较细腻。但另一方面,民歌体裁的实际应用,又不完全受生活和劳动场景的制约,人们经常在相同的生活、劳动场合中歌唱不同体裁的民歌,作为劳动过程的调剂,丰富文化生活。
7、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这些吆喝、呼号声逐渐被劳动人民美化,发展为歌曲的形式。从最初劳动中简单的、有节奏的呼号,发展为有丰富内容的歌词、有完整曲调的歌曲形式,劳动号子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并通过劳动号子表现出劳动人民的乐观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8、劳动号子的双重功用 劳动号子的双重功用即实际功用和艺术表现功用。在劳动中,劳动号子的双重功用表现在:一方面,它可以鼓舞精神,调节情绪,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另一方面,它也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这二者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排斥的,劳动的强度越大,对劳动号子音乐表现的制约也就越大。反之,劳动强度较小,劳动号子的歌唱者就可以有较大的余力去斟酌和发挥劳动号子音乐的艺术表现。
9、劳动号子的种类 劳动号子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搬运号子,在装卸、扛抬、挑担、推车等劳动中歌唱;
(2) 工程号子,在打夯、打硪、伐木、采石等劳动中歌唱;
(3) 农事号子,在农业劳动中歌唱,如打麦、舂米、车水、薅草等。
(4) 船渔号子,伴随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
10、律动性 律动性是劳动号子音乐中的典型节奏形态,也是劳动号子音乐的主要特点之一。劳动动作的不断重复及其节奏感,赋予劳动号子节奏的律动性。所谓律动性,是指号子音乐中常常出现的某种较固定的、周期反复的节奏型。这些律动单位不仅时值大致相同,而且常常有相对统一的旋律材料安排。
劳动号子的节奏律动型大致有三类:
1、 长律,律动单位的长度一般相当于一个乐句;
2、 平律,律动单位的长度一般相当于一个乐节;
3、 短律,一般一拍为一个律动单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12 9:10:08编辑过]
 
发表于 2004-4-12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一领众和 一领众和是劳动号子音乐的另一主要特点。劳动号子的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但一领众和是最常见、最典型的歌唱方式。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领唱部分常常是唱词的主要陈述部分,其音乐比较灵活、自由,曲调和唱词常有即兴变化,旋律常上扬,或比较高亢嘹亮,有呼唤、号召的特点;和唱的部分大多是衬词或重复领唱中的片段唱词,音乐较固定,变化少,节奏型强,常使用同一乐汇或同一节奏型的重复进行。
劳动号子歌唱中的一领众和主要有三种类型:1、交替呼应式;2、重迭式;3、综合式。
12、山歌 山歌是劳动人民自由抒发情感的民歌种类。传统山歌中最常见的内容是爱情和苦难。山歌常在户外歌唱,曲调多高亢、嘹亮,节奏多自由、悠长,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山歌的歌词具有纯朴的情感、大胆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等特点,生动鲜活,真切感人。山歌往往在音乐的一开始处便出现全曲的最高音,感情充沛,表达强烈。在高音区,山歌还常常会有自由延长音。有的山歌因音域较高而使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歌唱方法。
13、山歌的歌种 山歌的歌种是不同地区民间对本地山歌的独特称谓,例如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甘肃等地的"花儿"、"少年",湖北的"赶五句",四川的"晨歌",安徽的"挣颈红",等等。
14、"头尾齐"、"两担水"、"折断腰" "头尾齐"、"两担水"和"折断腰"是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山歌"花儿"的歌词结构形式。"花儿"唱词的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头尾齐"式,由4句唱词、即两对上下句组成,每句字数大体一致,但上下句唱词的词组结构在节奏上形成相互交错的效果,单数字或词组与双数词组相对;第二种歌词结构形式被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为"两担水"或"折断腰",是六句式的结构,也就是在"头尾齐"式的每对上下句之间,加进一个3至5字的半截句,不仅增加了歌词的容量,而且节奏富于变化,念起来朗朗上口。
15、加垛 加垛是民歌中经常使用的手法。垛句一般为密集型节奏,常常一字一音,旋律性不强,节奏上处理得整齐一致,顿挫有力,类似于朗诵式的数板。垛句不追求旋律的起伏变化,而是突出节奏的动感。垛句常常插在民歌乐段的中间,其铿锵整齐的节奏与前后舒展悠扬的旋律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又扩展了词句的容量。垛句还有为其后的舒展旋律重新积蓄动力的作用。
加垛又写作"夹垛"。它是民歌乐段结构之外增加的部分,同时它又常常夹在一个段落的中间。
16、连八句 连八句又写作"联八句",是一种山歌的结构类型,流行在四川和陕西南部地区。其结构形式为:前后是两个上下句乐段,第二个乐段是第一个乐段的反复或变化反复;中间插入一段数板性质的部分,节奏比前后两个乐段相对密集,句幅紧凑。全曲一共8句。有的连八句的中段构成完整的4句乐段,便形成了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
17、五句子歌 五句子歌也是山歌的一种结构类型,流行在四川、湖北、湖南和陕西南部等地区。它的结构形式是:第1、2句是一个上下句的对应式乐段,第4、5句是第1、2句的反复或变化反复,中间的第3句或是第1句的变尾(即乐句的尾部发生变化),或是第1、第2乐句的综合(比较常见的是第1句的头加第2句的尾),或者使用新的材料。同时,第3句的落音常为调式主音,有时是调式主音的上、下二度音或四度音。这样,五句子歌的落音就形成了如下的规律:五度音-主音-主音(或二度音、四度音)--五度音-主音。
18、山歌的自由节奏 自由、悠长的节奏形态是典型山歌体裁的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两个互相依存的方面。第一,在陈述唱词的部分,山歌音乐的节奏接近自然语言的节奏,目的是直接而清楚地说出心中的话;第二,在唱词的词组或句读(dòu)的后面,也就是旋律的乐节或乐句的尾部,山歌常常出现自由延长音,为的是尽情抒发心中的慨叹。唱词陈述部分有规律的密集型节奏,与感情咏叹时的自由延长音形成了密集与宽放、规律与自由的鲜明对比,并且由于二者频繁而多样化的交替,丰富了山歌的节奏布局,强化了山歌音乐的表现力。
19、小调 小调又被称为小曲、俗曲等,是在农村和城市集镇上广泛流传的民间歌曲。与劳动号子和山歌不同之处有:
1、小调的流传和发展,反映了城市和乡村音乐文化的交互影响和密切联系。小调的流传遍及城乡不同阶层,并有广泛的社会阶层直接或简介参与创作与加工;
2、小调有固定的唱词和唱本;
3、除了一般群众外,小调有职业和半职业艺人在热闹的公共场所进行商业性演唱,并常有乐器伴奏。
小调常用四季、五更、十二月等形式连缀为多段分节歌。其曲调旋律性强,节奏、结构
规整匀称,艺术手法比较丰富多样,情感的表达比较委婉,寄抒情于叙事之中。
20、民歌中的对应式两句体及其变化形式 民歌中的所谓对应式结构,即两个乐句构成的乐段,又叫上下句。这两个乐句相互应答,相互补充,共同表达一个音乐内容。在对应式的两句体结构中,上下句的句尾落音常常构成四、五度的关系。
北方山歌大多是对应式的两句体结构,例如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甘肃和青海等地的"花儿"等。南方山歌则常见四句结构,它们也与两句体结构有密切关系。有的是两句体的重复或稍加变化的重复,有的第3句变化大些。湖南、湖北、四川、陕西南部流行的"五句子歌"和"连八句",也是以两句体结构为基础的。
小调中也多有对应式两句体乐段,同时还有这种乐段的变化发展形态。例如一个上下句结构再加它们的变化反复,形成四句体对应式结构;一个上句两个下句的结构;两个上句一个下句的结构等。
 
 楼主| 发表于 2004-4-12 0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21、民歌中的起承转合式乐段及其变化形式 民歌中的起承转合式乐段主要有如下特征:
1、 落音:第2、第4句句尾落音相同,第1句与第2、第4句的句尾落音为四、五度的对应关系,第3句落音与其他各句均不同;
2、 旋律:第2、第4句之间或是重复(包括变化重复)的关系,或者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音调。第3句在旋律线、节奏等方面与前后乐句形成一定的对比关系。
山歌中即有起承转合式乐段,例如江浙的徵调式山歌。小调中这种结构更加多见,还有
这种结构的变化发展形式。
22、民歌的流变 民歌的流传变异情况十分普遍,在各个类别中均广泛存在。在小调的时调中,流变表现得更加突出,包括:地域性变异、情感渲染性变异、表现功能拓宽性变异、体裁交叉渗透性变异等。这些变异类别具体表现在音乐中,有如下手法:
1、 加花;
2、 减缩;
3、 扩展;
4、 改变音乐结构;
5、 改变调式或调性;
6、 改变体裁或不同体裁之间相互渗透等。
23、时调 时调是小调类民歌中发展得最为规范和成熟的类型。它有如下特点:
1、 流传时间悠久,传唱范围十分广泛。
2、 不仅有一般群众歌唱,还有职业或半职业艺人在热闹的公共场所进行商业性演唱。
3、 由于流传的时间久,范围广,同一首时调多具有多种歌词内容。为适应不同的题材、
不同的音乐性格和不同的地方风格,时调在基本旋律框架大体稳定的基础上,以音乐的其他因素的变化予以调整和适应。有些时调的变体变化更大些。因此一首时调往往具有弹性的表现功能。
4、由于艺人的商业性演唱,为争取效益,艺人下工夫对时调进行加工改造,使其具有严谨规整的结构,变化丰富的节奏和音调,细致讲究的润腔等。
5、由于上述原因,时调常被戏曲、说唱及民间器乐吸收,成为曲牌。
24、长调和短调 长调和短调是蒙古族民歌的传统体裁分类。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
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不论是长调民歌或短调民歌,都有大量蒙古族音乐中具有特征意义的大跳音程。
25、哈萨克族弹唱歌曲 弹唱歌曲是哈萨克族民歌演唱的形式之一,以哈萨克族弹拨乐器冬不拉为伴奏,由歌唱
者自弹自唱。弹唱歌曲无固定歌词,由歌手即兴编唱。其曲调篇幅较长大,音乐结构不很规整,节奏比较复杂,常使用以3/8拍为主的混合节拍,曲调的语言性、叙述性较强。
26、中立音 中立音又叫做3/4音或"活音",是维吾尔族音乐中典型的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特征之一。由于历史发展过程的复杂性,维吾尔族民歌囊括了世界上三大音乐体系,即:中国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和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其中,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是其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音乐体系。
中立音比通常的全音升高或降低1/4,同时又在1/4-2/4全音的范围内上下游移。
27、藏族酒歌 藏族酒歌是喝酒、敬酒时唱的民间歌曲,有时伴随简单的舞蹈动作,是藏族城乡人民非常喜爱的艺术形式。每逢传统节日、亲友聚会或举行婚礼时,人们以辈分大小为序围坐在藏式方桌旁。斟酒人一般由妇女担当,按年龄大小轮流给每人斟酒,并载歌载舞。饮酒人则要 按照歌声和词意依次完成接酒杯、用无名指向天上弹酒三下、喝三口酒、干杯等程序。
28、四大腔 "四大腔"产生于云南彝族的尼苏支系中,是与青年男女传统风俗性社交和爱情活动紧密相连的民间套曲形式。这种风俗性活动被尼苏人称为"吃火草烟",一般是傍晚在郊外、庙宇、祖祠或村头公房内举行,共有三项内容:款白话、对唱曲子、跳弦。其中对唱的曲子,即"四大腔"。
"四大腔"是《海菜腔》、《山药腔》、《四腔》和《五山腔》的总称,分别流传于尼苏人居住地的四个区域,是四种不同的声腔和套曲形式,具有篇幅长大、结构严谨、曲调深沉、演唱技巧较高等特点。
29、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 从目前收集的资料看,我国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更多集中在南方,例如壮族、侗族、毛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畲族、彝族、纳西族、高山族等等。多声部民歌主要产生于传统的群体劳动和群体风俗性聚会(如歌会、祭舞、伴嫁等)中。这些多声部民歌的织体结构,有轮唱式、主旋律与模仿旋律相结合式、持续低音或固定音型与主旋律相结合式、支声旋律与主旋律相结合式,以及和声式和对位式五类。
30、呼麦 呼麦是蒙古族民歌中一种特殊的多声部唱法,即由一个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在声带持续发出实音的同时,通过气息的冲击再发出高声部泛音,并调整气息使泛音形成旋律,实音则为持续低音。技巧高潮的呼麦歌唱家,可以在自己发出的持续低音的基础上,同时唱出旋律优美、润腔丰富的泛音曲调。
 
 楼主| 发表于 2004-4-12 0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器 乐 器乐以乐器为物质基础,借助乐器的性能特征,结合演奏技巧的应用,所表现一定情绪与意境的音乐作品。
2.乐 种 历史传承于某一地域(或宫廷、寺院、道观)内的,具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典型的音乐形态构架,规范化的序列表演程式,并以音乐(器乐、声乐、吟诵)为其表现主体的各种艺术形式,均可称为乐种。
3.弦索乐 主要用弦乐器演奏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一般仅用三、四件富有地方特点的弦乐器演奏。如弦索十三套,河南大调曲子板头曲、潮州细乐等。
4.丝竹乐 以某一、二件弦乐器、管乐器为乐队组合核心,配合其它管弦乐器、打击乐器所组成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如二人台牌子曲乐队中主要乐器为笛、四胡,江南丝竹乐队中主要乐器为笛、二胡,广东音乐乐队中主要乐器为粤胡等。
5.鼓吹乐 以某一件吹奏乐器如管、唢呐、海笛、笛为主奏乐器,配合其它管弦乐器、打击乐器所组成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如河北音乐会的主奏乐器为管,鲁西南鼓吹乐的主奏乐器为唢呐(或海笛)等。
6.吹打乐 以管弦乐器(或单纯用管乐器)与打击乐器演奏并重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以笛、鼓演奏为主的吹打乐有陕西西安鼓乐,苏南的十番锣鼓、十番鼓,广东的笛套大锣鼓等;以唢呐、锣鼓为主的吹打乐有浙东锣鼓、潮州大锣鼓、广东锣鼓柜等。
7.锣鼓乐 全部用打击乐器演奏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这种演奏形式民间又叫清锣鼓和素锣鼓。如西安铜器社,土家族打溜子,山西威风锣鼓、绛州锣鼓等。
8.弦索十三套 中国民间器乐合奏,属弦索乐类乐种。弦索十三套是指由清蒙古族明谊(荣斋)汇编,嘉庆甲戊(1814)年抄本之译谱(音乐出版社出版)。弦索十三套的主要乐器有琵琶、弦子(三弦)、筝、胡琴4件。13首套曲的名称是《十六板》、《琴音板》、《清音串》、《平韵串》、《月儿高》、《琴音月儿高》、《普庵咒》、《海青》、《阳关三叠》、《青松夜游》、《舞名马》、《合欢令》、《将军令》。其中经常演奏的乐曲有《合欢令》、《将军令》、《十六板》等。
9.广东音乐 中国民间器乐合奏,属丝竹乐类乐种。流传于广州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以后又传至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广东音乐形成于清末民初,早期乐队编制有二弦、提琴、三弦、月琴、横笛,号称"五架头",亦称"硬弓组合"。1926年吕文成从上丝竹音乐吸收了二胡的特点,经过改造衍变为粤胡,将"五架头"的乐队编制改变为粤胡、秦琴、扬琴,号称"三件头",亦称"软弓组合"。广东音乐乐队早期以扬琴、琵琶等弹弦乐器为主,目前主奏乐器是粤胡。早期著名乐曲有《雨打芭蕉》、《双声恨》、《三潭印月》、《汉宫秋月》、《饿马摇铃》等,以后不少演奏家创编了一批乐曲,重要的有《连环扣》(严老烈)、《平湖秋月》(吕文成)、《赛龙夺锦》(何柳堂)、《娱乐昇平》(丘鹤俦)、《孔雀开屏》(何泽民)、《鸟投林》(易剑泉)、《鱼游春水》(刘天一)等。
10.江南丝竹 中国民间器乐合奏,属丝竹乐类乐种。流传于上海市以及江苏省南部、浙江省西部一带地区,1911年在上海建立的"文明雅集"是目前所知道最早的江南丝竹乐集社组织。江南丝竹的乐队有"丝竹班"与"清客串"两种。"丝竹班"是专业性的,由固定的乐社为风俗节日或婚丧喜事演奏;"清客串"是自娱性的,乐友们多在茶馆、私人住宅等地聚集演奏。
江南丝竹乐队主奏乐器有笛子、二胡,常用乐器有小三弦、琵琶、扬琴、箫、笙、鼓、板、木鱼、铃等。村镇的丝竹乐社常加用大件打击乐器。
江南丝竹最大特点是以板式变化手法构成乐曲的发展与展开,以[老六板]曲牌为例, 板式变化手法可衍变为5首乐曲:《老六板》(1/4)、《快六板》(1/4)、《中六板》(2/4)、《中花六板》(4/4)、《慢六板》(8/4),俗称"五代同堂"。江南丝竹号称八大名曲:《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
 
 楼主| 发表于 2004-4-12 0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福建南音 中国民间器乐合奏,属丝竹乐类(或综合性乐类)乐种。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流传于福建省的泉州、晋江、厦门等市区,随着华人迁徙又传至台、港、澳省区,以及南洋群岛诸国的华侨聚集地。福建南音乐队编制分上四管、下四管。上四管主要用箫(或笛)、琵琶。三弦、二弦、拍板5件乐器;下四管主要用南嗳(中音唢呐)、琵琶、三弦、二弦、以及响盏、狗叫、铎(木鱼)、四宝、声声(碰铃)、扁鼓等10件乐器。
福建南音分指、谱、曲三大类。
指:亦称指谱,指套,用于器乐演奏的声乐套曲(旋律与唱词均来自戏曲音乐)。传统有36套,著名套曲有《自来生长》、《一纸相思》、《趁赏花灯》、《心肝跋碎》、《为君去时》。
谱:亦称大谱,即器乐曲,传统大谱有12套。著名套曲有《四时景》、《梅花操》、《走马》、《百鸟归巢》,简称"四、梅、走、归"。
曲:亦称小曲、散曲,为独立演唱的艺术歌唱,数量有千余首,流传地域很广。著名乐曲有《因送哥嫂》、《夫为功名》、《阿娘差遣》、《恨王魁》等。
12.潮州弦诗 中国民间器乐合奏,属丝竹乐类乐种。主要流传于广东省潮、汕地区以及福建省南部一带,以后随商贾、华工的迁徙传至香港、澳门地区,以及东南亚诸国华侨聚集地。
潮州弦诗以二弦主奏,佐以椰胡、提胡、筝、琵琶、三弦、洞箫、笛等乐器。潮州弦诗用"二四"谱,传统用调有轻三六调、重三六调、轻三重六调、活五调等多种。乐曲的结构布局严格依据一定的板式规律,俗称"曲速三变"。
即引子
头板(4/4)或二板慢
拷拍(1/4)
三拍(1/4或2/4),运用"催"的旋律发展手法,可多次反复演奏。
潮州弦诗的乐曲,绝大多数为68体乐曲。轻三六调的代表乐曲有《浪淘沙》,《平沙落雁》;重三六调的代表乐曲有《寒鸦戏水》、《昭君怨》;活五调的代表乐曲有《福德词》、《柳青娘》等。
13.河北音乐会 中国民间器乐合奏,属鼓吹乐类乐种。主要流传于河北省中部保定、石家庄、廊坊及衡水地区,故又有冀中管乐之称。音乐会主要在全村每年重要的祭祀节日和风俗性节日中演奏,如阴历七月十五日盂兰盆节、正月十五日前后各村的"串村"活动等等。
河北音乐会的主奏乐器为管,佐以笙、笛。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北乐会"与"南乐会"两个派别,"北乐会"与"南乐会"它们在乐队编制,演奏曲目以及社会运用功能方面等均有所差异。"北乐会"演奏的代表曲目有《昼锦堂》、《拿天鹅》、《普庵咒》等;"南乐会"演奏的代表曲目有《小二番》、《雁过南楼》、《豆叶黄》、《脱布衫》、《放驴》等。
14.辽宁鼓吹乐 中国民间器乐合奏,属鼓吹乐类乐种。辽宁鼓吹乐遍及全省,尤以辽宁省南部地区鞍山、海城、牛庄以及沈阳等地最为活跃。演奏鼓吹乐的组织叫作"鼓乐班"、"鼓乐房",主要在民间婚、丧礼仪场合演奏。
辽宁鼓吹乐的主奏乐器是唢呐。婚事演奏时用2支小唢呐;丧事演奏时用2支大唢呐。配以堂鼓、小钹、细乐、铜锣等乐器演奏。辽宁鼓吹乐演奏的乐曲分四类:
汉吹:用于丧事,代表曲目有《朝阳》、《骂玉郎》、《欧天歌》等;
大牌子曲:用于婚、丧事,代表曲目有《一条龙》、《一枝花》、《雁儿落》等;
小牌子曲:用于婚、丧事,代表曲目有《海青歌》、《万年欢》、《哭皇天》等;
水曲:用于婚、丧事,代表曲目有《八条龙》、《太平春》等。
15.十番鼓 中国民间器乐合奏,属吹打乐类乐种。十番鼓的名称,最早见于明余怀所著《板桥杂记》,民间俗称"吹打"。主要流传于江苏省南部地区,以苏州、无锡为中心,南京、上海、常州、常熟等地亦很盛行。十番鼓的演奏主要用于宗教的超度、醮事与民间各种风俗礼仪活动。
十番鼓的主奏乐器为鼓、笛,打击乐有同鼓、板鼓、板、云锣。十番鼓的乐曲分只曲、套曲两大类。套曲的称谓以鼓的独奏段落来划分。一个鼓段的套曲主要有《百花园》、《一封书》等;两个鼓段的套曲主要有《满庭芳》、《雁儿落》等;三个鼓段的套曲主要有《甘州歌》、《泣颜回》等。
16.十番锣鼓 中国民间器乐合奏,属吹打乐类乐种。简称"十番"或"锣鼓",历史上曾有过"十样景"、"十不闲"等名称,民间俗称"吹打"。主要流行于江苏省南部地区,以苏州、无锡为中心,南京、常州、上海、无锡等地亦很盛行。十番锣鼓的演奏主要用于宗教的超度、醮事与民间各种风俗礼仪活动。
十番锣鼓的主奏乐器为笛(极少量乐曲为笙),配合使用的打击乐器比较丰富,有同鼓、板鼓、大锣、马锣、齐钹、内锣、春锣、汤锣、大钹、小钹、木鱼、梆子等。十番锣鼓的主要特点是其打击乐部分,以一、三、五、七字节为基本单位,按数列规范程式组合成节、句、段;十番锣鼓套曲曲式结构中,以"身部"出现"大四段"(以锣鼓或锣鼓丝竹相间组成的段落,必需变化演奏四次)为标志。十番锣鼓代表性的锣鼓牌子有[十八六四二]、[鱼合八]、[金橄榄]、[螺丝结顶]等;代表曲目主要有《十八六四二》(清锣鼓曲)、《下西风》(笛吹粗锣鼓曲)、《香袋》(粗细丝竹锣鼓曲)等。
17.西安鼓乐 中国民间器乐合奏,属吹打乐类乐种。民间成为"细乐"或"乐器",20世纪50年代以后专业音乐工作者统称其为西安鼓乐。主要流传于陕西省西安市以及邻近各县,如长安县何家营、周至县南集贤、蓝田等地。多在每年夏秋之际各地举行的乡会、庙会上演奏。
西安鼓乐的主奏乐器为笛,佐以笙。体裁有套词、北词、南词、外南词、经套、大乐、花鼓段、別子、赚、打札子、鼓段、耍曲、垒鼓、引令、别子、赚等多种。代表曲目为《尺调双云锣八拍坐乐全套》;行乐的代表曲目有《香山射鼓》、《歌沙》(即《铜鼓》)、《得胜令》等。
18.土家族打溜子 中国民间器乐合奏,属锣鼓乐类乐种。俗称"打路牌子"、"打家伙"。流传于湘西的龙山、永顺、宝靖及鄂西的来凤等县,是土家族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演奏形式。每当迎亲、进新居、庆丰收以及三月三等喜庆节日,各村户之间常常举行竞赛,平时亦用于自娱。
土家族打溜子乐队由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4件乐器组成。传承的牌子有100多首,著名的乐曲有《八哥洗澡》、《八仙过海》、《锦鸡拖尾》、《猫捕老鼠》、《鸡婆屙蛋》等。
19.借 字 我国民间音乐术语,北方鼓吹乐常用的移宫变调手法之一。借字即在五声音阶旋律基础上,演奏中有规律的变换原旋律某些音高,而到达移宫的目的。如将原旋律中的"宫"音变换为"变宫"音,形成上五度移宫,称"压上"(即"变宫为角");将原旋律中的"角"音变换为"清角音",形成下五度移宫,称"单借"(即"以凡代宫")等等。
20.隔 凡 我国民间音乐术语,俗称"凡忘工",民间移宫变调手法之一。即将原旋律的"角"音在演奏时变换为"清角"音,使旋律的片段或全曲达到下五度移宫,与借字手法中的单借相同。
 
 楼主| 发表于 2004-4-12 0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21.移调指法变奏 民间叫"翻调",鼓吹乐中"一曲多变"常用手法之一。移调指法变奏即将同一首乐曲在管子(或笛、或唢呐)上应用不同的指法演奏,它不是单纯的音高移位演奏,而是在移位和指法变换的同时,根据乐器性能和音域特点使乐曲旋律相应地进行变化,发挥乐器的不同音高和演奏技巧来丰富乐曲的表现能力,形成乐曲在演奏上不同特点和变化,同时,达到改变调式、调性的目的。往往一首乐曲可以翻四、五个调演奏,但对比最明显的是宫音相距四、五度的翻调演奏。如《小二番》,用正宫调演奏时,第3孔作do(宫=A);改用上字调演奏时,第6孔作do(宫=D)。
22.工尺谱 我国传统记谱法,因用工、尺等谱字记写唱而得名。工尺谱记谱法普遍地运用我国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与民间器乐中。
现今通行的工尺谱字有10个,与北宋以来沈括《梦溪笔谈》、陈旸《乐书》、《辽史·乐志》等书所载相同,为"合、四、一、上、勾、尺、工、凡、六、五。"工尺谱由于它流传的时期、地域与乐种的不同,故在音列调首、书写字体、谱字音高等方面均有所差异。工尺谱音列排序,其调首有三种,即以"合"字为调首(如西安鼓乐所用工尺谱),以"尺"字为调首(如福建南音、晋北笙管乐所用工尺谱),以"上"字为调首(如江南丝竹乐所用工尺谱)。前两种调首音列多为固定音高记谱法,后一种调首音列多为首调记谱法。
23.二四谱 我国传统记谱法,主要应用于广东潮、汕地区与福建漳州地区的民间音乐。乐谱谱字为"二、三、四、五、六、七、八"7字,合工尺谱字的"合、四、上、尺、工、六、五"。二四谱的"四"字为正调宫音(F),二四谱的"三"、"六"二音,除可演奏工尺谱对应的"四"、"工"二音外,还可以通过对弦的按颤,获得"一"、"凡"二音,从而使乐曲产生"轻三六调"、"重三六调"、"轻三重六调"、"活五调"(在"重三六调"基础上重颤"五"音,即工尺谱字的"尺"音)等各种调式的变化。
24.重三六调 我国民间音乐术语,为潮州弦诗、潮州筝曲的调式之一。"三"、"六"二字来自潮乐"二四谱"谱字,即"si"、"fa"二音。重三六调即在七声音阶音列基础上,演奏时通过按颤"↓si"、"↑fa"构成"sol、(la)、↓si、do、re、(mi)、↑fa、sol"的音列,这个音列的旋律中,"↑fa"、"↓si"已不是偏音的位置,而是旋律框架中色彩与个性表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5.拆 头 我国民间音乐术语,主要应用于苏南十番鼓音乐,拆头即在旋律进行中有规律地插入鼓的演奏片段。十番鼓的拆头有半拆、单拆、双拆、梅花拆四种。半拆在旋律进行中插入两拍鼓段;单拆在旋律进行中插入四拍鼓段;双拆在旋律进行中插入八拍鼓段;梅花拆是在旋律进行中,使旋律与鼓段在有规律地板式变化中穿插进行演奏。
26.穗 子 我国民间音乐术语,又称"碎子",是我国北方鼓吹乐重要的乐曲发展手法之一。穗子往往是全曲中一个具有对比性质的展开性的独立部分。如山东鼓吹乐的曲式结构模式:
《大合套》 曲牌[开门]+穗子+尾部
《抬花轿》 曲牌[抬花轿]+穗子+尾部
《一枝花》 散板序+曲牌[一枝花]+穗子+尾声
穗子的旋律特点往往围绕着乐曲的某些骨干旋律或骨干音列自由展开,形式多为紧打慢唱,一气呵成,即兴性比较强。穗子不仅是乐曲展开的高潮所在,而且也是民间音乐家展示创作才能与表现与众不同的演奏技巧的重要段落。
27.68板体 我国民间音乐曲式结构的基本形式之一。最早记载见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一素子整理的《琵琶谱·援琴三辨》中。68板体曲式结构是指乐曲有68小节,分8个乐句,每个乐句8小节,在第5乐句(或5-6乐句)8小节后加4小节的固定模式。68体曲式结构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筝曲、琵琶小曲以及部分丝竹乐、弦索乐中,在汉、满、蒙等民族中均有流传。
28.板式变化体 我国民间音乐曲式结构的基本体式之一。即在乐曲反复变奏时,不改变乐曲的板数结构,而以板式(节拍)变化为原则来发展乐曲。如潮州弦诗《寒鸦戏水》,第一段为头板,68小节,一板三眼;第二段为拷拍,68小节,流水板;第三段为三板,68小节,一板一眼。
29.曲牌体 我国民间音乐曲式结构的基本体式之一。即以曲牌为乐曲结构的基本单位,将若干不同曲牌联缀成套的曲式结构。如京剧锣鼓套曲《打通》(又名《闹台》、《闹头场》),系由[急急风]、[四击头]、[走马锣鼓]、[一封书]、[九锤半]、[走马锣鼓]、[急急风]、[四击头]、[冲头]、[水底鱼]、[住头]等锣鼓牌子联缀而成。
30.二十四况 "二十四况"载于明代徐上瀛的著作《溪山琴况》,是一篇探讨古琴表演理论的美学著作。书中提出古琴演奏中的二十四项美的原则,即"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称"二十四况。
 
 楼主| 发表于 2004-4-12 0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四大徽班 一般认为我国京剧的产生是源于所谓"四大徽班"的进京,指的是为了庆贺乾隆皇帝80大寿有关方面将"三庆"、"四喜"、"春台"、"和春"这四个原来在南方演唱"徽调"的班社调进北京,才使后来发展成为京剧。实际上这"四大徽班"并不是同时进京的,最早进京的是"三庆",后来是"四喜"等。当时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都是同属"皮黄腔"类的地方戏曲,而且两种戏曲的艺人还可能同在一个班社中。如曾对早期京剧形成作出很大贡献的著名演员余三胜原来就是工汉调的。当然,这些班社的进京确实有助于"徽、汉"两调在京的合流,最终至清道光年间真正形成为"京剧"。而这四个班社,后来实际上也就成为早期京剧的重要班社。
2.场面 中国戏曲的器乐伴奏组织的称呼,一般根据戏的内容性格有可分为两类,即对以演唱为主的文戏运用"文场",对武打为主的武戏运用"武场"。这两种"场面"的乐器组成有一定的区别。例如,京剧的"文场"主要用京胡、京二胡、月琴、板鼓等丝竹类乐器;而"武场"则主要用唢呐、锣鼓等吹打乐类乐器为主。另外,不同种类的戏曲的"场面",还各有其特殊的主奏乐器,如在昆曲中则以箫、笛为主,在梆子类戏曲中以板胡、梆子为主,等等。
3.刘宝全 清末京韵大鼓著名演员,最先随其父在天津学习大鼓,后曾改习京剧,工老生,最后又随当时在京津一带颇有影响的"怯大鼓"艺人胡十、宋五、霍明亮等学艺。他在其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成功地将京剧的念白、唱工、运腔、以及部分身段、动作等经验,与传统的京韵大鼓(即当时的"怯大鼓")艺术结成一体,以北京的语言作为其说白的基础,发展了一种对后来影响最大的、新的"刘派京韵大鼓"的风格。
4.成兆才 清末民国初年我国北方评剧第一代代表性著名艺人。早年主要是习唱北方民间说唱"莲花落"的,后积极从事将其进行戏剧化的改造,并在河北唐山地区建立其演艺的基业(当时称为"唐山落子")。除了舞台的演出外,他还全力投入有关剧本的改编和创作,曾为我国评剧的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一批新剧目。
5.“的笃班” 浙江越剧早期的俗称。因为,在其最早成为戏剧表演形式时,当时完全是以人声的帮腔来代替丝弦伴奏的,当时也称"呤吓调"。所用乐器只是一个绰板和一个扁鼓,敲打其"的笃"、"的笃"声来进行伴奏。所以,当地老百姓就给这种小戏班称之为"的笃班"。
6.“弘一”法师 即中国早期著名艺术教育家李叔同、于1918年在杭州剃度佛门后的法号。李叔同在出家前曾对中国近代音乐、美术教育,以及将欧洲的话剧传入中国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早期相当一批美术、音乐家(如丰子恺、吴梦非、刘质平等)都曾是他的学生。他入佛门后对佛学也有极深造诣,在中国佛学界也享有盛誉。
7.富连成班 中国20世纪以来规模最大、为时最长、贡献最突出的,培养年轻京剧人才的"科班"。由叶春善于1904年在北京创办,聘萧长华、苏雨卿等著名演员为教师。先后培养了"喜、连、富、盛、世、元、韵"7科各式行当的演员共600多名。其中如侯喜瑞、马连良、于连泉、谭富英、马富禄、叶盛兰、高盛麟、裘盛戎、袁世海、江世玉、谭元寿等均成为炙声菊坛的著名演员。该班至1944年停办。
8.“蒋调” 20世纪40年代苏州弹词最重要的、"雨夹雪"式的个人流派,其创始人为蒋月泉。他是以爽直铿锵的"马调"演唱风格为基础,吸收了"俞调"注重委婉、抒情的韵味、又吸收了京剧在念白、运腔等方面的经验,创造性地发展一种既能叙事又能咏叹、唱法自然从容又富于韵味的新腔。
9.大同乐会 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颇有影响的一个国乐社团。由古琴家郑觐文创办、主持,聘请汪昱庭、苏少卿、陈道安、程午加、柳尧章等为教师,向入会的会员传授中西音乐的知识和技艺,并进行有关中国古乐的仿制和民乐的改革。以中国乐器进行乐队合奏的试验也是他们作了最初的试探,并创编了著名合奏曲《春江花月夜》等。郑觐文逝世后该社的工作由卫仲乐等继任,至1937年抗战爆发后,其活动实际告终。
10.《东西乐制之研究》 这是中国音乐学家王光祈以欧洲新提出的比较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音乐及欧西音乐的不同乐制进行初步比较研究的一本著作,写于1926年。他的这类研究对后来日本的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启发和推动。
 
 楼主| 发表于 2004-4-12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卿云歌》 这是萧友梅从欧洲留学回国后根据当时北洋政府制订“国歌”而写的一首歌曲。歌词取自古代《尚书》中的“虞舜卿云歌”,作与1920年。次年,该歌曲即正式定为“国歌”进行颁布。北洋政府被推翻后,此歌也就不再作为"国歌"了。
12.《音乐杂志》两解 这是我国在20世纪20年代先后创办的两份公开发行的音乐杂志的名称。前者是由“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于1920年所创办,共发行了10期;后者是由刘天华等人所组织的"国乐改进社"于1928年所创办,也总共发行了10期。
13.《烛影摇红》 这是刘天华创作的10首二胡曲的最后一首,写于1932年。作品通过主题乐思的展开、描写古代舞蹈的舒缓、优美的生动形象。从创作技法上讲,作曲家也有意识借鉴了西方变奏曲的模式和技法、对主题进行各种装饰性变奏的展开。
14.《小小画家》 这是黎锦晖自己编剧、作词、作曲的11首儿童歌舞剧中最成功的一部代表作,写于1928年。作品通过丰富、生动的对剧中人物小画家、母亲、老师、及其他小孩的音乐刻画,批判了封建、保守教育制度的反科学性,提倡了个性解放的教育思想。
15.《总理逝世纪念歌》 这是在孙中山总理1925年逝世后最早、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首群众歌曲,由黎锦晖作词作曲,写于1926年。歌词语言简洁朴实,歌曲旋律亲切通顺,深为广大群众欢迎。在南京中山陵及建成时,曾被选为落成典礼中供众人演唱的仪礼歌曲。
16.《音乐通论》 这是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正式出版的、有关音乐美学的代表性著作。作者即青主(廖尚果),写于1930年,1933年作为商务印书馆百科小丛书之一正式出版。全书以精确、通顺的语言,系统论述了作者对音乐的本质、音乐的特殊性、音乐的分类、音乐的功能等基本问题的独到见解。
17.《音乐教育》 这是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正式编印出版的,刊期最长、期数最多的,一份以音乐教育为中心内容的月刊。由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的程懋筠总负责,先后由萧而化、缪天瑞主编,于1933年创刊,至1937年底终刊,共出刊5卷57期。
18. 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 这是20世纪在上海英租界建立的一支具有相当水平和规模的职业性管弦乐队。作为管弦乐队的编制,正式建立于20年代初。常任指挥是意大利钢琴家、指挥家马里奥·帕契(他的中文名字叫“梅百器”)。其乐队成员最初一直是由外籍演奏家来担任,其中有些演奏员还同时在国立音专兼任教学(如富华、佘甫磋夫等),至30年代中期逐步吸收一些中国的演奏家加入。由于它是当时在中国唯一一支有水平的交响乐队,曾对我国许多音乐家及音乐爱好者影响颇大。
19. 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 《风云儿女》是我国左翼电影制片厂于1935年拍摄的一部宣传抗日救亡为主旨的故事片,片中的插曲均由聂耳所写,其中一首插曲名叫《铁蹄下的歌女》(许幸之词),一首作为主题歌的插曲名叫《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后者曾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宣传爱国、激励斗志的鼓动作用,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即被庄严地选定为“中国国歌”。
20.民众歌咏会 这是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曾发挥了巨大影响的群众歌咏团体。它原来属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组织者即该会的总干事刘良模,创立于1935年。这个群众组织曾得到当时上海进步阶层知识分子及左翼音乐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对促进上海的救亡歌咏活动的迅速开展起着重大的影响。1936年冬,遭受反动当局的禁止而停办。
 
 楼主| 发表于 2004-4-12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21.《春天里》 这是贺绿汀于1936年为进步电影《十字街头》所写的一首插曲,词作者关露,是一位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员、左翼女诗人。在这首歌曲中,作者以幽默风趣的风格、表现了剧中主人公那种对身处逆境仍充满了积极开朗的乐观精神。这是贺绿汀早期电影音乐中一首重要代表作。
22.《热血》 这是冼星海1937年为进步电影《夜半歌声》所写的一首插曲。词作者为著名文学家田汉。这首插曲在电影中用于剧中主人公话剧演员宋丹萍在舞台上所唱的、号召奴隶们起来反抗罗马统治者的战歌。正是这样的内容,使这首歌曲在我国抗日战争初期曾被广泛传唱,成为一首影响巨大的抗战歌曲。
23.《孔庙大晟乐章》 这是作曲家江文也根据北京的祭孔雅乐、运用大型现代管弦乐的语言加以重新演绎的、一部试验性的大型交响套曲。全曲完全依照祭祀的程序共分为六个乐章,写于1939年末,正式首演于1940年。这样的作品,不仅在我国、即使在世界,也是属于罕见的创举。
24.《内蒙组曲》 这是马思聪1938年创作的一部小提琴组曲,原名《绥远组曲》。全曲共分3个乐章,即一,"史诗";二,"思乡曲";三,"塞外舞曲"。从这部作品的创作,开启了作曲家以中国民歌音调作为自己音乐创作基础的新阶段,特别是其中的第二乐章"思乡曲",也是作者群众影响最大的代表作。马思聪在40年代,还曾将这个组曲的两首(即"思乡曲"和"塞外舞曲")改编成管弦乐曲。
25.育才学校音乐组 育才学校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所创办的一所特殊职业学校。其学员均是选自各难童收容所的、具有一定天赋的孩子,入学后一切有关学习、生活、以及学成后的谋职等均由学校给以解决。这所学校在体制上接近于"又工又读"的工读互助性质,经费完全由陶行知向社会募捐,政治上间接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关心和指导。音乐组先后由贺绿汀、任光、李凌、任虹等人负责,曾先后培养了杨秉荪、杜鸣心、陈怡鑫、巫漪丽、熊克炎、卞祖善等音乐家。
26.山歌社 这是在抗日战争后期,由重庆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系学生所创办的、以研究中国民歌为主的学术组织。由郭乃安、潘名辉、谢功成、王震亚、严良堃、伍雍谊等人为主,并得到了当时作曲系有关领导江定仙、陈田鹤等音乐家的支持。他们曾为许多当时受欢迎的民歌配以富于艺术性的钢琴伴奏,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好的艺术价值、深得歌唱家的欢迎,还在对中国音调的多声化探索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7.民歌研究会 这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师生发起成立的、专门从事中国民族音乐研究的群众性学术组织。当时的音乐系主任吕骥,曾对这方面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关心,他著名的《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一文正是为该会的工作开展所写的。安波、李劫夫 、马可、张鲁等均是这个团体的主要成员,曾对我国西北民间音乐作了许多建设性的工作。
28.《七月里在边区》 这是1942年由安波、马可、张鲁、刘炽、关鹤童5人集体创作的一部"民歌联唱"。歌曲概括当时以延安为代表的边区生活为其主要内容,全曲由安波统一作词,各人各写一首歌曲,而且对音乐的风格要求尽量接近中国的民歌,目的是为了写出一部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声乐套曲。所以,这里所说的"民歌联唱",并非是以原有的不同民间歌曲给以联起来的意思。
29.《小花鼓》 这是二胡演奏家刘北茂(刘天华的弟弟)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首二胡独奏曲。刘北茂先生原来是专门研习外语的教授,毕业于燕京大学。抗战时期先在"大后方"重庆等地从事外语教学,后决心继承其兄的遗志,转入重庆国立音乐院,主要从事二胡教学和创作,兼较外语。《小花鼓》是他根据在1944年春节的除夕之夜,见到孩子们吃完年夜饭后敲打碗筷嬉戏作乐,呈现一片天伦之乐的景象,他有感而发即席写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二胡名作。
30.《翻身道情》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产生于延安的一部秧歌剧《减租会》中的一首插曲,该曲主要以独唱的方式、反映边区的农民在党的"减租减息"的正确方针下初步获得了翻身解放的欢乐,曲中也适当回顾了过去受地主剥削的痛苦作为对比。这首歌曲过去仅简单标以"刘炽等改编",实际上歌词主要是贺敬之所写,音乐是由刘炽根据甘肃地区的"道情"曲调加以改编的。这首歌曲后来长期被广泛传唱,成为我国一首优秀的民间气息浓郁的独唱作品。
 
 楼主| 发表于 2004-4-12 0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四音音阶 古希腊音阶的基础是四音音阶。它自上而下排列,两端的音构成固
定的四度音程,中间的音程可以变化,从而形成三种不同的四音音阶:
自然音的 Mi- Re- Do-Si
半音的 Mi-#Do-Do-Si
等音的 Mi-Do-↓Do-Si
2.《音乐的体制》 中世纪早期哲学家波依蒂乌的著作,书中对古希腊的音乐理论做了详细的论述,对中世纪的音乐理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这些理论包括了关于音、音程、音阶和调式的重要概念。
3.圣咏 大部分现有的中世纪音乐都是基督教(实际上是天主教)的仪式音乐,这些音乐有各种各样的名称,它可以被称为平咏、素歌、格里高利圣咏或者只叫圣咏。
4.朱比勒斯花腔 "哈利路亚"用于弥撒仪式的升阶经和读福音书之间,用花腔式的和应答圣歌的唱法由独唱与唱诗班轮流演唱。它有反复和长拖腔,构成三部性结构:哈利路亚-诗节-哈利路亚,在哈利路亚一词之后的长拖腔叫做"朱比勒斯花腔"。
5.特罗威尔  十二世纪中叶,在特罗巴多的影响下,法国北部也形成了一个游吟诗人聚集的中心。这些游吟诗人被称为"特罗威尔",他们用现代法语的前身(奥依语)写作,在歌曲的形式和内容上几乎是完全模仿特罗巴多,但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这些歌曲盛行于1170-1240年间。
6.奥尔加农 九世纪末,正当圣咏的记谱开始增多时,同时唱两个不同音高的现象便出现了。这种唱法被称作"奥尔加农",是西方复调音乐的祖先。它被看作一种特殊的演唱实践,这种实践最初似乎是在成人与儿童同时演唱圣咏时自然地产生的。人们发现,一首圣咏可以通过下方增加一个平行四、五度的声部得到装饰而使之显得突出,音响也可以通过上下方八度的重叠而变得更加协和。
7.佩罗坦 佩罗坦是巴黎圣母院复调第二个阶段的代表人物,他是迪斯康特的最佳作者,作有很多三或四声部的作品,以运用迪斯康特手法的克劳苏拉段落为主,取代了过去的两声部奥尔加农。
8.经文歌 13世后半叶最流行的复调体裁是经文歌。它是从巴黎圣母院复调音乐中运用迪斯康特手法的段落-克劳苏拉派生而来的。在那里原来无词的上方声部在加上新的歌词后,便被称作经文歌。最典型的经文歌有三个声部,上方两声部可以各自采用世俗内容的歌词。
9.“新艺术” 9.“新艺术”:14世纪,法国音乐中出现了新的风格,包括一些新体裁的确立、作曲方法的标准化和记谱法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新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法国作曲家和诗人菲利普·德·维特里在1325年前后完成了一本名为《新艺术》的理论著作。虽然该书主要讨论了记谱法的革新,但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后来,一些音乐理论家便采用"新艺术"这个词来特指14世纪(特别是早期和中期)的法国音乐,以区别于12世纪末到13世纪的"古艺术"时期。
10.英国迪斯康特 15世纪英国作曲家在声部之间不仅采用音对音的对位手法(即"迪斯康特"),而且允许自由地运用三、六度音程,使音乐具有一种更加平易、单纯和悦耳的音响。当时,这种手法对欧洲大陆的勃艮第乐派产生了很大影响。
 
 楼主| 发表于 2004-4-12 0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定旋律弥撒 这是15世纪主要的弥撒曲形式,其中所有乐章都与一个借用的旋律相结合,这个旋律通常是圣咏,由支撑声部陈述,形成了对位的基础。同时,这种手法也保证了弥撒套曲各乐章之间的统一。
12.佛兰德乐派 佛兰德乐派是继勃艮第乐派之后的又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乐派,它出现于15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中叶的佛兰德地区,这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历史上的地区,包括法国北部的一部分、比利时西部和尼德兰(荷兰)沿北海的西南部地区。佛兰德乐派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时间持续较久的乐派,涌现了较为众多的作曲家,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奥克冈、奥布雷赫特、若斯堪和拉絮斯等人。
13.众赞歌 众赞歌是路德教会的赞美诗。它的歌词通常是分节体的德文诗歌,配以单声部的旋律。路德自己为早期的众赞歌写了很多歌词,可能也写了其中的一些旋律。在音乐上,一首典型的众赞歌是短小的,旋律易于演唱。有新创作的,也有用格里高利圣咏改编的,还有一些用流行的世俗旋律填词而成。这些众赞歌很快便成为一些作曲家进行复调创作的基础,对后来西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4.帕勒斯特里纳 帕勒斯特里纳是16世纪"对应宗教改革时期"的一位重要的意大利作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罗马度过,并创作了大量的宗教音乐作品,这些作品被认为是宗教音乐的典范之作,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艺术的一个高峰,
15.意大利牧歌(16世纪) 1520年代,一种新型的世俗歌曲出现在意大利北部,这就是牧歌。从1530年到1600年,先后有两千多卷牧歌集出版,这促使意大利牧歌的影响遍及欧洲,也使它成为16世纪意大利最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它通常是四或五声部的合唱,注重音乐对歌词的表现。
16.《奥菲欧》 16.《奥菲欧》:蒙特威尔第在1607年为曼图瓦宫廷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同样取材于希腊神话中奥菲欧和尤丽迪茜的故事。全剧由五幕组成,每一幕表现情节发展的一个阶段,蒙特威尔第所写的音乐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声乐和器乐的风格,使之成为早期歌剧的一部杰作。
17.清唱剧 清唱剧是十七世纪产生在意大利的一种声乐体裁。它采用宗教题材,歌词是拉丁文或意大利文的;它不需要舞台表演,情节由一个叙述者进行描述;它通常分为两大部分,用一段布道把它们分开;它的风格和歌剧很接近,除了宣叙调、咏叹调和乐队部分,合唱在其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18.室内奏鸣曲 室内奏鸣曲是一种巴罗克时期器乐合奏的乐曲,它由一些风格化的舞曲构成,是古组曲的前身,这些舞曲通常包括:阿拉曼德舞曲、库朗特舞曲、萨拉班德舞曲和吉格舞曲。
19.《赋格的艺术》 巴赫在晚年的一部重要的器乐作品,在巴赫逝世时尚未完成,其中包括用一个主题创作的一系列赋格曲。巴赫在这部作品中囊括了对位法的各种技巧,如卡农、倒影、逆行、减缩、扩张和密接合应等等,实际上对自己一生的复调创作进行了最后的总结。
20.喜歌剧 喜歌剧是前古典主义时期在意大利首先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歌剧形式。它通常包括的角色不多,常对喜剧性的人物进行讽刺,脚本多采用现实题材,通常用方言写成。咏叹调的旋律比较简单而动听,并使用宣叙调(其它国家的喜歌剧使用对白)。喜歌剧的出现代表了对正歌剧的一种反抗,它的历史意义在于顺应了"启蒙运动"要求艺术"返回自然"的趋势,丰富了歌剧的表现形式,并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音乐中的民族主义因素。
 
 楼主| 发表于 2004-4-12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21.双呈示部 在古典主义时期的协奏曲中,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通常有两个呈示部,第一个呈示部由乐队演奏,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始终都保持在主调上;第二个呈示部由独奏乐器演奏,副部主题转入属调。
22.莫扎特的海顿四重奏 莫扎特有六首弦乐四重奏是献给海顿的,它们是成熟的古典风格的杰作,作于1782-85年,是莫扎特到维也纳以后的作品,其中运用了持续的主题发展和大量的对位织体,并使四个乐器之间的对话更加平等。
23.《费德里奥》 《费德里奥》是贝多芬唯一的歌剧,1804年到1805年创作,1806和1814年修改。贝多芬在这部歌剧中表达了和《英雄交响曲》类似的革命精神。情节围绕着女主人公雷奥诺拉展开。她女扮男装,到监狱中营救她的丈夫。崇高的勇气和自我克制的主题通过贝多芬具有英雄气概的音乐表现出来。歌剧三易其稿始获成功,贝多芬为它先后写的四个序曲经常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
24.《未完成交响曲》 舒柏特创作的交响曲。它虽然只有两个乐章,但从乐思的表现上看,已经相当完整。乐曲深刻地表现了19世纪初奥地利黑暗的社会环境给舒柏特带来的孤独和压抑,以及大自然给他带来的慰藉。这部作品的主题非常抒情,配器也很有色彩性,是一首典型的浪漫主义交响曲。
25.马祖卡 在肖邦的创作中,马祖卡舞曲是与他的民族根源有着特别显著联系的一种体裁。这种舞曲融合了3种波兰民间舞曲的因素,肖邦在自己的55首马祖卡舞曲中利用了这些舞曲的不同特点,常在一首作品中将它们并列以形成艺术上的对比,或者非常自由地发展这些特点,创作出各种各样的富于诗意的作品来,其中有些像一幅民间风俗画,有些把我们带到了豪华热烈的舞会,还有些已近乎揭示内心世界的抒情音诗了。
26.交响诗 李斯特一共创作了13首交响诗。他发明了交响诗这个词,用来指不严格遵守古典曲式和以某种文学性或描绘性的乐思为基础的管弦乐作品。如《匈奴之战》来自绘画,《玛捷帕》来自诗歌,《哈姆雷特》来自戏剧,《普罗米修斯》和《奥菲欧》来自神话等等。有些最初是作为音乐会序曲(如《塔索》、《前奏曲》等)或利用早期作品扩展而成(如《玛捷帕》等)。这些作品通常是单乐章的,它们的结构常由标题内容来决定。
27.主导动机 瓦格纳在他的乐剧中运用的一种手段。这是一种与特定的角色、物体或思想有联系的反复出现的音乐动机,它有助于使音乐和戏剧的统一。乐剧中的主导动机经常构成一个密集的网,既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类似暗示它们的联系,也可以通过它们的变形或与其它主导动机的对位结合来暗示情节发生的变化。
28.强力集团 强力集团是由五位俄国作曲家组成的创作小组,也叫做五人团,其中包括巴拉基列夫、包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他们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经常在一起聚会,分析和评论音乐名作,对作品和创作思想进行交流和探讨。他们都生活在俄国废除农奴制前后的社会运动高涨时期,受到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决心继承格林卡的道路,继续推进俄国音乐的发展。他们主张利用俄国民间音乐中的旋律、音阶、复调等各种独特的因素,创作出一种具有明确的俄罗斯风格的音乐作品。
29.普契尼 十九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是普契尼。他的一部分歌剧属于真实主义流派,另一部分作品则是浪漫主义的,还有一些作品表现了对异国情调题材的兴趣。他特别擅长用旋律动人的咏叙调细致地刻划人物的心理,也很善于利用和声与配器的色彩烘托戏剧气氛,同时,他还借鉴了二十世纪初的一些新的作曲手段,从而在世纪之交将意大利歌剧的优秀传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30.全音阶 由全音音程构成的音阶,法国的印象主义作曲家德彪西很爱使用这种音阶,以使他的音乐更适合表现细微的情感变化。由于这种音阶回避了半音的倾向性,具有一种游移不定的独特魅力。
 
 楼主| 发表于 2004-4-12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贾湖骨笛 1984年至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遗址中的墓葬群,先后出土了20多支骨笛,距今九千多年至七千八百年上下。分为早、中、晚三个历史时期和三种类型:
早期,距今约九千多年至八千六百年上下,出土两支骨笛,一支开有五孔,另一只开有六孔,能奏出四声音阶和完备的五声音阶。
中期,距今八千六百年上下至八千二百年上下,出土十四支骨笛,除两支残损外,其余均为七孔,能奏出六声和七声音阶。
晚期,距今八千二百年上下至七千八百年上下,出土七支骨笛,除四支残损外,其余的三支,两支为七孔,另一支是八孔,能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和七声之外的一些变化音。
早期的两支骨笛是迄今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管身最为完整,是这一时期音乐性能和制作水平最高的管乐器。
中期的M282:20、21两支骨笛,是所见历史上最早的雌雄笛,制作工艺精细,试奏音准很好,音色清润。
2.六乐 亦称六代乐舞。即原始氏族社会传为黄帝之乐的《云门》、传为帝尧的《咸池》、传为帝舜之乐的《韶》和奴隶社会禹的《夏》、商汤的《濩》、周武王的《武》。周代制定礼乐,六代乐舞用于郊庙祭祀。以《云门》用于祭天、《大咸》用于祭地、《大韶》用于祭四望、《大夏》用于祭山川、《大濩》用于享先妣、《大武》用于享先祖。
3.律吕 即十二律中的六律、六吕,律吕也是十二律的又称。十二律中的单数律位,称作
律,又称阳律;十二律中的双数律位,称作吕,又称阴吕。因双数的六吕位于单数的六律之间,故六吕又称作六间;又因金文(殷、周钟鼎等器物所铸文字)的“同”字写法与后世的“吕”字写法相同,而有了六吕和六同两种写法并存的情况。
六律  
黄钟 大吕 太簇 夹钟 姑洗 仲吕 蕤宾 林钟 夷则 南吕 无射 应钟
六吕或六同

4.八音 中国传统乐器分类法。西周出现的按八种制作乐器的材质归并众多乐器的分类方法,称之为八音。金—钟、铙,石—磬,土—埙、缶,革—鼓、鼗,丝—琴、瑟,木—柷、敔,匏—笙、竽,竹—箫、篪。
5.乐悬 西周礼乐制度,规定了钟、磬等乐器的悬挂数量和排列方位等,体现了等级的高下。《周礼·春官·大司乐》:“正乐悬之位:王宫悬(四面)、诸侯轩悬(三面)、卿大夫判悬(即宫悬之半,二面)、士特悬(一面)。”
6.旋宫转调 是指宫调系统中的调高(宫)转换和调式(调)转换。《礼记·礼运》有:“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即十二律以此作为宫音构成不同音高的音阶。“旋相为宫”就是旋宫。旋宫是指调高的转换;转调是指调式的转换。
7.九歌 原为楚国地区民间祭祀歌曲,由十一首楚声歌曲组成,歌词经过诗人屈原整理,为《楚辞》名篇之一。
8.协律都尉 汉乐府乐官职称。汉武帝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主持乐府工作。历代有设协律部、协律中郎将等,名称不同,品级亦不同。
9.曾侯乙编钟 1978年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年代为战国初期(公元前433年前后)。共出土编钟六十四枚(楚王镈一件不计),分三层悬挂在矩形钟架上。上层十九枚钮钟,其中十三枚体制一致的为一套,余六枚是不成套的散钟;中、下两层是四十五枚,实为三套编钟(其中的两套相同,只是其中一套缺少一钟)。每钟两音,在击处(隧部和鼓部)标明音名。钟体刻有错金铭文二千八百余字,标明音名及其所在律位。编钟制作工艺精美,音质、音准良好。四套编钟均有连续的半音音列构成完备的十二律,可旋宫转调,适于演奏比较复杂的乐曲。钟铭中有不少已失传的乐律学内容,它的发现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对重新认识我国音乐文化在先前时期的高度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10.京房 本姓李,字君明,西汉时律学家。为解决三分损益法所生十二律不能回到黄钟律,而继续上下相生推演为六十律,虽未合实用,但他对平均律的探索启发了后来者。他发现管律的计算存在“竹声不可以度调”问题,而制成十三弦“准”,推进了乐律的精确计算。他改良的羌笛由四孔增加为五孔,能胜任了五声音阶乐曲的演奏。
 
 楼主| 发表于 2004-4-12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广陵散 琴曲,汉魏时期相和楚调的但曲中即见此曲。今存琴曲《广陵散》是写聂政刺韩王的故事,最早的谱本为明代《神奇秘谱》(1425)所载。
12、但歌 产生于汉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后运用于相和歌中,由一人领唱,众人唱和,不用乐器伴奏。
13、三调 即相和歌、清商乐中的平调、清调、瑟调三种常用的调式。最初,相和歌是按平、清、瑟三调作乐曲的归类,后来又增加了楚调和瑟调,“总谓之相和调”(旧唐书·音乐志)。《魏书·乐志》载陈仲儒的奏议说:“平调以宫为主,清调以商为主,瑟调以角为主。”(另有不同版本记为瑟调以宫为主,平调以角为主)今人对三调的音阶调式结构理解分歧,一般认为其中的宫、商、角是指同均的三种调式。
14、《碣石调·幽兰》 古琴曲,南朝陈丘明(493-590)传谱。又名《倚兰》,《琴操》说,孔子自卫返鲁,见谷中芗兰独茂,自伤不逢时而作。曲谱是古琴早期的文字谱式,是现存最早的古琴谱,也是唯一存世的古琴文字谱,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15、奚琴 我国最早出现的拉弦乐器,有两弦,以竹片擦弦作声。出自隋唐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库莫奚,称奚琴,亦写作嵇(xi)琴。
16、《声无哀乐论》 三国魏嵇康的音乐美学论著。认为音乐只有形式美,如:大小、单复、高埤、猛静、舒疾的变化、对比;并不表现人的思想、道德和哀乐之情,人的感情是出自客观的外物影响。他说:“心之于声,名为二物。”“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情感而后发,则无系于声音。”他否认音乐是人的精神产物和音乐对人的思想影响,显然是片面的。但他重视音乐的形式美和美感作用,重视表现人的自然性情,反对儒家礼乐对人的束缚和把音乐作为名教的工具,则是有积极意义的。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一部音乐美学论著。
17、坐部伎 唐代宫廷燕乐,按表演方式、节目内容和乐工技艺的高低划分为坐部和立部两个类别。坐部伎在堂上表演,与立部伎相对而言规模较小,乐伎一般是三至十余人,技艺水平较高,丝竹清歌,风格闲雅。
18、燕乐二十八调 隋、唐至辽、宋间宫廷燕乐及民间俗乐所用的宫调。亦称俗乐二十八调,简称二十八调。历史上二十八调就存在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隋唐燕乐是四均(四种调高),每均七调(七种调式)而得二十八调;另一种解释为七均,每均四调而得二十八调。由于有关理论不存,隋唐时燕乐二十八调的音位不能确知。
19、《乐书》 宋陈旸撰,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大型音乐百科著作。始编于北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1068-1085),历时近40年成书,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首次刊行。全书200卷,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共95卷,摘录《礼记》等10种经书文字,并作解释;后一部分共105卷,有律吕、乐器、声乐、歌舞、百戏及典礼音乐等,附插图540幅。全书有1124个条目,内容宏富,对俗乐和胡乐给与一定重视,保存了大量史料,至今仍具使用价值。
20、南北合套 南戏和元散曲中的一种套曲结构形式。是用同一宫调的若干南北曲依次相间联缀成套曲。原来南曲和北曲的曲牌不能在同一个套曲中出现,元中叶以后,南戏开始采用北曲,只是在一个套曲中插入一、二北曲,后使用了南北合套。文献记载,南北合套最早见于元沈和的散曲套曲中,杂剧未见采用。
 
 楼主| 发表于 2004-4-12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21、诸宫调 产生于北宋时期的大型说唱形式。为汴京(今开封)勾栏艺人山西泽州(今晋城)孔三传所创。诸宫调表演的是情节曲折复杂的长篇故事,有说有唱,与之相配合的音乐是由多种宫调构成的多种曲牌联缀形式。一个宫调组成一个套曲,整个诸宫调的表演是由若干个不同宫调的套曲完成的,体现了多调性的运用,诸宫调因此特点而得名。
22、郭沔 字楚望,浙江永嘉人。南宋杰出琴家,古琴浙派创始人之一。创作的琴曲有《潇湘水云》、《泛沧浪》存世。大曲《秋鸿》和《飞鸣吟》亦传为是他的作品。其代表作《潇湘水云》为历代琴家所推崇。
23、阳关三叠 唐代歌曲,唐人据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原诗入乐,初名《渭城曲》,之后有《阳关》、《阳关曲》之称,因当时有三叠的唱法,又称《阳关三叠》,唐代原曲已失传。今存同名明清琴歌多种,词和曲多有不同,流传最广的谱本是清同治三年(1864)张鹤编的《琴学入门》,所载该曲是源于16世纪初在长江下游一带盛行的江派琴曲。
24、四大声腔 是指产生于宋元时期的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山腔。元明时期四大声腔各自传播于各地,在明代成为传奇的主要声腔。清初,有南昆(昆山腔)、北弋(京腔)、东柳(柳子戏)、西邦(梆子腔)流行于乾隆年间(1736-1795),亦称四大声腔。
25、缠达 北宋艺术歌曲唱赚中的一种曲式结构。也被广泛用于说唱、歌舞和戏曲中。是在引子后面接连两个曲调循环相间若干次,然后接以尾声。即《都城纪胜》所记:“引子后只以两腔互迎,循环间用者为缠达。”这种形式是从一种称作转踏(一作传踏)的歌舞表演转化来的,故缠达也称转踏、传踏。
26、神奇秘谱 古琴曲谱,朱权撰辑,明洪熙乙巳年(1425)成书,分上中下三卷。朱权称上卷16曲(实为15首琴曲和1首调意)为“太古神品……乃太古之操,昔人不传之秘。”收有《广陵散》、《高山》等唐宋或更早时期的古曲,其谱式保留有早期减字谱形态特征;中下两卷收琴曲34首,调意14首,朱权称之为“霞外神品”,所收多是宋元间流传的琴曲,如《忘机》、《潇湘水云》等。该谱的解题对琴曲源流、表现内容和艺术特点作了较详的说明,有重要史料价值,为后世所仿效。
27、《乐律全书》 明朱载堉(1536-1611)撰。汇集了自撰的乐学、律学、算学、历学、舞学及乐谱、舞谱等十四种著作,于万历34年(1606)编定的一套学术全集。他首创的新法密率—十二平均律的科学理论和计算成果,即见于《乐律全书》中的四部著作:《律历融通》(1581)、《律学新说》(1584)、《律吕精义》(1596)、《算学新说》(1603)。
28、《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 简称《九宫大成》。清乾隆六年(1741)庄亲王允禄奉旨主持律吕正义馆期间,组织宫廷乐工周祥玉、邹金生、徐兴华、王文禄、徐应隆、朱廷镠等人及大批民间艺人分别审音订谱,于乾隆十一年(1746)编篡成书。全书82卷,记录了南曲曲牌1513个,北曲曲牌581个,连同变体共4466个曲调。选用唐宋诗词、金元诸宫调、宋元南戏、杂剧、散曲及明清传奇等各种文体唱词。按南曲的引曲、正曲、集曲和北曲的只曲、套曲分类。分别正字、衬字,并注明工尺、板眼、句读和韵格。是集南北曲最丰富的曲谱,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29、《弦索备考》 器乐合奏曲谱,清明谊(荣斋)编,嘉庆十九年(1814)编成,全书六卷,未经刊刻,今存抄本。收有以弦索乐器为主的合奏曲十三套。俗称《弦索十三套》。用工尺谱记写。其中《十六板》一曲独具特色,编有总谱和六个声部的分谱,即琵琶、弦子、胡琴、筝四种乐器和“工尺”、“八板”。所谓“工尺”是《十六板》的原始谱,不经装饰的《十六板》主旋律,“八板”即流行全国的《八板》曲谱。编者注明:“十三套内,此套最难,皆因字音交错强让之妙。”“交错”即旋律的参差多变;“强让”是旋律的分头进行,实际是有意地运用了对位法。
30、(华氏)《琵琶谱》 华文彬(秋苹)、华文桂(子同)等编订,亦称《华秋苹琵琶谱》、《华氏谱》。上、中、下三卷,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初刻。卷上为直隶王君锡所传北派14曲;中下卷为浙江陈牧夫所传南派54曲。用工尺谱点板记写,旁注指法。华秋苹参照琴用减字谱法规范并制订了琵琶指法符号,为琵琶曲的记写、编订奠定了基础。《华氏谱》是我国第一部刊刻的琵琶曲谱。
 
 楼主| 发表于 2004-5-8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月亮眼!资料很丰富,救急了!
 
发表于 2004-5-12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哇!你好厉害!一下子收集了这么多,谢谢!
 
发表于 2004-5-15 0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全收下!

 
发表于 2007-11-5 0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4 13: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全的,很好噢
 
发表于 2008-2-9 18: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tai太好了 ~~
 
发表于 2008-3-12 20: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挺全的,辛苦了~~

 
发表于 2008-3-17 23: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xiexie
 
发表于 2008-10-15 14: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哇 那么多  谢谢楼主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