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收到网友崔鲸波先生的来信继续探讨这个问题,特转贴他的文章如下并对崔先生表示感谢! mezzo-piano含义及其他
我们所使用的力度记号是民国时期从西方引入,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这种力度记号最早出现于17世纪的欧洲,至今已使用了三四百年。与欧洲相比,力度记号在我国使用的时间不是很长,但也已有七八十年了。刚结束的中央电视台歌手大赛的一则关于力度记号的音乐基础知识考查题引发的争论见诸媒体,私下的议论也不绝于耳。这是一桩怪事。在此,笔者也说说mezzo-piano(mp)的含义及其相关问题。
力度术语mezzo-piano(mp)位于forte(f)与piano(p)之间,而不是位于p与pp之间,这是人所共知的音乐基本常识。mezzo 在意大利语中是形容词、副词和名词,一般汉译为“一半的,差不多,几乎;一半地,差不多地,适中地;半,一半,中间,手段,工具等”。在音乐术语中,有一些术语是由mezzo作为组成部分而构成的,如mezzo-soprano(次女高音),mezzo voce(或者mezza voce,半声,半声唱法,半声奏法,用正常音量的一半唱奏),mezzo legato(次连音,半连音),mezzo staccato(次断音),等等。在上述例子中,mezzo是形容词,分别对其后的名词soprano,voce,legato和staccato做了限制。在mezzo-soprano中,mezzo的辖域是女高音,即限制的对象是女高音,而不是其他声种,意思是:音高不及女高音高,但属于女高音声种(在历史上,mezzo-soprano有时也指女中音)。在mezzo
staccato中,mezzo的辖域是staccato,即限制对象是断音,而不是其他任何声音,意思是:音符时值缩短较少,但属于断音范畴。众所周知,断音分为三种:staccato(断音)、staccatissimo(短断音)、mezzostaccato(次断音)。唱奏它们的时值要求是:一个带断音符号的4分音符,要唱奏成一个8分音符和一个8分休止符;一个带次断音符号的4分音符,要唱奏成一个附点8分音符和一个16分休止符;;一个带短断音符号的4分音符,要唱奏成一个16分音符和一个附点8分休止符。亦即,这三种断音音符所唱奏的时值由少至多的顺序是:staccatissimo(短断音)、staccato(断音)、mezzostaccato(次断音)。换言之,mezzostaccato(次断音)不及staccato(断音)那么“断”。这个例子与pp-p-mp是完全相同的。这取决于mezzo的语义。在mezzo-piano(mp)中,副词mezzo所限制的是piano的物理量,而不是其他力度的物理量,其意思是:mp的弱不及piano的弱。因此,从源语言的语义看,pp<p<mp的强弱顺序是正确的。那种pp<mp<p的力度顺序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在网上的讨论中,有几位老师指出,强弱力度排序pp<mp<p的说法见于李重光的《音乐理论基础》和薛良的《音乐知识手册》。笔者认为,首先,此二书未明确说明pp,mp,p就是力度由弱至强的排序;其次,即使作者按pp mp p的顺序列出力度排序,那也只能说是笔误而已,因而不能将之作为根据。原因很简单:二位作者都是我国音乐界的知名学者,不可能连mezzo的含义都不了解。
既然力度记号是西方舶来品,那么查查西方出版的音乐辞书就可知道上述二书的作者决不是主张pp<mp<pp这种排序的。笔者所见的西方作者的辞书(中西文辞书10余种)中根本没有pp<mp<p这种排序,它们(如世界权威音乐辞书格罗夫音乐词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哈佛音乐词典The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德国数学家、音乐学家Dietel的音乐词典Worterbuch Musik等)的排序是:pp<p<mp,mf<f<ff。
mezzo-piano(mp)的力度含义的争论是歌手大赛准备工作不充分所致,这个力度问题本身无讨论价值。现在的问题是,在场的评委都是音乐专家,怎么就把常识问题搞错了?原因有两个:一是主考评委要按照赛前做出的“标准”答案来判定赛手回答的正误;二是mp与mf两个力度记号是理论性的,而且其含义是模糊不清的,指挥家也好,歌唱家也好,他们在实践中区分mp和p,mf和f两组力度物理量不会有多么深刻的体会。关于mp和mf的含义,上述的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有如下令人深思的说法:mf弱于f,而mp强于p。然而,这两个力度记号的含义是模糊的,一位世界一流的指挥家称mp是“世界上最恶劣的力度记号”(见该词典的第二版,第16卷,第584页)。所以,评委按标准答案判定正误那是很自然的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虽然mp这个常识问题本身没有讨论价值,但是由此引发的其他问题却值得研究,例如,如何认真组织音乐赛事问题(标准答案之类是需要专家审定的),如何加强音乐书刊的审校工作以改变目前音乐出版物中大量存在知识性错误的问题,mp与p、mf与f在演唱演奏实践中如何区分的问题,等等。
附录:
这里摘录几种西方出版的音乐辞书的相关词条,供各位老师参考。摘录三种,有格罗夫词典,这是世界上最权威的音乐词典;另选美国和德国出版的词典格一种。英国的牛津音乐词典已有中文版,略去。有英、美、德三个西方国家的辞书就可以说明问题了(目前北京的国家图书馆没有意大利文的音乐词典)。
1. 格罗夫词典
Mezzo-forte, mezzo-piano(mf, mp).
Dynamic indication implying moderation. Thus mezzo-forte is less loud forte; and mezzo-piano is less forte, therefore bounder, than piano. So vague are these directions, however, that a leading conductor has referred to mezzo-piano as ‘the worst dynamic marking.’
摘自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001年第二版,第16卷,第584页。
2. 哈佛词典
pp (very soft); piano, p (soft); mezzo piano, mp (moderately soft); mezzo forte, mf (moderately loud); forte, f (loud; literally, strong); fortissimo, ff (very loud).
摘自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年版。这里未明确说明mp问题,但也是排序,因为moderately soft(适量地轻)就说明它要比P唱奏得轻一点。
3. 德国袖珍图书出版社的词典
Mezzoforte(ital.: mittelstark, halbaut), mezzoforte, Abk: mf.
Bezeichnung der Dynamik. Mezzoforte steht zwischen forte und piano, ist aber lauter ais mezzopiano.
【汉译:mezzoforte(意大利文:适中地响,半响),mezzoforte缩写为mf。标记力度。mf处于f与p之间,但又不同于mp,比mp稍响。】
Mezzopiano, Abk: mp.
Bezeichnung der Dynamik. Mezzopiano steht zwischen forte und piano, ist aber leiser ais mezzoforte.
【汉译:mezzopiano,缩写为mp。标记力度。mp处于f与p之间,但又不同于mf,比mf稍轻。】
摘自WÖRTERBUCH MUSIK,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出版社和Barenreiter-Verlag出版社于2000年联合出版。这本德国新出的词典是德国数学家、音乐学家Von Gerhard Dietel 编写的,作者对mp和mf的表述非常清楚。
附邮件: 赵洪啸老师:
我虽早已离开了音乐工作,但时时关注音乐的事情。看音乐周报载您网站关于力度术语mezzopiano等的讨论后,我草写短文传给周报编辑。我想把小文放到您网论坛上参加讨论,但我登录不上,只得寄给您。下面是我的短文(因网上方便,就把外文资料也加上)。
若您能把网上关于力度的讨论贴子通过电邮发给我一读,我将不胜感激之至。我想了解大赛时谁回答的问题,腾指挥都说了什么,其他专家的当时的反映。在我看来,专家都知道央视的标准答案是错的,但专家受雇于央视,只能按央视答案做结论。这件事有点像近年学术界的“门修斯事件”(一位教授在翻译外国学者关于中国学术研究的著作时把孟子Mencius翻译成了门修斯,成为学术界一大事件)。
草草至此。即颂
编安
学友 崔鲸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