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大运河

提议:大家都来发教案、评教案

119
回复
1183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27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啦!
 
发表于 2004-12-30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请多指教

管弦乐曲《火车》

年级:初中一年级

教学目标:通过听赏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听辨“主题”,领会、感受音乐的情感。使学生了解、掌握管弦乐曲《火车》的内涵,从而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的内涵,激发学生内心的感受,主题的学唱。

教学手段:听、唱、议。

过程:

一、 听一首流行歌曲《火车》。(导入)

二、 管弦乐曲:

(一)、完整地听一遍录音后,让学生进行议论(给点提示)

1、让学生打开课本,了解这首管弦乐曲的寓意,渗透我们中国的发展、身边地区的发展。(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什么?)

2、学唱乐曲的A、B两个主题(先慢后快)

(二)、再听,提出要求

听辨出《火车》乐曲中四种不同的音响(鸣笛、两车相会、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排气声与风的呼啸声)

(三)完整地听一遍《火车》

1、听出不同的主题,举手示意。

2、写出音乐的曲式结构。

三、 思考

在21世纪的今天,你准备成为怎样的“火车”?准备造就怎样的“火车”。

 
发表于 2005-1-6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极好的一招哦!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

教学设计应当考虑这点。

 
发表于 2005-1-10 1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新来的,请大家帮忙找找哪儿有新人音版第六册的教案?谢谢了!

 
发表于 2005-1-14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很支持啊~

 
发表于 2005-1-18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3][em04][em05][em06][em07][em08]
 
发表于 2005-1-23 15: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我感觉很有用。
 
发表于 2005-1-24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斗胆传一篇:

五年级音乐课教学方案

课 题:杨柳青

课 型:综合唱歌课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

2、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并尝试用扬州方言来演唱;

3、讲授扬州相关文化,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并喜爱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民歌独有的地方风味;

难点: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曲调为五声宫调式,全歌活泼风趣。衬词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教唱时,要让学生听几首扬州地区的民歌,使学生初步感受扬州民歌风格特点。歌曲可用领唱与齐唱或女声表演唱的形式演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过的歌《我爱我的家乡》吗?让我们轻轻地来唱一遍吧!

生:复习演唱《我爱我的家乡》

师:恩,唱得不错!大家已经理解,歌中的家乡指的就是我们的祖国,今天老师就想带你们到祖国的一个美丽小城去游览一下,感兴趣吗?

生:好!

师:你们想去哪里呢?(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自由发言)

生:……

师:大家游兴很浓啊!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就是我们江苏的一个小城——扬州。谁能说出一句与扬州有关的古诗?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师:好一个“烟花三月下扬州”!你们谁去过扬州?介绍一下你所见到的扬州好吗?

生:……

师:谢谢你的介绍!让我们随着美妙的音乐,去游览扬州的美景吧。(播放《杨柳青》的音乐,出示扬州风光图,让学生欣赏画面。)

(老师配音:“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扬州城,是一座有着两千五百年文化积淀的历史名城。这里,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雅致园林。“瘦西湖”历史悠久,受历代造园专家的青睐;观音山上寺院遍布,有“江南第一灵山”之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河处教吹箫”,自古是赏月的佳绝处;扬州还有历史悠久的古刹大明寺,有“城市山林”美誉的何园,四季假山著称的个园,美景数不胜数。踏进绿扬城郭,眼前是清风、细柳、明月、绿水……有的是一种宁静的清新。)

二、学习新歌:

1、感受歌曲

师:怎么样?陶醉了吧?告诉你们,扬州的民歌也是很有名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扬州民歌《杨柳青》。

(全体同学听赏歌曲一遍)

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生:轻松、活泼,充满活力

师:《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歌曲活泼风趣。它唱出了劳动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之后的欢乐心情。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吧。

2、学唱歌谱

师:看一下拍号。(2/4拍)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强弱)演唱时注意要有所体现。(老师范唱一句)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顾老师的琴声,轻轻地唱谱。

生:(随琴唱一遍)

师:有唱错的地方吗?有难唱的地方吗?

生:(找错)

师:(引导学生练习,并渗透乐理知识)

师:好的,我们把歌谱连起来唱,不要唱错哦!

3、学唱歌词

师: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歌词。

生:(自己读一遍)

师:现在,听顾老师按照节奏来读一遍。你可以在下面跟读,但是声音不能比我大。

师:我们来配唱歌词吧。(一到两遍,直至唱熟)

三、表现新歌

师:同学们唱得不错!《杨柳青》是一首扬州民歌,关于民歌我们以前也讲过这方面的一些知识。谁能够说说,民歌是怎样产生的?

生:……

师:不错!民歌产生于民间,在民间的各种风俗活动中,由口头创作又经过口头广泛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加工进行再创作,使之更加完美。正因为这样,许多民歌都是用当地的方言来演唱的。可顾老师不会说扬州话啊。怎么办呢?

生:……(学啊,听一些录音啊)

师:你们说得很对。我去找了一些资料,还真的被我找着了一首用正宗的扬州方言演唱的《杨柳青》,你们来品味品味。

生:(听录音)

师:笑什么啊?(听不懂啊)一点都不懂?(有一点点懂)再来听一首,应该能听懂了。

生:(再听一首教材上提供的录音带)

师:觉得扬州方言有什么特点?(……)扬州方言前鼻音较多,发音的位置相对靠前,没有“ZH、CH、SH”,都变成“Z、C、S”了。我们一起学一学?(教学生学说扬州话)

师:有一句话叫“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我觉得你们要向这句话作一次挑战:“唱的比说的好听!”行不行?

生:行!(在老师的引导下用扬州方言演唱)

师:哎呀乖乖隆地东,不错啊你们!(用扬州方言说)

师:再唱一遍。

师:你们唱得很开心啊?(是的)现在我要请你们同桌来讨论一下,歌曲中令你情绪高涨的地方在哪里?

生:那一大段衬词。

师:这些衬词表达了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好象什么都不表达)那为什么你们唱这一段会这么有劲?(虽然不表达意思,却表现了当地人民在唱这首歌时的心情)

师:原来民歌中的衬词这么有意思。接下来,我们再用扬州方言来唱一遍,不过我有个要求,变换一下方式来演唱。你们给我出出注意。

生:……

师:行!就这么定了。谁勇敢地来领唱?(齐唱部分为衬词处)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演唱《杨柳青》这首歌,还知道了不少其他的知识。都知道了什么?

生:扬州是个美丽的城市;扬州方言的特点;衬词能烘托气氛;民歌是怎样产生的……

师:老师插一句:这首歌曲到底歌唱了什么?(提示学生去掉了衬词看歌词)歌曲的题目“杨柳青”与歌曲内容是什么关系?(让学生自由想象)

师:太好了!你们还想知道得更多吗?

生:想(……)

师:就请大家再来欣赏一首著名的扬州小调《拔根芦柴花》,看一种名为“杨柳青”的年画吧。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的音乐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们还有许多的愿望我不能一一满足,但是在这里我给你们提供几个网址,一定会让你有所收获的!下面,让我们再次合作《杨柳青》。
 
发表于 2005-1-24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刷新了一下就变成两遍了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4 21:21:14编辑过]
 
发表于 2005-2-5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创意,不错

在学科整合的同时是不是也应注重更多的音乐的学习呢?大家议一议

 
发表于 2005-2-21 2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
 
发表于 2005-2-21 2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上传一篇教案请大家指点。

教材是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一课

学科教案 时间:

教学内容

歌曲《春天到了》

课时

1课时

指导学生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到了》

培养学生自编动作表现歌曲的能力及节奏感。

向学生渗透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重 点

难 点

学习、感受、表现歌曲。

自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 学

准 备

琴、录音机、磁带、图片、打击乐器。

实践活动

聆听、演唱、律动、伴奏、表演。

2/4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汪 汪 汪 汪 汪 汪 呱 汪 汪 汪 汪 呱 呱

x x x x x x x x x x

呱 呱 汪 汪 呱 汪 汪 呱 呱 呱

课 后

小 结

教师活动时间约 12 分钟

学生活动时间约 28 分钟

一、组织教学:10′

1、师生问好。

2、节奏练习:

(1)师出示“小狗”图片,让生辨认是什么动物。

(2)生模仿小狗的叫声“汪汪汪汪……”

(3)师出示节奏: x x x x

汪 汪 汪 汪

(4)生手拍节拍读节奏。

(5)师出示“青蛙”图片,生辨认是什么动物。

(6)生模仿青蛙的叫声“呱呱……”

(7)师出示节奏: x x

呱 呱

(8)生边击拍边读节奏。

(9)师出示节奏:

2/4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汪 汪 汪 汪 汪 汪 呱 汪 汪 汪 汪 呱 呱

x x x x x x x x x x

呱 呱 汪 汪 呱 汪 汪 呱 呱 呱

(10)生边击拍边读节奏。


二、复习歌曲《布谷》 :5′

(一)跟琴演唱歌词:

1、师提要求:演唱时用三拍子伴奏方法。

2、师用琴伴奏,生边击拍边演唱歌词。

(二)用打击乐器伴奏:

1、生练习用打击乐器伴奏。

2、生一组用打击乐伴奏,一组演唱歌词。

注重能力的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歌曲。

教师活动时间约 分钟

学生活动时间约 分钟

三、学习歌曲:14

(一)导入歌曲:

师:同学们演唱得很好,通过学习歌曲《布谷》使我们知道了春天就要到了,春天到底什么样呢?有一首歌曲把答案告诉了我们,那就是《春天到了》,请你们听一听歌曲里是怎样唱的?

(二)感受歌曲:

1、初听歌曲,生听歌曲内容。

2、生把听到的内容复述下来。

3、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春天到了,青蛙妈妈醒了,呱呱地叫,杨柳青了,草儿绿了,小鸟也在歌唱,春天多美呀,请大家到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春天的美吧。

4、复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5、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欢快地、活泼地、快乐地……

6、再次听歌曲,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三)学习歌曲:

1、熟悉歌词:师按节奏领读歌词。

2、学唱歌词:

(1)采用听唱法学习歌词:

①指导“睡醒了”和“随风飘”的音准。

②“小鸟”两个字相对应的八分休止符怎样演唱要进行指导。

(2)采用听唱法学习歌词:

(四)齐唱歌曲:

1、小声齐唱歌曲:要求音准及休止符的准确运用。

2、师指出不足并范唱,生模唱巩固。

(五)声音、速度的处理:

师:我们演唱的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那么在声音、速度方面应该怎样处理呢?

1、师生共同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速度演唱。

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加强对歌曲的感受、体验,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活动时间约 分钟

学生活动时间约 分钟

2、师小结:歌曲是欢快、活泼的,速度应采用中速稍快,声音用断音演唱。

3、生按讨论的结果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表现歌曲:10

(一)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生选择乐器:双响桶、碰钟、手铃。

2、生选择节奏型:(1)x x (2)x x x

3、生练习敲击,并组合练习。

4、一组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另一组生演唱歌曲。

(二)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1、生根据歌词内容编创适合的动作。

2、生展示所编创的动作,并选择较好的动作集体练习。

3、师放歌曲录音,生做动作表现。

4、师给一些动作:师边讲解边示范,生模仿。

“青蛙妈妈睡醒了”—双手合掌放在头左侧,头向左歪,表

示睡醒。

“呱呱呱呱叫”—双手张开放在头两侧,一拍左右晃动一次。

“青青杨柳随风飘”—左腿前伸、双手向上举,“随风飘”向左右各摆动一次。

“地上长青草”—双腿后交叉、屈膝,左手向左打开,右手向右打开。

“小鸟在歌唱”—双手张开放在头两侧,左右各晃动一次。

“春天到了”—双手上举两次。

5、生用学过的动作跟音乐表演。

五、课堂小结:1

同学们表演得很好,大家通过表演再次感受了春天到了的喜悦心情,老师希望你们经常到大自然中去领略自然的美,生活的美。下课。

注重音乐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技能。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编创,师再给一些,提高学生表现力。

加强德育的渗透。

 
发表于 2005-2-22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的教材都是人教版的吧

我在赵老师创办的网站里看到讨论的更多的是人教版的,人音版的相对要少一些.

是不是人教版的教材被更多的学校在选用啊.

 
发表于 2005-2-24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雨后的虹在2004-9-9 22:37:40的发言: 拜读了潭平老师的这份教案,感觉思路很明晰,教学环节安排合理,合作探究环节是亮点,可以培养学生的诸多能力。但是我觉得教学的重点,也就是赏析部分可以设计的更吸引人一些,感觉连续赏析三首作品有点格式化,恐怕学生也有点累,呵呵!也许说的不对,见笑了!
[em01]
 
发表于 2005-2-24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1]
 
发表于 2005-2-24 1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我想与各位交流交响诗<百年沧桑>这一课,可以吗?

 
发表于 2005-2-24 2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今天才知道有这个网站的,这么迟才知道觉得自己真是太孤陋寡闻了,因为今天下午没课就逛了进来,每一个角落都吸引了我,一直到现在都没下线。刚才看了大运河的一席话,说得很好。我对上面谭平老师的教案没有太多说法,在这里说一句我这几年来一直对我影响很深的一句话:每一节课每个教案的每个环节一定要环环相扣,上一个环节一定要为下一环节做好准备,下一环节一定要为上一环节做好承接,上这节课的每一个部分究竟是什么目的,目的性要清楚。这只是个人教学体会,呵呵[em07]以后我也会拿我的教案上来和大家交流的哦。望大家多多指教!
 
发表于 2005-2-24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这么多页了我只看到第一页就说话了,真是不好意思

[em04]
 
发表于 2005-2-24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较差的学生采用的教唱方法是让学生多听!哈哈

 
发表于 2005-2-25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兴来到这里 与大家相识 谁有初一年级新课改教案 给我发几篇 我初来乍到 希望和大家交流

 
发表于 2005-3-2 1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多来看看、侃侃、写写
 
 楼主| 发表于 2005-3-4 1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上过《关山月》这一单元,学生们能够比较认真的欣赏《流水》,但是涉及到唱歌的古曲,学生们在指导背景以后,都表现出莫大的兴趣,但是一欣赏,就完了,有的同学甚至建议改听别的。大家帮忙出个主意,怎样才能让学生去欣赏古代音乐?
 
发表于 2005-3-7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8]
 
发表于 2005-3-9 2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节艺术课教案,以音乐为切入口,请各位同行多提宝贵意见!

艺术课《天气情况——在雨中》教案

教学内容:了解天气变化、模仿天气变化中人物的形态以及自然界的声音 教学目的:通过听辩、模仿、想象、表演等艺术手段让学生感受雨中人物的活动,体验艺术源自生活。 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体验由不同物品造成的音响效果 教学设想:风雨雷电是日常生活中我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在这节艺术课中通过对人们在这些自然现象中的模仿让学生体验其中的心情并能够准确的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同时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模仿,让学生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再现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 新课教学 活动一 在雨中 1、出示四张图片: (师):小朋友看老师这里的图片,请你用动作来告诉老师图片的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你能看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来进行表现)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来表现。 2、欣赏歌曲《雨中即景》 方法: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或是表情。 活动二 《风雨交响曲》 (师):人们在不同的天气中有不同的表现,在自然界中天 气本身也会有很多不同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文学家笔下的天气变化吧。 1、 播放《雷雨》 (师):在刚才的文章中老师能听见下雨前呼呼的刮风声,你还能听见什么声音呢? (师):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段描写下雨的文字,我就请大家为这段文章配上形象的声音吧 2、 配音《风雨交响曲》 方法:把学生分成三组,一组用口来模仿现实生活中的风雨变化;一组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和通过加工以后制成的简单的打击器材进行模仿;另一组则用打击乐器进行。 文章:天空中弥漫着层层乌云,眼看着大雨即将来临。听,远处的风声正呼啸而来。不一会,天空中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哗啦啦啦,哗啦啦啦。大雨不停地下着,还不时地夹带着闪电与雷鸣。这雨来得快也去得快,转眼间,乌云渐渐散开,雨也越下越小。太阳出来了,又是一个艳阳天。 (师):风声、雨声、雷鸣声一起构成了一首动听的自然音乐。刚才我们能模仿的这么形象,是因为有力度王国里的几个朋友帮忙,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渐强、渐弱——由远而近的风声 大雨—— f 小雨—— p 3、 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大师是如何用音乐来表现风雨雷电的吧。如果你能听到音乐里的雨声、雷声、闪电声请你用动作表示出来。 活动三 学习歌曲《大雨和小雨》 (师):雨天虽然给我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一些不便,让我们的心情变得不如晴天那么开朗,但却给田地里的农作物看来了勃勃生机。听,它们正唱着歌期待着大雨、小雨的到来呢。 1、 歌曲范唱 2、 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歌曲的教学 3、 歌曲处理 (师):怎样让我们的歌声更加形象的表现大雨和小雨,老师想请力度王国里两个朋友来帮帮忙(mf mp) 4、 律动 跟随歌曲进行即兴的表演 三、全课小结 师生再见

 
发表于 2005-3-11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论坛这个互动的平台中你如果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那将违背洪啸站长创建网站的初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