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生活在精神世界的人————洪啸网友麻阳支教印象
一、教师印象
赵洪啸印象:

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音乐狂热分子,他是一个普通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却堪比音乐大师,学民乐却精通电脑音乐制作,十八岁始学钢琴却成为键盘高手,从笛子、葫芦丝、巴乌、埙、呜嘟,到吉它、管乐、电子合成器,电脑音乐制作,无不精通。倪志平(矿长)评价他“只要有眼,他就能吹出声音来”。 他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百折不挠的慈善家,自己收入不高却竖持自费每年二万多元维持网站的生存、运作,每年暑期花费数千元至上万元为贫困地区捐赠乐器。 他是一个精力充沛、不知疲倦的教育斗士。他针对当今音乐教育(不仅仅是音乐教育)教材陈旧、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情况,根据自身的体验,创立“自由音乐教学法”,“教你所热爱的,教你所擅长的,利用学生喜欢的”,打破的传统的、单一的教法体系,网络和音乐教学相结合、学生自制乐器、所到之处,学生喜欢音乐更喜欢音乐课了,而自己则成为最受欢迎的老师。每周28节课(国际学生),还花时间做教研、并指导其他推崇“自由音乐教学法的人”。 他是一个牺牲自己去乐于助人的人,对于别人的需求,有求必应,常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帮助别人,好好的一头浓发日渐稀疏。 他是一个率真的、透明的人。自己的观点不隐藏,且并不因此得罪人,因为只有真是最难能可贵的。 他的多才多艺、他的狂热、他的爱心、他的不知疲倦、他的乐于助人、他的率真,使他具有极大的人格魅力和凝聚力,追随他或响应他的人均是一些在音乐专业或音乐教学上不一般的人,其中不乏一些成功人士。
他是当之无愧的精神领袖。
梦境潇湘印象:
她是一个湖南妹子,一个普通的音乐教师,也是一个班主任。此次湘西支教的发起人之一,最重要的组织者。 音乐教师是极少当班主任的,她做到了,且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班主任。在“音乐教师的班主任日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的喜怒哀乐,体会到一个班主任的音乐教师跳动的脉搏。 她是一个勤奋的人,作为一名女性,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直至获得音乐教育硕士学位。她是一个注重学习并总结的人,和志同道合的同事一道,将自己的体会以及同行的经验编成一本《音乐心育艺术》。这在女性中小学教师中是不多见的。 她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常常被乐于助人的人感动,常常被需要帮助的人所感动,自己身体力行,常用微薄的工资去帮助别人。她总替别人想得多,替自己想得少。 她是一个执着的人,对看准的事一定会坚持下去不会放弃。 她是一位好母亲,有一个六岁的儿子,她不时的拿出儿子的照片,给大家讲述儿子的一些故事,眼神中充满了关爱和幸福。 她是一位能力及强的活动组织者,从编书到这次支教活动,我们都看得出,组织一次活动真的不容易,能到这个份上,不知费了多少心血。 在支教活动中,她就是一位大姐姐,时刻关心着其她的小妹妹们。
她是这次支教活动中的精神支柱之一。
柳笛印象:
 他是一位普通教师,有着教龄二十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师,学的是小提琴专业,也常自己作词作曲,创作了众多的水电工人的歌曲。 他是一位能将竖笛吹出长笛味道的人,让人惊叹。在接触柳笛之前,我是不太喜欢竖笛的,因为太容易得到,自从听了柳笛用竖笛吹的《梁祝》、《天鹅湖》、甚至《西班牙斗牛士》,从此我喜欢上了竖笛。 他是支教教师中年龄最长的长者,虽然年龄已经五十岁,看起来也还很年轻,因为德高望重,以至于大豆、MISS谢这帮小年轻干脆叫他柳笛爷爷,是位潇洒、倜傥、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大运河语)。 他是位音乐教学上的行家里手,中国为数不多的《奥尔夫教学法》的专家,驾驭课堂游刃有余,将课堂内容与游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寓教于乐、欢声四起,下课之后,意犹未尽。 他是个性格极随和的人,有的人叫他大哥,有的叫他爷爷,他都和他们打成一片。他有一颗非常年轻的心,仿佛只有二十多岁一样。 他是连续两年都参加支教的教师,身在河南,并不是经济发达地区,工资显然没有大城市及沿海地区高,一次支教的费用对他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他愿意做。 一个五十岁的人,不远几千里,克服各种困难,用自己不宽裕的资金去资助别人。
所以我说,他是典型的将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融为一体的人。
如枫印象:
 典型的上海男士,精明、原则性强。 胖乎乎的神态非常可爱,在教学的时候仿佛是一个大朋友,有时甚至憨态可鞠,在学生眼里就更加可亲可敬了。 对音乐教育的狂热追求,也由于同是上海浦东的老师,他和洪啸站长走得很近,给予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的支持和付出更多。 每次支教,都由如枫出任财务管理,上海人的精明得以充分发挥,联系交通、住宿、吃饭都由他包下来,每一元\角\分的支出都十分的精准,在自费支教的活动中,有他这样的伙伴,是不可多得的。 他还促使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成立音乐教育扶贫基金,呼唤更多的人关注、资助音乐支教,使这个活动不仅限于几个网友,逐步走向社会化。 如果有一所音乐学校,而学校所有的人员都是音乐教师的话,如枫应该担任财务总管。
大豆印象:
 自称来自北京的“大胖土豆”(我一直不明白,大豆和大胖土豆有什么关系,哈哈),在网络的虚拟社会中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活泼、随意、不拘小节,应该是话语如连珠蹦似的,见了面后感觉有些不一样,是一个严谨、朴实人,虽然一口京片子很溜,也时常幽默,但并不是想象中的连珠的。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大豆对于新课程标准的把握更精准,不管是教什么内容,都有合适的游戏相结合,分不清是唱歌、律动、舞蹈、还是欣赏。她所用教节奏、节拍、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游戏非常可爱又好玩,惹得我们这些一大把年纪的人跟着学,笑态百出,(矿长)倪志平学的时候没有了孩童的天真,笨手笨脚的,相反更添了些幽默与乐趣,有几个动作已成经典。 大豆虽然语言老到,其实还很年轻,对于学生充满了关爱,专门从北京给每个学生带来了小礼物,并和兰里小学结成互助对象,将支教的活动延伸到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学生中,爱的种子会播撒得更广。 还有,大豆能喝酒,如果没有两下子,千万别向她叫板。
Boyichen印象:
 虽然看起来还象个大学生,却是来自上海的某国际学校,专教外国学生的音乐教师,是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业余时间是在教堂担任唱诗班的伴奏兼指挥的。 她是位多才多艺的音乐教师,除了自己的专业音乐外,多媒体制作也非常有造诣,所做的多媒体课件获国家级大奖,如不是亲自见面,很难相信是出自于这样的年轻的小女孩之手。 除了多媒体制作,对于音乐欣赏教学也是非常独到,可能是由于见多识广的原因。 我们曾在网上看到她的现代化的教室、生动活泼的课堂,面对洋学生轻松自若,对于农村的学生同样表现出如鱼得水,和孩子们融为一体。 她的爱心是与生俱来的,她会联系更多的学生来资助需要帮助的学生。
从她身上我得出结论,对于洪啸音乐网上的年轻漂亮的小女生,千万不要以常人的眼光去看待她。
MISS谢印象:
 去年长阳支教的时候,她还是位在校的大学生,所学的是艺术教育,就是音乐、美术都学,是全国首批专业的艺术教师。今年,她已毕业了,工作地点在深圳。 按常理说,在校大学生或刚毕业的学生会有一些稚嫩,但在MISS谢身上完全看不到这些影子,如果说去年的支教的开始第一节课,她还有点羞涩与放不开的话,今年的支教,她完全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作派了。 作为大学生的她,经济肯定是不宽裕的,但她却连续两年参加支教,经费全是她自己做家教挣的,对于一个事业有成的人来说,几千元不算什么,如果在内地,通过做家教挣几千元,是个不小的数目。 虽然是个小妹妹,但却让人敬重。
(未完待续,如有不妥,愿挨砖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2 11:23:0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