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与美术相结合(荐)

8
回复
50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7-13 1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乐欣赏与美术相结合——音乐欣赏教学心得(刘建芳、张小凯)

音乐与美术作为艺术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它们作为艺术是相通的,介于这一点基础之上,我在音乐欣赏教学当中适当地添加美术成份,大胆地尝试,让学生亲自动手描绘所欣赏的音乐情景。培养他们的欣赏情趣,动手、动脑能力。有效地将美术融入音乐教学中,让学生从声音、图像两个方面去感知美,欣赏美,最重要的是要创造美。这是我尝试的最重目的。这与当前提倡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相吻合的。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们似乎已厌倦了过去的课堂模式,他们对我的这种将美术融入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做法很有好感,既挖掘了他们潜在的美术天分,又培养了他们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和兴趣,他们可以通过绘画,充分展开联想的翅膀,发掘他们的创造力,凭着他们对欣赏的音乐的见解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具体的做法就是在学生欣赏完一首乐曲后,给他们留出相对充分地时间,让他们用手中的画笔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体会实实在在地画在纸上,把抽象的音乐描述用有色有形的图画生动地描绘出来。这画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无形式中还培养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就拿来我在给学生欣赏《春江花月夜》这首民乐合奏曲的时候,我一共用两课时的时间,其中用一课时的时间来给学生讲解乐曲产生的背景以及乐曲的整体结构及乐曲十个小段落分别描写的什么情景。如何从整体结构来把握等等。第二课时的时间便有了充足的时间来让他们边欣赏边画。分十个段落画的,每欣赏完一个小标题,我就给他们拿出2到3分钟的时间来画,按他们的想法怎么画都行,没有答案也没有标准,只有个性的发挥和创造。这样一来学生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起来。他们一个个竖起耳朵聚精会神地听,然后便饶有兴趣地画。到乐曲终了时,他们的“作品”也跟着出了炉。有的同学画得还真像那么回事儿。有一个同学在描绘《春江花月夜》中第六个小标题“渔舟唱晚”时,就仿佛真的把你带进了他的境界:在一个春天静谧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在天空,仿佛是为晚归的渔人指航的灯塔,远处江面上传来渔人的歌声,渔舟在月光下显得格外丰满,它满载着渔人的喜悦和艰辛,一路摇来一路歌。我也被这个画面深深地所感染。我想,这个同学是实实在在用心去体会的。他之所以以能够画出这么动人的画面。这与他平时的积累是分不开的。这正是我所希望看到的,我们教学的目的不就是要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吗?将音、美结合到教学中来,在提高学生的欣赏层次,培养学生欣赏的兴趣,发挥他们的创造力等方面是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总之,音乐适当地与美术相结合是我在短短几年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一点小小的尝试。我想我的这种尝试并不算什么。但是我唯一坚信的是: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创新和总结经验,才能使我们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推进和发展。
 
发表于 2003-7-13 1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这也是这次课改的方向啊,音乐课上的内容会很丰富,不再是单一的“音乐”了,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建议或自己的实践经验都可以谈谈啊!期待着与大家互相交流沟通!
 
发表于 2003-7-14 0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这是我以前写的一篇论文,请多指教!!
 
发表于 2003-7-14 0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传不上!!!
 
发表于 2003-7-14 0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音乐教学与美术教学的艺术融合
                               河头中心小学   唐佩娟
  音乐与美术同为艺术类课程,均强调以艺术美来熏陶感染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所不同的是,音乐主要是从听觉上感受美,而美术则强调从视觉上去获得美、感知美。如果将视觉和听觉孤立开来而让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则既单调又片面。而如果把音乐和美术加以融合,就能通过二者的互补互益加深学生对美的领悟。
一、唱歌教学与美术的融合
1.利用图画,理解歌曲的形象
   许多儿童化的歌曲中蕴含着生动的形象,如果在学唱这类歌时,教师能借助生动直观的图画来展开教学,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唱《小象》这首歌时,我首先出示有关小象的图片,让学生借助图片调动自己的感觉及记忆储备,理解歌曲中小象活泼可爱的形象。在生动的图片前,学生饶有兴趣地模仿起小象的动作与神态。学生对歌曲中形象的把握为学唱这首歌奠定了基础。
2.利用画图,体悟歌曲的意境
  艺术创作是相通的,图画有助于学生把握歌曲的意境,从而提高自己的音乐感悟能力。如在教授《小宝宝睡着了》一课中,我先让学生初读歌词,而后,让他们根据歌词画画。这样学生从图画所创设的意境中看出“静”,体会出歌曲应用“轻”“美”的声音来演唱。
3.  利用涂色,区分歌词结构
区分歌词结构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如在学唱歌曲《郊游》时,学生总是会在唱完后不知不觉又回唱到第二部分。教学中我让学生先读懂歌词结构,再用颜色来画一画,相同的结构部分涂上相同的颜色,这样学生很快便能区别出这几部分。
二、欣赏教学与美术的融合
   音乐欣赏课更注重学生对音乐的亲身体验,期待学生能借肋艺术的力量展开丰富的想象,获得美的启迪,因此在欣赏过程中应赋予学生更为自由、宽广的表达空间。而作为艺术表达的两种形式,音乐与美术具有艺术共通性,因此如能将欣赏教学与美术相融合,让学生听了音乐后,能把想象后的感受动手用图形、符号、线条、色彩等表示出来,则可以促使学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中获得美的享受,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一年级美术课本中有一课《画声音》,在教同年级音乐欣赏《惊愕交响曲》时,我让学生自由地用线条描绘音乐,结果我欣喜地发现学生们在乐段音量为P时,学生画了~~~~~~~~平缓式波浪线;在强音处,学生画了∨∨∨∨∨  ,骤然起降式波浪线,虽是一个个简单的符号,但却代表了学生对音乐的个性化理解,,这样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理解力。欣赏中各段音乐还可以用色彩来表示,如听到柔和的音乐,可用绿色、粉红、桔红等表示。听到欢快的音乐,可以用红色来表示,人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触觉等等)是可以相通的,通,如《过新年》这幅画中鲜艳的红色,激动的感触和欢闹的声音相通,营造出新年的喜庆气氛。实践证明,色彩与音符的融合教学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音乐表演与美术的融合
   音乐表演是由一整套动作连贯而成,而每一个静止的动作正好是一幅图画,学生在表演动作之前,完全可让其先画一画。例如在教学《小猴子》课时,如果直接让学生编排这一整套动作,既费时,又缺乏好的效果。因此,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大胆画出自己编排的动作,配上丰富的人物表情,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进行表演。活动中,每位“小导演” 都对自己苦心安排的节目投入了很高的热情,编排出带有鲜明个性的舞蹈:有的龇牙咧嘴,演出一副调皮样;有的舌头乱舔,演出一副贪吃样;有的直翻跟头,演出一幅活泼样……绝妙的设计让我深深地折服,精彩的表演让我忍不住大声喝彩。
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本来就是声音和画面的结合体。我们自然应把握这一点,让音美结合,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使学生学会鉴赏美、创造美。同时,也唯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赋予学生更丰富的艺术空间,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
姓名:唐佩娟      出生年月:78.8
教龄:3                      学历:中师
所教科目:音乐      职称:小教二级
联系电话:0519-2521159
学校地址:江苏省河头中心小学(河头镇育花路26号)
参考:《成材导报》之《软化学科边缘 优化音乐课堂教学》)
   《中小学音乐教育》之《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板书》
                         《激发儿童音乐创造潜能的四点策略》
                             《架起音乐与美术学科的桥梁》
  第一册《美术》教材
   《右脑的开发》
 
发表于 2003-7-14 0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佩娟老师的文章也很生动,并且可操作性强,在本站论文集里面发表你没有意见吧?
 
发表于 2003-7-15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想起来,音乐教学跟很多学科都有联系,学习音乐如果能用上多种手段那是最好,但我就担心用的不好的话,音乐课会变得不音乐!其实我很喜欢国外的那种“综合实践活动课”,那才是真正的学科大融合,强调学生的个人实际和感受,国内好象也有学校开展,但没听到什么风声!
 
发表于 2003-7-28 0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夸奖
 
发表于 2004-6-11 15: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不少地方的教材开始在教学中加入了包括电影、电视片、大型游戏等元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