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点背景资料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变迁。
春秋时属巴国,战国时属楚巫郡。从秦汉至隋代,鄂西实行郡县制,行政区划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秦属黔中郡,汉代北部属南郡,南部属武陵郡,三国、两晋及南北朝属建平郡,隋代属清江郡。从唐代至宋代,鄂西实行羁縻州县制,其行政区
划是:唐代改清江郡为施州,属黔州都督府;宋代施州改属四川夔州路,在其西南部设立了一些羁縻州县。
从元代至雍正十三年,鄂西实行土司制度,其行政区划是:元代仍为施州,属夔州路,在西南设立十四个土司(三个宣慰司、五个抚司、四个安抚司);明代将建始县拨归夔州府,在西南地区设二十九个司(四个宣抚司、九个安抚四、十一个长官司和五个蛮夷长官司);清代初年,沿袭明制,设立二十三个土司(一个宣慰司、五个宣抚司、十一个安抚司和六个长官司)。
雍正十三年,鄂西实行“改土归流”,改土司制为流官制,设立施南府,辖六县。民国成立后,废除施南府,各县直属于省。民国4年,属荆州道。民国15年,改为施鹤道,辖七县。民国17年,改为鄂西行政区。民国21年,改为第七行政督察区,下辖八县。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湖北省政府迁入恩施。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恩施专署,辖八县。1980年成立来凤、鹤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1983年12月1日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4月4日改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土家族乐器
咚咚喹
土家族民间吹秦乐器。主要流行于湘西龙山,永顺和保靖等县的土家族妇女和青少年中 。竹制,长约四寸、有发音簧片、管身开三或四孔,秦有两种不同音阶体制。曲牌丰富,一 般有固定标题,表演时有独秦,齐秦,或合秦各种不同的演出形式。传说秦始皇修长城时抓 走了土家族青年巴涅,其妻冬冬削竹为笛每日吹秦寄思念之情。后人学吹冬冬的调子固名“咚咚喹”。
勾锣
土家族打击乐器。又称马锣、锣面直径12至18厘米,是土家族打溜子中的高音锣,居于 指挥地位,浒于湘西,鄂西来凤等地。
歌舞(传统舞蹈共有68种)
花灯
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地的土家族的民间歌舞。因地区不同、形成时间、表 演的形式和内容也不太相同。一般表演者手拿折扇和花帕巾,上下挥动,边歌边舞,或歌舞 交错。上场的人数一般为一旦一丑,或二旦二丑,也有多人表演的集中舞。戏中以旦角为主 。曲调丰富,表演时用胡琴,笛子,月琴,三弦,锣,鼓,钹伴泰。花灯因流行地区较广, 名称也不同,如湖南城步称为“阳花小调”贵州称“地灯”、“红灯”,也有的根据演唱的时 间和内容分为“元宵灯”等。
八宝铜铃舞
原是土老师主持祭仪时用的“法具”之一。西阳的土家人传说,八宝铜铃象征着土老师 所骑的宝马,系铜铃的五色丝带是马的鬃毛,其舞多模拟养马、洗马、逗马、上马、跨马、 溜马、奔马、勒马等动作,所以又称马舞。
“摆手舞”
“跳丧”(也叫“跳撒尔嗬”),是鄂西土家族古老的丧葬祭祀歌舞。跳丧时,由善歌的 歌师在亡灵前击鼓叫歌,二人、四人或八人接歌起舞,边唱边舞。一人执鼓领唱,众和,执鼓人以鼓点指挥舞蹈,以鼓点变换曲牌。脚跟鼓点鼓跟脚,无弦乐伴秦。一班人跑小节或几 小节就喝一杯酒。舞段有“四大步”,“滚身子”、“么妨姐”、“犀牛望月”等几十种。 唱腔分高腔,平调两种。
巴山舞
在“跳丧”舞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现共有6套。即“半边月”、“靠身子”、“四合”、“风摆柳”、“喜鹊登枝”、“双龙摆尾”。舞蹈步伐多为小平步,点步,四大步等,两人 或数十人乃至百多人都能成对参加也可以交换舞伴。巴山舞是土家族现代歌舞的艺术结晶, 已成为鄂西地区一种重要娱乐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