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民间舞与文化 请进~

26
回复
286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7 1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维吾尔族简介 维吾尔族 [简介]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中具有:微颤的动律、多变的舞姿、高超的技巧。其微颤的动律,膝部规律性、延续化的颤动,体现出沙漠上行走的特征;多变的舞姿,在于它广泛吸收西域乐舞的优长;而技巧的运用,正是继承并发展了"胡腾舞"、"胡旋舞"、"柘枝舞"中,那些跳跃、旋转以及腰部的各种技艺。他们生活中经常举行的"买西热普"则是西域"饮宴乐舞"的遗风。

"买西热普"一词,维吾尔语意为"欢聚娱乐"是喜庆节日中,人们欢聚一起即兴歌舞弹唱的活动,活动由年长者主持,进行中还常对诗、猜谜、讲笑话等,乐曲声、歌声起始后,人们互为邀请或自动上场起舞,即兴发挥。主人还常备些水果、食品招待乐师和客人们。好热闹的年轻人常出些洋相逗乐,或表演些"山羊舞"、"鹅舞"之类的小节目活跃气氛。

"山羊舞",表演者用简单的道具扮成山羊,悄悄地来到围坐在地毯上群众的后面,先"咩-、咩-"地叫唤两声,然后和着乐曲蹦跳进场,表演吃草、喝水、磨角,又去用角顶人等,总会引起小的骚动和欢笑。

"鹅舞",表演者翻穿皮衣,把右手退进袖内,用红布扎起袖口作鹅嘴扮成鹅状,随着乐曲摇头摆尾徐缓进场表演,人们常和着乐曲唱赞美或贬义之词,当"鹅"听到赞美时,就欢快起舞;反之,就用嘴啄丑化他的人,表演风趣、活泼。这种民俗活动是古代西域乐舞的遗风,又是青年人学习本民族风俗、仪礼,学习民间舞蹈与即兴创作的机会。其它舞蹈如"赛乃姆"、"多朗舞"、"纳孜尔库姆"等形式,也常在"买西热普"中表演。

"赛乃姆",是维吾尔族带有表演性的舞蹈形式,普遍流传于新疆各地。"赛乃姆"一词,是对此类乐曲和这种舞蹈的通称,习惯上人们都把地区的名称冠于前面,如:"库车赛乃姆"、"喀什赛乃姆"、"和田赛乃姆"等。各地的表演形式大同小异,只是在乐曲和舞蹈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其形式也是自由进场,互相邀请,即兴发挥。表演中,经常出现"打指"(两指打响)、"移颈"(动脖子)以及"扬眉"、"动目''等动作,让人看后随即联想起唐·杜佑《通典》关于"胡舞"的描述;想起唐诗"扬眉动目踏花毡"(李端《胡腾儿》)的名句。这正是古代乐舞文化在这些地区舞蹈中的遗存。

"多朗舞",流传于塔里木盆地大沙漠边缘的麦盖提、巴楚等地。"多朗"一词,是该地区维吾尔族人的自称,也是舞蹈形式的名称。此舞由《多朗木卡姆》(大型套曲)伴奏,并且和着乐曲有高亢的男声伴唱;表演为双人对舞的形式,参加者人数有限。表演分为四组动作:第一组为6/8拍,节奏平缓,但又有跳动感,膝部的颤动尤为明显;第二、第三组,节奏逐渐转快,舞姿豪放、有力,动作规范、严谨,其中还有近似"弯弓骑射"的舞姿;第四组是快板,两人作竞技性旋转对舞,把表演推向高潮。这时,大家鼓掌、呼喊为之加油,直至留下一名旋转技巧最高者。那贯穿全舞微颤的动律,高亢而近似呐喊的歌声,使人们不禁联想到多朗人战胜干旱,在沙漠边缘开辟绿洲时艰苦奋斗的情景,也为他们所创造的绿洲舞蹈文化赞叹不已。

"纳孜尔库姆",流传于古西域火州、即今日吐鲁番一带,是以弦乐和歌声伴奏的双人对舞的形式,并分为一般表演和竞技两部分。前者以滑稽可笑的动作,模拟生活中的"拉面"、"绱鞋"、"鸭子走路"等形态;并以夸张的手法模拟对方。后者两人各出新招以压倒对方,群众和着声鼓声有节奏地呼喊"强将相逢"、"快出新招"之类激励的语言以助兴。这时,表演者大显身手,或"动肩相靠",或"扶膝蹲跳旋转",其动态与"黑熊搏斗舞"颇有近似之处;而鼓点的节奏却与"秧歌"的"结束点"相同。这和吐鲁番自唐、宋以来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有关,带有古乐舞的遗意;它是各种舞蹈文化互为影响,各种形式相互吸收的结果,也是今日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写照。

 
发表于 2004-8-7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昌族简介

阿昌族

[简介] 阿昌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多与傣族、汉族杂居,少数与佤族和白族杂居。

阿昌族的管弦乐器有洞策、三弦、葫芦望、竹琴等;打击乐器有象脚鼓、镲、锣、磐等。

主要有"蹬窝罗"、"青龙白象舞"和"象脚鼓舞"等三大舞种。其他还有趣味性较浓的表演唱"使春牛",以及祭祀性舞蹈"跳柳神"。

 
 楼主| 发表于 2004-8-7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古族舞蹈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

太平鼓舞棗舞时,左手横握鼓柄,右手持一带穗木棍,边击边舞。动作名称有"拜鼓"、"跑走马"、"拉大锯"、"扑堞"、"弹棉花"、"滚元宵"、"赶鸟"、串门"、"滚秀球"等。

灯舞、盅碗舞棗此舞因受地点(蒙古包)道具(灯碗)所限,基本上是在原地跪、坐、立而舞。主要赁借手、腕、臂、肩的樟、挑、拉揉和以腰为轴的前俯、后仰进行表演。技艺精湛者,亦能双手各托燃灯,边快步奔走边作流星般盘绕动,此时灯焰飘忽摇曳,舞姿轻盈流畅,富有独特魅力。

达力根巴雅尔棗主要动作有甩臂击鼓、跪蹲请安、拧身跺足、横摆漫步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真挚地表现了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族人民欢乐时的情感和豪迈的精神气质。

宗教舞蹈查玛棗"大查玛"动作沉毅坚定,庄重徐缓,"小查玛"动作乘巧多变,灵活敏捷。表演时二者相映相衬,各具特色。

安代舞棗曲调悠扬婉转,韵味醇厚,善于表达情感。唱词内容丰富,活泼生动,富即兴色彩。舞蹈动作主要有:原地踏脚摆绸或向旁轻移:前倾身甩绸立起后向前"小踢步"迈动:边绕圈奔跑边甩绸;连续做"吸腿跳"步并用力向两旁甩绸等。

筷子舞棗舞者原地单手或双手握一把筷子,随着腿部韧性屈伸、身体的左右晃摆,快速抖动双肩。两臂松驰流畅地用筷子敲打手、肩、腰、腿等各个部位,继而绕圈行进或直线进退。舞姿洒脱利落,击筷动作灵巧多变。至高潮时,边舞边呼号助兴。

育呼尔舞棗舞时男女各半,相互拉手成横排或圆形,载歌载舞。主要动作有:"擦地拖步"、"跺踏步"、" 跑跳步"等。身体动律自然各谐,时而左右摇摆,时而前俯、后爷。并随着歌声和"育呼尔"的呼号声逐步推向高潮。该舞爽朗、流畅,有着自由、舒展的特色。

 
 楼主| 发表于 2004-8-7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藏民间舞

西藏的民间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丰富多彩。藏族又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西藏的民间舞不仅将藏民族的勃勃生机,奋进拼搏的精神体现了出来,而且有极强的健身作用。

西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在公元前1世纪,吐蕃王朝第一代首领德勒晓勒王时期,"噜"(静态的歌)和"桌"(动态的舞)已发展起来。并有"德勒晓勒王时期,歌舞盛行"的语句。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为了巩固王权,安定社会,制定"十善法"。据〈西藏王统记〉描述:在公布这部法典之际,全藏举世欢腾,"或饰犀牛或狮虎,或执萤鼓舞人,以各种姿态献乐舞……"。吐蕃时期藏族的土风舞、拟兽舞、法鼓舞和宗教性的巫舞等已十分兴旺。

在西藏,各地区的民间舞形态和形体动作不尽相同。在他们开展的很多舞蹈活动中,都有极强的健身性作用,有顿足为节,连臂踏歌,热烈欢腾的农村"果谐"(圆圈歌舞);有踏步为节、重脚下节奏点子变化,热情欢快的"堆谐"(俗称踢踏舞);有既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豪迈奔放的农村牧区"果桌"(锅庄舞)等等。这些歌舞融文娱与体育为一体,活泼、健康、高尚。它将体育、娱乐、艺术结合一体,也是一种体育娱乐、艺术活动。西藏民间舞不仅花样多、技巧高,而且又与藏民族艺术相结合,揉体育、音乐、舞蹈为一体,表现出高超的技艺水平,既是娱乐,又能强身健体。此外,在西藏的寺庙和民间,还流行着一些模仿动物动作的舞蹈,如鹰舞、狮舞、轮牛舞、鹿舞、猴舞等,很有些类似于汉族地区的五禽戏,这些舞蹈具有"宣导郁"、"通利关节气强身健体的作用。跳舞不是单一的运动,它总是伴随着音乐,是运动揉于音乐,音乐调配运动的一种综合活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欢快、轻松的音乐,可使人精神振奋,号力旺盛,血脉流通,经络畅达。故经常跳跳藏舞,不但可以丰富文化生活,促进身体健康,而且能乐在其中,养在其中,医在其中。西藏的民间舞又是一种有氧舞蹈运动形式,尤其是在高原环境下,对心血管系统的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有助于调整情绪,使心身得到放松,从精神上得到降压或者使血压得到恢复等良好效果。通过藏舞这种有氧健身锻炼疗法,能使动脉柔软扩张,血流自畅,如果经常在适合的场所跳跳藏舞,可以使血管处于有益的柔软扩张状态,以有效地阻止动脉硬化。因为在跳藏族民间舞时,要求舞者挺胸、吸腹,头、颈、背、腰、腾、躁各部位协调一致动作,通过身体各部位的联合运动,使动作挺而不僵,柔而不懈,实而不松,从而达到美的统一。民间舞可以发展身体素质,特别是协调性,灵敏性,能促进骨路、肌肉、内脏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发展,民间舞可以说也是积极性休息方式的一种。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在学习工作之余或休息时间跳跳民间舞,转移一下大脑中的"兴奋灶",既是一种美的享受,又能使生理与心理机能得到调节。通过悦耳的音乐,优雅的舞姿,不仅培养了运动者本身的想象力、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而且使人精神振奋,感到充满力量,更适于青年人朝气蓬勃的性格特点。

总之,西藏民间舞突出的娱乐性和健身性,可使全民健身活动在藏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进行,从而达到身心俞快、强身健体的目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8-7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傣族舞蹈

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德宏两州和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的河谷坝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

代表性节目总的可分为自娱性、表演性和祭祀性三大类。

自娱性的节目有"嘎光"、"象脚鼓舞"、"耶拉晖"和"喊半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嘎光"和"象脚鼓舞"。

表演性舞蹈有"孔雀舞"、"大象舞"、"鱼舞"、"蝴蝶舞"、"篾帽舞"……等。最具代表性的是孔雀舞。

傣族祭祀性的舞蹈只在民族杂居区流传着几个。

 
 楼主| 发表于 2004-8-7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民间舞蹈】

歌舞活动是我国各族人民生活的组成部分。农闲时、丰收后、婚丧嫁娶中、传统佳节里,各族人民都以自己民族的歌舞来表达丰收的喜悦以及纯真的爱情和美好的理想,并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

民间舞蹈通常与民歌紧密结合,形成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自由、生动、活泼·能够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易为人们理解。许多民间舞蹈都巧妙地使用道具,大大增强了舞蹈的表现力。

民间舞蹈强调内容,通常以某个故事传说为依据,因此,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和主题突出。

民间舞蹈的自娱性和表演性高度统一。对表演者来说,既是为了自娱,抒发个人感情,也是为了表演,具有雅俗共赏的审美特点。

总的说来,我国北方源于游牧民族的舞蹈在风格上雄健、洒脱、豪放、泼辣,常使人深感民风的表韩。剽悍、粗犷。而南方的源于农业民族的舞蹈,则是稳健、含蓄、抒情,易使人联想到秀丽的山景水色。秧歌是普遍流行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舞者多扮成渔夫、礁夫、货郎、小生、小丑、丑婆等人物。在演出形式上,一般分大场和小场。大场是全秧歌队几十人至上百人的群舞,能舞出"二龙吐须"、"卷菜心"、"编蒜辫"等各种优美的队形;小场是两三人跳的舞蹈或歌舞小戏。扇子和手帕是常用的道具,打击乐和唢呐伴奏,突出了秧歌热闹红火的特点。"正月十五闹花灯",尤以舞"龙灯"最为精彩。我国神话传说中,"龙"能兴云布雨。人们以舞龙表达祈求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的愿望。龙灯的道具用竹蔑和彩布扎成,少则三节,多则十几节,节内燃蜡,节下有木柄,用以持之挥舞。有一人手持"宝珠"在前引"龙"戏舞。舞至高潮,还要燃放烟火、爆竹。火光四射,全身通亮的龙灯在火花丛中翻腾飞舞,似驰骋于云海之中,气势雄伟,加上喧天鼓乐伴奏,造成一种热烈的节日气氛。狮舞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舞蹈。由两人扮演一只大狮子(太狮",由一人持彩球逗引起舞。

我国少数民族则流行"鼓舞"、"跳乐"、"踏歌"等形式的舞蹈。如鼓舞(铜鼓、长鼓、手鼓、水鼓、象脚鼓舞,是以鼓点伴奏、踏节鼓舞的形式。跳乐是一边奏乐(芦笙、大三弦、月琴、口弦等),一边舞蹈的形式。踏歌则是边歌边舞或歌舞相间的形式。也有模拟鸟兽、反映从事渔猎生活和对早先图腾崇拜的舞蹈。

我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都生动反映了各族人民的性格、爱好、生活习俗和审美标准。其中有代表性的舞蹈有:矫健豪放的蒙吉安代舞、优美抒情的藏族弦子舞、热信洋溢的维吾尔族歌舞集会"麦西来甫"、别有信趣的苗族芦笙舞、欢乐明快的彝族阿细跳月舞、喜庆丰收的朝鲜族农乐舞、表现劳动生活的舂米舞、象征吉祥幸福的傣族孔雀舞等。

 
 楼主| 发表于 2004-8-7 1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MISS谢。[em17][em17]
 
发表于 2004-8-8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补充点~~

藏族文化

阿坝州的藏族民间舞,主要有农区的嘉绒锅庄“达尔嘎”,牧区的草地锅庄“俄卓”,以及南坪、松潘等地的藏族舞蹈和祭祀舞蹈等。 达尔嘎底:产生于隋唐时代,在一定范围,一定场合,有专人组织,专人编制的带有敬仰崇拜的歌舞形式;其音乐有序例,层次,有固定内容与新创内容结合,有首有尾的固定舞曲,开始跳《德让斯嘎尔玛让波》和最后结束的舞曲《扎西学》,前者小调商调式,后者大调宫调式。 达尔嘎任:舞蹈动律与达尔嘎底有相同之处,因内容和形式不同,在舞蹈风貌上又具有自己的特色。此舞不拘时间、地点,属民间自娱性舞蹈。曲谱多为七声大小调音阶,羽调式居多,微调式和宫调式极少。 俄卓: 安多藏语的音译;流行于阿坝州牧区。歌词富有草原特色,以吉祥欢乐为内容。步伐以点踏、擦地、跺脚为主,是骏马扬蹄、擦蹄、跺蹄的逼真模拟。通常运用民族传统的五声音阶,少量舞曲出现变宫音构成六声音阶。清角音极少见。以商徽调式为主。宫羽调式次之。 九寨沟藏族舞蹈:九寨沟县双河一带藏族的舞蹈古朴、典雅,以假嗓高歌起步,众人连臂呈圆形起舞。音乐突出于切分音符,单切音、双切音、三切音、四切音与舞蹈动作交织,形成了特殊的韵味。 祭祀舞蹈:《卡斯达温》,黑水方言为铠甲舞,是古代勇士出现所跳的祭舞,七、八十岁的老人至十余岁的少年都要跳。表演时,头戴插有牛尾的圆形帽,穿牛皮制的甲衣,手持兵器。音乐的两条旋律向同一方向运动,高声部拖腔成直线,底声部以切分下行。 哈 玛:藏语音译,意为神兵舞。是传说中格萨尔王派来的神兵所跳之舞。表演者手持弓箭,头戴鹰毛头盔,身穿铠甲,无乐器和歌唱伴舞,以口令声进行表演。

 
 楼主| 发表于 2004-8-8 1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专业的的啊,我看了好多,但是我没有那个细胞啊~~55555
 
发表于 2004-8-9 14: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是很辛苦啊 我顶
 
发表于 2004-8-11 15: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舞蹈类别 【民间舞蹈】 各族人民群众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自己创造并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一般表现为自娱性与表演性、舞蹈性与歌唱性的统一。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专业表演舞蹈创作的重要依据。其主要形式如下:

【踏歌】 中国古代的群众歌舞形式。多于节日集会时众人手拉手以脚踏地、边歌边舞。有的地方,一直流传至今。

【秧歌】 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主要在中国北方地区流行,多在节日集会时表演。按地区和风格不同,又分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等。一般是舞蹈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彩绸、手帕、扇子等道具而舞。形式欢快热烈,生活气息浓烈。有的地方将民间的高跷、旱船、花鼓等歌舞形式也统称“秧歌”。

【腰鼓舞】 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多在节日集会时表演。原流行于中国陕北地区,以安塞等地腰鼓最为著名。舞者腰挂椭圆形小鼓,双手各持鼓槌边敲边舞。节奏强烈粗犷,动作奔放有力。后在许多地区流行。 

【花鼓灯】 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及淮北地区。男角称“鼓架子”,动作粗犷大方、幽默风趣,多筋斗技巧;女角称“兰花”,动作洒脱泼辣,俏丽多姿,欢快热烈。多在节日集会时表演。许多已加工成为专业艺术团体保留的表演性舞蹈。

【狮子舞】 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国广大地区。历史悠久,汉代已有记载。一般由两人合演一头大狮,一人扮武士持彩球逗引。表演上分“文狮”、“武狮”两种。多用打击乐伴奏。后经加工提高,采用许多高难度动作,成为舞蹈与杂技结合的艺术舞蹈形式。

【龙舞】 又称“龙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国广大地区。历史悠久,汉代已有记载。“龙”的造型形状各异,但分节均为单数。由一人持彩球引龙作舞。形式热烈欢腾。一般以锣鼓伴奏,舞时多放鞭炮助兴。

【花灯】 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国西南等地区。多为欢快的载歌载舞形式。各地跳法不一。如云南花灯就以身体的崴动变化,形成其特殊风格。

【安代舞】 蒙古族民间歌舞形式之一。舞者双手各持一巾,边歌边舞。动作热烈奔放,节奏感强。常用于节日集会的表演。

【热巴】 藏族的一种以歌舞为主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表演时男持铜铃,女持手鼓,边歌边舞,节奏强烈鲜明,动作粗犷热情,不时加入一些杂技技巧。有的把从事这一表演的艺人也称“热巴”。

【赛乃姆】 原为维吾尔族古代舞曲名。维吾尔族民间歌舞形式之一。流行于新疆广大地区。形式自由,动作灵活。常在节日或劳动后即兴歌舞。

【扁担舞】 壮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广西地区。舞者为双数,手持扁担互相敲击,打出变化多端的节奏音响,边歌边舞。动作多表现农业劳动。

【芦笙舞】 苗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西南、中南苗族居住地区。以边吹芦笙边舞蹈为特点。常带有表演性和竞赛性。

【阿细跳月】 彝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多在自称“阿细”和“撒尼”人的云南彝族聚居地区流行。为青年男女的一种社交舞蹈。男舞者一般弹大三弦或吹笛子与女舞者对舞。节奏欢快。节日时常在月光下或围着火把跳至深夜,故得名。

【农乐舞】 朝鲜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形式自由。有的男舞者常在头顶系一细长纸条用力甩动,使纸条绕身体旋转,气氛热烈。

【孔雀舞】 傣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云南傣族聚居地区。孔雀为傣族人民吉祥的象征。舞姿多模仿孔雀形象,动作优美。有的经过加工成为专业演员的表演舞蹈。

【雅舞】 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的舞蹈。源于周代。后历代均有加工发展。

【宫廷舞蹈】 指各国历代皇室显贵用于宫廷朝贺、宴享、娱乐或祭祀的舞蹈。多由民间舞蹈素材加工改编而成。一般表现形式华丽严谨、精致典雅、讲究技巧。

【祭祀舞蹈】 指祭祀天地神鬼或祖先仪式的舞蹈。源于原始宗教仪式,有以歌舞娱神之意。后渐成为娱神亦娱人的民间舞蹈形式。如中国古代的“巫舞”、“六舞”等。

 
 楼主| 发表于 2004-8-11 15: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用心啊~~就冲这个   顶 顶!!谁不顶就是这个 [em35]
 
发表于 2004-8-20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昌族民间舞蹈-剽牛舞

“怒哇德噜拉姆”为独龙语,“怒哇”指“剽牛”,“德噜”含有“召集全体氏族成员聚会”之意,“拉姆”为“舞”,全句意为“剽牛召集全体氏族成员聚会舞”,简称为“剽牛舞”。

在马库、巴坡一带有“剽牛舞兴起”的传说:独龙江流域曾流行过一场瘟疫,人们恐惧万分,便请巫师打卦问卜。测势的结果是因为人类过上太平日子后,忘记了向各位神灵祭供,天神为此发怒便降下了这场瘟疫。人们急忙献粮献酒,并拉出几头牛“剽牛祭天”。祭仪中,人们敲起铓锣,跳起舞蹈。经过几天几夜的狂舞,终于感动了天神,收回瘟疫。事后人们认为舞蹈挽救了众人的生命,便以舞蹈贯穿“剽牛祭天”的整个活动过程。   独龙族“剽牛祭天”,多由某个较富有的人户,以个人的名义召集和组织全村寨的族人,以及远居各方的亲朋好友,来参加他所举行的“剽牛祭天”仪式。主人首先向族人传出剽牛的日期,向远地的亲朋发出邀请的木刻信息。活动前一夜,主人家准备好所需的食物、水酒,恭请巫师和寨中有威望的男性长者,来为家人祝福、祈祷、驱邪、撵鬼、祭祖。来者先用歌声颂扬主人的美德,预祝其家人前程灿烂幸福,祈求神灵使氏族通过剽牛兴旺发达。   翌日,便举行剽牛活动,有四顶程序:   第一,“开门仪”(独龙语“阿旧霸嘎达”)。由巫师和族中长者主持,他们手握长刀,在巫师的祈祷咒语中,围火塘跳“刀舞”。祈祷词大意如下:   我献牛是全寨的荣誉,我杀牛是全族人的骄傲;寨里的亲戚来聚会,四方的朋友来相会;今天我献这头牛,是翻山越岭牵来的;今天我杀这头牛,是跨江过河赶来的;牛不是偷盗得来的,是用黄灿灿的金子换来的;牛不是抢劫得来的,是用白晃晃的银子买来的;这是家人对祖先的敬重,这是后辈对神灵的崇拜;祈求祖先消灾除难,希冀神灵降福赐运;撵除家族的邪运恶气,带来邻族的吉祥福兆;今天我献这头牛,来年牛群增百倍;今天我杀这头牛,生活富裕寿无限;全寨的族人别客气,为了幸福尽情跳;四方的朋友别害羞,为了长寿尽情唱……。   这段舞蹈的含意是驱逐屋内的邪运、恶魔出门,并求得神灵的允许,方能开门举行以下程序。   第二,“开门仪”完毕,主人便开门宣布进行“新朗德甲”,意为“插木桩仪”。把事先准备好的一根长八、九尺、直径一尺三左右的方形拴牛木桩,四面由巫师用火炭画上一连串的“×”符号,以作为“驱邪求福”的吉祥标志。尔后,由两名男子扛起木桩,在持刀敲铓的众人“护送”下,跳起“来回走舞”向剽牛场奔去。到剽牛场后,众人继续狂舞,巫师和部分男性成员则在舞圈中挖坑、插木桩,巫师边往木桩上倒水酒边祈祷,以求木桩牢固和剽牛顺利。   第三,“牵牛绕房仪”(怒哇克目等克里)。主人先把放在山里的牛“恭请”到家门口,再由女主人(无女主人者,亦可请直系亲戚的女性成员)亲自动手给牛打扮:在牛背上披一块崭新的五彩花纹毯子,在牛角上挂五颜六色的珠子项链。意为让牺牲的牛漂漂亮亮、光彩地走向天庭。扮好后由两男子前牵后赶,围着主人的房屋绕走数圈,绕房的圈数因各村习俗不同而异,有绕三圈、七圈,或根据主人家人口数绕圈的,也有的以主人性别而定。如属于以母系家族为主的人家,绕房数目为九圈,以父系家庭为主的人家绕七圈等。参加集会的人一般都站在房屋前的场子旁观看,与主人家有血缘关系的族人和巫师则站在门口的台阶上,向绕到门前的牛撤五谷杂粮种子和喷水酒。一些女性成员还要陪着女主人伤心落泪,表示与牛告别和感激牛牺牲自己换取家人幸福长寿之情谊。绕房结束后,众人跟着牛到剽牛场。   最后一个仪式是剽牛。这时,全体族人及朋友,敲铓围圈舞蹈,巫师边喝酒边念道:“今天我们欢乐地跳,今天我们高兴地唱,愿同族好友像我们一样幸福,愿子孙后代像我们一样长寿;我们的幸福像星星一样繁多,我们的后代像森林一样茂盛;我们跳舞是为了欢乐,我们唱歌是为了长寿;我们不愿看到悲痛的容颜,我们不愿见到伤心的泪水;幸福和长寿与我们共存,泪水和悲哀与我们永别;富有的主人功德无边,慷慨的主人年寿无限;酒杯盛满了您的骄傲,牛头闪耀着您的荣誉;全族的老少与您共欢,四方的朋友与您共庆;全寨的族人跳起来,四方的朋友唱起来……。   在众人狂舞的同时,女主人走进圈内,揭去牛身上的装饰,伤心地与牛道别:“不是奶奶们要伤害你,不是爷爷们要杀害你;是你糟踏了园边的青草,是你偷吃了地中的禾苗;奶奶们要用你的生命,换来家人的年寿;爷爷们要用你的灵魂,招来族人的福禄;当你升到天庭时,传颂家人的功与德;当你飞到天界时,保佑族人无灾难;牛魂、牛魂不要记仇,吃饱闭眼升上天……。”   巫师在女主人退出舞圈后,左手拿酒杯,右手拿标枪,跳着“剽牛司”舞来到舞圈中,围着牛边舞边念:你能?还是我能?你能,我就刺不倒你,刺到的是坚硬的石块,刺到的是剽牛司的耻辱;你强?还是我强?我强,我就能刺倒你,刺到的是如棉花的心脏,刺到的是剽牛司的光荣……。   巫师在舞动中,希望标枪刺到牛体时,能遇到“如棉花般柔软”的吉兆,而不是遇到“如顽石般坚强”的凶兆。待他看准时机后,便将标枪猛然刺向牛体的心脏部位,直把牛刺倒在地为止。这时,在剽牛时退后观望的众人又围圈敲铓起舞。部分男性成员砍树枝,铺垫在牛身下,开始剖皮解肉,在砍下牛头时,巫师背牛头,带领众人跳入寨中以炫耀荣誉,而后又跳回剽牛场。这时,凡来参加集会的人都可以领到一份绿叶包好的牛肉,男女老少人人平等,剽牛主人家亦如此。他们将剩下的肚肠头蹄用锅煮,供给狂欢的人享用,唯有牛角则作为主人家的财产悬挂在室内,以其作为自己的富有、勤劳、慷慨的标志。在独龙江,外人只要看到各家牛角悬挂的多少,便可知各家的生活状况了。   “剽牛祭天”一般进行三天,如果属于集体共献数头牛的祭祀仪式,则可达七至九天。在节日里,维持数天的始终是剽牛舞的活动。   过去,剽牛舞必须在祭祀活动(特别是剽牛)中跳,其他如结婚和娱乐场合、喜庆场合都不能跳。因为独龙族心目中剽牛舞属于宗教祭拜项目,如果不举行“剽牛祭天”跳剽牛舞会遭到神灵的惩罚。如今个别地方的年轻人在娱乐场上,也大胆地跳起了剽牛舞。这一举动,使剽牛舞从祭祀舞蹈演变为自娱性民俗舞蹈。   剽牛舞共有五十多个套路,大多数在剽牛舞场内进行。剽牛舞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有反映劳动、生活的“搓小米舞”、“洗衣舞”、“刀舞”;有反映对自然界崇拜的“望星星舞”;有反映喜悦欢乐心情的“欢跳舞”、“蹦蹦跳舞”、“铓锣舞”等;有反映狩猎劳动生产和模拟动物的“乌鸦舞”……这些具有特色的舞蹈艺术,如一幅幅通俗画卷,向人们展示着独龙族先民劳动、生活的历史情景。   剽牛舞的基本动律主要体现在腿和脚部,下肢部位的动作变化无穷。有时,一个舞蹈套路,只使用一个基本动作,有时则由几个基本动作组成,在下肢部位舞动时,上身也常常配入一些相关动势,如前俯后仰,上下起伏,或是左右摆动、左右扭动等。这些配合动作虽然幅度不太大,也不太明显,但对形成独龙族舞蹈艺术的特点、风格、韵律、动势等,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各地剽牛舞的韵律、风格基本相似,但也有地区性的差异。独龙江下游的马库、巴坡一带,舞蹈者因多为女性,舞蹈的风格显得轻柔优美和抒情、细腻,节拍复杂,动作多样化。中游以上的孔当、献九当、龙元、迪政当等村,舞蹈简练,风格显得古朴、粗犷、动作幅度较马库、巴坡一带的大些。马库、巴坡一带的舞蹈内容较为丰富,搓小米舞、望星星舞等只有该地才有,这些舞蹈与他们的劳动有关,小米是这一带的主粮,而其他村就少有或没有。   在马库、巴坡一带所有的舞蹈全由女性承担,男性只参加跳刀舞和在护送木桩以及牛时才跳来回走步舞、边走边跳舞。大圆圈的狂欢舞蹈基本没有男性参加,这也许与当地母系社会的历史有关。其他寨子的舞蹈都是男女混合而跳,但有些舞又属男性专跳,如献九当、迪政当的刀舞就是男性舞,是男人祭山、猎神时跳的。   有部分套路,是某一仪式中必须跳的,如马库、巴坡刀舞是在“开门仪”时必须跳的,意义在于“驱邪求福”;献九当的刀舞,在剽牛舞狂欢前男性成员到祭坛时必须跳,意义在于为祭祀翮狂欢“开路”,撵除作恶的魔怪,使来年人丁庄稼兴旺。迪政当的刀舞也是剽牛狂欢前必须跳的,而意义则在于“除旧迎新”和传播氏族家谱以及迁徒时所经历的路线。   剽牛舞的内容、形式和动作等,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有的名称相同而动作不同,有的则是动作相同而名称不同。同样的刀舞、铓锣舞,各地在名称上相同,但在舞蹈动作上就不同。   剽牛舞有三种基本队形:一是逆时针方向围圈而舞,这类队形中还有舞蹈者自转或与舞伴相转而同时又要往大圆圈方向转的跳法。逆时针方向行进是传统的规定,艺人说如果顺时针方向进行便是对神灵和祖先的亵渎和不忠,只有死去的人在阴间才往相反方向进行。第二种是舞蹈者站两排并相互来回交叉进行舞蹈,在这种形式中,有时也有双方舞蹈者相遇后相互转小圈的形式。第三种是舞者在无固定的队形中,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跳去,这种形式多在众人从自家向剽牛场聚集或走在祭把、猎场的山间小路上和在寨中游走时,边走边舞。   剽牛舞自始至终每拍敲击一下中、小铓锣为舞蹈伴奏。在马库、巴坡一带除有铓锣敲击外,还有合掌击节而舞的特点。铓锣在剽牛舞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艺人们都说:没有铓锣不能举行“剽牛祭天”活动,没有铓锣不能跳剽牛舞。在举行“剽牛祭天”仪式之前,众人就是在铓锣声的招呼中集中到剽牛场地,而后又随铓锣声的节奏翩翩起舞。它既是乐器,又是道具。铓锣除了为全部舞蹈伴奏外,同时还有属于自己的舞蹈,如“大铓锣舞”和“铓锣舞”等。在跳铓锣舞或大使锣舞时,往往有比赛个人铓锣质量、音量和重量的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04-8-20 1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独龙族民间舞蹈概况

独龙族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河谷一带,东邻贡山县的丙中洛,北毗西藏自治区察隅县的察瓦隆乡,西南与缅甸联邦所属克钦邦接壤。   独龙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没有统一的族称,自称“独龙”。在汉文献中称为“俅夷”和“俅子”等,别称为“俅帕”、“曲洛”。新中国建立后,按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独龙族。

独龙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文。过去无文字,以刻木结绳记事。   历史文献中,最早有关独龙族的记载是在元朝。《元一统志》丽江路风俗条说:“丽江路,蛮有八种,曰麽些、曰白、曰罗落、曰冬闷、曰峨昌、曰撬、曰吐番、曰卢、参错而居。”其中的“撬”,即“俅”的谐音。“俅”,即今独龙族。清道光《云南通志》卷一八五转引《清职员图》载:“俅人,居澜沧江大雪山外,系鹤庆、丽江西域外野夷。其居处结草为庐,或以树皮覆之。男子披发,着麻布短衣裤,跌足。妇耳缀铜环,衣亦麻布。……更有居山岩中者,衣木叶,茹毛饮血,宛然太古之民。”由于独龙江的地理位置偏僻,道路十分艰险,每年有六个多月的冰雪封山期,故建国前独龙族完全处于与外界隔离的封闭状态。社会发展迟缓,许多村寨主要建立在血缘家长制基础上,生产工具主要为木、石器,处于原始时期的刀耕火种、轮歇耕作、随耕迁徒的原始农业阶段,渔猎、采集在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人们生活十分贫困。建国前夕,一些人家尚居住在岩洞里,打磨着石器,1950年人民政府才把他们从岩洞里接出来。   独龙江流域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很利于粮食、经济作物的生长。在原始森林里还栖息着很多宝贵的珍禽异兽。   独龙族的房屋建筑多为干栏式和木楞房。干栏式的有“母亲的房屋”(母系大家庭)和“父亲的房屋”(父亲大家庭)两种结构。一般外人只要见到房屋中有几个火塘,就知道有几个小家庭(现已多为个体小家庭)。在房屋内和门墙外悬挂野兽的骨骸、牙齿、头角和飞禽的羽毛、爪子等作为装饰品。独龙族女子有纹面习俗,到十四岁即需纹面,她们佩戴的头箍、手镯、耳环均为藤篾制成。   独龙族信奉“万物有灵”,祭祀活动很多。凡遇砍火山地、狞猎、采集、建房、为婴儿除垢,举行成年仪式、远行、婚嫁、丧葬、评判内部矛盾、与异族械斗、年节、为患者治病等等,都要祭祀。主持者多为巫师(称纳目萨)。祭把方式很多,主要视祭祀的内容而定。如果为病患者驱撵“恶鬼瘟疫”时,先打势问F,查清病由后,边念咒语边“跳鼓舞”,来撵除附在病人身上的恶鬼瘟疫。巫师多不脱离劳动,轻酬即可。   独龙族人因瘟疫而死者用水葬或火葬。届时,人们将尸首抛入江中或将尸首与房屋一起焚烧。土葬有一套俗规,出殡前一夜,氏族成员和邻寨亲友要赶来悼念。埋葬后家人在坟上盖问小茅屋,里面挂着死者生前用过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晚上坟旁的火塘要彻夜不灭,守夜者围着火塘唱挽歌跳丧葬舞。   独龙族的年节没有统一的时间,一般是从秋收后到春播前之间,各村自定。年节的名称也不相同。有的叫“卡罗哇”,有的叫“佼霸瓦”,有的叫“罗塞哇”等等。最隆重的仪式活动是“剽牛祭天”,一般要过三至九天。年节中主要活动有祭神灵、祭祖先、除旧迎新和剽牛跳舞。   独龙族民间文学十分丰富,其中有许多舞蹈传说故事:《蓬根崩》讲述了“剽牛舞”的起源,《宴请飞禽走兽》、《昆虫学舞》的故事情节都很优美。   独龙族广泛流传的民歌“芒珠”,内容有劳动、生活、习俗等几个方面。芒珠演唱有两种形式,一种叫“斯汪芒珠”,即“古典歌”之意。另一种叫“木兰芒珠”或“勒汪芒珠”,含有“通俗歌”或“流行歌”之意。在屋内,由寨中的“智者”来唱,内容是本民族的历史、族源、迁徒、战争以及一切曾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如史诗,形式为领唱众和。另外还有“摇篮曲”、儿歌等。   独龙族舞蹈,多为祭把性舞蹈,均为集体舞和“纳目萨”跳的单人舞,队形只有两横排交叉行进和逆时针方向圆舞两种。剽牛舞是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它在不同的时间、场合用于不同的祭把对象。在不同的村寨、不同的祭祀场合中,有不同的称谓。它的突出特点是舞蹈始终都离不开剽牛这一活动。用于祭山神、猎神的剽牛舞有两种形式:一是以村寨男性为主在祭坛四周舞蹈;另一种是全寨族人在寨内坪地狂舞。再有则是在屋内围着火塘跳的舞蹈,是表示对男孩成年或出猎勇气的祝贺。   “祭亡灵舞”是为祭奠、敬送死者灵魂而跳的舞蹈。当一位老人去世后,家人因生活困苦而无力祭献,只好等到经济生活好转时再补祭。补祭时,要进行祭亡灵舞的活动,整个补祭仪式始终贯穿着舞蹈。舞蹈的目的是把还留在家中的精灵送到“祖先开发地”,舞蹈只能在死者的家里举行。   “跳鼓舞”在病患者屋里举行。舞蹈的目的是要通过巫师们所跳的舞蹈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巫师通过舞蹈,首先查明病患者被哪路“恶鬼”附体缠身,然后以舞蹈的各种动作去恐吓和撵除缠在病人身上的恶鬼。   “锅庄舞”是从藏族地区流传到独龙族村寨的,在任何时候都可进行,不受时间、地点、人数、辈份等限制,除固有的歌唱形式外,还可以即兴演唱。此外,舞蹈还可以在丧事中进行。当一个人去世埋葬后,人们要在死者的坟地旁守夜,在火堆周围,众人围圈而舞,通过歌词来回忆死者生前的经历和安抚死者灵魂,安慰死者的家人等。并借助舞蹈恐吓要来吃尸体的“恶魔”。   独龙族舞蹈的主要道具是刀与铓锣。舞蹈时,刀是道具,铓锣是最重要的伴奏乐器。 独龙族还有为传授劳动、生产知识所跳的“织布舞”;在狩猎前后所跳的“狩猎舞”;在婴儿出生后表示“除垢”、“洗礼”的“祝福舞”;在播种前祈祷神灵,种子不被害虫毁坏的“播种舞”;装扮成凶禽猛兽的“祭鬼舞”等。有的舞蹈如丧葬后所跳的祭亡灵舞,现已濒临失传。

 
 楼主| 发表于 2004-8-20 1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塔吉克族

“马舞”

“马舞”是表演性道具舞蹈,塔吉克语叫“阿路戛玛克”,表演者腰间系特制马形道具(近似汉族“跳竹马”所用道具)边歌边舞。歌词内容多称赞马如何善走山路,矫健顽强能阻击敌人等等。舞蹈中有模拟马的跑、跳、闪、转等动作。马是高原上的重要交通工具,塔吉克地区的马以善走山路而驰名,深受人民喜爱。所以群众很喜欢并经常演这个节目。表演中道具可用一具或两具,可单独表演,也可以配合其他歌舞形式同时进行。

“木偶舞” “木偶舞”俗称“乖孩子”,舞者左手持小木棍,并把它装絷成怀抱着的小男孩,右手抚模哄逗,载歌载舞,非常有趣。塔吉克族人口少,喜爱孩子,尤其珍视男孩。所以木偶的形象多为男孩。此外还有“骆驼舞”、“鹰舞”、“兔舞”等舞蹈。

“阿戛乔、阿薄希荷”

“阿戛乔、阿薄希荷”是民间歌舞小戏,讽剌解放前老夫少妻的不正常婚姻关系。表演中有歌、有舞、有对白,还可以和观众对话取闹,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最后以年轻的妻子随年轻的恋人逃走而结束。

 
 楼主| 发表于 2004-8-20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昌族民间舞蹈概况-青龙白象舞

“青龙白象舞”是阿昌族“会街节”期间表演的舞蹈之一。“会街”原是小乘佛教迎接“过达玛”菩萨的仪式,现已完全演变为庆祝丰收的节日,主要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乡的阿昌族居住区。每年的农历九月由几个或几十个村寨联合筹备举办,到时各村寨举着彩旗,敲着象脚鼓齐集于共同的会场,一连欢庆三天。   阿昌族人民常视青龙白象为吉祥幸福的象征。传说:召卫散达纳王国曾灾难不断,后因王宫里的一头大象生了小白象,从此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事传到了同样灾难不断的邻国,即派人向召卫散达纳国的王子求讨白象。王子很快同意了。小白象到邻国后不久,邻国也日益富强起来。

对邻国的富强,宰相和个别大臣很害伯,三番五次在国王面前搬弄是非。国王听信谗言,将王子赶进深山老林。百姓知道后,纷纷向国王求情;邻国知道后,也送回了小白象。就在国王接回王子那天,小白象的好友小青龙为大地洒下了一场“腊条雨”,并很快变成了金银。王子见到金银不动半点心,全都献给了佛祖和百姓,深得人们的敬重和爱戴,并为此举行了三天的大摆,跳了青龙白象舞,以此表达对王子的感激之情,以后每年都举行一次类似的庆典。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阿昌族的传统节日——会街节;形成了阿昌族的传统舞蹈——青龙白象舞。   会街节期间,当白象摆动长鼻,青龙昂首摇尾时,阿昌族青年敲着象脚鼓,围绕着青龙白象,跳起了欢快的象脚鼓舞。鼓声中,姑娘们头戴鲜花,手持绿叶或鲜花、手帕,合着象脚鼓的节拍,跳起了青龙白象舞。跳到高潮时,便情不自禁地喊起“约怀怀、依喂”来,意即幸福、幸福、永远幸福。舞蹈纯朴自然,出脚不高,摆手幅度不大,节奏缓慢,气氛热烈,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楼主| 发表于 2004-8-20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昌族民间舞蹈概况

“蹬窝罗”主要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的关漳、弄丘、弄别、丙界、永合、横格、勐科、别董、弯中、英傣等阿昌族村寨及保山地区腾冲县新华乡的梅子坪、中心大坡等地。主要在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日“窝罗节”中活动。

传说,开天辟地的女神遮帕麻和男神遮米玛编好了天,织好了地,又共同创造了人类。一天,暴风雨突然席卷了整个大地,洪水淹没了所有村庄。遮米玛连忙用原来从大地上抽下的三根地线,缝好了东西北三边的天。南边的天无线可缝,暴风雨还在不停的倾泻。遮帕麻和遮米玛商议后,决定在拉涅旦造一座南天门,挡住了南边的风雨,南边的人们免遭洪水的袭击。这场狂风和闪电孕育了一个最大的火神和旱神腊訇,降到了大地的中央。他在天上制造了一个不会升也不会落的假太阳,烤干了水塘,晒枯了花草树叶,人们又遭到了干旱的劫难。为了拯救大地和人类,遮帕麻用法术战胜了腊訇,用“鬼见愁”把他毒死,又用自制的巨大的弓和箭射落了假太阳,人类才又获得了新生。此后,为了防止天地间再出现妖魔,他们向人类祝福一声后,便于农历正月初四日飞上了天空。遮米玛骑上太阳,白天巡视着大地;遮帕麻骑上月亮,晚上巡视着太空。

遮米玛和遮帕麻上天的当天,人们就地把遮帕麻留下的弓和箭架得高高的,跳了三天三夜的舞,唱了三天三夜的歌,以此感激他们挽救人类的大恩大德。从此,这一天就成了“窝罗节”(窝罗有欢乐之意)跳的舞就演变成为现在的蹬窝罗。 跳蹬窝罗时始终围绕着“窝罗”(即设供品的台场)的中心进行。台场由两块高约6米的牌坊和4米见方的台座组成。牌坊顶端中间高高地架着一把巨大的满弦的弓箭(木制),意为始祖遮米玛用这把神箭射落了妖魔腊訇的假太阳。左牌坊顶端绘着光芒四射的太阳,右牌坊顶端绘着蓝天皎月,意为遮米玛撕下了自己的乳房嵌在天幕上,创造了太阳和月亮,所以男子从此就没有乳房了。太阳下面绘着阿昌族妇女服饰的各种彩色图案,意为遮帕麻给阿昌人民编织的龙衣凤裙。神箭的箭头,还标志着阿昌族妇女那一尺五寸高的包头。

跳蹬窝罗人数不限,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围成圆圈,由一个能歌善舞的“烧干”(艺人)领头,众人尾随其后,逆时针方向而舞。并有人扮的狮子、老虎、水牛等伴随。   圆圈里摆一张桌子,桌上放着各种食品,桌子两旁烧起一堆柴火或放一盏灯,以象征太阳和月亮。舞蹈进行中,边唱着“则勒扎”、“则勒玛”边跳着蹬窝罗,并把一碟碟佳看果品献于窝罗台上。所有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梁河、腾冲阿昌族对神的崇拜,祖先的怀念和纪念。   现在,阿昌族人民已不限于窝罗节时才跳蹬窝罗,凡讨亲嫁女,起房盖屋甚至于丧葬白事时也跳。只要听到“烧干”跳“蹬窝罗”的喊声,人们便聚集到窝罗场(广场上)或屋前及室内围困而舞,也借以教育子孙后代牢记先辈的恩德,老老实实地做人。   腾冲的蹬窝罗与梁河大体相同。因他们的祖先是从梁河县迁入腾冲县的,由于人数较少又长期与汉族杂居,现已没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然而蹬窝罗仍然保留,意为“跳欢乐”。其间也存在某些地方特点的差异,腾冲蹬窝罗无伴奏乐器,伴唱曲调多用鼻音,舞蹈以双手叉腰,双腿以大八字步或半蹲居多,每进行一次,即仰望天空一次,动作质朴、简练、粗犷,稳沉有力。梁河县蹬窝罗,伴奏乐器有唢呐、大号、大鼓、大钹、小钹等。

 
 楼主| 发表于 2004-8-20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鹏鸟舞

大鹏鸟舞,傣语叫"戛伦"。是傣族人民在盛大的节日里跳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主要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一带。相传很久以前雨神跑了,傣族地区不下雨,大地一片枯焦,大鹏鸟置抱蛋的妻子于不顾,和雨神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数日后,大鹏击败了雨神害使其降了雨,但大鹏鸟的妻儿早已饿死。傣族人民为了表达对大鹏的敬意,遂产生了大鹏鸟舞,流传至今。?   大鹏鸟舞矫健、粗犷,动作大而有力。舞蹈主要表现大鹏鸟与雨神搏斗的动作和不畏强暴的气质。动作变换快速有力,造型时间较长"三道弯"舞姿棱角突出。如:出场动作一般是大跳接一个大的舞姿造型,表现大鹏鸟从空中迅猛疾下的气魄。多用爪式手型(手指张开成扇形)和掌式手型,这些手式加强了动作的力度。?   大鹏鸟舞的表演者只有一至二人。过去舞蹈时带大鹏鸟型道具和面具,现多已弃之不用,使舞蹈动作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鼓点异常丰富,鼓声深厚有力。

 
 楼主| 发表于 2004-8-20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鱼舞

鱼舞,傣语叫“戛巴”。主要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县,解放后才逐渐流传到其它地区。据说在傣族发现了鱼并学会捕鱼的时候起,就跳起模仿鱼儿的舞蹈。?   鱼舞的表演者只有一至二人,舞者身上套鱼形道具起舞。鱼舞比其它傣族民间舞更为柔和、细腻,灵巧而活泼。主要表现在起伏、柔和的屈膝半脚掌碎步动作上,小跳敏捷活泼,表现鱼儿在风平浪静的水中漫游时,常采用全脚或半脚掌屈膝碎步行走,没有起伏,双手和上身只向左右摆动。在表现鱼儿戏水或与急流搏斗时,常采用小跳、小蹦子、小翻身等跳跃性动作,形象生动逼真。?   鱼舞多采用鱼形手式(一手以手心盖于另一手的手背之上,大拇指伸展),或以双手向外划圆和双臂在后摆动为典型动作。?   鱼舞的鼓点比较缓慢、轻盈,丰富的鼓语不亚于孔雀舞。

 
 楼主| 发表于 2004-8-20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最早流传于路南圭山和弥勒县山区,是彝族阿细支系最喜爱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跳月又名"跳乐",阿细语称为"高斯比",意为快乐的跳,撒尼语称之为"三弦比"即三弦舞。据说它是由阿细古老的民间舞蹈"老人舞"发展而来。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火把节里各村的人们常相聚在一起,进行各种娱乐,而跳月则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平时,当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小伙子用竹笛吹起燎人心动的旋律,大三弦弹起热情奔放的曲调,于是在场坝上,在松林里,姑娘们便踏着轻快的节奏走来,面对小伙子拍手起舞,令人心醉的阿细跳月便开始了。他往在跳月中相识、相爱,跳到月落,跳到日出。"跳月"分为青年舞、老人舞、娃娃舞三种。其基本舞步是跳步和三步乐。青年舞节奏明快,动作跳跃旋转,情绪热烈奔放,充满青春活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老人舞节奏缓慢,动作在三步乐的基础上可自由发挥,有时轻抬脚在空中边跳边旋转数圈。娃娃舞,跳法是三步乐,有时改蹬脚为点步,或把一只脚搭在另一只腿上,边跳边唱,具有一定的游戏性。阿细跳月通常用大三弦、小三弦、二胡、高低音笛、木叶等伴奏。 阿细跳月是彝族舞蹈中的一枝奇葩,但40年代在昆明演出时却被国民党反动派以"有伤风化","难登大雅之堂"等罪名而禁演。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民族歌舞艺术十分重视,"阿细跳月"曾登上向国庆一周年献礼的舞台并到国外演出,成为国内外广大观众喜爱的舞蹈。

 
 楼主| 发表于 2004-8-20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州落子

沧州落子是冀中一带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舞。据沧县县志记载: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个小场子,起源于清代嘉庆和道光年间(1796一1821年)。传统的落子,女的脚踩寸跷(又名踩寸子),手持花扇或小竹板,男的手打霸王鞭。落子的舞蹈特点是,扇花少,舞姿造型多,注重曲线美,讲究韵味儿。扇舞的风格潇洒,板舞的动作幅度大,节奏变化多,非常明快。落子的传统节目,内容大多是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爱情故事和人们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如《茉莉花》、《放风筝》、《叹情郎》、《绣手绢》、《尼姑思凡》等。其中《荣莉花》、《放风筝》经过加工、整理,更加优美动人,成为舞坛上久演不衰的保留节目。 已故的著名民间舞蹈家周树棠在继承和发展沧州落子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周树棠从小在“落子坊”学艺,经过四十多年的磨练,自成了落子舞的一个艺术流派。他的舞蹈动律特点是,突出地刻画了女性“三道弯”的舞姿造型:头是歪的,腰是拧的,腿是曲的,线条儿美,韵味儿浓,使人感到典雅、秀美、端庄。在舞蹈步伐上,吸收了我国古典舞和兄弟民族舞的优长。周树棠认为,民间舞不发展,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为了发展落子舞中的板舞和扇子花,他从各民族民间舞中,曾记下许多舞蹈语汇和舞姿动律,经过一番剖析和钻研,把许多舞蹈语言溶化到落子舞当中,进而加工整理出二十多套扇子花和板舞动作组合。这些瑰丽多采、千姿百态的动作,增强了落子舞的表现力,发展了落子舞的传统艺术。

 
 楼主| 发表于 2004-8-20 1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扇鼓舞

扇鼓舞,又名太平鼓,邢台民间称之为“打扇鼓”。它以扇鼓和鼓鞭为道具,扇鼓为单面羊皮鼓,其形状和构造是,直径25--30厘米,上面彩绘着吉祥花卉禽鸟图案;鼓柄长35厘米,是一根较粗的钢筋棍儿,鼓柄下端用细钢筋撼成三瓣梅花形,上面串着几个小铜环,晃动一下,小铜环相互碰撞哗啦哗啦直响;鼓鞭长约45—50厘米,用藤棍或竹棍做成,上面绑缠着一缕彩色丝线或布条,类似戏曲中的马鞭。扇鼓手们左手执扇鼓柄,右手执鼓鞭,边迈舞步,边晃动或击打扇鼓,同时口唱扇鼓腔。扇鼓舞由此而得名。

扇鼓舞从民间花会和传统戏曲中移植了不少剧目。如《文王拉牵》、《姜太公钓鱼》、《李三娘推磨》、《宝莲灯》、《余赛花招亲》。《七仙姑下凡》、《唐僧取经》、《小放牛》等。演员表演时分别化妆为生、旦、丑等角色。其中小旦上身穿红祆,腰系裙子,头上盘挽红绸绣球,脚穿三寸高的木头鞋,右手握扇,左手拿彩巾。动作委婉,扇花多变。“摇步”走起来两手端于腰平,腰部随着脚步自然摆动,犹如风摆一般。表演优美、细腻。生角头戴礼帽,身穿大衫,左手拿扇鼓,右手持鼓签,边敲边舞。动作潇洒大方。如“拉钻”一动作,上扇肩随着鼓点,左右晃动,然后突然右腿蹲下,左腿伸直,上下起伏性很大,表演灵活,柔中有刚。老旦的道白,妙趣横生,富有乡土风味。丑角的动作,上身双肩上下抖动,下身半蹲,行动以足尖着地,表演幽默诙谐。   扇鼓舞灵活随便,8至20多人都可以围圈打跳。从队形变化看,有走圆场、老龙摆尾(走~形)、云转花、搭天桥、二郎穿梭、摇船、抬轿等。从个人动作看有二郎担山、反背击鼓、关公磨刀、雪花盖顶、斟茶满酒等。唱词类似戏曲唱词,句式长短富于变化。其演唱效果是句子短促,节奏紧凑,前后贯通,一气呵成。唱词通俗、口语化,易学易唱。

 
 楼主| 发表于 2004-8-20 1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狮子舞

狮子舞,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舞蹈,也是正月十五民间“社火”“闹红火”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狮子舞与跑龙灯、走旱船一样,是民间文艺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形式之一。在三晋大地上,狮子舞渊源很深,大约在东汉末年的民间就有狮子舞了。狮子舞,原来是西域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东汉时才流入中原的。 唐代以后,狮子舞兴盛起来,规模也宏大起来。在阵容上,不但有了大狮子、群狮和狮子郎的表演,而且还增添了小狮子的表演。 狮子舞发展到现在,形成了“文狮”、“武狮”的两种表演。“文狮”,顾名思义,主要表现狮子温柔驯顺动作的神态以吸引观众。如搔痒、舔毛、抖毛、打滚、摔跤,抚小狮等等一些不太激烈的文弱动作。“武狮”表演,则显明地突出了狮子凶猛的个性。如勇猛、威武、刚毅的跳跃,登高、跌扑、腾转、争球、滚球的多种动作,以此来吸引观众。 在狮子舞的舞蹈过程中,为了突出狮子舞效果,还配有一定的鼓乐或音乐。鼓乐,主要以锣、钹、鼓等打击乐器伴奏,舞蹈动作配上雄浑、激昂的音响,声势就造成了。 山西境内的民间正月十五“闹红火”中,狮子舞是一项主要内容。在整个“闹红火”过程中,狮子舞起着明显的带头作用。

中国民间舞蹈,也称舞狮、狮灯等。《汉书·礼乐志》中记有“象人” 一词,据三国时魏人孟康注释为“若今戏鱼虾狮子者”,可见汉魏时期已有狮子舞 的雏形。唐代后,狮子舞被引入宫廷,作为燕乐中的一个内容,名太平乐,又名五方 狮子舞。《续文献通考》记有“明孝宗弘治三年秋,召各番使入内看戏狮子”。 狮子是人民心中吉祥的化身,寄托着人民消灾除害、 唐代狮舞俑 吉祥如意的愿望,因此每逢年节喜庆之日都要跳狮子舞。两人合作,身披 假狮皮,一人扮狮头,一人扮狮尾,俗称太狮;一人披狮形扮狮的俗称少狮。引舞的 人,扮成武士、狮子郎、大头和尚等,手持绣球、拂尘、蒲扇等不同道具。在大鼓 、大锣、唢呐及笙管等乐器的伴奏下,引舞的引着太狮、少狮等上场起舞、场面 壮观热烈。   狮子舞分文、武两类。文狮重表演,有抢球、戏球、打滚、舐毛、搔痒、洗 耳等风趣动作;武狮重武功和技艺,有爬高、踩球、过跷板、走梅花桩等高难动作 。在狮子舞的腾、闪、跃、扑、翻、滚等动作中,能变化出许多高难技巧,如“狮 子出洞”、“狮子踩球”、“猛狮下山”、“二狮抢球”、“高台饮水”、“过 天桥”、“跳涧”等。   狮子舞流传至今,逐渐形成了各地区不同的风格与特色。北京地区的并狮头 很讲究,狮头越重,耍狮的功夫技巧越高。狮头最重可达90多斤,动作以摔跌见长 。河北的动作矫健,能攀登、跳跃5张八仙桌;广东的能攀上高耸的竹竿摘取彩礼 ,俗称“采青”;安徽的在狮身内燃点蜡烛,称为火狮,有时还配上10多盏云灯,狮 子好象是在彩云之中飞舞;四川的分高脚狮子和地浪狮子两种,经常表演破阵,一 般文阵不登高,武阵必登高,能做出“高井打水” 、“封侯夺印” 、“ 姜太公 钓鱼 ”和“ 天鹅抱蛋 ”等惊险动作。此外还有板凳狮、手摇狮、线狮等。   狮子舞除流传于广大汉族居住地区外,在湖南西部的苗族地区、甘肃南部藏 族地区以及新疆等地也有流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狮子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各种狮舞不仅在 舞台上与中外观众见面,而且在重大节日或迎宾仪式中被列为重要节目。1953年 ,中国的狮子舞在第4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上获得金质奖。

 
 楼主| 发表于 2004-8-20 14: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布朗族民间舞蹈

布朗族主要聚居在云南保山、双江、镇康、云县、永德、耿马、澜沧、墨江等县以及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边沿一线的布朗山、西定、巴达、励满、打洛等山区,景洪和励腊县亦有少数分布。   布朗族先民史称“濮人”或“扑”、“蒲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根据布朗族群众的意愿,统一定名为布朗族。

布朗族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布朗语文,与佰语,崩龙语,克木语有亲属关系。   长期分居云南各地的布朗族,由于所处的地理,历史条件的不同,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至建国前夕,双江、云县、永德、镇康、保山、墨江等县的布朗族已发展到封建地主经济阶段;而西双版纳、澜沧等地的布朗族,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发展缓慢,仍然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同时,还保存部分氏族公社,被史学界称为“活”的社会发展史。 布朗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面貌,也因地区差异和受相邻的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而有所不同。西双版纳、澜沧一带的布朗族住“干栏”式楼房;保山、临沧地区的布朗族,住房则多为土木结构的平房。

临沧、思茅地区与西双版纳地区布朗族的服饰基本相似。临沧、思茅地区的布朗人,妇女子着筒裙,腰间拴腰带,小腿上缠护腿布,戴银耳环和手锡,牙齿染成黑色;男子穿黑色大面襟上衣,下穿肥大长裤,头缠青色或黑色包头,有的还带手钧,赤足。西双版纳地区的布朗族,妇女穿无领左右两衽青或黑色紧身短衫和右开襟,宽下摆紧身衣,衣无纽扣,用细布带系于右侧,筒裙的上部织红、黄、黑、白相间的横条纹,下部为黑色脚边绣红、黄、绿丝线彩横条;男子着无领对襟衣或白衬衫,黑色或白色大吊档裤或中式长裤,头缠青或黑色包头内或白色毛巾。   由于地区差异和受其他民族文化影响,各地布朗族的节庆也不一。

 
 楼主| 发表于 2004-8-20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恰苏孜”and“恰甫苏孜 ”

“恰苏孜”,是以双人对舞为主即兴表演并带有竟技性的舞蹈形式。恰苏孜一词,塔吉克语意为“快速、熟练”。它既是节奏名称,也是舞蹈形式的名称。它适合高原的呼吸规律,能使舞蹈充分 发挥各种技巧,表现鹰起集落,盘旋翱翔,追逐旋转、截击猎物后扶摇直上等鹰的气势与动态,因而是群众最喜欢的节奏与舞蹈形式。这种节奏在其他民族里一般人是很难掌握的,但由于塔吉克人民从小就不断接触它,所以跳舞时都能掌握地流畅自如地,尽情抒发。维吾尔族古典十二木卡姆里,就收入了许多这种节奏的歌舞曲。不过在维吾尔族民间这种节奏型的舞蹈已不常见。而交通不便的塔吉克族山区,却保存了这种古老的乐舞节奏形式。

“恰甫苏孜 ”    “恰甫苏孜 ”多由男子表演,或独舞、对舞,或两组同时进行,近来,男女对舞也比较常见。伴奏多用两只鹰笛交织吹奏,一面手鼓由两名妇女击打,非常别致。步法有“单步”、“蹉步”、 “磋步转”、“退转”等。手式有“单翅”、“双翅”、“交替式”以及肩胸、腕部动作。 风格因地区而有区别,其区别和该地区的居民来源、语言差异以及杂居区民族影响有一定关 系。例如:以塔什库尔干为中心的塔哈曼、提孜那甫(主要讲色勒库尔语)等地的舞蹈动作柔和,表情细腻。达甫达尔一带(多讲瓦汉语)舞蹈动作粗犷、肩部动作较多。大同、柯哥西洛克等靠近维吾尔族居住的地区,乐舞多受维吾尔族的影响。例如:阿勒玛大队有些伴舞的歌曲,曲调是塔吉族的,用维吾尔编的新词演唱,而唱词中仍保持原有的“恰帕尔江赞布雷” 等衬词,另有一种格调,舞蹈风格也比较活泼。

“买力斯”   “买力斯”,塔吉克语意为“特定节拍”, 也是舞蹈形式的名称。因技巧性较高,一般人不容易掌握,所以在民间也不多见。塔吉克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塔布力地还能掌握许多技巧,如行进、挥刀、劈转等颇具古代武士之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