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 关于尺八

1
回复
134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14 0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尺八是中国古老的民族吹奏乐器。竹制、竖吹,顶端豁口,吹口处斜面切削。其形状、音响及演奏法与洞箫类似,但管身较箫短而粗,声音大于洞箫。唐以前称为魏晋“长笛”或“竖笛”。唐太宗时,为统一律制,命乐官吕才重定乐律,吕才根据律笛中黄钟笛的一尺八寸为标准,统将笛称为“尺八”。   唐代尺八为六孔(前五后一)。盛唐时期,随着佛教文化的交流而传入日本,至今在日本奈良正仓院东大寺仍保存有八支唐代的尺八。这在日本称为“唐尺八”、“古尺八”。但为时不长,到平安时期中期就绝迹了。   日本现在流行的尺八,是中国南宋时期,日本僧人心地觉心到杭州护国仁王禅寺向无门慧开住持修禅时,向同门居士张参学会了祖传十六代的尺八名曲“虚铎”(后世传为“虚铃”)。心地觉心回国后,在日本纪伊(今和歌山县)建兴国寺、立普化宗、传承尺八技艺,一度为普化宗所垄断,成为普化宗的法器,把吹奏尺八作为法事的一环,因而称为“普化尺八”。一直到了明治四年(1871),普化宗因弊端迭生而被明令废止,尺八才作为乐器而留存于世,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日本广为普及的民族乐器。可是在尺八的故乡杭州乃至整个中国自南宋以后却逐渐失传了。但值得庆幸的是,护国寺旧址仍延存在黄龙洞浙江省艺术学校内,近年来许多日本尺八与佛教界的人士纷纷到护国寺寻根认祖。中断700多年之久的历史又得以延续,小小尺八传颂着千百年来中日友好的不了情。   尺八的制作要求十分严格,取材于毛竹的根部,且放置五年后方可制作。竹管内壁处理得非常精细,要涂上好几遍生漆方可使用。鉴于尺八的选材、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流程长,因此在日本,尺八的价格十分昂贵。   日本的尺八从乐器与演奏风格来说,分为传统与现代两大流派。传统尺八就是保留延续了我国南宋时期的风格,乐曲缓慢、庄严、肃穆,讲究用气与感情的投入,尺八沿袭古制五孔(前四后一)。现代尺八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人借鉴西洋音乐的表现方法,将传统尺八的五孔改为七孔,扩大了音域,丰富了表现力。作品多为创作有主题、有内容、有技巧、有感情的现代乐曲,广泛运用于民谣、电影音乐、通俗音乐、爵士及新日本音乐等领域里。
 
发表于 2005-10-2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尺八是中国古老的民族吹奏乐器。竹制、竖吹,顶端豁口,吹口处斜面切削。其形状、音响及演奏法与洞箫类似,但管身较箫短而粗,声音大于洞箫。唐以前称为魏晋“长笛”或“竖笛”。唐太宗时,为统一律制,命乐官吕才重定乐律,吕才根据律笛中黄钟笛的一尺八寸为标准,统将笛称为“尺八”。
  唐代尺八为六孔(前五后一)。盛唐时期,随着佛教文化的交流而传入日本,至今在日本奈良正仓院东大寺仍保存有八支唐代的尺八。这在日本称为“唐尺八”、“古尺八”。但为时不长,到平安时期中期就绝迹了。
  日本现在流行的尺八,是中国南宋时期,日本僧人心地觉心到杭州护国仁王禅寺向无门慧开住持修禅时,向同门居士张参学会了祖传十六代的尺八名曲“虚铎”(后世传为“虚铃”)。心地觉心回国后,在日本纪伊(今和歌山县)建兴国寺、立普化宗、传承尺八技艺,一度为普化宗所垄断,成为普化宗的法器,把吹奏尺八作为法事的一环,因而称为“普化尺八”。一直到了明治四年(1871),普化宗因弊端迭生而被明令废止,尺八才作为乐器而留存于世,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日本广为普及的民族乐器。可是在尺八的故乡杭州乃至整个中国自南宋以后却逐渐失传了。但值得庆幸的是,护国寺旧址仍延存在黄龙洞浙江省艺术学校内,近年来许多日本尺八与佛教界的人士纷纷到护国寺寻根认祖。中断700多年之久的历史又得以延续,小小尺八传颂着千百年来中日友好的不了情。
  尺八的制作要求十分严格,取材于毛竹的根部,且放置五年后方可制作。竹管内壁处理得非常精细,要涂上好几遍生漆方可使用。鉴于尺八的选材、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流程长,因此在日本,尺八的价格十分昂贵。
  日本的尺八从乐器与演奏风格来说,分为传统与现代两大流派。传统尺八就是保留延续了我国南宋时期的风格,乐曲缓慢、庄严、肃穆,讲究用气与感情的投入,尺八沿袭古制五孔(前四后一)。现代尺八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人借鉴西洋音乐的表现方法,将传统尺八的五孔改为七孔,扩大了音域,丰富了表现力。作品多为创作有主题、有内容、有技巧、有感情的现代乐曲,广泛运用于民谣、电影音乐、通俗音乐、爵士及新日本音乐等领域里。

关于尺八的渊源:

一、唐代:普化与张伯

 话说唐宣宗(李忱)时代的大中年间(公元847—859年),有一高僧名叫普化,资性异人,师事马祖道之门人盘山宝积,密受真诀,深入堂奥。宝积示寂后,他游化北地镇州(今石家庄地区),出言佯狂,行为简放,见人无分高下,皆振铎(铎是古代一种乐器,形如铜铃)一声高唱:“明头来明头打,暗头来暗头打,四面八方来旋风打,虚空来连架打。”一谒(谒就是佛经中的唱词)。此谒盛传于禅林,被称为普化四打活、普化铃铎谒。他居无定处,常常夜伏冢间、昼行街市,时而歌舞,时而悲号,世人都把普化当成疯癫和尚。咸通三年(862)二月的一天,他在街上乞讨衣物,别人给他时,他却以要的不是这些而拒绝,这时临济禅师买了一口棺材送给普化,他自己扛着棺材绕街嚷嚷:“临济为我做了衣物,我要去城东门转世去了。”街上的人都尾随他看热闹,禅师又说:“今天的日子不合适,明天去南门转世。”次日众人又到南门相送,他又说:“明日出西门方吉。”就这样连着三日,人烦意倦,送者渐少。第四天看热闹的人都没有了,普化一人出城,自己钻进棺材里,请路人帮他把棺材钉上。消息传开,大家都跑来观看,打开棺材一看,里面什么都没有,唯有远处碧空白云之间隐隐传来普化禅师振铃之声。这一年,普化时寿八十三。
  就是这么一个疯癫和尚,开始写下了与中国最古老的吹管乐器的不解之缘:
  普化禅师无欲恬淡,云游四方,振铃行化的风范引起了一个人的倾慕。当时在镇州一位来自河南府的居士张伯,他非常倾慕普化禅师的高德,向往铎音的美妙。一日,他来到普化的跟前,请求将己收为弟子,普化连说:“我不收弟子也。”遭到拒绝,但张伯仍不死心,他特别喜欢吹笛,于是他削竹制笛,用竹管模仿铎音,因此将此曲取名为“虚铎”(后世又传为“虚铃”)。由此开始,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首尺八传世名曲就在张伯这里诞生了!屈指算来,此曲距今约有1150年左右的历史了。此曲的诞生竟然与一个和尚有关!这正是在冥冥之中张伯与普化禅师结下一种割舍不断的禅缘,也注定了从此以后尺八与禅有缘。
  “虚铎”一曲成为张伯的传家宝,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据日本的史书记载,此曲传了十六代,依次为:张伯、张金、张范、张权、张亮、张陵、张冲、张玄、张恩、张安、张堪、张廉、张产、张章、张雄、张参。历史竟是这样的奇妙,令张伯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在他的第十六代世孙张参身上,又续写了尺八与禅的结缘,而且又是具有国际意义的尺八缘(日本福井县胜田市72岁的医学博士斋藤孝介到杭州护国寺寻根还愿)!

本是中国的民族乐器,却在日本生根开花,什么时候尺八才能回到它的故乡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