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联系小助理
获取更多教学资源

关闭

[转帖]熊培云:“汉奸”也是人民的儿子

4
回复
77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22 1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贴页面 http://cul.sohu.com/20050216/n224292294.shtml

熊培云:“汉奸”也是人民的儿子

2005年02月16日05:42 作者:熊培云  来源:南方都市报

延伸阅读:汉奸发生学:贩卖正义的帽子店

【内容提要】时势造英雄。同样的道理,时势也造“汉奸”。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英雄与败类都是人民造出来的产品。只是人民对自己造出什么样的产品多少有点势利眼、爱占小便宜。 举例说,一位有头有脸的政治家说我是人民的儿子时,人们感恩戴德,欣然接受。然而,如果哪位知名“汉奸”说自己是人民的儿子时,人民就想逃之夭夭,“啊呸”连天,“你也配?!”。

  近日,两位浙江教师“千里走双骑”,带着斧头和榔头,跑到安徽乡下砸了“汉奸”王直的墓,因为这墓是日本人建的。有报道说,其中一位教师竟然不顾女儿发高烧,顶着自己的抗日“高烧”就去了。精力委实可嘉,但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发“抗日癫”。

>>>延伸阅读:拆不拆日本人在中国为汉奸建的墓?

  整个事件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探讨。其一,“汉奸”应不应该死无葬身之地?其二,王直是不是所谓的“倭寇”或“汉奸”?

>>>延伸阅读:汪直:顶着汉奸骂名的航海家

  第一点,笔者认为教师砸墓与楚霸王放火如出一辙——大凡可恨的东西,便要彻底否定。彻底否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放火烧,用锤砸,篡改历史,刨祖坟,归根到底,都是一种诅咒“死无葬身之地”的歇斯底里。有西方学者历史书比作公墓,是活人与死人相遇的地方。意思是说,那些死去的人,无论他生前富贵贫贱、卖身卖国、乘槎浮于海或是束冠立于朝,史书关于他的记载都可视作他的墓穴。但即使他犯了天大的错误,也没有人可以将他的名字从历史上删除。那么,一个“汉奸”,可以在历史书上留下姓名,自然也可以在荒野留下墓穴,这都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

  关于第二点,现在公开讨论比较多,有称王直是卖国贼,有称是开辟中国海上贸易的先驱,大家各执一词,历史并不像《新民晚报》所说的那样“早有定论”。回顾王直生前的遭遇,倒是让我想起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法国大革命时期,路易十六便是以“卖国贼”,“法奸”的名义被押上了断头台。今日法国人回想这些往事时,言语间多充满了遗憾。这段历史可以叙述得很简单,村子里闹革命,一向作威作福的村长看自己性命难保,于是去隔壁的村子找亲戚来帮忙,结果刚逃到村口便被村民给抓住了。村民们认为村长找外村亲戚帮忙就是“卖村贼”,于是把他扔到了井里淹死了。关于这一点,著名人道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在小说《九三年》里有很好的反思。“真正的革命观点是不指控任何人。谁都不是无辜者,谁都没有罪。路易十六只是一只抛到狮群中的羊。它想逃走,想逃命,想自卫,可能的话它也要咬几口,然而不是谁想成为狮子就能成为狮子。所以这只羊的愿望被视作罪恶。愤怒的羊居然露出牙齿!叛徒!狮群把它吃掉了,然后又自相残杀起来。”。

  关于王直,我们可以读到历史的相似:明代闭关锁国,严禁对外通商,对王直这样的违反海禁法令的商人进行打击。王直多次请求政府开放贸易,得到的只是围剿镇压。最后王直逃到日本的小岛上,重建贸易基地,并纠集舟山本地的穷苦百姓、同类商人和地方政府,继续与朝廷武装对抗。只是因为他拉起的队伍里有不少日本人,所以被定“倭寇”,最后被朝廷抓捕并处死。与路易十六不同的是,王直最初成功逃跑。相同的是,他同样是被扔进了狮群的羊,同样露出了牙齿,同样被狮群吃掉。

延伸阅读:回忆纪实:关于大汉奸汪精卫的降日卖国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同样的道理,时势也造“汉奸”。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英雄与败类都是人民造出来的产品。只是人民对自己造出什么样的产品多少有点势利眼、爱占小便宜。举例说,一位有头有脸的政治家说我是人民的儿子时,人们感恩戴德,欣然接受。然而,如果哪位知名“汉奸”说自己是人民的儿子时,人民就想逃之夭夭,“啊呸”连天,“你也配?!”。那么,汉奸究竟是谁的儿子?他毕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里其实有个不容易被接受的常识——汉奸也是人民的儿子。道理很简单,举个例说,一个狼孩(假定他是被论定为“汉奸”)刚生下来没多久被狼叨走了,在狼窝里长大,你既不能说他就是狼生的,也不能说他是花果山的特务。一个有忏悔意识、负有责任心的民族应该反省为什么没有看好自己的孩子,而不能指责这个狼孩生下来就是狼孩的坯子或本来就是恶狼投胎。当他从狼群中归来,人民要有能力认出他,归化他,褪去他的狼性狼习,使他还原为人,不让他伤及无辜。如果改变不了他,也不能将你最初没有看好他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我一直有一个顽固的观念,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和解的世纪。尽管我愿意把民族主义积极地理解为一种文化上的人道主义。但是,近些年来中国“抗日英雄”越来越多,也引起我的担忧。从全球范围而论,尽管非洲仍有不少战乱愁苦,尚不致于发展成世界性的灾难。然而,今日亚洲群雄逐鹿,处于各种力量整合的上升期,老问题、新矛盾叠加在一起,已经成为全球最不安全的地区。其中包括几代中国人的心病——中日关系。打开中日关系这个死结更需要的是两国人民的心胸与智慧、宽容与创造,咬住仇恨不放松都只会使事态恶化。

  

  作者注:有网友就此文来信相劝,希望不要重蹈“馬立诚的覆辙”,论坛里也有不少谩骂与抗議。我为此很高興,因为它找到了需要读它的人。

  延伸阅读:张自忠:在汉奸与民族精神之间 内蒙末代旗王的汉奸人生

相关连接:百年汉奸榜(图集)

  耆英(1790—1858),满族,爱新觉罗氏,字介春,满洲正蓝旗人,以荫生授宗人府主事。1838年,他任盛京将军。1842年3月奕经在浙江战败,清政府命耆英署理杭州将军。4月,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同伊里布一起赴浙江向英军求和。8月,英军闯入南京下关长江江面,耆英同伊里布赶奔南京,跟英国代表璞鼎查谈判,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不久,耆英又在璞鼎查要挟下,诬陷在台湾抗英的台湾道姚莹、总兵达洪阿“冒功欺罔”,致使姚、达二人被革职逮问。1843年,耆英再任钦差大臣,与英国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1844年,他任两广总督兼办通商事务,与美国签订了《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了《黄埔条约》。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他被派赴天津与英法联军交涉,因擅自回京,咸丰帝令其自尽。

  

  江朝宗(1861-1943年),行名世尧,原名雨丞,民国时改字澄,道号大中,斋名四勿轩。因排行第四,世称"四先生"。旌德江村人,寄居六安州麻埠镇(今属金寨县)是北洋军阀重要人物。   江朝宗早年家贫弃学,入清末淮军将领刘铭传所设之麻埠继勋典铺习商。清光绪十年(1884年)赴台湾投刘(当时刘督办台湾军务)参与抗击法军。刘部克复基隆后,江被升任海军管带。次年,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后,江返内地办理江南等地赈务。

  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时,随袁世凯出关,负责前敌饷械及侦探敌情。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江负责处理直隶、山东沿海地区义和团和教民之间纠纷案件。光绪三十一年,江留办京畿冬防,协同守卫皇宫禁地,经直隶总督袁世凯保奏,以知府留于直隶委用。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成立"登极大典筹备处",江朝宗为该处成员之一。

  1917年,黎元洪总统府与段祺瑞国务院发生府院之争,黎召"辫帅"张勋入京调停。张率兵入京,逼黎以解散国会为调停条件。时伍廷芳为内阁总理。于是江朝宗于1917年6月12日当上国务总理,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命令解散国会。时避难上海的国会议员们,以江非阁员不能任代总理为由,联名通电反对。6月24日,江宣告卸任。后被段祺瑞作命为将军府"迪威"将军。1921年,江朝宗保荐许世英为安徽省省长,自己则以"太上省长"自居。此后,江虽失掌军政大权,却以前清遗老、民国伟人、社会名流自命。“七七”事变后,他投降日本侵略者当了汉奸。由于他是在日本投降前病死的,所以还举行了一个较为“体面”的葬礼。

  郑孝胥(1860~1938)近代诗人,书法家。字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福建闽侯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由内阁中书改官同知。光绪十七年,东渡日本,任使馆秘书。次年,升日筑领事,调神户大阪总领事。二十年归国。历官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京汉铁路南段总办、督办广西边务。宣统三年(1911),为湖南布政使。清亡后,以遗老自居,先有楼在上海,题海藏楼,寓居于此,常与遗老辈相唱和。最后叛国,追随日本侵略者,并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旧时朋辈,如陈衍、昌广生等,都和他绝交。

  

  齐燮元(1879年 一1946年),字抚万,直隶宁河县(今属天津市)人。光绪年间秀才,后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民国年间,所率部队屡战屡败,然而职务却由旅长累升为副司令。1937年投靠日本侵略者,1940年被南京汪伪政府任命为 华北绥靖军总司令。日本投降后,1946年被处决于南京雨花台。

  

  曹汝霖 (1877—1966)上海人,字润田。早年留学日本。1911年春任清政府外务部副大臣。1913年8月任袁世凯政府外交次长。1915年和陆徵祥一起奉袁命同日本谈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916年后任北洋军阀政府交通总长、财政总长。1919年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三人。6月10日北京政府被迫下令将曹等三人免职。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伪华北临时政府最高顾问、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委员。1949年逃往台湾,后至日本、美国。死于底特律。

  

  章宗祥 (1879—1962)浙江吴兴人,字仲和。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回国后在清政府民政部任职。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1914年任司法总长。1916年任驻日公使,与当时的交通总长曹汝霖、前驻日公使陆宗舆勾结,在段祺瑞指使下,出卖国家主权,向日大量借款,激起全国人民愤怒。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下,北洋军阀政府被迫将曹、章、陆等免职。1920年任中日合办的中华汇业银行总经理。1925年任北京通商银行总经理。1928年后,寓居青岛。1942年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谘询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居上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上一页 [1] [2] [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22 19:05:17编辑过]
 
发表于 2005-2-23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奸”也是人民的儿子 作者对汉奸的同情态度我不能接受!

时势造英雄。同样的道理,时势也造“汉奸”。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英雄与败类都是人民造出来的产品。只是人民对自己造出什么样的产品多少有点势利眼、爱占小便宜。

为什么同时代会有无数的英雄,人民的儿子?人民的逆子吧!

[em06][em03][em03]
 
发表于 2005-3-25 1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非功过谁评说?!真有一天,世界一统,谁还是汉奸,谁又不是汉奸?

只是谁都跳不出历史的局限。岳飞抗金,放在当时是民族英雄,可在今天,当年的女真早已是华夏大家庭的一员,这民族英雄也就有点不恰当之嫌。不过,这么说不是为汉奸正名,如前所说每个人都跳不出历史的局限,既然今天还有民族国家之分那就必须有民族国家的大是大非,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背叛自己的民族国家,谁能原谅?或许是历史,或许是更后的后人,但决不该是我们。

[em12]
 
发表于 2005-5-29 15: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岳飞抗金,放在当时是民族英雄,可在今天,当年的女真早已是华夏大家庭的一员,这民族英雄也就有点不恰当之嫌。

同意这个说法,但是如果当年岳飞不抗金,而是投金,那我们今天该如何评价?汉奸!!!

 
发表于 2005-5-29 1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_^:人——必须自己思考,不靠别人思考,不代替别人思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