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西方音乐史问答4』中世纪时期的多声部音乐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1
回复
113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27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世纪的多声部音乐开始出现于十世纪前后,但完全可以肯定在那以前已有多声部音乐存在,只是现存最早的乐谱都是十世纪左右的。初期的多声部音乐,称作“平行奥干奴姆(Organum)”,它将以前的格列高利圣歌列入高声部,下声部则以四度或五度一音对一音地进行歌唱。后来,这样的二声部“奥干奴姆”不仅仅再是纯粹地平行进行,人们开始尝试加入各种协和音程,使用一音对多音的技巧。当然,这些早期的“奥干奴姆”音乐,清楚地显示了音乐理论书中所说的纯理论性。


到了十二世纪,多声部音乐在修道院中建立了稳固的基础。特别是法国南部利摩日的圣·马夏尔修道院(StMartiai)和西班牙西北部的圣地亚哥寺院成了创作多声部音乐的主要中心,在那里诞生的虽然也同样是二声部“奥干奴姆”音乐,但其作曲技巧之高超,、与十一世纪以前的同类音乐不可同日而语。

十二世纪后叶开始,文化从修道院向都市中的大教堂转移。发展多声部音乐的阵地也随之转向大教堂,其中心便是巴黎圣母院。在那里,从十二世纪末到十三世纪初,出现了莱奥尼纳斯(Leoninus)和佩罗蒂纳斯(Perotinus)两位大作曲家,他们的创作活动,使多声部音乐获得了飞跃发展。莱奥尼纳斯写下了二声部乐曲的大部曲集;佩罗蒂纳斯对此进行了修改,使节奏的变化更为系统,更为统一。佩罗蒂纳斯还创作了一些三声部、四声部“奥干奴姆”音乐。这些音乐的风格与我们所熟悉的古典派和浪漫派音乐截然不同,以致欣赏这两位作曲家的“奥干奴姆”音乐时,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误认为它是现代音乐。

这些以巴黎圣母院为活动中心的作曲家,一般被称作“圣母院乐派”。除“奥干奴姆”音乐以外,他们还从事诸如康达克特斯(conductus)以及经文歌等音乐的创作。所谓康达克特斯,简单地说,就是整个声部基本上以一音对一音谱写的自由乐曲。而经文歌则是“奥干奴姆”音乐的发展所带来的一种派生音乐,它摘取“奥干奴姆”音乐作品的一个部分,再在它的第一个声部里填上新的歌词。到十三世纪后半个世纪,还出现了三声部曲、四声部曲,还出现了许多在各个声部里配上不同歌词的乐曲。当然,可以想象,听这些经文歌的时候,是很难听出各部的不同歌词的。这些经文歌的歌词内容,起先是将格列高利圣歌的内容加以加工而成,从十三世纪后叶至十四世纪所作的经文歌中,有很多是用法语歌唱的恋歌,就是说,宗教音乐的经文歌已逐渐向世俗音乐转变了。

一方面,多声部音乐最初作为宗教音乐出现,通过经文歌踏入世俗音乐的领域。但是在另一方面,从十三世纪末期起,也有过一开始就把多声部音乐直接用于世俗音乐的尝试,这种尝试在十四世纪的法国全面展开,其中心人物是马考尔特。马考尔特自己写作恋爱诗歌,然后将它谱成多声部乐曲。作品以二声部曲、三声部曲居多,间或也有四声部曲。马考尔特为世俗多声部音乐规定了固定的形式,如叙事曲(Ballade)、回旋曲(rondo)和叙事歌(virelais)等等。这些形式虽在十三世纪已经出现,但马考尔特将它的地位确立了下来。它一般被称作歌曲定型,一直沿袭到下一个世纪。

十四世纪,意大利也出现了多声部世俗音乐。以兰第诺(Francesco Landino 13251397)为首的一批作曲家着手创作这种音乐,于是牧歌、舞曲、猎歌等二声部、三声部音乐作品相继诞生。所以,可以说十四世纪的多声部音乐是在世俗音乐的领域里大显其威的。

十四世纪的法国多声部世俗音乐,通常被统称为歌曲(chanson),多声部歌曲逐渐成为在这个世纪末急速崛起的勃艮第公国主要的艺术形式。到十五世纪中期,以杜飞(Guillaume Dufay14001474)、卞舒阿(GillesBinchois14001460)为首的勃根第乐派的作曲家们,创作了大量表现宫廷爱情的多声部歌曲。他们的歌曲一般有三个声部,可说是中世纪多声部歌曲的最后的丰硕成果。杜飞等人同时也写下不少多声部宗教音乐,这些作品是即将来临的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最初成果。这样,中世纪时期,多声部音乐与单旋律音乐同时并进,取得了丰富多彩的发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7 14:56:19编辑过]
 
发表于 2005-9-27 1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